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书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镇委书记-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的座位上。然后飞了七、八个钟头,飞机终于降落在马来西亚这个陌生国度的大地上。临近降落时,在天上往下看,地下一片灯火辉煌,一落在槟城机场,真的如同白昼。出了机场,人家组织了六台高级车辆欢迎我们,按照新闻写法的顺序,到机场迎接的有:原槟城州长许岳金先生夫妇、华人周丙南夫妇、华人槟城议员、周氏族长周参同先生以及其他随行人员。大家握手寒喧、互相介绍以后,有两个妙龄少女给我们每个人脖子里都套上了一个像是中国的木锦花编织的花环,在照相机镁光的闪烁下,我们六人“骑葫芦过河——曳起了大蛋”,俨然以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自居,在异国他乡做青天白日梦。

  许岳金、周参同二位先生送到住处之后就告辞了,只有周丙南及其家人陪同我们。数九寒冬,天气炎热,我们恨不能把身上的包装扒光后,到街上一个华人餐馆用餐,吃的“欢迎国宴”十分简单,不过是像旅游团队安排的饭食一样,一荤三素四个菜一个稀汤,白米饭随便吃。下榻的“国宾馆”叫“岐山堂”,也就是周氏祠堂。在国外,华人社区都按照姓氏建立一定的社会组织,然后集资建立祠堂,一个姓氏搞一个聚会地点,都可以在异国他乡同姓相吸、祭奠祖先。就这一点,已经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中华民族的确具有不可战胜的凝聚力。这座祠堂,占地约有三百多平方米,底下一层是一个大厅,我们住在二楼,二楼是一个中型厅,一面临街,其余三面分隔成一间间房子,原是人家族长们在节假日和开展重大活动时分头议事的地方。平时没有用处,接待客人住宿,搞一点养活祠堂的收入,倒也不失为华人社团善于经营的精明之处。作为“团长”,我一个人住了一间,其余的人每两个人一间。这里离赤道只有270多公里了,一年到头,气温没有低于30°的,所以每个房间都装有“冷气”——就是我们叫做“空调”的家用电器,人家的空气温度只高不低,不需要调节冷暖,只要有冷气就行了,所以不存在“空调”这一说法。屋里没有电视机,我对周丙南十几岁的儿子周英豪及他们的佣人——一个黑膝膝的印度小伙子比划了半天,他们才弄明白,给我搬来了几本介绍周氏宗族情况的书籍以及马国的报纸杂志,兴奋得睡不着觉,就啃这些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跑到马来西亚我才得知,原来姓周的祖先在陕西岐山,所以这座祠堂被命名为“岐山堂”。

  第二天一大早,看祠堂的老人送来了一份《槟州日报》,报纸上的第二版赫然登着我们的照片以及“中国中原商贸文化考察团”今日到达槟州的消息,扎扎实实地让我们几个人激动了一阵子。接着,又是周丙南一家给我们送来了盒饭,在住室外边的一个大桌子上,每个人面前铺上一张油纸,饭菜一古脑儿倒在上边,没有筷子,只发给你一只勺子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大家喝自来水。两餐下来,我才恍然大悟,我们是什么“商贸文化考察团”?狗屁,无非就是些旅游观光客嘛,那些机场迎送、登报纸不过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宾至如归,妄自尊大,可以自欺欺人罢了。我和诚友老兄商量,这里的一切不必去考虑它,我们的目的是销售香菇。只要能够赚上一把,再苦再累也都值得。正所谓:

  “团长不要紧,出国才是真;

  只为卖香菇,书记不算人。”

