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49:中国战和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45-1949:中国战和纪实-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15(1)
白崇禧派李书城到长沙的当天深夜,程潜便密召程星龄商谈对策。
  程星龄是程潜的族弟,毕业于北京大学,一向不满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抗战期间曾到解放区会晤过朱德、刘伯承等中共领导人;后到福建省任省府秘书长,因“羊枣事件”受牵连,被蒋介石作为“异党分子”关押在台湾,直到1947年1月才获释。程潜回湘不久,中共湖南工委书记周礼,就把策动程潜起义的任务,交给了在湖南大学任教的地下党员余志宏(曾当过前任省长王东原的专员,对革命热诚,忠实可靠,与国民党上层有一些联系,并有做上层工作的经验),由省工委直接领导他。但余志宏一时无法与程潜接近,只好通过当时在湖南大学当教授的曾是共产党发起人之一的李达,做与程潜私交深厚的湖南省府顾问方叔章的工作,由方去做程潜周围亲信的工作,再由这些亲信去影响程潜。余志宏觉得,仅靠通向程潜这一间接的曲折的一条“线”还不够,后从与当时担任湖南省民政厅长、曾一度加入过共产党的进步人士马子谷接触中,得知程星龄的情况;而他与程星龄也曾认识,不由暗喜,心想要是把程星龄弄回湖南,直插程潜身边,这将对策动程潜起义有很大的作用。于是托好友何之光带信去台湾,催星龄火速回湘。而这时程潜身边的邓介松、肖作霖等人,被形势所迫,急于要找能与地下党有联系的人。向地下党转达他们愿和不愿战的心情。又是那个马子谷,向他们介绍了程星龄,他们也盼望程星龄快回湖南。程星龄历尽艰险,好不容易回到长沙,第一次晋见程潜时,程潜虽对这位族弟的学识、才干以及政治倾向是清楚的,但与他仅仅谈一些台湾风土人情,毫无要星龄参加省府工作之意。程星龄感到对程潜策反一时无从入门,于是便邀约程潜的左右搞了个时事座谈会,了解各方动态,及时通过余志宏提供给地下党。哪料到没多久,程潜竟采纳了邓介松、肖作霖的建议,委他当了无事可做的省府物资委员会主任。当程潜挤走了CC派的省党部书记张炯,接着又迫使顽固###的劣绅赵恒惕辞去省参议会会长的职务,继而又把亲蒋的原长沙警备司令蒋伏生明升暗降调往衡阳,从而统一了湖南的军政,设了个“党政军办公室”,突然重用程星龄,仅次于肖作霖,任副主任,成了他的智囊人物。
  当程星龄深夜走进程潜的办公室时,程潜兴奋地对他说:“星龄呀,时局发展得真快哩!蒋介石看来快完蛋了!现在白崇禧派了李书城来到长沙,同我商谈如何应付局势,并携来李宗仁、白崇禧倡导和平解决国事的电稿征求我的意见。”他出示电稿,“你过细看看。”程星龄看罢电稿,程潜沉重地叹道:“蒋军败局已定,现在唯桂军还未遭到大的打击,但无论是数量或是战斗力,比之蒋军,已经微不足道。这次李、白倡导和平,显然是逼蒋下台,由桂系主持谈判,与中共形成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之局面。这能办得到么?我看全是梦想!若和谈不成,李、白定会负隅顽抗,那么我们湖南省首当其冲,今后处境就更困难了!”程星龄点了点头,表示完全赞成程潜对时局的分析。他沉吟一会,说:“李、白想用倡导和平来倒蒋,必获得一些人的拥护。在倒蒋后,李、白若与中共和谈不成,重启战端,势必遭到人民更强烈的反对,不啻引火自焚。我看颂公可以附和李、白的和平呼吁,一旦他们出尔反尔,就让他们自作自受,而你颂公则可坚持和平到底,另树一帜嘛!”
  程潜背着手沉思着向前踱了几步,忽回转身,语气坚定地对程星龄道:“好!我决定附和李、白的和平呼吁,明天我也给蒋介石拍个电报!”他突然郑重地问程星龄:“你能否与###取得联系?”
