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东尴尬的笑着。
张晓军看着他。
周正继续说,我靠!谁都想这小子肯定第一个玩完,没成想,他一见战友死了,疯了,我们班遇到的第一个火力点就是这小子一枚手榴弹砸灭的!你别信他,他说,我不行,肯定比谁都行!
小山东傻笑着,周正别说了,我喝还不行!
张晓军、周正和大刘相视大笑。
笑着,四个人站起来,手持酒瓶子,碰的一下相撞,扬起脖子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
周正坐下就夹菜吃去了:好酒!
张晓军却看小山东不对劲,他直耿耿站在那里,一脸痛苦。
大刘指着小山东哈哈大笑:就是这个熊样!
张晓军说,坐下,吃菜!
小山东坐下来,把酒瓶子当的放在桌子上,眼圈开始发红,憋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哇的一声哭起来。
周正啪的一下把筷子扔在桌子上:哭!又哭!咱们班就属你能哭!
大刘赶忙摁住周正:你少说两句!。
张晓军沉默着,他自己拿起酒瓶子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
小山东哭喊着:我就是要哭!我偏哭!我想他们!我想老赵!我想班长!我想马卫东!我想死他们了!
周正的泪水也刷的流出来,他冲着小山东吼:你以为就你自己想!光知道哭!
大刘也已经泪流满面。
小山东边哭边说:咱在这里喝酒,陈班长他们都睡在烈士墓里,我心里难受啊!
周正不再反驳他了,比起小山东,他和陈春来的感情更深,他闭上了眼睛,任凭泪水四溢。
小山东继续说,老赵到现在都不全和,马卫东连尸体都找不着,阿列。。。。。。。。小山东哭得说不下去了。
可是我们在这里喝酒,我不想喝!!他哭喊。
周正捂住脸趴在桌子上。
大刘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他一下子抱住小山东,含含糊糊的说,好兄弟好兄弟。。。。。。
张晓军站起来,擦擦泪,都他丫站起来!
周正拉着小山东站起来,两个人都成泪人了。
张晓军拿起酒瓶子:都揣上!跟我走!
他第一个走出了连部。
周正拿着酒,大刘拉着小山东跟着出去了。
不一会儿,张晓军开着一辆军用大解放过来,大喊:上车!
周正说,这么晚了去哪里?
小山东也不哭了,私自外出。。。。。。。。
张晓军暴躁的大喊:都他妈的少罗嗦!快上!
周正大刘和小山东刚爬上车,张晓军就飞驰电掣的狂奔,一口气开到了凭祥——那个战前陈春来带领全班挖掘墓坑的地方。
大解放歪歪扭扭的停在了路边,张晓军第一个从驾驶室里跳下来,又把小山东拉下来,周正也跳下来。
四个人沿着一条泥泞的小路朝着山麓的南坡走去。
远远的,夜色下,一大片粗糙的坟茔赫然出现在眼前,都沉默的安静的面对着四个深更半夜来探访的战友。
周正第一个跑进墓地,挨个的寻找。
每个坟茔前都插着一个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墓主人的姓名、年龄、所在部队。
小山东木然的跟在他后面,他环顾着这个简易的烈士陵园,有点呆滞,怎么这么大的一片?这个就是当初陈班长带着他们修建的?每个墓坑里都被填上了,还有后加的,布满了整整一个山坡,黑压压一片。
小山东喃喃的说,这都是我们的战友吗?
周正仔细辨认一块木牌上的字,哽咽着说,是,都是我们师的。。。。。。
小山东怔怔的:怎么这么多阿!
他茫然的看着周正:陈班长呢?
周正不吱声,走到了下一个幕前,察看木牌。
小山东跟过去,是吗?
周正返身把他推了一个趔趄,你滚!回过头去继续看下一个木牌。
小山东坐在地上,泪水再次喷涌而出。
他默默的站起来,流着泪,还是跟在周正后面,他知道周正心里比他还难受。
张晓军并没有跟着他俩,他在墓地前面,看着林立的木牌,往地上倒酒,大喊:兄弟给你们敬酒了!酒水渗进土壤里很快消失了。
张晓军说,今天来的仓促,只带了三瓶酒,回来我们把小鬼子打得不说话了,我给你们每人敬一瓶!让你们都尝尝胜利的滋味!
