当然了,作为嫡女的贾敏也收到了,而且更多更好,而且贾赦在知道贾史氏在给贾敏说些他的不好的的话之后,也暗地里在贾敏身边安排了人,其主要目的就是破坏贾史氏给贾敏灌输的“贾赦的形容”。
贾赦自然不会让自己在贾敏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的,要知道原著中贾敏嫁的可是林海。
林海是谁啊?那可是巡盐御史,不是官位有多高的问题,而是巡盐御史的重要性,那可是非皇帝信任之人当不了的官职。
贾赦做的也很简单,只是让教养嬷嬷着重教导贾敏人情世故,特别是贾赦这个贾府未来主人对于出嫁后的贾敏的重要性。
谁让贾史氏之前说什么嫡庶有别,想让贾敏独占两个教养嬷嬷呢!贾赦就让贾史氏知道知道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个什么样的滋味。
再有就是让人暗地里传了传当年贾史氏对上贾张氏做的一些争权的事,然后再八卦八卦京城里那些和家主不亲的出嫁女过的是多么多么的辛苦。。。
方法很简单,效果很满意,总之一切都随着贾赦所想的那一方面进行吧!
~~~~~~~~~~偶素时光如流水的分割线~~~~~
时光如流水匆匆了无痕,于是时间从康熙三十年的冬天来到了康熙三十二年的六月,贾赦也到了除服的时候了。
三年后的贾赦从一个翩翩少年郎成长成了翩翩青年,好吧,就算长了三年,贾赦也没长歪长残,反而更加的让人移不开眼光。
也幸好他那张精致的脸并没有随着时间朝着伪娘的方向长,而是长的更加风情万种,哦不,是丰神俊郎,丰姿绰约。
这三年里贾赦完完全全的当了个宅男,为了更好的习武,贾赦还搬到了郊外的庄子上去住,除了年节很少回贾府。
当然了,这是表面上的事情了,表面上贾赦每天都在庄子里头,实际上,贾赦时不时的晚上就去劫富济贫,劫那些贪官的富济自个儿的贫。
然后再把得来的钱财拿去做海洋生意了,一大船一大船的丝绸茶叶瓷器被运走去了大西洋的另一端,然后各种金银宝石被带了回来。
更甚者,贾赦还得到了几把德国传过来的火铳,贾赦又在大清搜索了几个会做传统火铳的人暗地里研究。
当然了,贾赦他不是要造反,而是作为一个对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小鬼子侵略中华十分气愤的中国人,总要做点什么才能以泄心头之愤啊。
在穿越到了事情还没发生,有可能改变这一切的年代,特别是在清朝康熙年间还有个发明出世界上第一把连发手枪的戴梓的人的时候。
当然了,这一切都只能在暗地里进行的,而进行这一研究的人都在之前就被贾赦种下了百植液(前文17章提到的植物液体)
☆、第20章
020
021
就在贾赦出孝除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里,朝廷里就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对贾赦来说是大事的大事件。
康熙三十二年七月,戴梓获罪,被发配盛京。
历史上戴梓生于顺治六年,死于雍正四年,正是在康熙三十几年被流放的,但不知道是哪一年,因梅雨写文需要就改为康熙三十二年了,所以就别在意这一点了,考据党别拍啊,大家就凑合着看吧?