  程星龄闻听此言,心中大喜,他坦然回道:“我由台回湘之前,在湖南的中共朋友就有信催我回来;回长沙后,已有所接触,由于时机未成熟,未向颂公提出罢了。”
  程星龄的这几句话证实了程潜的猜测,他不禁心花怒放,恳切地对程星龄说:“我的决定定了,你可全权代表我和中共地下党联系!”
   。。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15(2)
程星龄道:“这事在当前情况下,必须十分机密,否则关系到颂公和我的身家性命。因此,只能由我一个人负责,而不能有任何第三者参与。”
  程潜毅然地说:“那就这样办吧!我决不让任何人知道。”
  程星龄向程潜建议:“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颂公对左右谈话,宜多谈对付桂系,这就可把湘籍军政人员紧紧团结在颂公周围,在当前则专谈和平,完全不涉及投向中共,如果有人谈及,就缄默不表态。”
  程潜点头道:“此言有理。”
  程星龄又向程潜建议:即派中统特务杨继荣前往南京将白崇禧派李书城来长沙的谋图向蒋介石告密。
  程潜笑道:“告什么密哟!你怕蒋介石不知道?”
  程星龄也笑道:“这不是应付蒋介石,而是稳住颂公左右像杨继荣之流,骗得他们相信颂公是忠于蒋的,以便专心对付白崇禧!”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16(1)
在陈布雷死后继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的张群急匆匆地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向蒋报告:“白健生又来电!”
  “怎么说,念给我听听!”
  张群照电文念道:“当今局势,战既不易,和亦困难,顾念时间迫促,稍纵即逝……无论和战必须速谋决定,恳请趁早英断。”
  蒋介石听罢,冷笑一声。他心中明白白崇禧是催他下台。
  这时吴忠信慌慌张张进来:“报告总统,程潜来电!”
  “他怎么说?”
  “他——”吴忠信迟疑一下,“要求总统下野,以利国共和谈。”
  “哼!”蒋介石满脸阴沉,“他俩倒凑在一起了!”
  张群黯然叹道:“目前岂仅是他们两人而已!”
  “还有谁?”
  “还有——”张群一顿,透口气说,“还有黄绍竑,他已去香港同伪称‘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首领李济深接头!”
  蒋介石气得咬牙切齿,不由把脚一跺,正要发作,司徒雷登拜访他来了。蒋介石铁青着面孔:“大使有何贵干?”
  司徒雷登笑嘻嘻地说:“现在外面有风声,关于国共和谈的,不知道您有什么意见,我可以向华府说说。”
  蒋介石见司徒雷登装聋卖傻,恨不得上前甩他几个耳光,但他忍住了,冷冷地说:“我快下台了,你们的通讯社已经替我安排了飞机离京的行期,还问我的意见干什么?大使可去问问李宗仁的顾问甘介候,他现在每天往返于大使和李宗仁之间,和谈的行情,当然都在他们手里!”
  司徒雷登正色道:“总统应该清楚,国共和谈对政府有利。”
  “利在什么地方?!”蒋介石倔强地反问。
  “一旦成功,军事行动就得停止。到那时,国军不是得到了喘口气的机会?”蒋介石两眼死死地盯着司徒雷登:“这样说来,我是非走不可了?”
  司徒雷登忍住性子,不作正面回答,绕着圈儿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应该参加意见,不过,您当然很清楚,美国政府帮助国民党政府已经花了很大力气了,但现在连我们的人民都在反对我们对你们的援助,因此我们——特别是我,感到很难办!”
  蒋介石气极了,追问道:“你们希望我到什么地方去?”他不要司徒雷登回答,大声吼道:“我今天可要明白告诉你,要我到美国,我不干!”
  司徒雷登反问:“那是为什么?”
  蒋介石愤然把手一挥:“我没有绝望!我还有南方各省,还有西南大后方,还有西北一大块,还有海南岛,还有台湾!”
  司徒雷登冷冷地警告蒋介石:“总统,我今天可以告诉你,除我国政府之外,英、苏各国都已明确表示,对你的处境,爱莫能助。请总统谅解。”
  蒋介石闻听此言,顿时手脚冰凉。
  这时又来人报告:“河南张轸来电!”
  张群代蒋问道:“什么内容?”
  “与程潜同样主张。”
  此言刚了,参谋总长顾祝同匆匆进来,向蒋报告:“被围在宿县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又来了急电!”
