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自珍的风雨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贺自珍的风雨人生-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议,研究了毛泽东的作战方案。王明路线的执行者面对严重的局势,一筹莫展,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只得接受毛泽东的主张。
  于是红军转战到了贵州,攻克了敌军兵力薄弱的黎平。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已在1934年1月举行的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他出席了黎平会议,并且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政治局的多数同志,肯定了毛泽东进军贵州的主张是正确的。按照毛泽东的建议,军队强渡乌江,攻下了遵义城。在那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回忆起遵义会议,贺自珍这样说:“现在,历史已经作了结论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的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军队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遵义会议是怎么开的。”
  “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上,要重新由毛泽东领导军队,这是要出席会议的二十多个同志举手表决的。毛泽东如果争取不到多数,就不可能实现这个转折。他是在最受打击、最受孤立的情况下从少数变为多数的。为了让更多的同志了解他,了解王明路线的错误,他在上路(长征)以后,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
  “由于王明路线的执行者给毛泽东加上的种种罪名,一直到长征时都没有勾销,在离开中央苏区前,任何人都不同毛泽东说话,他也不去找任何人。在长征初期,人们仍然不同他说话,而他却打破沉默,主动去找同志们谈话。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时间,同政治局的同志、中央军委的同志一个个地谈话,反复阐述他的意见:敌人实行堡垒政策,我们不能同他们硬拼,要机动灵活地打运动战,消灭敌人。”
  毛泽东第一个做的是王稼祥的工作。王稼祥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开始他思想很“左”。1932年打赣州,说是“打下赣州,就是实现一省数省的胜利”,就是他的主意。赣州没打下来,红军损失很大,这时他思想还没转弯。后来他看到,原来那么兴旺的中央苏区给丢掉了,长征开始后才几个月,八万多红军减少到三万,使他开始考虑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路线有问题了。毛泽东看到王稼祥思想的这些变化,主动作他的工作。毛泽东详细分析了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实质,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王稼祥对这些分析,都是同意的。毛泽东还谈到了自己对改变当前红军被动局面的战略策略,王稼祥听了直点头。他回想起毛泽东一贯的主张,认识到毛泽东是正确的,要改变现在中央领导的状况,由毛泽东担任军队的指挥工作,这个思想产生了。那时,王稼祥因负伤睡在担架上,毛泽东因身体不好,有时也睡在担架上,两个人利用这个机会倾谈起来。要召开一个会议,总结一下中央在军事上所犯的错误,这个想法,就是在他们的交谈中酝酿出来的。
  毛泽东第二个主动接近的是张闻天。张闻天原来也站在王明路线一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开始使他清醒过来。在长征路途中,毛泽东主动要求同张闻天、王稼祥住在一起。这样,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的机会。毛泽东利用这个机会,向张闻天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张闻天都接受了。这为他后来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上起来反对博古,坚决支持毛泽东,打下了思想基础。
