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真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真经-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雪花飞飘,江山白雪累累,阴冷干燥的风旋着堆在山上的大块石头,树木披上雪白的衣裳,随风而摆。确实山上总比山下要寒冷多了。 

  这是华山,只见不远处有一个中年人正拉着一个少年步行上山,少年看上去雪堆在肩膀上,很快便融化了,冷得他时而抖着牙根,而奇怪的是,雪却不会落到那中年人的身上,而是会轻轻往外飘走,给人的感觉好像他不容万物侵染一样,常人或许不知情,换作武林中人一眼便知他绝对是身负绝顶武功的人。因为地上留下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少年每走一步都会有一个深深的脚印,而他走过,雪地上却不留痕迹,像鬼一样。 

  那少年便是漂泊江湖的少年,那中年人便是那个脸戴面具的怪人。

  一路上只听见怪人对少年介绍着华山,口吟着:“华山又称“西岳”,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内,居五岳之首。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中原,是那称为“天府之国”的长安关中地区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历史很是久远,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少年边听着边四处张望,眼前的华山确实令他大为惊叹,在其雄伟的气势定当一览众山小了。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二峰相辅于侧, 三十六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行了大半天,两人来到了南峰“落雁”,雪花还在飘飞,山峰半腰间有一座小院,院旁有一排古松,这一切都像是有人刻意安排的,树旁边还有两个不大的奇异雪堆,它除了具有一般雪堆的形状外,还有点像是石碑的形状。这里似乎已有很久历史了,院子也比较多灰尘,严寒冻结了一切,似乎这里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无人来过了。

  雪停了。东方的鲜红的朝阳把它灿烂的光芒洒到白皑皑的雪野上,山上的白衣裳慢慢地被脱去了,晶莹的露水反射出动人心魂的暖光。 

  那少年从院子了走出来了,那少年正是经历血劫的冷湘宇。

  他转过身,坐在松树下的石椅子上,不作声,只是呆呆地打量面前的两个雪堆。 

  这时,一阵轻轻的踏雪声传来,他立时抬起头来。 

  来者正是怪人,只听得他扬声道: 

  二十年前华山峰, 

  一战二老永绝世, 

  自此一别不相见, 

  再度重游故人情。 

  湘宇走近怪人,疑问道:“这里难道是两个老前辈的墓穴啊?”

  怪人目光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严肃地说:“小子,有点聪明啊,哈哈,不错!这里正是二十多年前两位威震武林的老前辈的墓地,当年那一战确实令人终生难忘,很可惜两位武林英豪就此长埋地下。。。。。。”说道这里,他竟然黯然神伤了。

  湘宇又问道:“可惜啊,可惜啊,假若我能早生几十年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英姿了。”

  怪人哈哈大笑道:“你这小子真有趣,即使你早生几十年也未必能见得到他们的英姿啊,他们可是终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啊。”

  湘宇好奇道:“那他们真的很厉害咯?不知他们的大名是。。。。。。”

  这时怪人摸了一下湘宇的脑袋,沉重地道:“他们确实武林百年难得的奇才,武功也是当时武林的拔尖人物了,他们便是“北丐洪七公”与“西毒欧阳峰”了,你若长大后有他们一半的成就便可傲视武林了。”

  湘宇高声道:“嗯,我也要学绝世武功。”

  怪人拉着湘宇的小手道:“学绝世武功谈何容易啊,不但要有天赋还要有际遇,但不管怎样都要记住,学武功为的是“锄强扶弱,行侠仗义”,来吧,来拜祭一下两位先人吧!”

  湘宇点了点头,便过去跪在坟前,虔诚地祭拜两位前辈,神情坚定地道:“我也要做个大侠客!”

  怪人露出一副阴翳的笑声,道:“那你的愿望就是要想我拜师,学好武功啦?”

  出乎意料的却是,湘宇却说:“不,我不打算要那个愿望了。”

  “考虑清楚啦?为什么?”

