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备忘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鲜战争备忘录-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梯队在三八线沿线展开5个师,组成两个战斗司令部,并配备了陆军总部直属的炮兵部队和技术兵种部队,主力集中于开城、汉城和议政府地区。第二梯队展开3个师,集中于汉城附近。

大战一触即发(6)
17日,距离战争开始还剩7天。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外交顾问杜勒斯“纯属巧合”地出现在三八线上的战壕里,举起望远镜眺望朝鲜北方。在留下的照片中,杜勒斯头戴大礼帽,眼镜反射出阴沉的寒光,双手正在面前一幅据说是南朝鲜的“北进统一”计划上指指划划,活脱脱一副战争贩子模样。这幅被北朝鲜作为罪证的照片流传至整个世界。
  不仅如此,被称为“大韩民国”的教父、极端*的杜勒斯还在19日访问汉城并发表煽动性的演讲:“你们处于自由世界的最前线。你们的形势既充满危险又激动人心。你们面临着一种新的危险,这危险来自共产主义的苏联,它那冷酷的怀抱笼住了三八线以北的朝鲜人民……同时它还用恐怖主义、欺骗宣传,渗透和颠覆性煽动来削弱和诋毁新的大韩民国。”最后,这位“大韩民国”的教父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你们并不是孤立的。只要你们继续担负起自己为实现人类自由而应负的责任。”
  在南、北朝鲜之间的磨擦不断发生,朝鲜的上空阴云密布之时,杜勒斯对南朝鲜的访问更加剧了紧张局势。
  同样也是在19日,距离战争开始还剩6天,金日成再次建议,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和南朝鲜的国会联合起来,建立单一的全朝鲜的立法机关,以便统一祖国。遭南朝鲜方面再次拒绝。这与杜勒斯在南朝鲜国会疯狂诋毁北朝鲜形成了鲜明对比。
  1950年6月24日是个寻常的周末,对于准备狂欢作乐的南朝鲜和美国顾问团的官兵们来说,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在傍晚时分,静静的天空开始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到深夜,变成了滂沱的大雨,朝鲜的梅雨季节来临了。
  “狼来了”的喊声太经常了,流言和警报太频繁,这应该又是一个太平无事的周末之夜,至少被警报搞得十分厌倦的南朝鲜前线指挥官们这么认为。他们放心前往汉城的司令部庆祝军官俱乐部的隆重开业,从乡村招募来的士兵们已放假15天去帮助收割庄稼,使南朝鲜的防线一下子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
  军官俱乐部也有许多美国人出席,其中的重要人物是美国大使约翰·穆乔,在南朝鲜他是惟一敢和李承晚随便开玩笑的人,此时正在舞会上大显身手。
  在东京,远东司令部最高军事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美国大使馆内睡得正香。至少在日本,无人有胆打扰他的睡眠。而被他轻蔑地称呼为“密苏里乡下佬”的上司杜鲁门,正在中午时分的华盛顿,为应付国会无穷无尽的攻击忙得焦头烂额。
  凌晨四时,乌云笼罩着汉城,从三八线以北传来一种轻微而神秘的隆隆之声,坦克和卡车正在缓缓驶向最后的攻击阵地。据南朝鲜事后得到的情报认为,此时北朝鲜7个师8万名部队已经成功完成了向三八线边界开进的隐秘调动。突然间,600门火炮和约1000门迫击炮吐出火舌,无数炮弹在三八线上空划过,映红了黑漆漆的夜空。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战争爆发了。
  不少历史学家至今还在争论关于南、北朝鲜到底是“谁打的第一枪”的问题,虽然涉及朝鲜战争的各国战争档案还没有完全解密,但是继续在“谁打的第一枪”问题上纠缠是毫无意义的。朝鲜战争爆发的性质是解决民族内部统一问题的内战,因为是内战,谁先打谁,那是朝鲜国内的事情,别人无权说三道四。当然朝鲜战争也是具有国际背景的内战,爆发的根源是美苏两个大国在日本战败后对朝鲜的分割占领而导致的南北朝鲜分裂。很显然,没有美国的迪安·腊斯克上校在朝鲜版图上随意画出的三八线,就不会有这场发生在远东的战争。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战一触即发(7)
“共产主义扩张”阴谋论美国当地时间6月24日晚9时左右,正是礼拜六晚上,白宫接到汉城请求派兵支援的紧急电报。
  国务卿艾奇逊在周末躲到了他在马里兰州哈伍德农场的家中,最近以麦卡锡为首的共和党右派对他的指责令他穷于应付,他想回到家乡来好好睡个觉。晚上,他桌子上的白色电话响了。这是美国驻汉城大使约翰·穆乔的越洋电话,电话的内容是:朝鲜战争爆发。艾奇逊第一个反应是派人去和联合国秘书长赖依联系,第二个反应是,向正在度周末的总统通报。
  和艾奇逊一样,杜鲁门也没有在白宫度这个周末。国会的共和党人,以及华盛顿潮湿的天气,都让他心烦意乱。他决定到他的密苏里老家过几天身边没有国会议员吵嚷声的日子,顺便干点农活,这比频频出席那些政治活动更让这个农夫心情舒畅。
  杜鲁门回到家乡,吃过晚饭,一家人在图书室里谈天说地。这时,电话铃响了。艾奇逊带来了朝鲜战争爆发的坏消息。杜鲁门赶紧于第二天一早飞回华盛顿。
