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知元儿去少林有何事情?”何老拳师此时已不敢小看眼前的陆展元,能如此透彻地分析事情,哪里象一个才六岁大的孩童。
陆展元双手微拱,道:“侄儿此番前去,一来想瞻仰何伯伯所说几位大师的风采,二来,侄儿这两年来研究佛法有诸多不明之处,想抄些佛经回家研读。”
“呵呵……难得元儿心存善念,佛祖定会保佑。好吧,明日就动身,伯伯带你前往少林寺。”何老拳师现在心情大好,恨不得此刻就飞到少林寺里去。大手一挥爽快地答应这个小小的要求。
翌日,何老拳师带着陆展元乘坐马车,目标少林,冲冲而去。本来何老拳师是要骑马的,那样速度要快上几分,可六岁的陆展元显然承受不了马上颠簸。就这样历时四天,两人终于踏上了嵩山的地界。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至此,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传说少林武术就是达摩所创立
唐初,少林寺昙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汉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封赏,昙宗被敕封为大将军。在此期间,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极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少林功夫也从此美名远扬。
整个少林威严庄重,古朴的大门,安详的院落,都给人带来一份超然于物的升华。知客僧迎下台阶,“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是上香还是礼佛?”
何老拳师双手合十,回了一礼道:“大师有礼,老夫乃是苦行师傅当年云游时所收的徒弟,如今参透他所留禅机得以重上山来拜谢他老人家。”虽然心中猜测师傅多数已经圆寂西去,但进山的原由本是如此,也只能这样说了。
此时陆展元方知,原来当年救何老头性命,又赠他拳谱的苦行僧,法名亦叫苦行,心中好笑,这名字倒也贴切。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请稍候,小僧这就去禀告方丈。”苦字辈的大师比如今方丈还要高一辈,小沙弥入寺不久虽不知道苦行大师乃何人,但苦字辈的高徒来拜,他还是心中惶惶,不敢怠慢的。
盏茶之后,一个六十多岁模样的老和尚,带着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和尚走出大门,“阿弥陀佛,不知这位施主可是自称苦行师叔弟子之人?”老和尚合十一礼问道。
陆展元两眼一翻,心道:不是他难道是我啊?真是多此一问!
“大师有礼了,正是弟子。不知大师如何称呼?”何老拳师回了一礼,不敢再托大自称老夫。
“贫僧法名:心然,苦行大师乃贫僧师叔,不知施主可有凭证得以证明自己所说?”显然人家不能凭你一句话就平白无故多了个师兄。
“大师所忧甚是,弟子当年拜师之时,心慧师兄亦在旁观礼,如今一见心慧师兄即可得知真伪。”何老拳师心说,幸亏当时心慧师兄是苦行师傅的徒弟,也在一旁见我拜师,否则此番当真不知如何证明。
“阿弥陀佛,既然如此,请两位施主随贫僧入寺拜见心慧方丈。”老和尚神态又恭敬几分,此人既然敢说方丈师兄知情,那多数已是事实,若无意外,此人当是他的师兄了。
陆展元一直跟在一旁没有说话,此时一脚跨进少林寺的大门槛,他忍不住内心激动异常,心说:“终于踏进少林寺啦,苍天啊,大地啊,我的超级神功啊,我来啦!佛祖保佑,饿米陀螺,让弟子一定要顺利地拿到秘籍!”
正文 第五章 喜得经,却遭窃(修)
众人进入知客厅,只见一个七十上下的老僧端坐正中,几个青年和尚立在他身侧。心然大师把陆展元和何老拳师让进屋来,对堂上之人行礼道:“方丈师兄,这位施主即是自称苦行师叔弟子之人,还请方丈师兄定夺。”
何老拳师作揖道:“一别三十余载,心慧师兄还认得师弟否?”心慧方丈端详片刻恍然道:“可是当年上山以求师名,师傅拒之,说无师徒之缘的那位施主?”何老拳师脸色尴尬,但那事却是事实,如今被道出来也没什么好丢人的,道:“正是。”
“哦?如此说来,施主却未曾入得少林门墙,何言师傅弟子?”心然方丈双眼微闭,故作莫名之状问道。
陆展元心中紧张,难道这老和尚不想承认何老头的身份?不然怎么一口一个施主,也不叫师弟?那我混进少林的计谋岂不是不攻自破?