  “考虑清楚了,没有为什么。”

  “哈哈,我会让你心服口服的。”

  。。。。。。

  春暖花开,又过了几天,这天太阳慢慢爬上高空,冰冷的天地已经回到温暖状态了。 

  湘宇顺着山路想下山看看,来到一块大青石,躺下便睡,又过了一会儿,他的眼睛翻了几下,身子未动,仍躺在那里。这个孩子,衣着极是单薄。直到太阳当空,衣服全干了,他才站起。

  忽然,他听见远处有一阵呼喊声,顺声望去,只见一对情侣正被五个带刀的恶人追捕,可能是劫财劫色的吧。那呼救声越来越响了,那些人已经逼近湘宇了, 见到那对情侣被人欺凌,他握了一下拳头,跺跺脚,顺手拾起一块石头,他没有叫喊,只是四下回望,眼珠闪动着胆怯,显然心里有点害怕,毕竟他年纪尚小。就在一名恶徒的刀刚要架在那男子的脖子上时,湘宇把手中的石头用力一扔,石头丝毫不差地击在刀柄上,那恶徒回头看见了他,面带愤怒,边追过来边喊:“好小子,让我先收拾你再解决他们吧。”湘宇大惊,拔腿就跑,边跑边大声喊着:“怪人叔叔,怪人叔叔,快来救救我啊。。。。。。”可是喊有用吗?一眼望去四下无人,不用一阵子,湘宇就被那恶徒捉住,提起来往地上猛地一扔,可怜的孩子被摔个正着,嘴里直呼痛苦。就在此时,一名恶徒大喝一声,挥刀劈了下去。湘宇的人生是极惨淡的,受尽困苦,死对他幼小的生命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不需要再活,不需要眼泪,只好用一双冷峻的目光凝视敌人。。。。。。忽然,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到了生与死的分界线,脑中一片空白。就在魂灵将要离壳而去的时候,他忽然感到身体一震,眼前一黑, 一股冷风掠过,“嗤”的一声,只见那刀被击成碎块,未等他回过神来,又听见“嗤”“嗤”“嗤”几声,又三名恶徒的刀被击碎。这时,五名恶徒畏惧了,连声道:“好啊,竟有高人相助,后会有期啊。”话末匆忙离去,那两个情侣见没有危险了,一一道谢后也就下山了。

  。。。。。。

  夜风越来越大,呼啸着,山上月明星稀。

  等到东方又一次旭日升起时,湘宇还活着,他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间木屋里,那怪人正端着一碗鸡汤过来。 

  如此这般,湘宇端过鸡汤,含着泪道:“谢谢怪人叔叔救了我,我。。。。。。”

  怪人哈哈大笑道:“傻小子,别说了,快把鸡汤喝了吧。”

  接着又问:“那你现在想学武了吗?我看你骨貌奇素,风神精朗,是一块天生的练武好材料,哈哈。”

  湘宇听了兴高采烈,忙“咕噜咕噜”地把汤喝完,笑着道:“真的吗?我愿意学武,我要做一个真正的大侠。”

  怪人满意的点头道:“嗯嗯,好,明日起我便教你武功,但学得多少还是要看你日后的际遇如何。。。。。。”

  那日湘宇慢慢恢复身体,从次日起怪人便开始教他武功了,从基本的内功开始,日复一日,一长一少,生活得颇为平静,转眼间已过了三个月,湘宇的身子也健壮多了,在高人指点下,已打下坚实的内功基础了。忽然,有一天,湘宇早早起床练功,他把屋内都找遍了,但都没有见到怪人的影子,直至红日西斜的时候,他才在枕边发现了一封信。

  信上写着:湘宇是个乖孩子,如今你的武功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后要加倍努力,勤练武功,为师还有很多事要做需要暂别,你年纪也不小了,以后就靠自己独立生活了,我已在箱子里安放了你的衣物和一些书,你平日便参照修炼吧,有时间我便来探望你,假以时日,你的功夫达至一流境地便可下山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了,你好自为之吧,暂别!

