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凤凰山上一直没有人居住,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掩藏着一份宁静和神秘。
后来,一场特大洪水袭击了山下的村庄,村民们被迫移居山上,从此,在凤凰山上,一个名为石岩背的村庄就出现了。
40多年来,村里人一直过着安逸祥和的日子,尤其令他们满意的是,山上有几十口水潭,保证了他们的生活用水。据村民们讲,这些水潭在他们上山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潭中水质很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几十年来,村民们在水潭边洗衣做饭、劳作生息,但就是没有认真想过,这些水潭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据说,也有好奇者曾经用竹竿试探过水潭的深浅,但由于个个深不可测,他们也就望而却步了,因此这些水潭又被村民们称为“无底潭”。
就这样,“无底潭”中的秘密一直陪伴着石岩背村民们清贫的生活,直到1992年6月,附近的一个普通村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埋藏了很久的秘密。一座巨大的、令后人不可思议的工程从水面下浮现出来。
杨鸿勋:1992年,当地的一个农民,叫做吴阿奶,开始是出于好奇和几个村民一起抽水。这里有个神秘传说,说是无底潭的水没有底儿,天大旱的时候水位也不下降,所以非常神秘。当地村民也相信无底潭的故事,都说那里通着东海龙王。所以这个叫吴阿奶的小伙子,就好奇地想把水抽干试试看。
他弄来水泵,开始慢慢抽水,这个过程很花钱,因为不管是租还是买的水泵,都得花钱。后来,甚至还引起了家庭的纠纷,他的妻子都生气了,说他不但不赚钱,还不务正业。
但是,这个叫吴阿奶的年轻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决心不改,顶住压力,一直坚持着抽水。日子一天天过去,无底潭依然没有露出底部,人们开始怀疑,莫非这下面真是无底深渊?
吴阿奶没有放弃,抽水工作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终于,在第十七天,水被抽干了。
出现在村民们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吴阿奶怀着一丝恐惧和惊喜,顺着洞口往下摸索,经过一段漫长的路程之后,他到达了洞底。借助从洞口射入的阳光,再加上眼睛在黑暗中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座形式规整的地下大厅在他面前渐渐浮现出来。
这座奇怪的大厅激起了村民更强烈的好奇心,紧接着又有4个洞窟被抽干,大家发现,它们的结构基本类似,只是体积大小各不相同。村民们对这些空旷阴暗的洞穴感到疑惑,却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发现的,将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地下建筑群。
1998年,听闻龙游石窟重重谜团的杨鸿勋教授来到了龙游石窟,展开了对石窟的研究。
杨鸿勋:这件事情挺轰动,一下子地方媒体就开始报道,后来惊动了附近的大城市。甚至香港到东南亚、台湾许多电台、电视台都播出了。不过这个时候都是当作猎奇事件来说的,消息并没有传到学术界,所以事隔六年,我才知道这件事情。听说炒得很热,但是学术界从来没听说这回事。
后来我就去了现场,当时就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让我马上就给他们解释清楚。我就认为,这个不好说,目前我真是无能为力,因为做学问是需要严谨的。
但是如果抛开考古学家的身份,仅就作为一个人来说,我听到“石窟”后的直觉,其实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因为石窟大家都知道,几乎就是石窟寺的代名词。
提起石窟,人们往往想到了龙门、 云冈等石窟,在那里石窟往往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作为地面上的建筑物出现在世人面前。但是,浸泡在水中的石窟,这还是让许多人感到陌生。
杨鸿勋:所以后来,我的意见是咱们不叫它石窟,当然也不能叫地洞。我认为应该叫它“室”,因为它有空间。按中国汉字古辞书,一个建筑空间搁东西或者搁人,叫室,卧室、教室、会议室。那么这里的话,我认为应该叫地下石室,或者地下石室群。所以有的报纸比较准确,叫做地下石室群。
