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春秋第四部(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春秋第四部(完)-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管怎样,宋平公准备给向戌六十邑。当时令人在竹简上刻好了命令,给了向戌。
  向戌得意洋洋,这下算是名利双收了。国君签字画押了,谁来执行呢?司城子罕(即乐喜)。郑国有一位子罕,宋国也有一位。司城是干什么的?国土资源部部长。
  子罕看见向戌吹着口哨过来,满脸的不高兴,等到接过向戌递过来的“土地使用通知书”的时候,勃然大怒,之后,说了一段很牛的话,这段话如果放在今天的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安理会就该立即解散了。
  “对我们这些中小国家来说,外部有晋国和楚国的军事威胁,我们就会害怕,怕了就会内部团结,团结就能安定国家,同时想办法讨好大国,我们的国家就能生存。如果外部没有威胁,我们就会骄傲放纵,骄傲放纵就会动乱,动乱就会灭亡。老天给我们金木水火土,我们都要用到,缺一不可。武力也是上天给我们的,谁能够废弃它?战争由来已久,就是用来警示各种越轨行为并且弘扬各种文治德政的。圣人因此而崛起,坏人因此而灭亡,国家的兴衰存亡,君主的贤明昏庸,都是战争决定的。而你竟然要消灭战争,不是自欺欺人吗?你用骗术忽悠诸侯,还有比你更大的罪恶吗?你这样的罪恶,不惩罚你算是走运,还好意思要奖赏?真不要脸,真贪得无厌,真是老太太喝稀粥,你无耻下流。”子罕把向戌一通臭骂,骂得狗血喷头,然后拿出刀来,把那片竹简削成几段,扔在地上。
  向戌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浑身有点哆嗦。
  “算了,我不要了。”向戌说完,走了。

凡诸侯小国,晋、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所以亡也。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上面是司城子罕的原话。
  对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解,子罕的话坦诚得令人吃惊。在他看来,战争就像金木水火土一样是人类社会所必需有的,没有战争,反而毁灭。
  子罕说得对吗?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其正确性。人们可以追求和平,但是和平永远只是短暂的。外部的和平来临,内部的斗争必然要起来。
  和平,可以追求,但是永远不要得到。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看下去就知道了。

——向戌的糗事
  回到家里,向戌渐渐冷静下来,这个时候,他开始反思,那时候的人喜欢反思。
  他首先想起两年间的三件事情,分别发生在楚国、郑国和卫国。
  楚国令尹屈建领兵灭了舒鸠,楚康王很高兴,就把舒鸠赏给屈建。可是屈建推辞了,他说这都是先任令尹蒍子冯的功劳,于是楚康王把那块地给了蒍子冯的儿子蒍掩。从那之后,屈建得到了楚康王充分的信任。
  郑国成功讨伐了陈国,郑简公上给子产六邑,子产一再退让,结果最后只接受三邑。
  在卫国,流亡齐国的卫献公成功复位,于是赏给头号功臣公子免余六十邑,可是公子免余坚决不要,最后也只接受了三十邑。
  以上的三个人,都是著名的聪明人,他们为什么有赏赐都不要呢?
  想了别人,向戌又想起自己的往事来了。
  
