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心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心语-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魑匦套锓傅募杏R蛭河觳淮蠖溉酥诙啵甘场⑹卟恕⑺吹裙┯粽拧K裕趁诺荷系目词毓僭泵磕甓家龃笈溉恕T谖颐悄歉鍪贝桓鋈巳羰欠缸锉环⑴涞健吧趁诺骸保旧暇偷扔谑潜慌辛怂佬獭�

  六、关键时候你还去喝酒

  我立即让办公室通知“黄泥冈案件侦破专案组”的缉捕人员马上集中汇报案件进展情况。但紧急通知发出之后,等了将近两个时辰,有关人员还没有到齐。那蔡府的府干见状讽刺我说:你原来安排得这样“扎实”呀!专案组的人哪里去了?该不会是喝酒赌博去了吧?我连忙掩饰说:不会的,我手下的人怎么会分不出轻重缓急呢?一边使眼色让差役们再去催促。

  正在这时,只见阶下有一个人舌头僵硬地喊报告,摇摇晃晃地立在帘前,我一看见他那醉鬼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问他说:你是什么人?那人回答说:小人是三都缉捕使臣何涛。我问:前日黄泥冈抢劫生辰纲一案,是分工让你主管吗?何涛回答说:是!我接着问:那你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会议通知发出了两个时辰,你才赶回府衙来?何涛回答:报告知府大人,自从下官挂帅侦破此案,一直是兢兢业业,废寝忘食,昼夜无眠,已经派出了好些经验丰富,眼明手快的公人到黄泥冈附近调查了解,摸排嫌疑犯人,准备实施抓捕;下官也对敷衍塞责,工作不力的下属进行了杖责,但到如今也还是没能找到盗贼的踪迹。这决不是下官消极怠工,应付上级,实在是出于无奈。

  七、重压之下出效果

  我喝问道:既然你说自己对工作那么认真负责,本府问你,刚才跟谁喝酒去了?何涛说:是跟黄泥冈附近村的几个保正,这都是为了工作!我一听他狡辩,就拍案而起说:胡说!“上不紧则下慢”。我从一介书生,考中进士,一级一级熬到这济州府尹,真是太不容易了!今天东京太师府差一干办,来到这里传达太师的台旨:限十日之内,一定要捕获这些盗贼,验明正身,押解进京。如果逾期不能破案,我被撤职丢官事小,弄不好还要被充军沙门岛。你是个缉捕使臣,又是专案组长,但对案件侦破毫不用心,还沉溺酒场,喝得酩酊大醉,以致遗祸于我。你们不替我分忧,还要你们何用?在我被充军沙门岛之前,先把你这家伙迭配远恶军州,雁飞不到的去处!

  说着,我就叫过来文笔工匠,将何涛捆绑在柱子上,在他的脸上刺下“迭配……州”字样,只是空出即将充军的州名,然后训斥他说:何涛,本官知道:不施加点压力,你就不卖力干活儿!你如果在十天之内捉不到盗贼,可别怪我不客气,你的重罪我决不轻饶!

  当然,这也是我焦急之中的无奈之举,是属于没办法的办法!同僚梁中书催我,上司蔡太师逼我;我又不是神仙,又没有三头六臂。眼看我的官职不保,性命堪忧,我不逼下属官吏,还能怎样?但令我没有想到地是,这一逼还真逼出效果来了。何涛也不知想了什么办法,采取了什么措施,总而言之,竟然把打劫生辰纲的盗贼给挖了出来,还抓住了主要嫌疑犯之一——黄泥冈上假装卖酒的白日鼠白胜。基本上算是初战告捷。

  大家说,对于那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不把豆包当干粮的庸吏们,是不是真地该逼他们一逼?

