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本自称的远东新马奇诺防线就这样被突破了。
  日本所以投降得这样快,主要是日本关东军没有起到战略上抗击苏军的作用。
  防御是被动的,不管你采取什么积极的手段,防御总是被动的。
  单纯依靠工事来防御是不能持久的,只是时间长短的关系,时间长了,攻击的办法也就多了,终究是要被突破的。
  不管什么样的防御工事,都只能在敌人炮火准备时和远距离时起到作用,真正的决战是在外边打,不是在坑道里面打。
  等到敌人靠拢来,真正的决战就是几分钟解决问题。
  我看你们的坑道虽多,但外面的作战工事还少了一点,仗主要在外面打。
  什么防御都要有预备队。
  要是没有预备队,防御是不能持久的。
  没有预备队,就没有决战的条件。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是劣势装备,但有强大的战略、战役、战术预备队,所以能抗住‘联合国军’的攻势。
  红军在江西苏区时,前几次反‘围剿’都有大预备队,结果都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但第五次反‘围剿’时,‘左’倾路线主张分兵把口,两个拳头打人,我们天天和外国人(指李德)吵嘴,就是没有预备队,结果反‘围剿’失败了,害得我们走了二万五千里。
  解放战争末期,我军进军大西南时,国民党残余部队躲在四川悬崖陡壁的半山腰石洞里顽抗,开始我们没办法整掉他,因为只有一条路,敌人用机关枪封锁,就没上去。
  后来想到个办法,一面派人在山顶上用绳子往上吊炸药,一面在对面的山上指挥,喊‘左点、右点、上点、下点’,等炸药正好吊到敌人的洞口时,一爆炸,就叫敌人都‘坐飞机’去了。
  这样时间长了,慢慢就被消灭光了。
  所以,没有什么绝对的突不破的坚固的防御工事,只是时间长短而已,时间长了,终究是要被突破的,要被整掉的。
  只有保持强大的预备队,才能避免这个危险。”
  当谈到福建沿海一线的支撑点阵地建设和每个守备连配一个民兵连担任阵地防御时,刘元帅说:“这些方面你们现在已经注意了,并采取了措施,这很好。
  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就是突不破的防线。
  人民武装(民兵)这个强大的预备队,是任何敌人都不可比拟的。”
  最后刘元帅说,今天所讲的问题是同志间见面随便谈谈的,一切工作安排都要按军委的正式指示去办。
  (作者注:最后的一句嘱咐,突出地显示刘伯承对组织领导的尊重,指明他本人的话仅是意见不具有指示作用,而实际上他的“随便谈谈”至少可同指示一样含有权威性,因为他的话学术性强,又有针对性,而且便于操作实现,情理具备。
  不然皮定钧不会如此地重视。
  刘伯承对古今中外兵法研究的高度成就,不但深为解放军将领所心服口服,并且连敌方将领中也有其认真的读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编外参谋”贡献多刘帅美名垂青史(3)
如像从解放战争初期一直到淮海战役同刘邓部队作战的国民党嫡系主力十二兵团十八军副军长王元直在日记里是这样写道:“我军指挥官能力低劣,实非陈毅与刘伯承可比。”
  “堡子口之役,###向西北撤退,而我向东南追击;前小茴店之役,###分向西北与东北撤退,而我向西南追击。
  高级指挥官指挥之妙,令人莫测高深。
  如此昏庸,安得为刘伯承之对手哉!”“‘攻其所必趋,趋其所必救’,使国军处处被动,追随敌人,刘伯承之运用,深合《孙子兵法》。
  有人谓刘伯承指挥国防部,信然不谬!”“阅奸匪《重要文件汇编》,觉刘伯承之学识、见解俱高,无怪乎以劣势装备,而迭次挫折我国军也。
  反观我国军将领之肯研究学术者,能有几人?稍有一二有名之士,亦教条主义者而已。”
  “再阅刘伯承重校《合同战术》上部的《前言》,深觉其见解高明,非时下将领所可比拟。
  ”“前读刘伯承重校《合同战术》序文,觉国军高级将领中,其才识无有能超过刘伯承者。
  基此而论,国军之指挥,又安能胜过###?”