  毛泽东还经常去找周恩来。在王明路线统治中央时期,周恩来是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军委主席,但毛泽东对他的看法,一向与其他人不同。他常常对贺自珍说,周恩来实际上是个执行者,真正的决策人,一个是李德,一个是博古。毛泽东在长征路上给中央提出的很多建议,都是同周恩来谈的。他建议中央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把红军队伍拉到贵州,也是先得到周恩来的同意,并通过周恩来去实行的,以后,毛泽东同贺自珍谈起遵义会议,还说过这样一句话,那时争取到周恩来的支持很重要,如果周恩来不同意,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的。

征程万里,比肩踏山河(6)
毛泽东也找其他军委、中委的同志谈,其中有朱德、刘伯承、彭德怀等。这些同志原来对毛泽东比较了解,也同意他的观点,谈一谈,是为了更多地增进了解。
  贺自珍心里很清楚,毛泽东主要做这三个同志的工作,是为了在执行王明路线的同志中,把可以争取过来的同志,都争取过来。这样,在政治局和军委中,就争取到多数同志对他的了解和支持。他不仅做中央领导同志的工作,还找中级的军政干部、以至普通战士谈话,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贺自珍曾这样说:“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具体怎样同这些同志谈的,我说不上来。因为我们不在一个连队,行军时不在一起,有时宿营了,我去看他,他不在,同志们告诉我,他去找什么人谈话了。到了遵义后,他的活动我倒是知道一些。”
  红军打开遵义城后,军委安排毛泽东在旧城的一栋洋房里住下,贺自珍同他住在一起。这是一栋两层的小洋楼,离开会的地点不远。他们夫妻住在楼上,警卫员住在楼下。遵义会议是在红军进入遵义后几天才开的。来到遵义后,毛泽东忙极了,抓紧时间做同志们的工作。在那些天,他整天不在家,也很少睡觉,一改过去晚睡晚起的习惯,早早就起床走了,有时中午都不回来吃饭,晚上回来得很晚,也不敢马上睡觉,还要趴在桌子上写一阵。
  遵义是贵州省一个比较繁华的中等城市,市面很热闹,店家很多。有一天,贺自珍上街,见到有很新鲜的鱼卖。她知道,毛泽东爱吃鱼,就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点鱼。回来后,她加上辣椒,烧好了,等着毛泽东一起吃。谁知她从傍晚等到天黑,又从天黑等到深夜,都不见毛泽东的影子。她困得睁不开眼,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也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毛泽东才回来。贺自珍有些埋怨地说:“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吃饭了没有?肚子不饿啦?”
  “还没吃饭,顾不上呀!”毛泽东这样回答。
  “这么晚了,还忙什么?”
  “找人谈话嘛。明天就要开会了,得抓紧时间做工作!”
  他看到贺自珍因为等他还没有吃饭,便歉意地笑了笑,说:“来,我们一块吃吧,把你饿坏了吧!”
  这样,他们的晚饭成了“夜宵饭”。
  在这个关键时刻,忙碌的不只是毛泽东一个人。周恩来的屋子也是彻夜亮着灯光。周恩来的住所离贺自珍他们的住所很近,从贺自珍窗口便可以望到周恩来房里的灯光。第二天,她听到周恩来的警卫员说,周副主席为了准备这次会,熬了个通宵。他不但要准备会议的报告,还打了好多电话,布置警戒。他身体不好,带病工作,警卫员几次劝他休息,他总是说:明天要开会了,敌人包围上来怎么办?不布置行吗?最后,他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遵义会议召开的那几天,贺自珍觉得,会上、会下都很紧张。会上紧张,是两种意见斗争得很激烈;会下紧张,是没有出席会议的人,包括贺自珍在内,急切地盼望知道会议的结果,真是把眼都望穿了。
  会议休息的时候,毛泽东回家吃饭。贺自珍想打听消息,又不敢乱问,只是试探地说:
  “会开得可好?”
  “现在同意我的人多了。”
  “会上都讨论了些什么?”
  “军事问题,李德、博古军事路线的错误。”
  贺自珍觉得放心了。她有一种直感:情况已经好转,转折快要出现了。
  果然,1月中旬一天下午,会议还没有散,贺自珍同几个同志正在一间屋子里抄写标语,一个女同志快步走了进来,兴高采烈地说:“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了!”
  在座的同志都欢呼雀跃起来,贺自珍也开心地笑了。
  这个女同志对贺自珍说:
  “中央让我们马上发电报,把这个消息告诉各个军团,译电的同志忙不过来,你帮助一起译电好吗?”
  贺自珍高兴地答应了。当时军委负责发电报的有四个人。贺自珍是在江西中央根据地学会翻译电报的,能亲手把这个喜讯传到全军,是件光荣的事情啊!
  这天,毛泽东回到家里,一见贺自珍,就欢喜地说:“王明的军事路线终于结束了,我也有了发言权。”
  “是呀,现在好了,我们党有希望了。”贺自珍高兴地回答说。
  会议精神迅速在全军传达了。毛泽东还亲自到一些军团作传达。全军士气大振,他们欢呼:红军得救了!我们的党得救了!
