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王牌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大王牌军-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幽默的一席话把战士们说得哈哈大笑。
  

9。刘伯承的伏击战总离不开(1)
陈赓和772团
  刘伯承的伏击战,被日军称之为“典型的游击战”,但是,他们对他的伏击战却怎么也防不胜防,一次又一次中了他的伏击,以至于一听到刘伯承的名字,就吓得脸色大变。
  有趣的是,刘伯承打伏击战总是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陈赓;并且,他还离不开一个部队,那就是772团。
  (1)
  进攻晋南的日军108师团从河北邯郸“打”到山西临汾,一路出击,却从没有“败”过。为此,他们“雄心勃勃”,准备南渡黄河,去进攻西安和陕甘宁边区。
  对于这伙猖狂日本兵,刘伯承决定让他们尝尝八路军的厉害,“伏击”他们一次。伏击的地点,他就选定了潞城东北的神头岭。
  这次伏击战,刘伯承计策先引蛇出洞,袭击日军占领的重镇黎城,吸引潞城之敌来援,然后,在神头村伏击歼灭援敌。
  一天拂晓,黎城城外突然枪声大作,八路军129师来攻城了。几分钟后,驻在潞城和涉县的日军就接到了黎城日军108师团长崎良十万火急的求援急电,立即从东、西两个方向向黎城驰援。与此同时,驻守黎城的日军在崎良的率领下也“主动”打出城,进行出击。
  一切按照刘伯承的设想进行。
  可是,一出城,隐约发现刘伯承带着386旅来到了前面一个叫神头岭的地方,崎良是日军中很有作战经验的将领,他立即意识到可能有中伏的危险,随即撤兵缩回了黎城。
  后撤时,他还焦急不安地给从潞城“驰援”的日军108师团辎重部队中队长世尾发去急电:
  此部队即由著名的刘伯承带领。此人心深刻,用兵精熟,估计我部难以支撑到午时。故希你部及林清部速来救援。然以刘之计谋百出,须防其在神头岭伏击。
  林清是涉县“驰援”的16师团辎重部队中队长。谁知一路“胜利进军”的世尾和林清,哪把崎良的警示放在眼里?两人看到电报后,相互嘲笑起来。林清讥笑说:“崎良君怎么一到中国,就胆子变小了呢?刘伯承不过是打一打麻雀战嘛!”
  世尾则说:“我看刘伯承这个瞎子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他真的有一套,为什么只打些伏击战,打完就跑呢?”
  但是,不久,崎良又从黎城打来电话,提醒他们防备神头岭的伏击。世尾则狂妄地说:“刘伯承他不会这么快在神头岭故伎重演。他敢在打仗这样的大事上押宝,我就去敢采他这个宝!”
  世尾和林清立即奔赴黎城,准备把129师一举歼灭,“长长崎良君的志气!”
  结果,世尾和林清率领的1500余人,在神头岭又钻入了刘伯承和386旅设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可是,这一天衣无缝的伏击战差点“泡汤”!
  神头岭是潞城东北20余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周围冈峦起伏。从地图上看,村子依坡而建,一条公路从村西的神头岭下穿过。若把伏击部队摆在岭上,居高临下,日军在山沟里的公路上走,肯定是一个最理想不过的伏击战,这场仗也如七亘村一样是稳操胜券的。
  刘伯承在神头岭设伏的命令传达到386旅后,旅长陈赓想了想,对副旅长陈再道说:“地形是很理想,可三个团的兵力如何部署呢?”副旅长陈再道是黄麻暴动后上木兰山的72好汉之一,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建议说:“那我们还是先去看看地形再定吧。”
  在派出侦察警戒小组后,陈赓和陈再道带领全旅几个团长十几个人立刻跨上马,离开驻地,向南驰去。
  可是,众人一来到神头岭,顿时都傻了眼。眼前的地形和地图上标示的哪是一回事?原来认为最理想的伏击点——公路并不在岭下,而是在岭上!并且,这条公路铺在一条几公里长的光秃秃的山梁上,山梁宽度不过一两百米,路两边还没有任何隐蔽物。山梁北侧是一条大山沟,沟对面是申家山;山梁西部有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神头村,再往西,便是微子针、潞城了。十几个人一时都愣住了。
  陈再道说:“很显然呀,这样的地形不大适合于埋伏,部队既不好隐蔽,也难于展开,北面又是深沟,预备队运动不便,搞不好,还可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陈赓用马鞭朝公路指了指,说:
  “怎么样,这一趟算没有白跑吧?粗枝大叶要害死人哪!”
