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蒋介石在校为孙中山饯行,下午5时50分,孙中山即再登舰向香港航行。
孰料中山先生北上竟应其言,于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与世长辞,留下一个纷乱的中国等待统一。
当孙中山应冯玉祥、段祺瑞之邀北上之际,叛军首领陈炯明见广东群龙无首,大有可乘之机,遂于汕头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新的军事攻势,其出任“救粤军总司令”职。时港英当局亦支持陈之举动。1925年1月7日,陈炯明下令兵分3路,杀向广州。
面对敌势,广东革命政府急忙召集军事会议。遂由粤军、桂军、滇军组成了东征联军,由杨希闵担任总司令。1月30日,东征联军总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兵分3路:粤军许崇智为右路,经广九路,出淡水、平山、海陆丰,直趋汕头;滇军杨希闵为左路,从北面,由河源、老隆进攻五华、兴宁;桂军刘震寰部为中路,围攻惠州。时粤、滇、桂军首领对于黄埔学生,有“中看不中用”之说,决定黄埔学生不予参战。后在蒋介石、廖仲恺力争之下,黄埔学生军的教导第一、第二团才获准参战,并加入右翼军序列。
1月31日,参加东征之两教导团官兵及入伍生队于军校大操场上举行誓师礼。阅兵场上排着一幅白布黑字标语,上写4个大字:“杀陈炯明!”时黄埔军校东征队计有教导团两团,两炮兵营、工兵队、辎重队,步兵一、二、三各队,另有政治宣传队一队。由俄人加伦担任东征军总顾问。
2月3日9时,蒋介石率东征军登“安福”舰出发。下午1时过虎门,各炮台鸣炮敬礼。2时抵太平圩。黄埔学生军首次出征沙场,这些学生们没有实战经验。蒋介石再三叮嘱:“见到敌人,千万不要惊慌,要先把自己隐蔽好,沉住气,瞄准射击。”
2月4日,“校军”不战而下东莞。粤军北路军张达民亦占领石龙。时守卫广九路一带的多为陈炯明收编的土匪,战斗力极差,在右路军进逼之下,纷纷溃北,2月10日,右路军完全控制了广九路全线,叛军退向淡水。
淡水为一石堡古城,四周的城墙厚达1米,城高4至6米,城墙上设有炮眼、炮塔,并有3层火力配置,上层还设照明装置,城墙周围均为一二百米开阔地,守城者为陈炯明干将洪兆麟所属之翁辉腾部。
黄埔军为抢在敌援军到来之前攻下淡城,遂立即向淡水进击。时蒋介石随第一团驻常平,第二团驻东莞。是日晨起,蒋氏发进击令毕,但因火车机坏,煤又不济,不能开动,蒋氏闷坐常平站等候,想到前途艰难,不禁泪涔涔下。遂感叹一绝曰:
蒋介石夜拜北斗星(2)
亲率三千子弟兵,鸱鹗未靖此东征。
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泪涕横。
9时30分,火车始发。当天进占平湖。2月12日占龙圩前。13日分3路围困淡水城。2月15日上午6时25分,教导第一、第二团的两门坂山炮向淡水城东南的拐角处轰击,半小时后,城墙被炸开一个豁口。教导第十团第一营营长沈应时率先锋队在火力掩护下,冲向豁口,由于敌火力猛而先锋队受阻。时一名共产党员士兵高举连旗,奋勇而上,众人随后紧跟,冲进城中。城门遂被打开,“校军”潮水般涌进,淡水被占领。此役共俘敌700名,缴获步枪1000支,机枪6挺。
淡水大捷,士气鼓舞。
攻淡水乃黄埔军第一次经受战火洗礼。时教导团第二团第七连连长孙良,因临阵畏逃,蒋氏为严格军纪,即于战后宣布对孙良处以极刑。蒋氏道:“各位官长士兵,这次淡水之战,我们以两千革命军打败五六千敌人,而且俘虏了2000多敌人官兵,缴到枪1000多杆,这种好成绩,孙大元帅知道了,一定是非常满意的!”蒋氏又道:“这次打淡水,第一团第三营在黄波地方作战,有两连已退下来,第一团的名誉几乎被第三营败坏了,幸有第十、第二两营撑持得住,所以没有败下来;第二团第七连连长孙良,他一个人一直退到龙冈,这样的行为简直是革命军的败类,所以我已照革命军连坐法定了孙良的死罪,以后大家要留心,切不可像孙良这样退后就跑。”蒋氏稍停道:“以后攻城挑选奋勇队,大家都要站出来,做一个我们大元帅有名誉的部下。这次第一团攻城,我在炮兵阵地上距城只有五六百米,就眼看见你们的奋勇,其中最先进城的一个弟兄,我现在挑他去掌校旗。”
