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成吉思汗如何在对手的眼皮底下迷惑敌人的。”
1204年,成吉思汗的统一步伐大大加快,战争的矛头已经指向了太阳汗的乃蛮部落。此时,札答兰部的札木合、篾儿乞部的脱里脱父子、克烈部的阿邻太石、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等人都纷纷投靠到乃蛮部落,它已经变成了刺在成吉思汗心头的一枚针。
当成吉思汗的军队进军到撒阿里草原时,太阳汗率领乃蛮大军越过阿尔泰山,在杭爱山山区安营扎寨,以静制动,以逸待劳。
太阳汗对兵法也略知一二,他明白,不仅成吉思汗在兵力上处于劣势,而且成吉思汗的军队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而他的军队养精蓄锐、士气正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胜利的旗帜好像都握在他的手中。
成吉思汗最大的长处就在于知己知彼,他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也了解敌人的实力和状态。如果两军相遇、立即投入战斗,那么,他的军队获胜的希望非常渺茫。
他现在最大的担心就是,在他的军队恢复体力和士气之前,太阳汗出兵袭击,那么,他的统一计划很可能就会在这片山区搁浅。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迷惑敌人的策略。成吉思汗命令军队散开队形,然后在原野上竖立起一个个草人。此时已近日暮,他命令士兵每个人点燃五把篝火,给敌人以人多马众的假相。
夜幕缓缓地垂了下来,乃蛮军的探子报告给太阳汗说,远处的撒阿里原野燃起无数堆篝火,比天上的繁星还要多。
太阳汗生性懦弱,黑夜之中也分不清楚哪些是士兵,哪些是草人,哪些篝火是士兵故意多点燃的。于是,太阳汗下令,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准发动攻击。
就这样,成吉思汗的队伍利用这段时间抓紧休息、恢复体力、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整,成吉思汗的军队体力充沛,士气高昂。先头突击部队轮番冲击敌阵,像用凿子攻木一样,从敌阵中一点点实施突破。等突破成功之后,主力军队长驱直入,直取敌军中军,一举冲垮敌军队形。
由于受成吉思汗迷惑战术的误导,太阳汗丧失了唯一可以取胜的进攻机会。终于,草原上最后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乃蛮部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从杭爱山以西至额尔齐斯河以东的广大草原和山地,成了成吉思汗梦想中蒙古人的牧场。
接班人计划
“让太阳照耀的地方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这一直是成吉思汗的梦想。可是,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实现梦想的,并不是成吉思汗,而是忽必烈。”令狐冲忽然想到了一个疑问。
“每个人的精力都很有限,即使是光辉的太阳,也会在傍晚的时候落下,就像人走完自己的一生。”向问天看了一眼将落未落的夕阳,“成吉思汗在很早之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知道,有一天他终将驾鹤西去,但他的梦想却生生不息,因为他找到了他的接班人。”
成吉思汗的野心再次膨胀,他把目光瞄准广阔的西方花剌子模。西征计划正式启动了。
在讨论西征计划之前,成吉思汗想到了自己接班人的问题。
依照蒙古的习俗,成吉思汗的汗位应该是由长子,也就是术赤继承。
但是,次子察合台当众表示不服,因为他认为术赤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而是篾儿乞人的私生子。
术赤勃然大怒,从腰间拔出自己的宝剑;察合台也不甘示弱,拔剑相迎。
两柄锋利的宝剑在阳光下耀出夺目的光芒,而他们的眼神比剑芒更甚。
“住手!”成吉思汗及时制止了两兄弟,“宝剑是应该对准敌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弟兄。”
成吉思汗隐约觉察到,两个人粗暴、冲动的性格难成大事。
于是,他对察合台说,如果让你来推荐一位接班人,你会选择谁?
察合台的答案是窝阔台。
成吉思汗询问了术赤同一个问题,术赤的答案也是窝阔台。
最后,众人一致通过,将来的接班人就是窝阔台。成吉思汗当众宣布将来由窝阔台继承汗位,任何人都不许违背旨意,不许撕毁协定。
汗位接班人确定之后,成吉思汗才开始和诸位大臣一起讨论西征作战计划。
“我已经入土三分了,”任我行长叹了一口气,“如果可以选择,我认为令狐老弟的才智、阅历和学识都是最佳的人选。如果令狐老弟不嫌弃,不知道愿意不愿意屈尊到我们日月集团呢?”
