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毒的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烟毒的历史-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大烟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烟馆设置一排排短床,床上放着一个高枕,一盏烟灯,吸烟者一个挨一个躺在那里吞烟吐雾。有些烟馆,还雇请年轻女子侍候,陪同烟客吸食,几类似于上海的花烟间。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鼓励下,太原的大烟馆开业,都明目张胆地在《山西新民报》上刊登广告。武直刚在《鸦片对山西人民的毒害》一文中列举了六个大烟馆(当地称为土膏店)的广告,兹抄录二则:
  会仙土膏店开幕启事
  择于阳历九月十九日开幕。本店开设麻市街西四十三号,房屋洁亮,宽茶阔役,招待周到。价钱格外克己,货质保君满意。各界惠顾,诸君盍兴来乎!
  会仙号主人启
  东聚兴土膏店开幕启事
  本号开设太原市西肖墙街十二号。专购上等原浆,净货细煮。福寿烟膏,清凉芬芳,与众不同。特设雅座,专备女客消遣。招待周到,保君满意。兹定于十月十四日正式开幕,务请先临一试,方知言之不谬也。
  从上述广告来看,大烟馆的主人为了赚钱,真是丧尽了天良,恬不知耻,竟然公开地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尤其是刊登以女色招徕雇客的广告。这真是无耻之尤!
  大同的烟馆,在日本督促下,纷纷增加床位和烟具等设备。烟馆设备以鼓楼西的一处最为完善。该烟馆租赁聚宝源饭店为营业场所,有10余间房屋,单间开设雅座,备有精制的吸烟器具,专供上层人士使用;另有大房一处,名曰“混堂”,烟具和设备远逊于雅间,供下层烟民使用。顾客一入门,即有招待员殷勤接待,先让座位,再选择鸦片的品种数量,然后开灯吸食。除茶水方便外,还备有瓜果、糕点,可随意选食。
  内蒙古。民国初年绥远地区城镇普遍开设烟馆,“清水净烟”的招牌触目皆是,烟馆大门两旁贴着醒目的对联:“去病增寿饭后一袋烟,守灯静养胜做活神仙。”日寇占领绥远以后,烟馆更多,而且雇用青年妇女招待,诱人抽吸。这些青年妇女陪烟客围灯横卧,并头对吸,烧烟侍茶;或兼事卖淫,满足烟民色欲。
  辽宁。在日寇占领下,辽宁各地烟馆林立,也有吗啡馆存在。由于经济状况不同,存在着富人吸大烟,采煤工人、小商贩扎吗啡、抽白面的情况。抚顺千金寨比较有名的大烟馆有别有天、雅聚轩、新桃园、登仙阁、小瀛洲等,新站欢乐园一带则有广发成、永感楼等。这些豪华烟馆设备华丽,还备有花枝招展的女招待,公开接待烟客。她们一面陪同烟客,面对面地躺卧在烟榻之上,为烟客“打大烟”,侍候“瘾君子”;一面说说笑笑,勾勾搭搭,甚至发生色情行为。在这些烟馆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抽口大烟玩玩票,花烟馆里去买俏。”
  吗啡馆则多为日本浪人所设。1933年,日本浪人在南山城地区开设了江上洋行、山下洋行、田中洋行、山本洋行等吗啡馆。贩卖海洛因和吗啡。一些贫苦的人吃不起大烟,吸海洛因、扎吗啡,很快就成瘾,快者三四个月就一命呜呼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烟馆(3)
吉林。在日本和伪满政权的统治下,烟毒泛滥,各县都设立鸦片零卖所,其实就是大烟馆。1933年至1934年,开通县城仅13000余人口,即有庆丰恒、诚记、玉兴和、兴顺盛、厚记5个鸦片零卖所。每个鸦片零卖所内,都是间壁得仅容两人的抽烟单间,床上铺着厚厚的垫子。一般鸦片零卖所有10余间单间,诚记、玉兴和等大的鸦片零卖所多达20余个单间。每个鸦片零卖所都有管烟、看灯的人,负责售烟、倒水等服务。在这些鸦片零卖所内,还备有打扮得妖艳的女招待,为烟客烧大烟,兼作色情服务。这些鸦片零卖所以色、烟二欲,引诱了不少顾客,以至于抢了当地青楼生意,窑娼的“花界会”为此多次提出抗议,要求取消女招待。