  参考《水浒传》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官场上都是以权压人,没道理可讲
《水浒传》边缘人物的内心独语系列之三十六

  何涛(济州府观察):

  官场上都是以权压人,没道理可讲

  官场上有很多的潜规则,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你一不小心就会闯了“禁区”,就会违反了游戏规则。轻则你会被冷落搁置,得不到升迁提拔,重则丢官罢职,甚至锒铛入狱,丢掉性命都是很有可能的。

  一、先从等级制度讲起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我想,只要在官场上混过的朋友,都会对官场上的等级森严和以权压人有着深刻地体会。官场的潜规则首先是等级森严:你是什么官职,属于什么级别,有多大权力,应该享受什么待遇,都是早已明白确定下来的规矩,谁也不能逾越。

  这最早可以追溯到等级制度的产物——国家的出现。为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尊严,我国古代就创立和健全了一套规范人们礼制的行为。比如说,逸礼《王度记》就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意思是各级官员在出行时所乘坐的车马都有严格的规定:皇帝级别坐六匹马拉的车,也就是“天子驾六”;稍次一级的诸侯级别坐五匹马拉的车;又次一级的公卿坐四匹马拉的车;再次一级的大夫坐三批马拉的车;再次一级的士坐两匹马拉的车;一般的老百姓则只能坐一匹马拉的车。这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违反和超越。否则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如果官场上的事情都像坐车一样,有着明确的条文规定,那就一切都好办了,大家只用循规蹈矩,按章办事,不越雷池一步就是了。问题是,官场上有很多的潜规则,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你一不小心就会闯了“禁区”,就会违反了游戏规则。轻则你会被冷落搁置,得不到升迁提拔,重则丢官罢职,甚至锒铛入狱,丢掉性命都是很有可能的。

  二、主席台上座次的讲究

  比如说济州府衙召开大会时,主席台上的座次是有讲究的,该谁在前,该谁在后;该谁居中,该谁居边,都有着一定的规矩。假如不该你坐的位置,你去贸然坐了,就违反了官场的潜规则。开会发言讲话时,一般情况下职务较低的官员,要放在前面讲;职务越高的官员,越放在后面讲;职务最高的,放在最后讲。职务较低的官员,讲话不算数但还要先讲,讲完后总要带上一句:如果我刚才讲得有什么不对或不全面的地方,最后以某某领导讲得为准。当职务最高的官员讲完后,会议主持往往还要强调几句:某某领导的重要讲话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博大精深,含义深刻;意义重大,高屋建瓴。望大家回去后,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高潮,分层次召开会议,认真传达精神,抓好会议落实。各级各单位要将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府衙文秘处。在那个公开场合,把马屁拍得让人听着都烦!

  三、饭桌上的讲究

  开会是这样,吃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四四方方的“八仙桌”是地地道道的“国粹”,本来是中正和平的象征,大有几分“中庸之道”的意味,是无所谓什么座位上的高下卑贱之分的,但是人们却偏偏把它分出了主位和客位。在酒场上每次都是职务最高的要员坐主位,其他的官员按职务高低分别在高官的两边依次落座。吃饭的时候也有讲究,每一道菜得大官先动筷子,其他官员再依次夹菜;喝酒的时候也是这样,大官先端酒杯,其他官员依次端杯。你要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又“幸运”的坐在了一群大官的饭桌,那就活该你倒霉挨饿吧。象那种“领导没坐他先坐,领导没说他先说,领导没吃他先吃,领导夹菜他转桌,领导没喝他先多,领导情人他乱摸”的家伙,绝对是官场上的一个“傻冒”儿,肯定混不长久的!