“这——”令狐冲显得有些为难。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向问天提醒说。
“我理解令狐老弟的感受。多年以来,我们日月集团和华山股份一直是商场的竞争对手。令狐老弟刚刚从华山股份出来,如果一下子跳槽到我们日月集团,是不是担心别人的谣言和非议?”
令狐冲谦恭地说,“承蒙任总裁体谅。”
向问天在一旁督促说,“令狐老弟,机会就像指缝间的沙,你如果再犹豫半分,它就会悄悄滑落,一去不返。”
任我行继续说,“请令狐老弟三思,我想,小女盈盈的心事你也应该明白,如果你能——”
“不!”令狐冲打断了任我行的话。不提任盈盈倒没什么,一提到她令狐冲的眼前反而浮现出岳灵珊清秀的面孔。
机动灵活、速战速决
看见到两人陷入僵局,向问天连忙解围,“接班人的事,我们稍候再谈。来,我们今天只谈英雄,不谈别的。刚才我说到哪儿了?对,说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有位哲人说过,机会只敲一次门。能否把握住机会,就要看你的行动够不够快了。机动灵活、速战速决,这是成吉思汗克敌制胜的又一秘诀。”
西征计划正式确定之后,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畔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大有不破楼兰誓不还之意。
20 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他们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是花剌子模最东面的讹答剌城。蒙古军队四散开来,将讹答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察合台和窝阔台兄弟想拿得头功,迅速组织了突击队,从四个城门一起进攻。没有料到答剌城固若金汤,而且士兵守卫森严,弓弩、滚木、砖石一次次把蒙古士兵抗拒在城门之外。
第一个回合过后,蒙古军伤亡惨重。察合台和窝阔台调整部署,先断敌粮,绝了敌的后路,然后又在讹答剌城周围构筑了土台,居高临下,侦察城内守军情况。
没有给守军半点喘息机会,察合台又命令工兵伐木锯树,铲土垒砖,继续修筑靠近城垣的高台。然后在高台上架设强劲的床弩,从四面八方向城内的房屋楼阁发射火箭和火药箭。火箭和火药箭在讹答剌城中点燃了房屋和仓库,加上秋风萧瑟,讹答剌城成了一片火海。
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讹答剌城成了一个孤儿。
察合台见强攻的时机成熟,便命令随军工匠架设更多的床弩,射击城墙上的守军,砸毁城垛。另一部分工匠从骆驼上卸下拆散分装的钩撞车,在弩兵和炮军的掩护下,抢渡护城河,开始了大规模攻城。
最后,所有的抵抗都渐渐平息了,整个讹答剌城付之一炬。
向问天很快结束了这个故事,“就这样,成吉思汗用速度和力量打开了欧洲的大门。不过,讹答剌城战役给我们的不止这些,至少我们还可以得到两个启示。”
“哪两个?”任我行好奇地问。
向问天的回答不紧不慢,“第一是沟通。刚才我提到过,察合台和窝阔台进攻讹答剌城的时候,是从四个城门一起进攻;如果想取得胜利,四支部队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否则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过是四个指头。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拳头。在作战的时候,蒙古军队使用灯火、烟雾以及不同颜色的旗帜来传达信息和命令,以保持各个部队之间密切的信息沟通,协调作战。”
“第二是外包。花剌子模国有军队40万人,而蒙古军队的人数不足20万,是它的一半还不到。如果以硬碰硬,获胜的希望微乎其微。于是,蒙古军队从土耳其招聘了大批雇佣军,他们浩浩荡荡地加入了蒙古远征军的行列中去,为蒙古军队的西征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瞄准敌人的弱点
听到这里,令狐冲不禁插话,“我还能得出一点启示,那就是瞄准敌人的弱点。蒙古军队知道,讹答剌城都是典型的木质结构,火是攻取城池最有力最直接的武器。”
“妙极了!”向问天夸赞说,“以自己的优势,进攻敌人的弱点,任何人都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讹答剌城怕火,而玉龙杰赤怕水,下面的故事就是关于玉龙杰赤的。”