一叫石窟,总是让人产生误会,特别是搞石窟寺的,马上就想到发现石窟寺了,龙游发现石窟寺了,就是佛教造像,实际上不是,它没佛像,就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像一个大厅一样,地下的。
此后,杨鸿勋曾经数次来到位于浙江西部的龙游,这个神秘的地下建筑完全震惊了经验丰富的建筑考古学家。这个石窟完全不是他原先想象的佛教石窟,显然是一种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工地下建筑。
石室底面积近2000平方米,最高处有30多米,洞中均匀分布着四个石柱,洞顶从出口往下逐渐倾斜,洞内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仿佛它的主人曾在一瞬间化为灰烬。
杨鸿勋:当时也有人提出,有没有可能是当地的农民,为了出名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作假的,因为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在红砂岩上开凿出这样的大厅,并不十分难。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神秘的岩穴(2)
但是我到现场一看,我认为作假的可能性非常小,其实照片就可以看出来,一看现场更可以看出来,它不是现代人凿的东西,而且它有在水里长期浸泡的痕迹。而且,开凿的凿痕也不是新的,所以这点我是比较坚信的。
我当时到了那里,第一感觉就是它有神秘性,因为它开口小,1000平方米大的地下石室,那么大的空间,开口大概也就10米左右,8米还是10米的长度,一个长方形,5米左右的宽度,相对那个大厅来说是个非常小的口,而且都是口朝天。
杨鸿勋先生所说的这个朝天的洞口,就是平时居民取水的池口。但是平时取水的居民没有发现,就在开口的旁边,就有往下延伸的楼梯,而下面就是一个异常神秘的石室世界。而居民们更想不到的是,就在一个小小的凤凰山上,竟然找到了30余个性质相似的石室。
杨鸿勋:后来陆续发现了很多,还在继续发现,起码30个左右,就在这一片,这么多,一个地下的石室群吧。
这个石室就是一个大的空间,空间平面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或者更长一点的,或者更短一点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几何形的空间。石室的底下,沉积了许多淤泥。等它一干了,人都可以进去,就像踩在土地上一样,实际上,这个“土地”距离洞的底还深得很,多的有8米深,少也有三五米深。
了解了石室的构造之后,一个重大的谜团开始在杨鸿勋的头脑中浮现出来:如此多的石室,难道是古人一钎一斧开凿出来的?对于这种垂直向下挖掘的石室,一个很明显的施工难题,就是石料是怎么运出的?
可以看到,在石室的一侧有一个预留的坡道,这也是通向洞口的唯一出路。但令人费解的是,坡道的倾斜角度很陡,尤其是它的台阶,高差竟然有60厘米,让人望而却步。
这是一块与石室地下材料相同的红砂岩,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重量是60公斤。工人们尝试着在坡道上搬运石块,看得出来,尽管他们选择了陡坡中最缓的部分,但仍然十分吃力。然而无论是采石场的石料,还是通过龙游石室开采痕迹中推测的石块尺寸,都要比这块实验的石块大几倍,比如在4号石室中就留有一块古人没有运出的石料,它重达240公斤,无法想象它是怎样从这样的坡道上运送出去的。
杨鸿勋:从现场看,这个梯道显然是先后两次建造的,梯道门口的梯子是预留出来的,当每一个石室开凿的时候,从口部凿个洞,凿到一定深度就留一个平台,留一个宽度,大概宽度在米到2米左右的宽度,凿出梯子。但这个梯子不是正常的高度,这个梯子是很高,半米以上,宽度差不多有的到1米这样一个大台阶,而且不是直角的台阶,是弧线的台阶,再下去,再弧形下去。
这说明他继续往下凿,开采石头拉出去,都顺着走。大石块从这儿走,垫上木头,上面拉,下面往上撬,顺着这个大台阶往下走的时候不能是垂直的台阶,因为什么呢?因为中途必须停留,走一步停一下,要是斜坡道不行,论理说斜坡可以往上拉,没拉住一撒手就下去了,会伤人的。所以必须上一段搁下,然后大家一喊号子一起努力,再上一层。
于是,这样分析的话,修这么高的台阶,原因就是这不是给人走路的,是给开凿出来的大石料运出去的,而且没修成直角,就是为了让它有一个缓冲。
站在洞内,环顾四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石壁上的花纹,在石室的墙壁、顶面和柱子上全部都有,它们究竟是开凿时留下的痕迹,还是有意的装饰呢?如果是装饰,这些线条又有什么意义呢?