  当初,宋国整个桓族被赶到了楚国,只剩下自己因为跟华元关系好而留下来,并且因祸得福作了左师(见第一三七章)。
  自己做了左师之后,贪污腐败的事情也没少做,不过做得比较高明一些。譬如那一次跟荀偃和士匄合伙攻打逼阳,就完全是借重晋国人的力量,宋国人没话可说。
  即便如此,自己这些年来也是风风雨雨,忐忑度日,有被人欺负的时候,也有昧着良心干坏事的时候。
  十年前华元的儿子华阅死了,华阅的儿子皋比还小,于是华阅的弟弟就想侵吞侄子的家产,派人在向戌家附近把皋比的管家华吴给杀了,恰好被向戌给碰上了,怎么办?见义勇为?傻瓜才见义勇为呢。
  “几位好汉,我,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向戌决定保自己的命要紧。
  “记住了,这是皋比让我们杀他的。你要是敢出去乱说,杀你全家。”几个刺客这么对他说,然后把华吴的老婆也给带走了。
  过了两天,宋平公知道这个事情了,把向戌给找来商量,要把华臣驱逐出境。向戌想起那天的事情来就害怕,他怕华臣以为是他告的密,于是对宋平公说:“主公,算了,家丑不可外扬,再怎么说,华臣也是个卿啊。”
  宋平公听了向戌的话,没有追究华臣。可是,向戌自己反而怕得要命,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个短一点的马鞭子,只要是经过华臣家,一定打马快速通过。
  终于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向戌想不到的事情,算是彻底解放了他。
  这一天,有一条疯狗在城里咬了人,大家很愤怒,拿起棍棒追打疯狗。狗跑得挺快,打狗的人也越聚越多,简直是成千上万,一路呼喊着一路追赶。也是命中注定,这条狗慌不择路,竟然钻进了华臣家中,打狗的人们也就冲了进来。
  华臣正在家里喝茶,猛然听见外面人声鼎沸,一片喊打喊杀声,当时吓得够呛,以为是来杀自己的。怎么办?当时来不及细想,翻墙而出,一路狂奔,竟然逃亡到了陈国。后来尽管知道那一次人们不是来杀自己,但是已经吓得神经衰弱,再也不敢回宋国了。
  从那之后,向戌才有了安全感。
  除了这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让向戌想起来就睡不好觉的。
  
  就在一年前,向戌还害死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宋平公的太子公子痤(音矬,即粉刺)。
  原来,当初芮司徒生了个女儿,浑身很红而且都是毛,于是就给扔掉了。宋平公老妈的侍女给捡了回来,取名叫弃,就养在宫里,长大了出落得非常漂亮,就伺候宋平公的老妈。有一天被宋平公看见,惊为天人,要到了自己身边。后来生个儿子叫做公子佐,相貌奇丑但是性格温和。
  宋平公的太子叫做公子痤,大概生下来脸上就有粉刺吧。公子痤很帅,但是心黑手狠,向戌很怕他。公子痤有一个太监叫做伊戾,虽然是太监的头,可是不被公子痤信任,非常恨公子痤。
  那一天楚国有使者来,因为跟公子痤私交很好,公子痤就请求在郊外设宴请他,宋平公同意了。伊戾也请求跟着去,宋平公也让他去了。公子痤之所以要在郊外宴请楚国特使,就是因为这种私人场合适合朋友聚会。这边在吃喝,伊戾悄悄地叫了几个哥们,在附近挖了一个坑,杀了牛羊,放了一份盟书,制造了一个公子痤和楚国使者盟誓的假现场。布置完毕,立马回去报告宋平公,说是太子跟楚国人私下盟誓,准备借楚国人的力量叛乱。
  “怎么会?他已经是太子了,没必要吧?”宋平公不相信。
  “他想早点当国君啊,夜长梦多知道不?”
  宋平公还不信,派人去察看现场,发现确实有物证。
  宋平公有点怀疑了,于是找来向戌和弃夫人询问。
  “我们早就听说了。”两人异口同声。
  等楚国人走了,宋平公就把太子给下到大狱了。太子知道是被人给陷害了,可是没机会申辩,就请人把公子佐给找来,请他去帮自己到父亲那里解释。
  “老弟,都靠你了,要是你中午还不回来,我就知道没戏了,我就自杀算了。”公子痤挺有骨气,做了两手准备。
  公子佐是个实在孩子,找到父亲为哥哥作解释,宋平公决定放了太子。
  公子佐高高兴兴出来要去把好消息告诉哥哥,谁知道一出门遇上了向戌,向戌早就打听好了公子痤的话,所以就在这里跟公子佐聊上了,什么天文地理,什么奇门八卦,什么老鹰跟猫结婚生了猫头鹰,乌鸦强奸了老鼠才有了蝙蝠等等,一口气聊到了中午。那边公子痤一看到时间了,也没犹豫,准时上吊自杀了,上吊的绳子也是向戌让人给准备好的。
  公子痤死了,公子佐就做了太子,弃夫人成了第一夫人。
  实际上,就等于是向戌害死了公子痤。
  后来,宋平公知道了真相,把伊戾给蒸了喂狗。
  为这件事,向戌一直睡不好觉,一怕冤鬼,二怕宋平公追究自己作伪证的责任。
  那么,弃夫人不是很感激向戌吗?不是可以作后台吗?向戌对此也没信心,这就要说到另一件事情了。
  