1220年,成吉思汗集中兵力,大举进攻花剌子模的旧都——也是花剌子模最富有的城市——玉龙杰赤。
花剌子模的国王摩诃末调集了11万精锐部队严防死守,另外还配备了20头身披铁甲、冲锋陷阵的大象。在他的鼓动之下,城中10万居民踊跃加入到了护城守城的队伍中。护城河挖得更深,城墙铸得更高,警卫守得更严。
窝阔台进攻了一个星期,丝毫没有能够占得半分便宜。一周后,察合台和术赤的军队前来接应。三支军队对玉龙杰赤发动了更加猛烈、更加疯狂的进攻。然而,固若金汤的玉龙杰赤仍然岿然不动,反而是蒙古军队伤亡惨重。
术赤、窝阔台和察合台怒火中烧,他们以及他们的蒙古军队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惨烈的挫败。然而,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并没有让他们失去理智。他们静下来仔细分析了一下,认为强攻未必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因为玉龙杰赤的军民一心,人数加起来远远超过蒙古的军队,而且他们居高临下,在地形上占居了较大的优势。
但是,多年的作战经验也让他们瞄准了玉龙杰赤的弱点:地势。玉龙杰赤处于河水的下游,地势较低,一个疯狂的计划在三兄弟心中诞生了。他们派出精兵悄悄来到大堤,然后决堤放洪,引水灌城。
繁华似锦的玉龙杰赤变成一片汪洋,数万名士兵和居民葬身在鱼腹之中。
而蒙古军队看到的却是胜利的喜悦。
“策略虽然高明,”令狐冲忍不住说,“但是,手段未免太过残忍了。”
任我行却反驳说,“残忍?历代赢取天下的帝王,哪个不是踩着别人的尸骨登上成功的颠峰的?”
向问天也劝慰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令狐老弟心存仁厚,却也得看开点儿。”
预先计划、有备无患
令狐冲还想辩驳,但终于忍住,“还是继续说成吉思汗吧。”
向问天明白令狐冲的意思,也不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缠,“其实成吉思汗之所以一统天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先计划。我们刚才说过的每个故事中,几乎都能体现出这一点来,从###脱里脱到迎战大同盟,从袭击塔塔儿到西征摩诃末,每一次行动之前,成吉思汗都预先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而这些计划也成为他攻城略地、平定天下的最大秘诀。”
“这应验了孙子兵法中的‘多算胜少算’。”令狐冲补充。
向问天点了点头,“正是。即使在弥留之际,成吉思汗也没有忘记把自己的计划传授给他的接班人。”
1227年即将来临了。而这即将来临的一年,也是成吉思汗一生的最后一个年头。
成吉思汗病卧在床榻上,他隐约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让众位将领暂时回避,而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窝阔台和拖雷靠近身边,对他们说:“孩子,我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了。多谢苍天眷顾我们,让我为你们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帝国。我相信,这个帝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有一年的行程。你们几个兄弟应该齐心协力、同心御敌。我西去之后,你们应该尊窝阔台为大汗,千万不可违抗我的命令。现在察合台不在我的身边,你们一定要嘱咐他千万不可有变乱之心。”
尽管成吉思汗已经在弥留之际,他仍然挂念着金国的战事。此时蒙古的宿敌金王一直盘踞在开封,像一把匕首插入蒙古的心脏。
病危的成吉思汗想到了他一生事业尚未完成的这一部分,决定把进攻开封的计划传授给自己的接班人。他对窝阔台和拖雷说:“金国的精兵几乎集中在潼关一带,南据险山,北依黄河,他们占居了地形的便利,我们很难攻破。如果从潼关进攻,我们的胜算很小。因此,我们应该以共同伐金为名向宋国借路。宋国与金国已经结下了数十年的恩怨,一定会答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