仔细观看这些花纹,发现它们分为弧形石纹和水平石纹两种,每组间隔约60厘米左右,石纹排布工整、纹理匀称,犹如机械加工一般。
有经验的采石工看过石室后认定,弧形石纹可能来自开凿,但水平石纹则是开凿中不常见的,尤其是这样多。这会不会是当时工匠有意的装饰呢?就在大家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专家们发现了更为奇异的花纹。
杨鸿勋:这些图案非常高,不在视线范围之内,离现在的泥有30多米高,显然不是为了装饰大厅用的,应该是在开凿的过程中,估计是在施工过程,工人雕的这个东西。
雕的是动物形象,这看得出来,好像有马、鱼,有鸟。图像并不清晰,甚至可以说是模糊的,另外,还有一个月亮的“月”字,类似小篆。
但是这个月字,不仅周围没有其他字和它组成任何意思,而且高高顶在30多米的天花板上,将近40米高的大厅顶部那么高,底下根本看不清楚。据现在的猜测,应该是工程一开始,刚凿了几米深的石室就雕刻了这个。
对于这个神秘的图案,专家们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考证,有人说,可能是工匠在工作期间的自娱自乐,有人说可能是想给自己留个名儿,马、鱼、月都可能和她的姓氏名称有关。但是,这些假说都缺少有力的证据。
正当过于简单和抽象的图案让专家摸不着头脑时,有的专家指出,这是一幅天马行空图,有关天马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我国的西汉时期。如果这是天马行空图,而且它又是开凿石室时留下的,那么说明石室的建造年代可能在西汉或西汉以后,但在那个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年代,古人是否有能力开凿出这么巨大的石室群呢?
神秘的岩穴(3)
从龙游石室的深度看,在洞底的某些角落几乎漆黑一片,如果没有充足的采光,古人又怎么能开凿出这么复杂的石室,雕出这么细致的花纹?在不为人知的古老年代里,他们到底是如何实现照明的呢?
点灯照明是一个常识,在古人开凿的其他石窟中也的确如此。比如说,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发现的花山谜窟,面积有1000余平方米,它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古代采石场。在它洞中的墙壁上明显遗留着燃油的痕迹,而且燃具的排列正好指引着采石的路径,在这些位置的附近,也找到了底座、燃油盘等古代灯具。
令人不解的是,在龙游石室中竟然没有找到任何照明装置,即使是用火的痕迹也没有找到,难道是被雨水长期的浸泡而冲刷掉了吗?但一般来说,火烧留下来的炭黑是非常稳定的物质,很难被清除掉。难道龙游石室的照明就是利用了自然采光吗?
杨鸿勋:这个洞口的位置很值得注意,每一个洞口,我看到的这几个全部都是在长方形洞口的西南角,在地下大厅的角上开洞口。
它起到两个作用,既是出入口,又是采光口,因为西南角自古在古书上都有记载,自古人们就认识到,过午之后,太阳稍微过午,这是一天日照最强的角度,这个角度在古代叫做昃,叫昃位。这个时候不需要人工照明,下面也是有足够亮光的。所以从古人开口的选择,可以看出是很好地考虑到采光的,这个角度非常明确,顶着昃位是为了采光。
解决了采光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困惑着考古学家,这么大的空间,在挖掘进行到底部时,工匠的氧气如何保证呢?在没有换气机、供氧设备的当时,古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杨鸿勋; 因为石室里面没有对流,所以为了获得足够的空气容量,就要扩大容积。现在居民楼、公寓楼,天花板是3米,一般是米,这算高的,现在越来越低,有的米。但是现在有空调,有窗户,所以不在乎这个。但是当时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很好的对流,只有多费点事,挖深一点,使得天花板高一些。所以说,古人是用巨大的容积来弥补可能的缺氧。
在开凿石室的具体环节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而当专家们把视线放开,从整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