淡水既克,蒋氏遂指挥人马继续攻击败退之敌,时洪兆麟部退据平山,练部退守稔山。蒋氏令第七旅及教导团任正面攻击,第二师为之侧击,第十六团抄袭其背后。出发之际,蒋氏召集各指挥官讲话,蒋氏挥手,亮着嗓门道:“我们明天就要向海丰前进,大家都要预备妥当,行李以少带为佳,以后前进的情形比由黄埔到此地还要困难些。我们这次出征,不比别的军队可以随便的,真是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我们这次打仗,不独关系国家和本党之存在,我们自身的关系之成败生死也非常之大,要以必死之心去奋斗,才可以打破险恶的环境,达到我们所抱负的志愿。这次我们出发,因为太匆促了,各事都未计划周到,现在各种事务要特别整理好。各位立志要大,目光要远,革命的事业是不止于此的,将来要扩张范围,不知要大过几倍。现在校部尉官的人数,预备将来升补将官的缺额,恐怕还不足数,现在大家要尽力磨炼胆气,得到经验,尤其在战时更可以增进经历。”蒋氏说到这儿,抬高嗓门儿道:“各官长,各同志,大家跟着本校长千辛万苦来到此地,我对于各位是说不出的敬爱,我们革命党的生命是整个的,是同生同死的,是要由死中求出一条生路来的。这样不怕不能实行我们的主义。拿破仑常说:‘打仗要在最后5分钟。’所以两方打仗,以谁能支持到这最后5分钟,就是谁打胜仗!”
2月20日晨,蒋氏下令总攻平山,其教导第一团首先与敌接触,团长何应钦即指挥第一、第二营力摧敌之右翼;第二团与粤军张师、许旅迎击其中、左两部,适逢洪兆麟、叶举率兵分3路反攻淡水,双方鏖战2小时,敌败退,乘胜追击平山、白芒花。是夜,人马宿营于永湖。
2月23日,蒋介石于白芒花召开军事会议,会上意见不一,有主张转攻惠州,摧破天险,乘优势以收复东江,有主张趋海陆丰直捣潮梅,夺取敌人潮汕之根据地。蒋介石一番思索后,同意了后者。
2月24日,右路军由许崇智率张师、许旅出三多祝,蒋介石率所部出梅龙,两路人马直奔海丰。25日,蒋氏人马抵平政圩,教导第一团进至麻丝塘。时蒋氏接许崇智令,知敌军于三多祝前方布防,遂下令第一团再进至苦柏树,以策应许旅。第一团遂冒雨宵征,泥滑径深,踬颠相属,师行困甚。当第一团行进之际,粤军第二师被三多祝前之敌所阻。顾问加伦诣苦柏树传蒋氏之令,令第一团向吉隆圩前进。时中路军之桂军,左路军之滇军一直按兵不动,如此则使粤军孤军深入。蒋介石深知人马之险,遂下令道:“本军今已深入恶地,环境险恶,只有向前冲锋,灭此朝食,以求生路,如退后一步,不死于敌手,必死于强盗。望各将士深晓此意,努力前进,直捣贼巢,共歼厥凶,以成伟绩而行主义。”
蒋介石夜拜北斗星(3)
2月26日,蒋氏率人马由平政圩出发,经瓦窑,一路直上,但见危峦仄径,泉脉纵横,愈向前行愈益险艰。下午4时,至赤石。时陈炯明见革命军胜,遂由汕尾逃至香港。27日,粤军攻占海丰。
为防止敌军卷土重来,右路军在克海丰后又兵分3路,左路由海丰、公平圩、河婆、棉湖、普宁进击,第七旅、黄埔校军属之;中路由海陆丰、普宁、揭阳及惠来、潮阳、揭阳尾击敌之主力,第二师主力属之;右路由海丰至汕尾乘船,于汕头上陆,第二师部分属之。3路兵马拟于3月7日集中潮安、揭阳、普宁线上。
3月3日,洪兆麟由汕头增调李云复、钟绍武等部会合洪之残部8000人,在鲤湖一带阻拦粤军。粤军之左路军与洪之人马于花鼓岩附近相遇,双方一场激战,在钱坑民众帮助之下,将敌击溃。
陈炯明见其人马一败再败,大恐。3月10日,急由香港至饶平召开军事会议,其一面令洪兆麟、叶举率所部会同闽军张毅民军扼黄山阻潮安方面联军,一面令林虎率部由河源等地出动,反攻右路军。时滇、桂联军的态度暧昧,林虎部即由河婆、棉湖抄袭右路军后方。