  此外,还有私烟馆和花烟馆,如王印、丁发甲即开有这种烟馆。这类烟馆,用自家的床榻、烟具,开灯供客吸食,家庭中的妇女(包括妻子、女儿和儿媳等)侍候烟客,或陪客烧烟,齐头对卧,一人一口地吸食;或兼做暗娼,提供色情服务。
  黑龙江。日本占领后,黑龙江已是到处建立鸦片烟馆,仅讷河即有六处大烟馆:县城四处,拉哈镇两处,乡镇村屯到处都有卖大烟的。当时的大烟馆有三个等级:一等烟馆设有许多房间,且多为雅座,有的还有女招待,打扮得妖艳,专门为烟客烧烟,看火,卖弄风骚;有的大烟馆馆主为了多赚钱,竟然让自己的老婆、女儿以色情勾引烟客。那时,讷河流行一个下流小调,开头是这样的:“话说宋老三,他家卖大烟。一辈子无儿生个女婵娟,这姑娘年长二九一十八呀……。”二等烟馆的房间稍小,设有床铺,备有烟具,可就地吸食。三等烟馆则只有一二间门市房,没有床铺、烟具,只是零星贩卖熟膏。
  安徽。民国10年左右,安庆全城有大小烟馆数十家。既有豪华的大烟馆,也有一些低级小烟馆。在安庆城西门一带有好几家低级小烟馆,凭女色引诱烟客。如高祥夫妇都是大烟鬼,为了“以烟养烟”,在糍粑巷租了一楼一底的单家独户的房子,开设烟馆。他的烟馆设备尚可,经常开二三盏灯,以妻子、女儿侍候烟客,其女儿高兰英颇有几分姿色,吸引了不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大小老板、商店大伙计前来吸食。
  五巷口有个李小脚,是个寡居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在自己家中开烟灯,以其姘夫地痞蔡大宝挡门户,自己和两个女儿侍候烟客;家中也开二三盏烟灯,引诱西门外粮食行、棉花行的老板、大伙计前去吸食。
  义云理发店老板徐义云,夫妇两人在自己家的楼上开烟馆,仅一盏烟灯;他以开烟灯为诱饵,吸引商人前去谈生意,聚赌抽头,兼营烟、赌二业。
  同安桥的毛兴鼎开了个流动烟馆,带着烟具、烟条送烟上门。
  西门城内黄甲山有个张大个子,开了间花烟间,家中经常有二三个烟花女子,陪客人烧烟,陪客人说笑。
  沟儿口有家伞店的楼上,有张老头子夫妇二人,带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开烟馆,由于一家三人都是瘾君子,家境破落,设备差强人意,只能吸引穷烟鬼吸食。
  以上这些小烟馆,其主人的结果都很凄惨,高家门庭冷落,家败人散;李小脚女儿远嫁,自己死时无人替她入敛收尸;毛家连衣食也不周全;开花烟间的张大个子,因烟馆闹事,坐死牢中;张老夫妇入不敷出,衣被卖尽,贫困而死,其女儿骨瘦如柴,沿门乞讨,也饿死街头。之所以如此,大概是这些小烟馆的主人皆是瘾君子,穷极无靠,出此开烟馆养活自己的下策,结果却是家破人亡,适得其反。
  江苏。江苏紧临上海,自上海开埠后,江苏的鸦片就泛滥起来了。昆山距上海50公里,自民国以后,烟馆日渐增多,一条短短的弓箭街,即有4家烟馆;全昆山县城,烟馆多达百余家。
  不过,昆山的烟馆,多是低级的“燕子窠”,当地人称之为“烟灯”,大概烟具简陋,除一枪一灯外,别无长物吧。当时有人写打油诗,讽刺这种情形,诗中写道:“燕子窠,燕多,数榻横卧如燕窝,烟泡敷在烟枪上,状如燕子衔泥做燕窠,吱吱呱,吱吱呱,吞云吐雾乐乎乎!燕子营窝人称道,人做燕窝命呜呼!”当时,昆山境内有几个烟灯最著名:一是酒店弄二号龚阿三与丈夫合开的烟灯,龚氏妓女出身,染有烟瘾,日寇占领昆山后,在自己住所开设烟灯,并招雇了一批上海、苏州的妓女作招待,烟、妓兼营,为害一方。二是“双福堂”,是钱姓苏州妓女所开。钱氏妓女结识了一个日本浪人,合开了楼下卖淫、楼上卖烟膏的“双福堂”,也是烟、妓并营。三是西街口的一家烟馆,为青帮中人胡氏所开,有烟铺四五间,及“雅座”二间,并雇佣男女招待多名。四是南街一家烟馆,是昆山较早的燕子窠,以烟膏质量好闻名,深受大地主、大商人欢迎。他还在家设赌场,坐抽“头钱”,烟赌兼营。五是啸楼茶馆,是青帮中人周禹门所开,楼下开茶馆、书场、摆赌台,楼上开客栈、烟灯,并有暗娼陪宿,是烟、赌、娼三毒俱全的去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烟馆(4)
