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有关安全的民意调查 这一时期反美武装分子在战略上的胜利,还表现在他们制造的混乱和恐慌有效地打击了美英联军“解放者的形象”。伊拉克民间机构战略研究中心10月25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伊拉克人对当时的安全形势感到不满,并继而对驻伊美军攻伊的动机和维护安全的能力表示怀疑。 根据这项调查,的伊拉克人认为家庭、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是他们的安全保障,12%的人说是当地警察,的人说是美英联军和当地警察联合巡逻队,的人说是居民自发组成的街区巡逻队,仅有3%的人认为是美英联军。同时,和6个月前46%的伊拉克人把美国军队视做“解放者”相比,只有15%的人坚持这一看法,而67%的伊拉克人则把驻伊美军视为占领军。 同时,在这一期间,美国驻军所遭受的直接袭击也大幅增加。根据美军自己统计的数字,这种袭击平均每天都有30起左右,最高时达到50多起。2003年10月29日,美军在战后各种袭击中的死亡人数即超过了战争中115人的死亡纪录。随后,在萨达姆被抓获前的2003年11月,美军在30天里损失了79名士兵。 使美国在伊拉克越来越孤立的目的达到后,伊拉克暴力活动在萨达姆于2003年12月中旬被抓获后进入第三个阶段,暴力活动的目标也越来越明显地指向破坏政权交接,阻止亲美的新伊拉克政府的顺利诞生。为此,袭击者在继续袭击联军目标和相关外国目标的同时,明显地把暴力袭击扩大到更多伊拉克警察、亲美伊拉克宗教和政治势力甚至为联军工作的普通伊拉克民众身上。 12月15日,在萨达姆被抓后第一天,巴格达西北30公里的侯赛尼耶镇就传来爆炸声,遭遇袭击的是一个当地美国人扶持起来的警察局,袭击造成9名警察死亡、多名警察受伤。1月18日,一个满载爆炸物的汽车在排队等候进入巴格达中心联军总部大院工作的伊拉克人中被引爆,24名当地人被炸死,110余名当地人受伤。1月21日夜,一辆小公共汽车在位于巴格达西部约50公里处的费卢杰附近遭遇枪击,1名伊拉克司机和3名为联军提供清洁服务的女乘客被打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东方面孔不再免受袭击(2)
为联军工作的司机、清洁工都成为袭击目标,暴力目标扩大化的倾向可想而知。 暴力的最大受害者是平民 回顾美国主导的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暴力发展,无论在暴力袭击的哪个阶段,无论暴力的特点如何变化,无论联军和各派势力打着反恐、反美或者抵抗的任何名义,一条清晰的主线是:实际上暴力的最大受害者,是夹在中间的普通伊拉克平民。 联军对自己和外国人机构严加护卫,在值勤和巡逻中也往往把伊拉克警察推到最危险的外围。普通伊拉克民众夹在反美武装和联军的炮火中间,是死伤最为惨重的群体。伊拉克人权组织的最新统计表明,伊战以来已经有至少8100多名伊拉克平民在各种暴力中丧生。而伊拉克警察部门自己的统计也表明,自从美军扶持下的新伊拉克军警部门成立以来,已经有超过600名伊拉克警察和士兵殉职。 在暴力狂潮中,一批伊拉克知名政治、宗教领导人和学者也不能幸免。纳杰夫的什叶派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级别最高的宗教领袖的称呼)、库尔德人领袖、巴格达大学校长等,都成为暴力活动的牺牲品。据伊拉克学术机构的统计,由于对安全局势不满,伊拉克50多名最著名的科学家已经陆续离开了伊拉克,这对百废待兴的伊拉克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对于更多的伊拉克人来说,战争和暴力对他们的影响是通过失业和经济不景气体现出来的。伊拉克人权机构相信,目前失业率高达60%以上。伊拉克劳工和社会部也估计说,目前伊拉克失业人数超过800万人。恶劣的安全局势使得重建工作迟迟不能展开,也使得一大批外国投资者继续持币观望,目前的就业形势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改善。失业的人群经常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很多人在和军警的冲突中丧生。 暴力的持续也加剧了战后伊拉克社会的分裂,使得很多本来并不十分突出的教派和民族矛盾日益严重,伊拉克长期营造的统一局面面临随时瓦解的可能,这也为日后伊拉克的稳定和普通无辜民众的安全埋下了一大隐患。 