东征粤军与陈炯明人马于棉湖一带激战,乃为东征军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亦是平陈炯明叛军的关键一仗。就在战事骤起之际,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噩耗传至东征军中,蒋氏痛不欲生。3月13日,林虎8000人马,由五华、河婆分为鲤湖、棉湖二路,向粤军东征人马猛扑,其势甚凶。蒋介石急令粤军张达民师守潮汕,黄埔军校第一团迎击正面之敌,第二团钱大钧部迎击鲤湖之敌,粤军许济旅由搭头埠绕攻敌军右侧背。上午10时,林虎之黄任寰、黄业兴、王定华等部主力冲至曾塘。何应钦急令总预备队队长刘峙率学兵连反搏数次,并命炮兵队猛射,始退敌之大部。苦战至中午,许济旅至。加入第三营预备队。何应钦急至左翼督阵。时东征军人各殊死战乃得与敌对峙。午后5时,第二团加入奋战,荡决移时,敌始溃退。蒋介石下令人马追击,追至和顺,敌增援至又反攻,并以机枪火力冲教导团第一、第三营。第一、三营前仆后继,人员伤亡过半。第一营党代表章琰、营副杨厚卿皆中弹殒命。双方激战达4时,第一、第三营抢占了石虎山一带高地。双方相持间,第二团由背后出击敌兵,敌腹背受敌,踌躇不敢进。是夜,双方冷枪不断。蒋氏思量翌日必有激战,遂步出军营,遥望北斗,暗祈孙中山先生在天之灵,保佑东征军获胜。
翌日晨,双方又一场激战,由于敌兵占据了有利地势,第一团反复拼杀,伤亡惨重。正在危难之际,第七旅赶赴增援,从广州出发的后续部队第一师陈铭枢及警卫军吴铁城部,由顾阳驹率领及时抵达河婆,迅速投入战斗。第二团闻敌集中于棉湖,即扑和顺敌军司令部。林虎之人马经不住东征右路军的反复冲杀,终于在黄昏时向五华、兴宁败退。蒋氏催动人马,一直追击至横流渡。3月18日攻下五华城,19日达兴宁。战至傍晚,兴宁攻克。林虎人马大败,其带残兵向赣边落荒而逃,陈炯明也再度逃至香港,蒋介石指挥的东征至此结束。后毛思诚所撰、由蒋介石亲手修订的《蒋公介石年谱初稿》中写到棉湖之仗时,谓:
棉湖一役,以教导第一团千余之众御万余精悍之敌,其危实甚,万一惨败,不惟总理手创之党军尽歼,广州革命策源地亦不可保,此战适当总理逝世之翌日,盖在天之灵有以默相成也。
txt小说上传分享
蒋介石阅兵坠马:大凶之象(1)
北伐间,蒋介石最恨、最怕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蒋为何恨、怕第八军?其中自有原因。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为唐生智。唐原本湘军将领,后投入广东政府怀抱。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唐生智,字孟潇,湖南东安县人,生于官商之家。早年毕业于湖南陆军小学,后进湖北第三陆军中学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湖南陆军混成旅,任见习军官、代理排长、连长。参加过护国护法之役。湖南督都汤芗铭被赶下台时,唐在湘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三团任营长。经过湖南独立战争和援鄂之役,他次第升为第三团团长、第二旅旅长。当时,湖南内部有谭延辏А⒄院闾琛⒊糖比墒屏Φ拿髡刀贰#保梗玻澳辏匀〈返绷讼婢芩玖睢L剖蔽运健:筇贰⒄哉绞略倨穑撇渭犹痔分健U秸崾粕婢谒氖κΤぁ⒑仙坪蠖桨臁5搅耍保梗玻赌辏撇咳饲估┐蟮剑低颍晌婢惺盗ψ畲蟮囊恢Ф游椤U馄诩洌平崾读朔鸾堂茏诰邮抗瞬稹>说男贫苑鸾套帕嗣裕煜蚬搜Х稹2⒂梅鸾潭圆慷咏小熬窠逃薄A罟俦宦赡Χナ芙湮鸾掏剑⑴宕鳌按蟠却蟊热司仁馈钡男卣拢嗜怂吞拼潞拧疤粕保昵楹笪慕淮饫锊幌甘觥#保梗玻赌瓿酰先嗣裣破鹆撕浜淞伊业奶治馇栽硕埔环ê庵螅黾评么嘶〈院闾琛L圃诰俣埃鐾蛉智肫淅鲜倮镌谖馀彐谖獯笏媲按迪睿辜褐卸玫轿獯笏У闹С帧�
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