  此后,毛泽东的机动灵活的军事战略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说过:“国民党的士兵有两条腿,我们的战士也有两条腿,可是他们的两条腿,走不过我们的两条腿。”他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带领红军四渡赤水,大幅度地迂回于云、贵、川三省的广阔天地之间,终于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子,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
  

患难心相随(1)
丢下下一代
  一天下午,休养连的队伍来到贵州白苗族的一个村庄,准备翻过一座叫白山的山峰。怀着孕上路的贺自珍肚子阵阵作痛,她预感到要分娩了。休养连的连长侯政马上让一些同志停下来,在路边找到一间屋子,把贺自珍扶了进去。连里的医生和护士都留下来为她接生。
  休养连的队伍继续前进,后续的部队一支一支地从他们的屋前经过,最后,殿后的部队也走过去了。他们留下了话:敌人正在后面追赶过来,你们必须在下午四时前翻过这座白山,否则有被敌人追上的危险。连里的领导紧张地守候在“产房”外面,一面为贺自珍能否顺利分娩担心,一面计算着时间,考虑如何应付眼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
  “产房”是一间用单层砖砌成的破旧房子,里面空无一物,没有床,没有锅,也没有灶,连门都没有,只剩一个破门框。可能是因为靠近大路,被敌军多次洗劫,主人已经不在。贺自珍只能躺在担架上分娩。同志们张罗着想烧点热水,可是没有柴禾,水井也不知在哪里。时间紧迫,不容许他们从容地去寻找。贺自珍生下了这个女孩后,担架员便把她从房里抬出来上路了。贺自珍的担架上、衣裤上,还残留着揩抹不掉的斑斑血迹。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艰苦。对这个婴儿的处置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送给当地的老乡——这是不需要作任何讨论的。毛泽民的夫人钱希均用一件大衣把女婴裹好,贺自珍用虚弱的手,从身上掏出仅有的四个银元,交给钱希均,说:
  “把这几块钱带上,交给老乡抚养孩子用吧。”
  担架员抬着贺自珍走了没多远,钱希均抱着婴儿又追上来,对贺自珍说:
  “你赶快给小孩子起个名字,或者留个什么东西,日后也好相认。”
  贺自珍摇了摇头,刚毅地说:
  “不用了。革命的后代,就让她留在人民当中吧。孩子将来要是参加革命,我们日后可能相见;如果不参加革命,就让她留在人民中间,做个老百姓吧!”
  但是后来,贺自珍唯一留下的女儿李敏到了她爸爸的身边,自己孑然一身度过那漫长的岁月时,她牵肠挂肚地怀念起被自己扔下的这个女儿来。她曾设法查访,但没有下落。她后悔当时没有留下个什么东西,以便日后寻访。
  后来,她哀伤地说:“长征路上生的这个女孩子,我连看都没看清楚她长个什么样子,也说不清楚具体是在什么地方,送给了什么人家。我也无法知道她今天的死活。后来,毛泽东知道我分娩后,把孩子送掉了,点点头,赞同地说:‘你做得对,我们只能这样。’我们干革命是为了造福下一代,而当时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由于长征路上筹粮困难,分娩后的贺自珍经常吃不饱肚子,当然更谈不上产后营养了。可是,就是这样一点微少的供给,她有时还慷慨地分给有困难的同志。有一次,队伍开进云南一个地方,缴获了一批云南火腿,每人都分到了一份。连里照顾她产后虚弱,给她分了个双份。贺自珍不肯接受这个特殊的照顾,她只留下一份,把另一份退回连部,恳切地说:
  “我没有什么困难,把这些东西拿去给真正有困难的同志吧。”
  毛泽东知道了这件事,把自己那份送来,放在贺自珍的手里,对她说:“你做得对,共产党员应该先人后己。”
  贺自珍收下毛泽东送来的那份火腿,并没有一个人吃,而是同连里的同志一起分享了。
  贺自珍分娩后不久,另一个女同志也分娩了。但是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