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王”的绿林经历(35)
险恶求生待黎明( 38 )
欢迎毛委员上井冈( 43 )
山下来了支疲惫的队伍( 44 )
毛委员惊讶:头面人物中,竟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 46 )
初识毛泽东( 51 )
军委交给的特殊任务( 55 )
那烧焦的山林,烧焦的战友( 55 )
主席台上讲话的小姑娘( 61 )
愿逐月华流照君( 63 )
毛泽东的学识、气质吸引着她( 63 )
“你是个好姑娘,我很喜欢你”( 68 )
八月失败前后( 71 )
不受毛泽东欢迎的客人( 71 )
主力部队没听从毛泽东调遣( 73 )
迎接败军还井冈( 76 )
毛泽东虚惊一场( 79 )
相濡以沫伉俪情( 80 )
留贺当秘书,毛泽东儿女情长( 80 )
使毛泽东“拨开云雾”的报纸( 83 )
毛泽东思想的“最先接受者”( 85 )
寒夜席草评古今( 86 )
兵败势危见忠贞( 90 )
贺自珍眼尖:林彪带头逃跑( 90 )
兵溃如潮,砥柱中流( 95 )
朱德谎称伙夫头,城门高悬妻子首( 98 )
为使耳目明,抢报获敌情(100)
匹马退追兵(102)
朱、陈与毛泽东意见分歧(105)
毛泽东的女儿,也得寄养(105)
许多代表不投毛泽东的票(107)
与毛争论时,陈毅拍了桌子(109)
朱、陈恳请毛泽东出山(112)
弹雨枪林生死情(116)
保管员·情报员·宣传员(116)
毛泽东打算给她们开追悼会(119)
巧解百姓家事(121)
宁都会议,毛泽东被再夺兵权(126)
小毛生得端正,眼睛挺大,很像他爸(126)
毛泽东“闲”起来,小毛是他最开心的话题(127)
亲属受株连(132)
毛泽东被留党察看的缘由(136)
“历史会证明你是对的”(138)
征程万里,比肩踏山河(140)
母子分离,竟是永别(140)
怀孕上征途(145)
哪像打仗,倒像机关搬家(147)
遵义会议前,毛泽东主动接近王、张、周(148)
患难心相随(153)
丢下下一代(153)
照管毛泽东(155)
舍己护伤员(157)
死也抬着走(158)
把我打死吧(160)
漫漫长征路(163)
敏仁被姐夫指挥的红军枪毙了(163)
毛泽东作风的变化(165)
毛泽东一生中一段最黑暗的路(167)
婚姻波折(171)
羸弱的身体,进取的雄心(171)
学识上距离,生活中纷争(174)
负气出走(179)
史沫特莱出拳太重(179)
“我生孩子都生怕了”(182)
“我一定要走”(183)
毛泽东多次挽留(184)
下编 江海寄余生
红都莫斯科(189)
新的世界(189)
丧子·失夫(191)
给妈妈带来的礼物(193)
不像家的家(198)
娇宠自己的女儿(198)
对岸英、岸青倾注着母爱(201)
谁都不提起的一个人:毛泽东(204)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206)
归留两难(206)
异国饥寒(209)
妈妈的惩罚(213)
生死线上的挣扎(217)
寻找那熟悉的影子(217)
同死神抢女儿(219)
震怒的贺自珍(222)
惨绝人寰的叫喊(224)
被抓进疯人院之谜(228)
迫害并非来自王明(228)
是否因为得罪了人(229)
疯人院里的贺自珍(231)
终于踏上自己的国土(236)
母女重逢(236)
回祖国去!(240)
在归途中(242)
为工作、为女儿费尽心机(244)
艰难适应新工作(244)
女儿的教育蓝图(246)
女儿眼中的妈妈(251)
旧情难忘的妈妈(251)
倾囊相赠的妈妈(254)
想过再婚的妈妈(257)
要为姐姐“讨公道”(262)
刚烈女杰贺怡(262)
“给毛泽东写信是好事”(266)