伊拉克境内主要有逊尼派阿拉伯人、什叶派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土库曼人等派别,这些派别长期以来虽然存在分歧,但总的来说各民族教派长期混居,尚能和平共处。新华社驻巴格达分社6名全职当地新闻雇员中,逊尼派和什叶派各占3人,大家相处融洽、和谐共事。但是,美英军队占领伊拉克之后,一些反美势力蓄意制造伤亡事件,激化民族教派矛盾,企图用混乱的局势吓走美国人,阻止亲美政权的诞生,从而使得更多的普通民众惨遭涂炭。 美英军队占领伊拉克之后,由于对萨达姆所属的逊尼派心存戒心,使得什叶派在伊拉克的政治地位日益提高,这引起一些逊尼派穆斯林的强烈不满。同时,美国扶持建立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开创了按民族和教派在伊拉克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分配权力的先例。但是,伊拉克长期没有人口统计数字,很多逊尼派阿拉伯人并不认同他们只占总人口20%的传统说法,这就使他们对临管会的组成非常不满,使得所谓的民主方式不仅无助于加强民族和睦,反而使社会分裂的情况更加严重。2003年8月针对什叶派圣地纳杰夫阿里清真寺的袭击,造成当地一名地位尊崇的宗教领袖身亡、80多人遇难。无论这一袭击背后的策划者是谁,这一袭击的政治目的都十分明确,那就是制造教派矛盾,加剧混乱,将伊拉克引入内战,从而让美国人在伊拉克深陷泥潭。 进入2004年,伊拉克安全局势依然严峻,联合国等国际和有关国家外交机构对重返巴格达依然顾虑重重,伊拉克老百姓还得继续在失业、爆炸中煎熬。 2月2日下午,我正要躺在床上合眼休息一下,忽然外面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我立即跳起来,顾不上穿外衣,就到楼顶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贾迈勒、小李和黄敬文都上来了。没有看到黑烟冒起,但是我们随即听到密集的枪声。从声音判断,是有好几种枪的混合声音,很可能是美军和当地人的枪战。后来,这种枪声此起彼伏,时断时续。可是贾迈勒和黄敬文开车出去转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异常。我们四处求证,却一无所获。看来至少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但是我们心中的谜团又多了一个。这突然的爆炸和非同寻常的枪声,使危机四伏的巴格达在神秘中又增加了几分恐怖的味道。 “我一点也不欢迎你这个‘日本人’” 日本向伊拉克派兵也是近日广受关注的事件之一。日本首批先遣部队35人和首批主力部队先头部队50来人已经相继踏入伊拉克。据了解,日本士兵携带的武器除了手枪、步枪外,还包括重机枪等大火力武器,这对于“主要是用于防御目的”的宣称来说,实在是有些夸张了。 目前,日军驻扎的伊拉克南部塞马沃地区尚属平静,但是也已经发生过一起针对日军目标的未遂袭击。一位在近日赴伊拉克南部考察商机的中国商人说,他在路上碰到过日本的军车车队,车上的日本兵和在巴格达横冲直撞的美国兵没有什么两样,也是枪口冲外,强迫所有的车与军车车队保持距离,并且不允许任何车辆超车。他说:这哪里像是来帮助伊拉克进行重建的军队? 二战后日本首次向海外战争地区派兵,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在伊拉克的出现,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的强烈关注,同时也给远在巴格达的中国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人相信,随着日本人正式成为美国占领阵营的一部分,伊拉克境内的反美势力也会把袭击矛头对准日本目标,这样,我们这张东方人的面孔就不再是一个免受袭击的招牌。    
东方面孔不再免受袭击(3)
近日,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摄影记者黄敬文和当地阿文报道员夏南到一家医院采访爆炸受伤者,一位年迈的母亲就愤怒地对夏南说:“我欢迎你来了解情况,但是我一点也不欢迎这个‘日本人’,他们是美国人的帮凶。”当夏南说黄敬文“是中国记者”时,那位老太太才抱歉地说:“请不要把我刚才说的话翻译给中国朋友听。” 2月10日,巴格达以南40公里的亚历山大镇发生严重的自杀式爆炸,黄敬文于现场就了解到,在一家医院里,愤怒的受害者家属袭击了两名外国记者,抢夺了他们的摄像机并摔在了地上,还对他们进行了人身攻击。这两个记者一个是美国人,一个就是日本人。 由于不懂阿文,我在巴格达的采访都是和当地雇员一起进行的。