  就在公子佐当上太子之后不久,有人在向戌的面前吹嘘弃夫人,这时候弃夫人被称为君夫人。
  向戌对君夫人很不满,因为公子佐能够当上太子,自己的功劳很大,君夫人竟然没有一点表示。
  “你谁啊?你哪个单位的?”向戌故意问那个人。
  “我是君夫人家的。”
  “君夫人?君夫人哪个单位的?”向戌装疯卖傻。
  那个回去之后向君夫人作了汇报,君夫人一听,这不是对我不满吗?没错,我欠你人情,我还还不行吗?君夫人派人送了玉璧、锦缎、马匹等给向戌。
  “哎哟哎哟,多谢君夫人。”向戌得到了好处,也不问是哪个单位送来的了。
  好处得到了,可是,向戌心里有点打鼓了,他不知道君夫人现在怎么看自己。早知道,不如留着这个人情。
  
  想了这么多,向戌终于想明白了。钱财乃身外之物,不是越多越好。命只有一条,保住命才是最重要。自己是桓族,而宋国是戴族的势力,自己只能说是弱势群体。另外,宋平公不知道怎么看自己,君夫人也不知道怎么看自己,说不定他们早就对自己看不顺眼了。
  这么说吧,如果有人存心要害自己,罪名并不难找。这样的情况下拿到六十邑,那不是招人嫉妒吗?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想到这里,向戌一身的冷汗,自己能够活到现在,简直可以说是奇迹一件了。
  “是啊,我已经有一百邑了,还要那么多干什么?找死吗?”向戌想明白了。
  这个时候,家里有人听说宋平公封赏给向戌的六十邑被子罕拒绝了,吵嚷着要出兵攻打子罕,向戌立即制止了他们,他说:“我将亡,夫子存我,德莫大焉,又可攻乎?”
  向戌终于明白,子罕是救了自己。
  从那之后,向戌不再贪污腐败了。

——子罕的故事
  说完向戌,就要顺便说说司城子罕了,否则就很不公平。
  子罕叫做乐喜,是戴族的人,因此家里的根基比向戌要厚实得多。即便如此,子罕也没有仗着权势贪污腐败。
  有一件事情对子罕的触动很大,那是十二年前的事情了。当时郑国的尉氏、司氏、堵氏几家叛乱,杀死了子驷、子国和子西,逃到了宋国(事见第一四〇章“西宫事变”)。后来郑国人送来一百六十匹马和师筏、师慧两名乐师到宋国,请求交换郑国的逃犯。子罕当时贪图郑国的贿赂,就把堵女父、尉翩和司齐给送去了郑国,因为比较欣赏司臣,偷偷把司臣送到了鲁国。后面不用说,送回郑国的三个人都做成了人肉干。
  送来的两个乐师都是瞎子,那时候的职业乐师都是瞎子。有一天,师慧经过朝廷门口的时候想要小便了,搀扶他的人说这是朝廷门口,咱们前面找个角落解决吧。师慧说了:“没事,这里没人。”搀扶他的人就说怎么能说朝廷没人呢,师慧说了:“朝廷肯定没人,否则怎么能用几个大夫换我们这两个瞎子呢?”
  师慧最终还是找了另外的角落的解决了问题,但是他的话传到了子罕的耳朵里,子罕当即坚决请求宋平公把师慧送回郑国了。为什么?因为他惭愧。
  按着国际惯例,别国前来避难的人都是客人,即便他在原国有罪,在流亡的国家也有义务保护他们。为流亡的人提供保护事关国家尊严,即便所在国没有能力保护他们,也决不能交给原来的国家去处罚他们。即便是晋国楚国这样强横的国家,也不会逼迫别国把罪犯交给自己,当初晋国也只是要求各国不要收留栾盈,而不是一旦发现就移交晋国。所以那时候,晋国的罪犯可以逃到晋国的盟国,楚国的罪犯也能到楚国的扈从国继续生活。
  而宋国为了一点好处,就把郑国的罪犯送回了郑国,可以说是有损国格的。
  对于此,子罕原本就有些后悔,到师慧以撒尿来讽刺宋国人没有尊严的时候,子罕就已经是痛心疾首了。
  “我再也不能动这样的贪念了。”子罕下定了决心,这件事情对他触动极大。
  
  这件事情之后不久,有人拿了一块宝玉来献给他。准确地说,是一块璞玉,没有加工的那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