错怪江青,毛让贺怡道歉(268)
何以系君心(270)
“小外国人”(270)
一个人的爸爸(274)
“无力回天”的贺怡(276)
第二个妈妈(279)
求女儿叫江青妈妈(279)
岸青被迫搬出中南海(283)
劝女儿学会“外交手段”(284)
女儿眼中的爸爸(286)
“爸爸供给制”(286)
爸爸也“和稀泥”(290)
“小妈”与“老爸爸”(292)
爸爸“昏官断案”(294)
一年一度见妈妈(297)
毛、贺都向女儿探听消息(297)
为伊消得人憔悴(303)
西瓜诗的风波(306)
与君别离后,落叶都是愁(306)
江青说:毛、贺感情未破裂(308)
毛泽东和李敏是一派(311)
父女情深(314)
要女儿读破万卷书(314)
毛泽东劝女儿打扮(317)
一次最严肃的谈话(319)
国事可决,婚事难解(322)
同舟患难割不断(322)
投鼠忌器理还乱(328)
离婚,到哪起诉哟!(330)
分飞劳燕聚庐山(333)
分外注重女儿婚礼(333)
“这事要绝对保密”(337)
犹恐相逢是梦中(340)
贺自珍的疯狂(344)
李敏结婚(344)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断人肠(347)
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350)
青枫浦上不胜愁(354)
派专机送女儿护理贺自珍(354)
“江青嫌我老,是个土包子”(358)
搜寻那烽火的年代(362)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362)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365)
梦里寻他千百度(367)
初为人母的李敏(370)
不愿再同江青生活在一起(370)
陪妈妈看社会主义(375)
对小宁宁“整风”(377)
“文革”狂飙(379)
李敏不知该革谁的命(379)
江青的“革命”目标(383)
“文革”中贺自珍一家(386)
杜鹃声里斜阳暮(389)
女儿难进中南海(389)
“没有资格”再为父亲守灵的女儿(393)
没有权力奔丧的贺自珍(397)
君何在?桂影自婵娟(399)
长恨此身非我有(399)
“要看天安门,要见毛泽东”(402)
纪念堂内不许哭,牙咬手绢见遗容(405)
落月摇情满江树(409)
清贫的女儿(409)
爸爸的稿费(411)
为妈妈送行(413)
妈妈的箱子(416)
妈妈的精神(417)
附 录
贺敏学认的外甥女杨月花郑学秋(420)
美丽的永新,美丽的女儿(图)(1)
贺自珍(右一)与李敏同贺敏学一家合影 坐落在江西省西部的永新县,是一座美丽的县城。罗霄山脉那一座座纵横相连的青峰,环抱着县城,就像为永新设置了碧绿的屏障。禾川河像一条玉带,绕城而过。这山这水,给永新增添了奇异的色彩,既有江南特有的葱茏,又有群峰竞立的雄伟。这山这水,哺育了永新勤劳的人民,使它成为赣西一带有名的鱼米之乡。永新险要的山势和水陆两便的交通,使它成为通往宁冈、井冈山、莲花、吉安的要隘,因而又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
美丽的永新,有过许多动人的传说,出现过许多志士仁人。这里,我要记述的是永新的女儿——贺自珍一生的战斗历程。
黑暗造就了她叛逆的性格
1909年9月的一天,正是秋月朗朗,桂花飘香的时节,在井冈山东麓的永新县,一个女孩子哇哇地降生了。喜悦的父母看着这个眉眼俊俏的女儿,商量着要给她起个最美好的名字。妈妈说,就用桂花和明月做她的名字吧!于是给她起名桂圆。这个女娃娃,就是贺自珍。