  刘伯承原来的伏击计划落空了。因为在这20多公里的地段上再没有什么理想的设伏点。772团“王疯子”忍不住骂起国民党那地图来。771团政委吴富善也骂道:“那些混蛋,只吃饭不办好事。靠这样的地图打仗,不打败仗才见鬼呢!”

9。刘伯承的伏击战总离不开(2)
陈赓一转身,又挥挥手,说:“走,回去讨论。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个杀猪的地方?”
  回到旅部时,天已经黑了。大家吃过饭,继续举行会议。会场的气氛很热烈。有的主张在这打,有的主张在那打,种种分析,各有千秋。讨论了很久,还是难于得出结论。
  陈赓在旁一直在仔细听着众人的发言,直到讨论告一段落,他才扫视了一下会场,坚定地说:“我看,这一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
  “神头岭?”有人惊异地问,“就在路比两侧高的地方打?”
  “是的,神头岭。”陈赓肯定地说。
  “那怎么埋伏呢?”
  “仗,就在神头岭打。”
  陈赓接着说:“具体部署是771团在左,772团在右,埋伏在路北;补充团设伏于对面的鞋底村一带,由771团抽出—支小部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炸毁浊漳河桥,切断两岸日军的联系;由772团3营担任潞城方面的警戒,断敌退路。”
  会一开完,陈赓就把战斗计划向师部报告。计划很快得到了师长刘伯承的批准。
  3月16日4时,769团对黎城一“钓鱼”,尽管日军108师团长崎良狡猾得很,但是,潞城的世尾和林清为“长长崎良君的志气”,却全部陷入了陈赓预先设下的“大口袋”。
  这次闪电式的围歼战,打得敌人丧魂落魄,共毙伤日军400多人,除了缴获500多支枪外,还缴获了600多匹骡子。从没“失败”过的世尾与林清落荒而逃。
  战后,108师团长崎良用100多辆汽车搬运日本兵的尸体整整花了两天。
  (2)
  1938年4月,日军又开始向晋冀豫根据地实施“九路围攻”,企图把八路军主力消灭在辽县、榆社、武乡一带地区。
  刘伯承又在涉县、武安间的鸡鸣铺山地设伏。
  可是,这一次却没有以往那么好运气。陈赓率领386旅从夜间“伏”到第二日下午,等了20多个小时,都不见鬼子的踪影,最后只好撤出了阵地。
  原来,这次日军“九路围攻”是由号称“游击专家”的旅团长苫米地指挥,他发明了一个战术叫拉网式“拖刀计”,即拉网式前进,烧毁民房后假装撤退,当八路军和游击队尾随追击时,再突然进行伏击或围攻,“反打八路军”。这一次,因为他“进”了又“退”,所以陈赓的设伏扑了个空。
  并且,苫米地的这一“拖刀计”还真的使一些游击队追过去吃了亏。为此,苫米地得意洋洋,说:“刘伯承什么‘伏击游击术’?遇到我这‘拖刀计’克星就不灵了吧!”然后,他带兵孤军深入,一路玩弄“拖刀计”,诱使八路军和游击队上当。
  刘伯承见苫米地一味地用“拖刀计”“反打”八路军的“伏击战”,对陈赓说:“苫米地这家伙以为我八路军好欺负,竟敢犯兵家大忌,孤军深入,就在长乐村给他个伏击吧。”
  “好!看他这个拖刀计灵,还是我们的伏击战厉害!”陈赓说。
  一天,日军步兵、炮兵,加上骑兵、辎重等一共3000多人马,从武乡沿浊漳河向东前进。走了半日,苫米地又开始同八路军玩“拖刀计”了。晚上10点,日军一路无事地往回走,准备在回路上又给八路军来个伏击。他们大部队过了长乐村,辎重部队却还在白草延附近,后卫部队只有500多人,走着走着,突然枪声大起。玩“拖刀计”的苫米地率领的日军陷入了386旅的伏击!