想想历史上的戴梓,那简直是现代社会的学霸男神,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还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
这样的人才就这么让他后半生穷困潦倒,然后因贫病交加辞世也太可惜了,天才就该是要让他的才华发光发热才对。
说来贾赦这次说服戴梓,成功的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因为按照贾赦的方法假死脱身的话,那从此以后就没有戴梓这个人了。
而古人恰恰很在意这一点,就和古人在意宗室家族是一样的道理,没有了戴梓这个身体也就等于是脱离了家族了。
戴梓给的回答就只有一句话:因为贾赦给的筹码或者说是诱惑,让他现在已经顾不上什么宗族不宗族的事了。
而被贾赦拿来当筹码说服戴梓的正是戴梓的儿子——戴哲。
戴家子嗣艰难,向来历代单传,而戴梓现在年过四十却只有一个不足五岁的儿子,而老婆却是早在生孩子时难产而亡了。
所以,当那什么宗室家族碰上了传宗接代这种大事立马就退了一射之地去了。
然后呢?然后当然是戴梓跟着贾赦的人继续投入到研究火器去了,好好的为未来做贡献去了。
好吧,作为一个对小鬼子侵华,八国联军在中国烧伤抢劫这一行为十分心塞的人,若能阻止这些贾赦还是很愿意去做的(梅雨也很愿意好伐!)
不是贾赦的人品有多么的高大上,实在是这些是每一个中华民族人们心中的痛,贾赦也不是多么的为国为民的人,而是对这些事情看不过眼。
在现在还没危及到他生命的时候他是很乐意去做这些的,但若是要他不要命的去做这些事情,好吧,还是洗洗睡吧!
火铳,有时又称“火筒”,是中国最早的金属射击火器,属于火门枪。中国宋元时期对火铳的发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
可惜清朝满人入关之后,因为汉人人口众多,怕汉人反清复明,加上顺治的爷爷□□哈赤就是死在了明朝的红衣大炮之下的,所以后来戴梓发明了七星连发火铳却最终获罪流放盛京且后半生贫困潦倒最终因病辞世。
瞧瞧所谓的千古一帝康熙做的这件直接影响到后世所受的八国联军的耻辱的事儿,要不是康熙执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的人像是井底之蛙似的看不见外面的天空,后来是不是就没有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没有了小鬼子侵华以及后来的八年抗战?
说到这里梅雨都想咬人了,瞧瞧百度里查来的资料,恨死了好伐!!!
看看,早在康熙时期,著名的兵器发明家、火器专家戴梓在连发火器的研制方面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他发明的“连火铳”在当时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并且一度被后人称为清代“机关枪”。
可是,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却没有被康熙采纳。要知道那可是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若是继续让戴梓研究下去,还有他八国联军什么事儿?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他们哪来那么多人来送死?艾玛,这滋味想想都有种想要咬人的*啊~
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那绝对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可惜,智商高了情商不高,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得罪了人而被人报复,最后落得一个那么悲催的结局。
想想后人给戴梓的评价,“磨剑半生虚售世,著书千载枉惊人。”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由于戴梓的为人刚正不阿,敢言人过,在朝中也得罪不少人,其中又以南怀仁为最,南怀仁嫉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勾结张献忠养子之子陈宏勋在康熙面前诬陷戴梓“私通东洋”,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
到沈阳之后,戴梓被迫靠卖字画度日,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以上来自度娘)
可以说戴梓之所以落得这个结局有三个原因,一是他的养子陈宏勋这个白眼狼,和南怀仁勾结陷害了他,二就是太有才华遭人嫉妒。
三就是政治问题了,因为康熙怕汉人造反威胁到他的皇位,顺着所谓的“私通东洋”从而将戴梓发落了。
☆、第21章
021
康熙三十二年八月,三年一次的武举就要开始了。
不用说了,贾赦自然是去参加了,以他的天分,葵花宝典轻轻松松的达到了第八层的。