贺自珍生长在###的年月。先后盘踞在江西省的军阀陈先远、蔡成勋、方本仁、邓如琢、孙传芳等,连年混战,把个江西省搞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就连坐落在边远崇山之中的永新县,也不能幸免。从广东来的军阀陈修爵,成了永新的“太上皇”。他同当地的豪绅相勾结,以苛捐杂税盘剥百姓,使永新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贺自珍有一个温暖的家。她的老家在永新县南乡的黄竹岭,祖辈务农,家境较殷实。她的父亲贺焕文是个老实憨厚的读书人,曾娶一房妻室,妻欧阳氏因病早逝。贺自珍的妈妈温吐秀,是广东梅县人,生得异常美丽,聪明能干,待人和气,家务管理得井井有条。贺自珍有兄弟姐妹多人,哥哥贺敏学、妹妹贺银圆(后来改名贺怡),同她年龄相差无几,志趣最相投,下面还有弟弟贺敏仁和小妹贺仙圆,年纪比她小得多。直到贺自珍记事,祖父留给他们的家产还是很可观的。然而这样的家庭也无法躲过军阀和土豪的魔爪。
那是贺自珍4岁那年,有一天,天色已经很晚了,还不见在县衙门办事的爸爸归来,全家都等着他吃饭呢。贺自珍跑到门口去张望,看不到朝这里走过来的身影,也听不到爸爸那熟悉的脚步声。天色越来越黑了。
贺自珍的父亲贺焕文在县衙门里当了个刑门师爷,专为打官司的人写状子。县衙门的差事,在那个时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现在天都黑齐了,他还能有什么公事没办完呢?妈妈越等越着急,终于沉不住气了,托邻居到县衙门去打听。不一会儿,邻居惊慌失措地跑回来告诉说,贺焕文被关进大牢里了!
贺自珍的妈妈一听,大哭起来。几个孩子不知是怎么回事,也惶恐地跟着哭。那天晚上,一家人都没吃饭,贺自珍哭累了,睡着了。
后来,他们才了解到,父亲是被一场官司牵连进去了。那年正逢大旱,为了争夺水源,有两个农户打起官司来。其中一家是地主,利用财势把另一户农民关进了牢里。父亲为他鸣不平,给他立了保,把他放了出来。不料这个农民出狱后,吓得逃跑了。县衙门本来就把贺焕文看成眼中钉,正找不到借口,立刻借机把他关了起来。
父亲被关押几个月。母亲为了营救父亲,把家产差不多变卖光了。等到父亲出狱,家道已经中落了。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贺自珍的父母设法凑了些钱,在永新南门买个铺面,开了一家茶馆,叫“海天春”,兼营饭菜,还有几间客房可以住客。
“海天春”店面建筑是南方小城镇里最常见、最普通的。有三间门面宽,一溜上的都是门板。贺自珍的妈妈,掌管着这家茶馆,全家人就住在茶馆的后面。贺自珍就在这个天地里长大,从这里开始认识世界。
当她刚懂事的时候,她看到的是一个悲惨的社会。每天,她跨出自己的房门,一幕幕丑恶、凄凉的景象,就闯入她的眼帘,震撼着她幼小的心灵。
她看到了军阀的丘八、土豪的家丁,手里拿着鞭子,耀武扬威地吆喝着,抽打、捆绑那些交不起租的农民,押解着他们从茶馆门前经过;她看到了衣衫褴褛的乞丐,拄着打狗棍,拎着要饭篮,来到她家茶楼的门口。他们睁着一双双饥饿的眼睛,伸出瘦骨伶仃的黑手,怯生生地讨一点儿残羹剩饭。好心肠的妈妈打发走一个,又来了一个……
美丽的永新,美丽的女儿(2)
特别刺激她神经的,是那卖儿卖女的吆喝声:“哪个要孩子!哪个要孩子!”可怜的父母,拉着头上插着草标的儿女,沿街叫卖。被卖的孩子似乎懂得了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惊恐地哀叫着:“我不要去呀!我要回家!”
卖一个孩子的钱,还顶不上一只小羊的价钱。每次遇到这种情形,贺自珍都不忍心看下去,难过得落下泪来。这时如果妈妈在身旁,就会把她搂在怀里,替她擦去眼泪,疼爱地说:“傻孩子,又掉眼泪啦?”
贺自珍睁着泪汪汪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