  在苫米地还没有反应过来前,陈赓领着771团,叶成焕、王近山率领772团相对发起了攻击,一下就把3000多日军拦腰斩断,在后面的后卫和辎重部队在型村、李庄、白草延、马庄一线被截成几股,被771团与772团分割起来,围着打。
  虽然日军被突然出现的八路军弄得手慌脚乱,但他们“扫荡”是有备而来,另外,这半个多月来,苫米地的“拖刀计”不仅没有“拖”到一个八路,而且把日军一个个“拖”得孤独、烦躁。现在他们一被激怒,恨不得见人就咬,于是都疯狂地投入抵抗战斗。
  乱战之中,日军把牛车、死马都推到了阵地前沿,躲在中间向八路军还击。
  386旅和他们进行着抗击战,双方都打出了狠劲。
  激战至中午,已过长乐村的1000多日军终于返回“解围”,谁知他们在戴家垴却被772团10连截住,双方在戴家垴打起来了。但是敌众我寡,日军武器精良,弹药充足,10连的子弹眼看就要打完了。日军嗷嗷叫着冲过来。30米、15米、10米。“打!”连长一声喊,子弹向敌人飞去,日军倒下一片,战士也有伤亡。但是,日军很快又集结起来,向10连阵地扑来,又倒下一片。很快,日军发觉八路军的火力已不太猛烈,知道他们子弹不多了,于是更加疯狂地扑上来。 。 想看书来

9。刘伯承的伏击战总离不开(3)
当他们扑到阵地前沿时,八路军陡然猛增,强大的火力打得他们连滚带爬,滚了下去。
  “中了土八路的埋伏啦!”日本鬼子边跑边喊。
  其实,这次倒不是10连在用计,而是徐海东率115师689团在这危难关头及时赶来了,他们的参战打了个日军猝不及防。
  日军拼命反扑,反复冲锋,双方在长乐村附近和戴家垴战得天昏地暗,突然,日军又一联队赶到了长乐村附近,用迫击炮从背后猛烈地向386旅反击。386旅伤亡很大。772团团长叶成焕率部向日军射击,突然一发子弹飞来,从他的左额钻入头部,叶成焕身子一歪,把枪里的子弹向敌人打完,栽了下来,光荣牺牲了。
  叶成焕才25岁,是129师向敌开战以后牺牲的最高指挥员。
  “团长!团长!”周围的战士不禁痛哭失声,王近山再也忍不住了,擦了一把眼泪,端起一挺机枪就向日军阵地冲去。
  一人奋勇,众人争先。386旅的官兵排山倒海似地冲入敌群,用刺刀向敌人讨还血债,白刃搏斗。旅长陈赓一听鬼子杀了叶成焕,从不上阵拼刺刀的他也红了眼,端着刺刀,杀入了敌阵。下午5时,日军的增援部队又即将开到。但是,386旅像是打疯了,仍没有撤出战斗的意思。
  在激战中,772团“疯子”王近山也负伤了。为了避免过大牺牲,巩固胜利成果,刘伯承果断地命令陈赓:“撤出战场。”
  军令如山,将士们只好撤了,一场恶战始告结束。
  这次长乐村地区的战斗,共歼日军2200余人,缴获100多支步枪、3挺机关枪,还有战马100多匹。后来,陈赓在日记中回忆这次战斗情景时写道:“炮轰如雨,战斗之激烈实为抗战来所罕见。”而经历此战的日军“游击专家”苫米地也是吓得要死,逃走后,逢人便说:
  “刘伯承用兵如神,###的游击战术第一流,陈赓打仗简直是‘押宝’,这样的战斗,谁都没有办法!”
  “那你的拖刀计呢?”有人问。
  这回吃过大亏的苫米地老实地说:“拖刀计也打不过他们。”
  (3)
  对于刘伯承的伏击战,日军东京参谋本部专门组织了一个由300名军事专家组成的班子,专门研究“破解”之法。
  最后,他们“成功”地研究出了一个“破解”方法,就是一发现八路军就追,特别是受袭后更是穷追不舍。但是,日军参谋本部规定这个方法只限于在平原,并且部队一定要在带了小钢炮、机枪和汽车的条件才能开战,否则就可能不灵。
  1939年12月,日军集中了11个师团的兵力到华北,准备运用东京参谋本部的“破刘之策”对付平原上的晋冀鲁豫根据地。陈赓和新任的副旅长许世友到129师部参加研究反“扫荡”行动,听到日军的这个“破解之策”,陈赓忍不住笑起来,说:“这个方法只限于光秃秃的平原上,还不是等于白说!”
  刘伯承说:“日军大本营不是要他们奋勇出击,穷追而消灭我们吗?这次我们是不是再给他们一点厉害尝尝呢?”
  “那当然要啊!”许世友是巴不得去打仗,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