以他现在的武功可以说是难逢敌手了,所以,现在的贾赦除了继续练葵花宝典以朝达到大圆满境界的第十层之外,贾赦现在还在学习各种武器,剑,刀,棍,鞭,箭,就差把十八般武器给练全了。
对于贾赦参加武举这回事,贾家众人反应不一,高兴的是贾代善,他自己和他爹走的是武官的路子,对贾赦也走这条路倒没什么反对的,反而有种虎父无犬子的欣慰的感觉。
贾史氏是不冷不热的,自从三年前贾代善让她不要管贾赦的事情之后,贾史氏就再也没管过贾赦的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说话都是能不说就不说,说了也是长话短说。
对贾赦参加武举嗤之以鼻的是贾政,他在他老娘贾史氏的教导下对贾赦很是不屑一顾,而且他自诩文人,看不惯那些粗俗不堪的粗糙人。
也是因为贾赦虽然练了武功,且武功高强少有敌手,但贾赦却从来没在人前和贾家人面前露过手。
贾代善知道贾赦有个暗地里的师傅(贾赦杜撰出来的高人师傅),但贾代善也没和贾赦交过手
依他的想法,去参加武举试试也没什么不好,若是贾赦武功好考个状元探花什么的好名次回来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行的话,多和人交交手也能知道自己差在哪里,权当是赚经验了。
武举和文举一样,考试分为四个等级进行。(1)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2)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3)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4)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者,再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又叫廷试)分一、二、三甲。
一甲选三名,头名是武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中武探花。前三名又称“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以下的都属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以上均来自度娘。
因为贾家的祖籍是在金陵,所以贾赦要提前回金陵去参加考取武秀才。
中元节过后的七月十八,贾赦很土豪的包下了一条大船,乘船南下金陵,对此贾赦只有一句话:“幸好咱不晕船!!”。
至于为什么是贾赦自己包的,上面说了,贾史氐从三年前就没管过贾赦,这次贾赦南下金陵,贾史氏她完全是当成不知道这件事情。
这次跟着贾赦去金陵的小厮不是平安了,而是这几年贾赦培训出来的,学过三年武功,现在也是有两下子的石岩,石英两兄弟。
丫鬟什么的那是一个都没带,对一个已经直不起来的弯男来说,女人,那绝对是一个麻烦体。
而这次跟着贾赦南下的还有贾修南,贾修北,贾修文,贾修武四个人。
这四个人当中,贾修南贾修北是兄弟两个,今年十九的十八,贾修文贾修武是对双胞胎,今年才十七岁。
这四个人都是孤儿,小小年纪没爹没娘的,都是流浪儿,被贾赦安排给了贾室宗族里两户绝户当了嗣子。
因为从小艰难生活,贾赦给了他们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对贾赦很是忠心,这一次贾赦之所以带他们出来也帮他们报了名参加武举。
他们这三年来除了要学习武功还要读书习字,虽然习文方面不怎么样,但武举最主要的是考武功,第一关的童试只要武功够好,文考这一方面只要能写字,一般也能过去。
这四人若是考了武秀才也是好的,当然能考上武举人,甚至武进士就更好了。
贾赦在水路上摇摇晃晃了大半个月,终于在八月初三到达了金陵,而此时离武举开始不过只有三天时间了。
等贾赦的船靠了岸,留守金陵老宅的管家王善财(王善宝的兄长,)就迎了上来,恭恭敬敬的把贾赦迎回了贾府的金陵老宅。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贾赦等要参加武举的五个人,休息妥当了,武举也就迫在眉睫了。
抱歉,又短小了,梅雨大概只能在入V以后才能粗长一些些了,,,大家不要矜持,花,花收藏,,,别大意的向我砸过来吧~~~~~
☆、第22章 武举1
022武举1
武举对大清的民众来说,那是三年一度的大事,虽然大家重文轻武,但不可否认的是,看热闹什么的,什么时候都是武比,比文比热闹的多。
(PS:清朝的武举人比试能不能旁观梅雨不知道,但本文大家就当是能在一旁观看的吧)
相比于文举,因为怕舞弊什么的,大家都被关在小号里考试,武举那可是简单的多了,是不是真材实料一比就知道了。
所以,当贾赦跟着考校官员来到第一场的骑射场地,见到人山人海的围观者之后,有种恍惚回到现代的错觉。
第一场考的是骑射,顾名思义,那就是骑马射箭。
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以上来自度娘)
总的来说,这规则两个字:简单,说简单那就真的是很简单,场地已经设好了,有专门的记录人员在,每个人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