“师兄此言差矣,当初我自己亦认为如此,可幸得陆家侄儿解惑,方知师傅所为另有含义,当初师傅既说没有使徒缘分,为何却又受我拜师之礼?”当下,何老拳师把陆展元对他所说之词,又一一复述出来,其中语言略有改动,比之陆展元的说辞更有说服力度,再加上当初拜师经过心慧方丈亲眼目睹,逐步对照,似乎都说的通。其实心慧当初目睹师傅接受何老拳师行拜师之礼,在心中已然承认有个俗家师弟了,刚才那样说,只是想让何老拳师说出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而已,现在既然知道何老拳师以修佛之心进入少林,少林当认此门徒,心慧方丈言道:“不错,当初老衲也曾心存疑惑,如今听得师弟之言,方解我心头疑问,那解惑之人却是对你我有恩了,既然已知师傅之意,师弟自是少林弟子。解开师傅真正含义的可是旁边这位小施主?”
何老拳师道:“正是。”陆展元忙起身合十作揖道:“小子陆展元拜见方丈大师。”心慧方丈回礼道:“阿弥陀佛,小施主天资聪颖,慧根深种,我师兄弟二人几十年不解之事,被你轻言道破,当真惭愧之极,老衲自叹拂如。小施主与我佛有缘,未知对我佛法可有所悟?”
“不会吧?我对佛法能有什么好悟的?我与佛有缘?别扯了,叫我砍人还差不多,想套我当和尚我才不干呢。”陆展元心中好笑,可不能表现的太突出,免得着了道,面上却恭敬道:“小子初参佛法,不敢有所狂言,佛法浩瀚精深,穷一世不能知其边际,小子生来凡世短短数载,何敢于大师跟前妄谈所悟?”
“阿弥陀佛,小施主过谦了。不知小施主此番前来却是为何?”心慧方丈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有点过于强人所难,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能对佛法所知几何,就连师傅的那个含义应该也是碰巧解开的吧。
陆展元见问到了重点,不敢放松,正襟危坐合十道:“小子此次前来是为了佛法经书,世人皆知,少林乃是佛法浩瀚之地,寺中藏有佛经过万,小子家中经书缺缺,特随何伯伯前来誊写几部,待回至家中参研,望方丈大师应允。”
“这……”心慧方丈当下心中犹豫,历来诸多人物进入少林都以抄写经书为借口,想的却是‘藏经阁’中的武学宝典,令他不辩真伪,复亦想眼前只是一个懵懂孩童,就算世人垂涎的武学宝典放其眼前,应该也不知所书何意吧,何况‘藏经阁’众僧把守,一个小小孩童想要偷得秘籍却是痴心妄想。再者此孩童令师弟得以回归门墙,却是有恩于少林,不可稍有怠慢,落人话柄。想到如此便大度的说道:“阿弥陀佛,小施主既然有行佛之心,老衲又怎会横加阻拦,待老衲令我徒天鸣为你准备厢房,你可在寺中盘桓几日,每天可入‘藏经阁’内誊写经书。老衲现在与你何伯伯去忌拜师傅,小施主可先行歇息。天鸣,你带小施主去厢房歇息吧。”
“是,师傅。小施主请随贫僧来。”天鸣现在才三十多岁,就已经隐隐体现出一股高僧的气质,说话平稳祥和,不急不燥,看来二十年后能当上少林方丈并不是侥幸而来。
陆展元跟在天鸣身后,心情激动亢奋,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如此顺利,连他准备的许多后招竟然都无疾而终,毫无用武之地。难道真的是佛祖有灵在天保佑?若是如此当真要谢谢佛祖了。岂不知是他小孩的身体为他拿到的“通关文书”。
此后十多天里,何老拳师兴致勃勃地和心慧方丈、心然大师讨论佛学,而陆展元却在‘藏经阁’中埋头与经书苦斗,所抄经书已有厚厚一叠,这一日自觉时机成熟,陆展元叫来无相小沙弥对其说道:“无相小师傅,我学过两年的梵文,你这有梵文的经书给我找几本来,我再抄几本梵文的就不再抄了。”
一开始的时候,陆展元进入“藏经阁”仍是天鸣和尚陪伴,但几天下来,他只是认真地抄写经文,对通往二楼武学秘籍的楼梯口望都不望一眼,天鸣在禀明心慧方丈之后,也就随便派了个小沙弥每日相伴,不曾想却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无相禅师,至于让《九阳真经》闻名于世的觉远大师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吃奶呢。