  蒋介石预感不妙,顿时又紧张起来,忙问:“什么事?”
  顾祝同忙回答:“杜聿明他们研究了上、中、下三条对策,请总统作最后的裁定。”
  “何谓上策?你快给我讲讲!”
  “从西安、武汉等处抽调兵力,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和###决一死战——”
  蒋介石摇了摇头:“这是办不到的!”他又问,“中策呢?”
  “各兵团持久固守,争取‘政治上的时间’。”
  蒋介石皱起眉头,两眼凝视顾祝同:“这是什么意思?”
  顾祝同吞吞吐吐地答道:“杜聿明没有明讲,按我的理解,是要求‘和谈’,以便争取时间……”
  蒋介石心里不由一惊,忙问:“那下策呢?”
  顾祝同戚然地望着蒋介石,低沉地说:“强行突围。但突围的结果,很可能是全军覆灭!”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16(2)
蒋介石听罢,顿时眼前一片黑暗,瘫软在沙发上发痴。
  司徒雷登见状,趁机告辞,临走时,他拍着蒋介石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总统,我的老朋友,我很同情你,请听我的忠告吧,现在是你决断的时候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17(1)
12月30日,蒋介石在官邸举行除夕晚宴。到会的有副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院长孙科、立法院院长童冠贤、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以及国民党中央常委张群、陈立夫、谷正纲等四十余人。
  蒋介石脸色阴沉地招呼大家就座进餐。餐后,以低沉的声调说:“现在局势严重极了,有人主张和谈。对于这个大问题,我不能不有所表示,现拟好一篇文告,准备元旦发表,请岳军先生读一遍,征求大家意见。”
  这篇出自总统政务局长陈方手笔的文告,是蒋介石向中共求和的声明。当张群念到:“……中正个人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取决于国民之公意”时,全场态度严峻,鸦雀无声。
  蒋介石侧过脸有意问坐在身旁的李宗仁:“德邻兄,有何意见?”
  李宗仁回答得非常得体:“我与总统并无不同意见。”
  蒋介石心里骂道:“娘希匹,你恨不得我马上下台就好!”
  这时席间的谷正纲哭出声来,边哭边嚷:“总统不能下野!总统不能走!我反对这个文告!这将对民心产生不良影响!”
  张道藩接着尖起喉咙喊:“非常时期,总统不能下野!”
  素来对蒋介石不那么恭敬的“国舅爷”宋子文厌恶地把手一挥:“好了!好了!这成何体统!我们要面对现实!我认为,为了扭转劣势,为了争取美援,为了动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同中共作战,我赞成总统引退,即使引退一段时间也好,可以使局面稍为松弛,转移举世的注意力,保存我们的老底子。所以总统的引退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李宗仁频频点头。
  蒋介石看在眼里,顿时对桂系的旧恨新仇像火山似地在他心里爆发了,不由兀地站起来:“我是有责任心的,我是要与中共战到底的,我并不要离开,是有人要我离开、下野!这不是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说罢愤然离席而去,与会者不欢而散。
  但在1949年元旦团拜结束时,蒋介石蛮亲热地把李宗仁邀到国民政府礼堂后面休息室谈话:“我已经不能干下去了。你辛苦一些,接下去罢!今后支撑危局,挽回颓势全靠你了。我保证五年之内不干预政事,你放手干吧。但在我走开之前,必须有所布置,以便你上台之后,易于负起责任,执行政务。”
  李宗仁日也盼夜也盼,今天第一次听到了蒋介石亲口对他说,要他上台,顿时激动得酸、甜、苦、辣的味儿一齐从心底里涌了上来,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是频频点头。
  蒋介石又说:“不过,深望健生兄也喻此旨,转告豫、鄂两省参议会稍安毋躁,不必再向外发表政治主张,以免影响人心,动摇大局。”
  “嗯嗯,呃呃……”李宗仁结结巴巴地试探道,“请问总统,今后还是驻节南京吧?不必回溪口了!政府大大小小事情太多,还得请从旁指导。”
  蒋介石冷冷地回道:“德邻兄何必谦虚,有司徒大使在,不是胜过我这个没用的人吗?”
  李宗仁一身冷汗强笑着:“一切都是局势使然!一切都是局势使然……”蒋介石也不答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