  奇怪的是信上并无落款,看来那怪人当真的怪,行踪飘忽不定,令人颇感诡异。

  湘宇看到手中的信,此刻周边寂静,仿佛全世界就遗留下他一个人一样,内心孤独疲累。早晨的清气洗涤着他的眼睛,一个长夜之后。他用坚毅的心挺起了他的孤独的身躯,慢慢站起来,想到屋内找些有用的东西。忙了一天,他在一个角落发现了一个木箱子,箱子对于他,有种神秘感,但打开一看除了一些衣物之外,还有几本诗书,再也找不到其他物品了。

  沮丧了一天,他便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别无依靠,白天就看看诗书和修炼内功,累了就睡,饿了就去山上摘些野果、野菜或者打只野兽烤来吃,晚上就呼呼大睡,有时则月夜狂奔或者睡在草地上看星星。。。。。。日子倒过得比较快,春来秋去,转眼三年过去了,冷湘宇现在已经十五岁了,看上去就像个健朗的大孩子。这三年来,怪人每隔半年便会如期而来,与湘宇谈天说地,虽则足不出江湖却有颇深的江湖经验,并试探他武功的进展,如此三年以来,湘宇收获颇丰。今日他屈指一算便是师父到来之日了,便早早来到山前,凝目远眺,希望看到师父的影子。  

  夕阳在山口抹下一缕昏黄,已是黄昏时分了,他足足在这里等里一天,但哪里有师傅的影子啊? 

  他等了一天又等一天,又过了七天,他想着是否师父出了什么事呢?但天下之大,人海茫茫,更何况连师父的名字是什么,样子怎么样,他都全然不知,他应该如何去找呢?在他内心强烈的挣扎下,他终于背起包袱一步一步走下山了。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空谷奇遇 第一睡功
自古以来华山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 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 ( 亦称朝阳峰 ) ,朝阳台为最佳地点。 

  这日天气颇为闷热,湘宇边赶路便欣赏身旁的石刻和古迹,真的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午后忽然乌云满布,赶着路的湘宇只好匆忙地找到一间破道观避雨。当他走进那道观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光光大石头,细看一下,只见石头下刻有一行字,写道:祖师陈抟睡石。显然而见,这里本来就没有道观,多半是后辈为了纪念这位祖师而修建的。他顺着石阶走进大堂,只见空空如是,只有一张陈抟的画像,在大堂横梁上有一牌匾写道:九龙岩道观。湘宇知道这里应该是一位名叫陈抟的高人曾来此地修炼,后辈为纪念他所以建了这样一座小道观,可惜的是这里烟火不旺,大概是来这里的人太少了,看看神台上的灰尘便知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来了。

  他见外面正下着大雨,反正没事,便跪在神像前的蒲垫,参拜陈抟。刚拜完三下,抬头看望时,发现神像的脸部有点黑,于是便走过去用衣袖擦了一下,谁知那神台竟慢慢地移动了,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道石门。湘宇先是一惊,脑子里充满好奇,随后便用力推开石门,随后“吱”的一声石门又自动合上了里面比较黑暗,只好双手摸索着前进,大概走了一刻钟,忽然明亮起来,那是一个山洞,洞口另一端很是明亮也不知它是通向哪里的。他没想太多,充满了好奇,便把腿冲进山洞里,周围观望,很特别的是,山洞里正中央只放了一块光光的大石头,而周边的石壁上确实刻满了字,细细一看,原来是陈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一些创作品。

  湘宇吃了一些随身带的水果,填饱肚子后,便欣然地阅读石壁上的刻字:

  吾乃陈抟,别号扶摇子,是毫洲真源人。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人称“哑孩儿”。一天,吾在水边游戏,遇到一个青衣妇人,自称毛女。毛女将吾抱到山中,喂了几口琼浆玉液,从此心窍开爽,开口说话。毛女又将一本书投入吾的怀内,并赠诗 一首: 

  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颠。 

  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 

  回家后取出书来,原来是本《周易》。自此之后吾便好读易经,手不释卷。一生修道,编写了导养、还丹为主要内容的《指玄篇》八十一章,并致力于导养之道。后来参透了道教修炼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