这时周正那边忽然停住了,他终于找到了陈春来的墓。
他呆呆的一下在坐在墓前,不敢相信,这个墓穴的方位就是当初他们班挖掘的位置!
陈春来,你果然什么都准备好了,你早就预备好了!你早就知道!周正心里说,泪水不断流出来。
一旁的小山东默默离开了周正,他继续往前走,摸索那些木牌,大刘跟着他。他们发现陈班长旁边是大个子,再下一个,是老赵,再下一个是阿列,还有。。。。。。。都是他们老七连一排三班的,都是他最亲爱的战友!
他又哭了,他扑倒在老赵的坟墓上。
大刘掏出一根烟,点着了,放在老赵坟上:别戒烟了,回头嫂子孩子有我们呢。
小山东不知道哭了多久,他听见周正也在哭泣,张晓军在前边自言自语,哭着哭着睡着了。
强烈的阳光刺激着小山东的视网膜,剧烈的震动晃得他骨头都散了。他睁开了双眼,看见自己躺在军车上,大刘呆呆坐着,看见他醒了,也没有反应。他身旁周正也在晃晃的躺着。
他爬起来,觉得自己头痛的快裂了。他爬到车头,通过窗口往里看,张晓军正在开车。
队长!他大喊。咱这是到哪里?
张晓军回头看了他一眼,回连队!
大解放晃晃荡荡向连队驻地奔驶,同时逆着一个浩浩荡荡的车队。车队是同样的大解放军车,都蒙着伪装,车后满载着全副武装的士兵。
小山东看着一辆辆和他擦肩而过的军车,心里想,难道又要打了?
那些士兵也都回望着他,虽然是短暂的一瞬,那些年轻纯净的脸庞很快被后来的军车遮挡住,小山东心里一片悲凉,他想起昨夜那片坟茔,那里面躺着的同样是那么年轻的人,和他们一样。他们中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将永远留在这远离家乡的南疆? 又有多少人幸存?
不知什么时候,周正也醒了,他坐在小山东身边,一双眼睛又红又肿,看着一车又一车的军车擦身而过,开始很沉默,后来忽然兴奋起来,一下子搂住小山东:靠!又有仗打了!可把我憋死了这小半年!NND,这下可痛快了!
大刘龇着牙花子笑了。
小山东想笑笑,却笑不出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章 侦察兵时期 第二节 捕俘行动
经常上网的、稍稍关注国事的可能还记得这样一个谣言,即法卡山要划给越南了,一时间爱国志士都激扬万分,后来被证实是网特的妖言惑众。法卡山,英雄山,抓起一把法卡山上的土,就能触到那震人心扉的灵魂,那就是军魂。要知道为了不被越南侵犯我的主权完整,这座并不起眼的山仅在1981年的收复战中就留下了238名中国军人的鲜血和生命。
时至今天,为与越南彻底解决陆地边界的纷争,在法卡山地区的边界划分工作也在进行中,但法卡山依旧在我们手中。法卡山上两军曾经厮杀的地方如今再也看不到多少战争的痕迹了,郁郁苍苍的植被取代了当时被炸得光秃秃的山头,各种工事也被各种植物、植被所覆盖,但在阵地的周围,却仍然留下了密集的雷区,这些地雷会不会被排除?何时排除?何时排清?没有人知道,唯一知道的是:地雷已经与巍巍法卡山融为一体,成为法卡血脉的一部分,双方士兵逝去的英灵也长留法卡。
法卡山位于广西凭祥市辖区的南部边缘,西东两侧立着第26号和第27号界碑。惩越之战之后,中越谈判,我国坚持“分水岭自然边界”,而越南力主“两点取直”。法卡山成了争议最大一个点。如果两点间划一直线,正座法卡山都划归越南;若安分水岭的自然走向,法卡山正好骑在分界线上,也就是两国各占一部分。
翻开大清帝国与法属印度###殖民当局的勘界文件,也找不到相距几公里的两座界碑之间应如何划线的依据。考虑到法卡山作为制高点,有俯瞰越南境内公路之利,越方先下手为强,1980年1月,越南当局派遣337师52团一部占领我法卡山,利用有利地形向我国边境开枪开炮.并派遣特工人员渗透、袭扰和破环我国边境前沿哨所阵地。
某凭祥公职人员纪录的凭祥大事记,如下:
“1980年
1月 越军337师52团侵占法卡山,并经常向我边境村庄开枪开炮。
5月5日清晨6时 越军在炮火掩护下,在法卡山一带袭击我边境村庄,屠杀边民,抢劫财物。
6月6日17时10分 越军向本市浦荷屯附近发射82迫击炮弹3发。
7月2日 中国边防部队向越军810高地进行惩罚性炮击。
11月 越军向英阳地区炮击241发,并用机枪向我边民扫射。炸伤边防部队2人,边民1人。我市军民奋起还击,向380高地、炮台山、板达、巴支等越军据点发射炮弹198发(其中民兵发射120发),摧毁越军380高地观察所,击毙越军20人。“
别说一座山,一寸土也不能给别人!越军如此猖狂,孰可忍孰不能忍,打!面对越军一而再再而三的军事行动,我方忍无可忍决定对法卡山地区的越军采取行动,务求将法卡山地区的越军予以清除,恢复我对法卡山的控制。法卡山收复战,是广西边防部队继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战斗。
至今人们也不知道在这次惨烈的战役前夕,在主攻部队悄悄的隐蔽转移到来之前,我侦察大队就已经开始了战斗。
80年年末,一个冬季的深夜,张晓军和周正他们出发了。任务:渗透到敌后,捉舌头。张晓军亲自带队,他精心挑选几个了胆大心细业务扎实的侦察兵,开始没有选周正,觉得他大胆有余,心细不足,可伤了周正的自尊了。
当着大家的面吐沫飞溅的指天骂誓:我指定会抓到俘虏!抓不住你把我喂王八!
张晓军不同意,他又甜言蜜语:求求你了,队长,等任务结束我请你喝酒!大家都有份!
这时候,小山东也在一旁求情:队长,你都叫我跟着了,为啥不叫周正跟着?咱都是老三班的,干啥都一起吧。
张晓军看看周正,又看看小山东:真不知道你们谁比较傻。挥挥手,走吧。他心里说,或者是我最傻。
周正欣喜若狂,捶了小山东一拳,颠颠地追张晓军去了。
小山东揉着自己的胸口,龇牙咧嘴:帮他说话也挨打。也跟着跑了过去。其他六名侦察兵都笑着跟着他。
这个捕俘小分队分两组,一组射手,一组捕俘手。原计划张晓军带着射手小组,大刘带着捕俘小组,这样多了一个周正,张晓军说,你机动人员吧,直接听我指挥,不能冲动。周正说好!只要能参加行动怎么都行!
走在路上,周正悄悄的问张晓军:说实话,小山东哪点比我强?比起我,他就是个新兵蛋子!
张晓军横了他一眼:你真不知道?
周正摇摇头,张晓军说,你回头看看。
周正回头看,小山东跟在队伍的最后面,他傻呆呆的脸看见他看他,憨憨的笑了。
我还是不知道。周正回过头来对张晓军说。
张晓军说,他能给我安全感。
周正的眼睛瞪得老大:队长,你不是说真的吧?
张晓军笑。
湿冷的夜雾中,小分队来到预定设伏点,这是一个小土坡,紧靠着驻法卡山越军必经的山道。这是张晓军事先亲自化装越境到敌后踩的点。路两旁长满了高高的茅草,是潜伏的好地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山道后边有一条沟壑,越军从下面往上来,如果在土坡的上方隐蔽,从上而下捕俘,敌人稍微后撤就能一个翻滚沿着沟壑逃跑。越军本来就善于利用地形保存自己,不能留给他们可乘之机,这次任务务必得抓住一个驻守法卡山的越军,不能掉以轻心。越军当俘虏的少,他们和我军一样,胸前都有光荣弹,一不留神就把自己引爆了。所以中越战争中捉舌头有时候比拔点还难。拔点呢,摸清情况,或者炮轰、或者偷袭,三下五除二,全歼,多爽快。扰敌也好玩,化装一下,复习一下传统的游击战,打得敌人草木皆兵,自顾不暇。就是这捉舌头,难度大些,关键就是要隐蔽好。
张晓军命令大刘和小山东带领捕俘手隐蔽在小山坡下面草丛中和沟壑中,张晓军带领通讯员和一名射手在上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