  这说明了刘伯承在作战上和军事学术上都战胜了敌人,当然作战和学术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互联系,就是刘伯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现,也是他反对的“瞎实际”和“空理论”所创造的成果。
  温故而创新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遵义会议文献》(1985年1月)一书。
  其中收录了刘伯承的《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情况》(提纲节录)。
  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反对单纯防御军事路线,刘伯承被免去红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重新当上总参谋长的他参加了遵义会议。
  由经历了一下一上的直接体验的刘伯承来写这一份历史事件的实况,那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这篇文章对遵义会议关于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情况,进行了如实的评价,他又为党史军史完成了一桩重要工程。
  刘伯承指出:“从宁都会议(1932年10月)到遵义会议,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者(以下简称三次‘左’倾)排除了毛主席的领导两年零三个月之久。
  在这段时间内,三次‘左’倾完全推翻了毛主席的做法,推行以公式教条为特征的做法。
  第一,在苏区执行反富农的土地政策。
  第二,在经济非常落后的地区,推行城市搞工会经济斗争的一套做法(八小时工作制、例假、增薪、双薪等)。
  第三,从‘九一八’日寇占满洲起,中日民族矛盾在迅速上升,反动营垒内部和各中间派中有人要求抗日,组织国防政府。
  此时三次‘左’倾不知利用,仍认为他们是最危险的敌人。
  第四,三次‘左’倾把苏维埃共和国当成一个大国,盲目扩大自己的力量,认为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两条道路的决战。
  提出‘争取苏维埃在全国胜利’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
  第五,在军事方面,三次‘左’倾也采取了完全和毛主席军事思想相反的一套做法……这些做法导致反五次‘围剿’的失败,不得不长征。
  长征开始又是退却逃跑,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使党遭受危机。
  大家要开会解决三次‘左’倾的领导问题,总结经验,这是遵义会议的由来。”
  刘伯承关于两条军事路线的交锋作了翔实的反映:“在遵义会议上博古代表中央作主要报告,军委负责人作了副报告。
  博古的报告遭到大家反对,认为基本不正确,并展开了争论。
  最后博古承认了自己军事路线的错误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政治局对此作了决议。
  大多数人此时还不了解政治路线的错误。
  当时形势很紧张,这个问题也就暂时放了下来。”
  

“编外参谋”贡献多刘帅美名垂青史(4)
会议上主要争论的几点:“第一,博古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人过于强大,敌人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兵力50万,还有帝国主义的经济援助和顾问帮助蒋介石。
  大家认为是个原因,但不是主因:第一次反‘围剿’敌兵10万,我兵不足4万,是25∶1;第二次反‘围剿’敌兵20万,我兵仍不足4万,是5∶1;第三次反‘围剿’敌兵30万,我兵3万多,是10∶1;第四次反‘围剿’敌兵30余万,我兵4万多,是8∶1;第五次反‘围剿’敌兵50万,我兵4万多(未计地方武装),也是10∶1。
  另外,第五次反‘围剿’时有十九路军在福建和蒋作战,还有广东军阀陈济棠宣布自由行动,对蒋威胁。
  敌人内部发生矛盾,都靠近苏区。
  一至四次反‘围剿’时,则无此有利条件。
  第二,博古认为失败原因在于苏区物质条件不好。