  人家安排的“商务文化考察”活动的地点是在离这里还有几站路的叶姓的祠堂,名称为“安南会馆”,负责人叫叶宗盛。这个地方虽然要比“岐山堂”大得多,但租用的费用并不算贵。我们的国际贸易经过一天的紧张筹备,第二天就开张营业了。由于安排我们去的周丙南先生及其他友好人士提前做了不少工作,前几天还是不错的。粮食开发商老太太原来也带有玉器,她和那个卖玉器的两个人摆开展品,实行强强联手,展销挂钩;书法家运指如飞,在带去的中国宣纸上,给来访人的名字以及大、小老婆的名字嵌在顺口溜里写上去,无非是一些祝福贺喜的淡话,润笔费让马来西亚同胞们随心布施,十个马币到一百马币不等,居然比我们还要吃香。这样看来,他们更加不算什么“商贸文化考察”,至多是一些街头杂耍的艺人而已。我和诚友卖香菇才是真有一些商贸的气息。两天就卖出了一百多千克,而且价格也不错,一千克最高卖到115马币。一个马来西亚货币抵人民币的元,而我们在家的收购价只是每千克在50元左右人民币,可想而知,这一百多千克香菇,扣除“豆腐盘成肉价钱”的车马运输费用,仍是多么地赚钱。我们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观光客人,有了与梦想相近的收入,心中莫名兴奋,吃饭休息放在了极其次要的地位,一心多捞他们几个马币才是目的,同时对在灌河培育出了这么一个支柱产业更加庆幸。

  因为在这里安营扎寨,就有一些华侨来探望我们,并请我们吃饭。我们赠送他们一两袋香菇做为礼品,他们就要买走几千克,做为对我们的回报,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们也不敢因为人家请了吃饭就降低价格,反而使他们更加觉得这东西的珍贵。到访的车马一天比一天的稀少,到了第四天头上,就基本没有人上门问津了,我和诚友急得嗓子冒火。我们请教叶宗盛先生,可否到外边摆摊,叶先生说,不行,这里是有法律规定的,你在这里只能是展品性质,销出去一些没有问题,如果摆出去,让政府查出来,那可不得了。他想办法给我们请来了两个小商小贩,压低价格才又推销出去了二、三十千克。叶宗盛、周丙南和天天都要过来看望我们一下的许岳金、周参同等几位先生替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又请来《槟州日报》的记者樊秋玲女士,采访拍照,为我们再次登报——这次费用当然由我们自理。果然,又引起一点效应,几百公里外来了几个华侨,专程看我们。其中一个是做丝绸生意的,我以为我们这丝绸之路的发源地竟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点在这里接上了头,非常高兴,正想做一些人文方面的挖掘整理,谁知人家说,现在中国的丝绸没有做头,质次价高,他们主要是做印度的生意。一席话,在大热天用冷水浇灭了我的念头。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友谊,请我们吃饭后,他们还以每千克120马币的天价买走20千克香菇,我们心里非常感激,觉得人家来看我们可能是有意照顾。余下来,就真正不行了。虽说是“紧张的庄稼,消停的买卖”,可我们在那里“消停”不得,签证很快就要到期,这香菇如果买不出去,只好倒在海里去了。我和诚友盘算,再不能零售了,赔钱也得抓紧把它们兑出去。

  于是,我俩就开始跑大型商场,找到人家的销售部一打听,不行,我们不要说没有包装,连产品质量认证的资格都没有。看看人家柜台内,这种香菇,除了价格确实比我们的略高以外,没有什么两样,但人家的产地明确、商品属性介绍清晰、包装精美,一看就让我们汗颜,觉得无话可说。然后又去跑商行,在几个大批发商那里,人家都把头摇得像拨郎鼓,连说不要。这些商人主要是做福建生产的一种质量很差,但很整齐并且价格低廉的、饭店一年四季常用的大路货。

  “货到地头死。”这句老话我们得到了彻底的体验。我们再也不做什么发财梦了,再别说买什么小轿车,能够保着本钱就万幸了。又有一名老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们发愁得头发要白之时,忽然遇到了一个救星。

  

镇委书记 (33)
第三十三章

  在天涯海角长无穷见识

  到市委党校学小平理论

  腊月二十一日下午,“安南会馆”来了一个六十多岁,慈眉善目的长者,进大厅时,只是扫了我们一眼,对我们笑了一笑。叶宗盛先生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引他到最高规格的一个工作室去坐。待了一会儿,叶宗盛先生出来让我过去,说是叶剑南先生要见我。