每次到人多的地方,雇员就有意大声说明我的中国人身份,以免受到不明真相的路人的攻击。我有一件印有英文“中国记者”字样的摄影背心,每次外出雇员都提醒我一定要穿上,并建议我抽时间到外面再加印上阿文字样,因为如果有极端分子看到雇员在为“占领军”当翻译,这对雇员来说也是一个不安全因素。 日本向伊拉克派兵不但在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反对派认为此举还违反了日本宪法,标志着日本二战以来形成的“专守自卫”原则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且就连日本政府自身也很心虚,也感觉到他们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广受欢迎”。据报道,日本已经警告在伊拉克的日本人说,尽量少去日本驻伊拉克大使馆等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随时存在被攻击的可能。 不但日本,最近正式决定向伊拉克派兵的韩国人在伊拉克也是如临大敌。在巴格达新开一家中餐馆的老板告诉我说,一次韩国外交官来吃饭,身边的保镖就站了两个,都是全副武装,怀里还揣着手雷之类的东西。我听后忍不住大笑,想这哪里是在吃饭。如果是我,我宁可躲在屋里吃方便面,也不会为了在外面吃一顿饭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    
联合国重返伊拉克(1)
巴格达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穆罕默德在他的办公室对我和夏南说,伊拉克民众的意见和任何第三方的意见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占领者美国人的意见。他认为“枪口下不会有真正的民主”。 2004年2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委派的一个以阿尔及利亚前外长卜拉希米为首的专家小组在抵达巴格达一天后,正式开始就目前美国主导的联军当局与伊拉克多数派什叶派穆斯林之间就首届伊拉克临时自治政府机制问题所产生的严重分歧,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调查斡旋工作。 是“推举”还是“选举” 此前一日,安南亲自在纽约宣布了专家组抵达巴格达的消息,表示专家小组将广泛听取伊拉克各派和联军占领当局的意见,希望联合国能够协助打破目前的僵局,寻找到一条各方都接受的建立战后首个伊拉克临时自治政府的途径,以便该政府能够按照既定时间在6月30日接管政权,使伊拉克尽快结束被占领状态,恢复行使主权。 这是自2003年10月在一连串的爆炸袭击后安南下令所有非伊拉克籍联合国工作人员撤出伊拉克后,联合国官员首次重返伊拉克进行实质性斡旋工作。很多人认为,联合国在由于美国与伊拉克实权人物之间的矛盾陷入严重僵局的情况下重返伊拉克,表明联合国战后在伊拉克事务上,其作用和地位首次得到凸显,是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奉行的单边主义的严重打击。但是,联合国此次重返伊拉克的作用也不容高估,美国依然是伊拉克事务的绝对主导,联合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作用随时存在被美国利用的可能。 根据2003年11月15日联军占领当局与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签署的协议,联军将在2004年7月1日前向伊拉克移交政权,伊第一个临时自治政府的产生方式是按地区推举人选,该临时自治政府运作到2005年年底,然后根据新宪法的条款由全民选举产生伊拉克首届正式自治政府。根据这一协议,联军当局将在2004年7月1日将政权移交给一个由推举而不是选举产生的政府。伊拉克的全民选举被安排在2005年,选举共分3次进行,第一次是选举产生永久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二次是就新宪法进行公投认可,最后一次是选举产生新一届正式议会,然后由议会组建新一届正式的自治政府。 2004年年初以来,伊拉克什叶派最高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宗教职衔)阿里·西斯塔尼公开表示,要求联军当局提前举行大选,直接选举产生7月1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