此外,昆山的旅社,如花园饭店、正泰旅馆也兼设烟灯;妓院如勾玉弄、九步三湾、后等处,也兼设烟灯。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的南通,遍设售吸所。售吸所,其实也是大烟馆,有些取个雅名,如安乐宫、新新、爵禄之类。
  浙江。温州城在清朝末叶即有很多烟馆,即使是冷街僻巷,烟馆也到处都是,不可胜数。温州的烟馆分二等,一是大土馆,这类烟馆都以房间雅洁,烟具考究,服侍周到招徕烟客。大土馆房内明窗粉壁,几榻洁净,并悬有名人字画,陈设古雅。金漆炕床上,冬天加盖皮套或棉垫、棉靠背,并添置火炉;夏天则换上芦花垫或龙须席。烟客进来,香茶、水烟、热毛巾源源送至;并雇有佣人代客烧烟、装烟;有钱的人甚至躺在烟榻上,一张口,就有象牙烟嘴送上嘴来,就可以吸食。烟具也很考究,烟盘有红木的、白铜的;烟枪以紫竹制成,更考究的则以甘蔗、象牙制成,配以白玉或象牙的烟嘴。烟斗也有炒斗、平斗之分,而以广东梁有轩朱砂斗最有名,斗角边配以银质马鞍桥。还有绵羊角烟盏、广东烟插、白铜灰扒、吴兴小茶壶。烟灯则以路桥灯,配以白铜花脚盘,虽一灯荧荧,黯如鬼火,但却被瘾君子称为“美人灯”、“迷人灯”。
  二是“煎烟馆”,俗称“鸦烟馆”,通称大烟馆。专门开灯供穷烟客吸烟,其房屋狭小,设备简陋,一个房间设有数张烟榻,大多是一副床板,两条木凳,床上草席一张,枕头两个,此外别无长物。板条桌上,放一缸粗茶,任客自喝。
  福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烟毒十分严重。清末民初,漳州城区开设烟馆20余家,其招牌字号有:双合盛、合盛、协成、兴隆、德兴、珍香、惠馨、顺和等。烟馆的特征是,门前挂一竹帘,写上本馆字号,屋檐前挂一盏方形玻璃灯,写上红字为标识。各家烟馆,大体上屋子里有厅、有房,摆设无帐烟榻数张,大榻可供五六人,小榻可供二三人横躺吸食,各置有烟盘,其中配有烟枪、烟灯、烟扦、茶具等。烟枪一般用甘蔗套上竹筒,配上烟斗、烟嘴制成。当地人喜欢这种烟枪,有“甘蔗入竹筒,吸了才会爽”的说法。国民党实施“寓禁于征”后,烟馆一夜之间变成了“戒烟所”,仍旧卖烟,侍候瘾君子,所谓“亏本生意无人做,杀头生意争着干”,莫此为甚了。
  湖北。1933~1938年,汉口各个地区都设有售吸所,是供人吸食鸦片烟的场所,亦即烟馆。分甲乙两级,甲级的房间都是雅座,铺设讲究,并雇有专人侍候烧烟,如后花楼的三太、统一街的福生等。乙级则为普通房间。当时汉口有22家售吸所,只有2家为甲级,其余皆为乙级。每个售吸所都备有百两至几百两的烟膏,10至20支烟枪。烟枪以老膏烟枪为最好,其价格高达100银元,普通烟枪则30银元。床位也颇讲究,冷有毛皮垫褥,热有广东凉席,还备有泥金茶壶、上好香茶。
  售吸所还设门市,零售烟土、烟膏、烟泡。每家都雇有工人,少则10人,多则二三十人。工人每月工资8至10元,每天工作10至16小时。售吸所每月营业额最少四五千元,可净赚一千元,但必须按时交纳营业执照费、戒烟执照费等税捐。(参见田梅村《旧社会鸦片烟业在汉口》)武汉沦陷后,售吸所有了很大发展,共分甲乙丙丁四等,甲等每次配给烟土十两五钱,依次递减为7两5钱、4两5钱和3两。当时武汉共有100余家大小不等的售吸所。
  湖南。1920年左右,辰溪县城刘运宽开了一个大烟馆,设有专门烟床两铺,烟具齐全,馆舍整洁,招待“殷勤”。他的儿媳张氏颇为婀娜多姿,又晓风情。凡是有体面的烟客上门,都由她招待:陪抽烟,伴闲谈,调笑嬉戏,毫无禁忌。由此,招徕了不少人前往。1930年左右,刘黑也开了烟馆,其房舍狭小,烟具低劣,没有专门烟床,只好在自己的睡床上营业。不过,他经营有方:对老客求现不赊,对新客稍微通融,对“发蒙者”免费供应。
  广西。梧州是云贵两省烟土集散地,烟毒泛滥成灾,吹烟馆(即大烟馆)遍及全市各个角落,其中四方井附近较为集中,多达10至20家。吹烟馆是公开吸食鸦片的地方,规模都很小,必须向官方领取牌照,交纳烟灯捐。一些大的商店,也开设烟灯,让顾客边吸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