  这叶剑南先生是华侨在马来西亚的大财团的首脑,在吉隆坡、吉保、槟城几个大城市有十六家大型超市,他的上市公司天天都在报纸上刊登股值变化,看看那些数字,仔细测算,这人的资产真正是“富可抵国”。我们一见面,就感到非常亲切,他大约不介意我这个“省级冒牌官员”的真伪,微笑着从一个夹子抽出两个名片给我看,一个上边只印着“###”三个字,还有一个是前福建省省长###的名片,当时###已经到北京任市委书记了。我一看,就肃然起敬,原来这个老先生接触的都是我们中国的大人物。我们扯了一些闲篇之后,我给他讲了我们的困境,他笑笑说,“没问题。”我就立刻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又用我们听不懂的闽南方言给叶宗盛交待了一些事情以后,要带我们俩去见一个客商。他说,你给他们谈就是了,一定要让他们全部收下来。

  坐上他老人家的一个加长的宝马轿车,他带我们到了一个姓马的商行,交待了几句,就走了。这姓马的商行我们已经来过,但没有答应收下我们这些烂货。他们弟兄三人一直做的就是菇品批发生意,主要市场在欧洲和美洲。三个弟兄穿得很差劲,没有上衣,只穿一个裤头子,还都是打赤脚。猛一见面,谁也想象不到人家做的生意那么大。据他们自己说,弟兄三人在这一段年关将临之际,每天要干十七、八个小时,其苦可知,发财不亏。马老板给我们讲,“叶先生与我们有恩,他来说了,我们不得不收。说实在的,你们的货真是好东西,若赶在腊月前出货,我们把它批发出去,正是全世界华人华侨购买礼品之际,一定是热销货。主要是你们晚来了十几天,错过了时机。热销期一过,就成了积压品,做生意的谁也不愿这么干。至于价格,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早一点,我肯定能给个好价钱。现在就不能给的太高了,不然我会亏得厉害。”讲来讲去,以每千克50马币成交。这样我们算一算也不赔钱,基本上包着了收购价及运输到这里的各种费用,并且稍微有点赚头,要不是共产党员,肯定要去槟城的一个大卧佛寺去烧香磕头,感谢上苍。结算办法却非常麻烦,由于马来西亚不允许我们带走美元和本国现金,他给他们在深圳的代理商发去一个传真,让我们到那里取款,怕我们不放心,又在对方发来的承诺传真上签字盖章让我们带着。从这件事我们看出,人家的商业操作非常规范,根本没有国内商业广泛存在的欺诈行为。

  卸去了我们的心病之后,我们马上订了返程的机票,定在了腊月二十四日直飞香港。屈指算一算,年内没有天了,遗憾的是,什么新加坡、泰国是不可能去了,就到香港逗留一下。在等待飞机的这两天里,才有心情当一回真正意义上旅游观光客,开始对马来西亚和槟城有所了解和认识。

  许岳金先生是一个离任官僚,每月还有6000多马币的离任收入。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相处得十分投机,他每天开着车,拉着我们到处走走,相互沟通了不少情况。他带我们去他的家里,这是一套很大的宅院,房子与房子连成一片,这种结构和过大的院落只有住在热带的人、并且是富人才具备。这个人爱好收藏奇石,其收藏品很珍贵,很多,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两次负责接待过马来西亚国家最高领导人,叫什么“易卜拉欣·阿卜杜勒·穆罕默德”的一长串记不清的名字,当时拍下的巨幅照片挂满了一间墙壁,使我们可以领略到他曾经辉煌的过去。

  我们从他那里了解到,原来这个槟城其实是一个岛屿,叫槟州,又叫槟岛。过了槟岛往西北走上百十海里,就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了。槟州的可贵之处,就是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台风、地震和海啸。这个在海滨岛屿上形成的海滨城市,干净得一尘不染。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早年曾在这里活动过。马来西亚有十三个州,人口组成主要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白人虽然曾经做为这里的殖民统治者,在人口上却不占比例。土著马来人是国家的主宰,所有国家机器内的一把手都是马来人,华人参政只能当具体办事的行政官员,许岳金就是属于这一类的。我们到马来西亚时,这个国家也是刚刚被金融风暴冲击过,国内政坛又处于混乱时期,马哈蒂尔首相正和副首相安瓦尔闹翻,(当地报纸上人名翻译为马哈迪和安华),报纸上说副首相是个“鸡奸犯”,专好搞下属的屁股,这在###国家是十恶不赦的丑闻,已经关进了监狱,双方的支持者闹得不可开交,报纸上整天都在炒作这件事情,所以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