  东京,美国大使馆内麦克阿瑟的卧室中,电话铃声唤醒了他。
  听到三八线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消息后,他有“一种恶梦般的可怕感觉。”这不禁唤起了他对1941年同样一个星期天早晨的可怕回忆,日本人进攻菲律宾的消息在同样的时间唤起了他,最后他从巴丹仓惶逃命,险些当了日本人的俘虏。“正是同样的战争警报的可怕消息,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我这么告诉自己,不会重演了!我还是睡觉和做梦。”
  在“独立”号总统专机上,杜鲁门望着窗外的阵阵浮云,大脑在飞快地思索着,“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美国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如果容忍共产党人以武力侵入大韩民国,而不遭到自由世界的反对,那么就没有哪一个小国会有勇气来抵抗来自较为强大的共产主义邻邦的威胁和侵略,如果不对这种侵略行动加以制止,那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如由于类似的事件而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想到这里,杜鲁门吩咐飞机上的无线电报务员发给艾奇逊一封电报,叫艾奇逊和军政要员到布莱尔大厦参加晚餐会。
  杜鲁门此时做出这样的逻辑判断是丝毫不奇怪的。
  1949年发生了两件大事,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改变了国际社会上两大阵营力量的对比。这两件大事联系在一起,促使美国调整了安全战略。根据杜鲁门的指令,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共同制定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
  《第68号文件》指出:在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将存在着长期对抗。美国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苏联的直接挑战,而且还有那些动摇新老殖*义政权的、土生土长的民族主义运动”,“共产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的胜利,都意味着美国的相应失败”。这个文件的基本含义,就是以军事实力支持“遏制”政策,并强调进攻性。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把纯属内政事务的国家、民族统一运动,把代表社会进步的民族*革命,都视为对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挑战,对自由世界的“侵犯”,美国都要迅速做出最激烈的反应,直至进行武装干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战一触即发(8)
杜鲁门完全接受了《第68号文件》的逻辑推理方式与所确定的安全战略。因此,在朝鲜战争爆发之时,性格狭隘、独断和自信的杜鲁门,就这样按照“冷战”的思维分析着朝鲜战争的起因和后果,并一意孤行地作出了干涉朝鲜的决定。
  1950年6月25日。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有“第一江山”之称的平壤。
  同往常一样,这是个平静的星期天早晨。夜晚的风雨已经停止,整洁平整的大道并没有多少积水,大同江两岸的垂柳随风摇曳,沐浴在黎明的薄雾里。商店正打开门窗准备开业,街道和公园里已经开始出现休假的人民军官兵和市民的身影。整个平壤沉浸在平静而安详的和平景象中,谁能料到,几个月后美国空中强盗将把这个美丽的“第一江山”化为一片废墟。
  上午9时许,广播中突然传来朝鲜内务省发布第一条有关三八线战斗情况的新闻,街道上的市民们纷纷驻足凝听。这条新闻说:
  “南朝鲜伪政府的所谓国防军,于6月25日拂晓,在全三八度线地区向三八度线以北开始了出其不意的进攻。……现在共和国警备队,正展开着激烈的防御战来抵抗敌人。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已指令共和国内务省警告南朝鲜当局,假若南朝鲜伪政府当局不立即停止对三八度线以北地域的冒险的战争行为时,则即采取决定的办法压制敌人,同时敌人须负因这一冒险的战争行为而引起严重后果的一切责任。”
  当天,先后召开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和内阁的非常会议,金日成在会上研究了形势,讨论了采取各种对策的问题。接着召开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内阁首相金日成被推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会议还决定:整个国家的工作进入战时体制。
  6月26日,金日成发表广播讲话,他说:“全体朝鲜人民如不愿重新沦为外来帝国主义者的奴隶,就必须一致奋起投入打倒和粉碎李承晚卖国‘政权’及其军队的救国斗争。我们将不惜任何牺牲,一定要争取最后胜利!”