  大家不同意,因为在‘一切为了前线上的胜利’的口号下,红军扩大了(10万),红军财政和粮食等其他物资需要都基本解决了。
  第三,博古强调白区反帝反蒋运动没有显著进步,瓦解敌军的工作薄弱,游击战薄弱,各区呼应配合不够紧密。
  大家承认这是个原因,但仍不是主要原因。
  因为一至四次反‘围剿’时,苏区也是被割裂的,苏区范围更小,瓦解白军工作也有一定的限度。
  第四,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战略战术上的错误。
  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上发言,他对三次‘左’倾战略战术上的批判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三次‘左’倾负责人之一的洛甫同志支持了毛主席的意见。
  这些意见概要如下:1三次‘左’倾战略战术的第一个错误是堡垒对堡垒,使敌人的堡垒主义持久战的战略战术达到了目的。
  敌人采取堡垒主义是企图避免和我们打运动战,迫使我们进行阵地战,即避开红军的长处和他们自己的短处,三次‘左’倾采取堡垒主义就中了敌人计策。
  粉碎堡垒主义的打法是运动战。
  博古认为第五次反‘围剿’不能打运动战是不对的。
  在敌人这方面说,到处筑堡必然分散兵力(1934年1月不完全的统计,敌堡垒2900多个),为了找我作战,它不能总呆在碉堡内不出来,不向我前进。
  另外,敌人总还不能在全国到处筑碉堡来限制我们活动。
  堡垒主义必然是敌人大大分兵,它终究还是要出来找我们打仗,就有在运动中挨打的可能。
  在我们这方面来说,就是在敌人堡垒线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打游击战,袭击他,扰乱他,牵制他,迷惑他,以配合红军作战。
  红军或在堡垒线内,待敌前进时在运动中消灭他,或转到堡垒线外广大无堡垒的地带活动,调动敌人,迫使敌人不得不出来和我们打运动战。
  就在第五次反‘围剿’时,运动战的机会也是很多的,如洵口、团村、将军殿、建宁、湖坊、温坊各战役,特别十九路军事变时,机会更多。
  在第三次反‘围剿’时,敌人占领了全部苏区,虽无堡垒,工事还是有的。
  红军在苏区内活动有困难,是跳到敌包围后面打掉敌人两个师,把敌人都引到东面,红军再转到西面休整,以逸待劳,准备再战。
  可见,三次‘左’倾是对堡垒与堡垒主义的恐慌和投降。
  由于对敌人堡垒主义估计过高,对自己运动战估计不足,产生战术致胜论。
  博古、李德认为堡垒主义已不可能像一至四次反‘围剿’时采用运动战那样,可以一次歼敌几个师团。
  因此认为只能依靠战术的胜利,只能靠不断地突击来不断地消灭敌人一个连一个营,积少成多,变成战役的胜利,以逐步引起战略上有利于我的变化。
  这是‘短促突击’的由来。
  在战争指挥上,不依靠正确的战略指导战役,并正确运用战术,而是靠战术致胜。
  

“编外参谋”贡献多刘帅美名垂青史(5)
这是军事领导、军事理论上的绝大错误。
  2三次‘左’倾第二个错误是分散兵力。
  在反第五次‘围剿’中,敌战略布置分兵四路:东路蒋鼎文攻闽西(这是蒋介石击败十九路军事变后建立的一路);南路陈济棠攻赣南;西路何键攻湘赣区;北路顾祝同是主要突击方向,以陈诚、罗卓英主力向南打;另以薛岳、周浑元等三个纵队从东北、西北三个方向向苏区中心进攻。
  ……三次‘左’倾开始提出的‘全线出击’,在敌人节节进逼下变成了‘全线抵御’——单纯防御,战术是短促突击。
  毛主席认为,为了争取迅速反‘围剿’胜利,不应在敌人的突击方向进行主力抗击,而应诱敌深入,用次要兵力吸引和钳制敌人,而把红军主力隐藏集结,待机突击。
  敌人要找红军主力决战,必使敌疲劳,红军的退却必使敌骄傲而轻敌懈怠,这就给我以突击的机会。
  三次‘左’倾的全线突击,分兵把口进行许多拼命的战斗(丁毛山、三溪、平寮、广昌、高虎脑、万年亭等战役)得不偿失。
  在反第五次‘围剿’中,指挥员们对这种打法提出意见,建议打运动战,集中主力打击敌一路,一下子可打敌几个师,均遭拒绝。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许多指挥员曾对军委领导提出批评意见。
  认为过于集中,根据地图指挥,而地图又不准确;指定部队任务,过于具体,而敌情变化很快,指挥不能机断专行,失掉许多战机;认为军委下决心过迟,等下了决心时,敌情已变化;认为军委战术不灵活,机械地实行短促突击,敌人就缩回去,我追上去,敌人即依托工事用密集火力给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