小无相心思单纯,不知有诈,按照方丈的吩咐,只要陆展元不打二楼武学秘籍的主意,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哦了一声就要去取经书,陆展元却拉住他道:“我和你一起去拿把,一次多拿几本,省的下次再拿麻烦。”说罢和无相同行来到一排靠内的书架旁,陆展元之所以要一起来拿,是不想从自己嘴中说出《楞伽经》,免得被怀疑自己对《楞伽经》特别看重。
在书架上一番寻找,果然找到了四本梵文的《楞伽经》,随手翻开第四本印证一下夹缝中是否存在《九阳真经》。刹那间,陆展元看着眼前的经书,仿佛心脏随时就要从口中跳出,书中白纸黑字赫然一排排蝇头小楷,其中一段:“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展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呼翕九阳;抱一合元;可名九阳神功。”正是他日思夜想的《九阳真经》,此时他更加确定了自己真的处在金庸的小说世界。
合上经书,深呼一口气,陆展元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破绽,回到案前,又开始了誊写梵文经书的工程,此次他隐忍不住,才第二本就把《九阳真经》翻译成梵文抄写了下来,他可不敢把《九阳真经》抄成汉字,少林寺高手如云,被发现可就糟了。
又几日后,陆展元承受不住有功无法练的煎熬,终于缠着何老拳师向心慧方丈等僧辞行下山。由于整日有僧人陪伴陆展元誊写经书,因此,心慧方丈不曾命人检查他所抄经书的内容,反正知道都是佛经就行。所以陆展元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众高僧眼皮底下盗走了梦寐以求的绝世秘籍。
下得山来,陆展元心情激荡,有一种脱逃牢笼般的轻松兴奋,虽然这半月以来没有遇到什么风险,但做贼的心态还是让他胆战心惊、步步为营,现在终于远离那个压抑的地方,当然豁然开朗、心情舒畅,一路上时不时地偷偷傻笑,几次都差一点被何老拳师看出破绽。
何老拳师的心情同样不错,一老一少两人一路游山玩水,好不快活。这一日,两人行到一繁华街道,陆展元兴趣盎然的下车徒步行走,不时地抚摩怀中的经书,偷偷地乐着。街道虽然算不上拥挤,但陆展元不注意还是被人撞了一下,那人连忙道歉,小陆展元现在心情正好,风骚的来句英语:“THAT’SO!”那人一愣,陆展元窘迫,忙又道:“没关系。”那人才匆匆离去。
片刻之后,街道上突然传来一声愤怒不甘的惨叫:“啊!我的经书!天杀的盗贼,竟然连小孩的东西都偷,我的经书啊,没了你我怎么活啊!”原来陆展元再次抚摩怀中经书的时候,突然发现经书竟然不翼而飞,他才豁然想起刚才撞了他一下的那个人,可街上人头耸动,哪里还寻的到半点人影。
正文 第六章 失而复得,又添秘籍
第五章略有改动,看过的朋友可以再去看一下,这样才能和这一章衔接的上,造成不便之处还请见谅!喜欢卡片此书的朋友请多投上一票,先谢谢了!
————————————————
何老拳师听到陆展元的叫声,匆匆地从一店铺中赶来,问道:“元儿,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陆展元现在有哭的冲动,人生真是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乐极生悲的感觉这次他是体会到深入骨髓的地步了,陆展元双眼泛红,鼻头酸酸,哽咽道:“何伯伯,我的经书和钱袋都被偷…偷了,钱没什么,可经书是我费尽精神才抄出来的啊,我……”
“好了,别难过了,钱丢就丢了,经书丢了下次我再带你上少林寺去抄,别难过,别难过。”何老拳师显然不怎么会安慰人,翻来覆去就“别难过”三个字,可他心中知道,一个孩童第一次可以费了十几天的工夫抄写经书,但要是丢了再去重新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