  具有反帝、爱国革命传统的朝鲜人民动员起来了。整个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燃起了史无前例的捍卫自由与独立的全民族抗战的熊熊烈火。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的号召和指挥下,英勇作战,奋起杀敌。
  布莱尔大厦是位于华盛顿的一幢老式建筑,是一家通常供贵宾下榻的豪华饭店。内部装饰非常考究,古朴典雅,具有19世纪的风格。在白宫修缮期间,杜鲁门一家居住在布莱尔大厦,这座大厦坐落在白宫以西,仅隔一个街区。当时美国最高级决策会议经常在这里召开。
  杜鲁门乘坐专机赴华盛顿途中,发出一份电报,要求艾奇逊以及高级军官和外交顾问于当晚在布莱尔大厦举行战略会议,策划对朝鲜的战争行动。
  会议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开始。杜鲁门首先请迪安·艾奇逊宣读国务院收到的美国驻朝鲜汉城大使穆乔发来的第一个报告:
  “根据朝鲜军队的报告,北朝鲜的部队今天清晨已向大韩民国领域的好几个据点进犯。……从进攻的性质和发动这次进攻的方式看来,这似乎是对大韩民国的一场全面攻击。”
  布莱德雷将军接着宣读他前一天刚从远东返回带来的麦克阿瑟的一份备忘录。麦克阿瑟急切呼吁杜鲁门改变关于美国不承担保卫台湾的政策,并要求对台湾实施军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大战一触即发(9)
听完宣读后杜鲁门勃然变色,这是总统和国务院的事情,身为远东地区美军司令的麦克阿瑟有什么权力说三道四!
  看到总统的脸色,艾奇逊赶紧第一个发言说:“美国当前不应该和蒋介石靠的太近,不能把朝鲜问题和台湾问题拉在一起,应重点解决朝鲜问题。”
  杜鲁门点头同意这种看法,他说:“给麦克阿瑟的指示要尽可能详尽具体,以免他借题发挥,随意扩大行使职权。”
  身为国防部长的约翰逊早已尝够了麦克阿瑟的独断专行,他立即表示支持,“不要让麦克阿瑟行使总统的权力。他这个人爱火上加油,借题发挥,把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最后,杜鲁门敲定如下的指示和命令:“……速给李承晚部队提供武器弹药和给养。……美国驻远东空军和海军支援李承晚部队。……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杜鲁门宣布上述命令后,又补充说:“美国空军必须立即制定摧毁苏联远东全部空军的计划。”
  会议结束时,杜鲁门指示与会者要守口如瓶,不得向新闻界透露,哪怕背景介绍也不准。
  1950年6月,美国陆军总兵力在经过二战后的裁减后,只剩下少的可怜的万人,共十个作战师。大约36万人驻在美国本土。其他23万人驻扎海外。其中,驻远东15万人,驻欧洲8万人(驻在西德)。美国步兵的力量如此单薄,但是美国总统杜鲁门还是决心要大干一场。从6月25日星期日朝鲜内战爆发到6月30日星期五,共六天时间内,美国采取了三大步骤。
  第一、对朝鲜人民军实施海空军袭击,直接支援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