  四、以权压人是官场的陋习

  官场上的又一个规则是以权压人!本来“下级服从上级”是官场上自古以来的规矩,要是没有个规矩,下级不把上级当回事儿,随随便便地顶撞上级,那朝廷的旨意还怎么完成呢?问题是我说得上级以权压人,已经严重超出了“下级服从上级”的范畴,纯粹变成了利用手中职权,欺负压制刁难下级。比如说济州知府吧,做为我们的主管领导,顶头上司,不是想办法如何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团结大家一起把事情干好,而是一上任就在全体会议上说:在济州府里,要树立绝对的中心意识,权威意识;说白了就是以知府为中心,牢固树立知府的权威。也就是说在这里知府的话就相当于朝廷的话,必须做到对也是对,错也是对,说一不二。知府还解释说: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要大家服从俺这个人,而是要大家服从俺这个职务,因为职务是朝廷任命的,所以谁如果跟俺过不去,就是跟朝廷过不去。知府还说:你们都记着,整天拿着朝廷的俸禄,就要为朝廷干活儿;干好了,那是你们的职责;干不好,那你们就要负责。谁捅篓子谁负责,谁拉巴巴谁擦腚眼儿,想叫我替谁担责任,门儿都没有。

  比如说,每年催收皇粮国税的时节,知府总是把我们这些吏员打发下去,每人承包一个县或者地区,限定时间完成。至于分包催收的吏员想什么办法,采取什么措施,知府大人一概不问;只有一条纪律,那就是不准引起上访告状,否则就追求谁的责任。他曾经得意得对别人介绍经验说:这叫明确任务,明确时间,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官吏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咱是只要结果,不问过程。谁要是在收粮收税的过程中出了问题,逼出人命或引起上访告状,那就叫谁吃不清兜着走!谁叫他不注意工作方法,措施粗暴,引起民愤呢?大家听到这些话后,都有些哭笑不得,摊上这样的领导,俺们真是到了八辈子霉!

  还有一次,知府为了讨好朝廷,主动争取了一批搜罗花石纲的差役。大家知道,花石纲主要是以奇花异石为主,这些东西又大多出自山清水秀的江南太湖一带,济州山穷水恶,根本不是出产那种灵秀物品的地方,可知府大人硬是以权压人,他说:我不听许多客观条件,谁能完成任务,就接着当你的官;谁感到为难觉得完不成,就早点交出乌纱帽,退位让贤,能完成任务的人多得是!没办法,大家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纷纷到有钱人家强征暴敛,向老百姓摊派苛捐杂税,筹集银子,然后到太湖去买奇花异石回来交差。更有一个哥儿们,暗地里套通造假集团,用泰山上的花岗岩,经过加工假造,竟然也造出了足以以假乱真的太湖石!知府知道后,还夸奖说:这就叫“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你说,我们这些小小吏员,命运掌握在那些达官贵人的手里,日子难混不难混?所以,我们都私下里烧香拜菩萨,祷告说:千万保佑我们能平平安安地混下去,别摊上十分难干得棘手事儿。

  五、我被任命为专案组长

  时间不长,在黄泥岗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生辰纲被劫案。知府大人在案件侦破分工会上,竟给我任命了个“黄泥冈特大抢劫案侦破专案组”组长,理由是我的职务是“三都观察使臣”。大家别觉得我的职务名字看起来挺长,其实只是由于朝廷任命的官员太多,没地方安排,就胡乱起个名字,像我也就是州府里主管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一般武职官员罢了,最多相当于后代的公安局长。大家一听知府点名让我当专案组长,都长长地出了口气,我知道他们的潜台词:这次又躲过一劫!我心里说:你们是躲过了一劫,而我却在劫难逃了。接着,知府又按照惯例讲了案件侦破的重要性,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要求每天晚上召开一次碰头会;接着又讲了奖勤罚懒的一些话,不过是一些例行公事的口气。但我知道,这个千斤重担是落在了我的肩上,结果是好是歹都要我自己扛!

  于是,我就赶紧带着士兵下去逐村逐户进行拉网过筛式的摸排调查。但那些保正们不在意,不配合,都说本村没有这样的怀疑对象,侦破工作一时陷入僵局。知府大人呢?自从那天安排以后,再也不问破案的事儿,连他说得每晚集中汇报案情,似乎也忘了。我几次前去找他汇报,却碰见他不是喝酒打牌,就是和小妾###,根本就没有时间听我多说。

  六、喝酒喝出麻烦来

  那天,我觉得心里有些烦闷,就找下边的几个哥儿们去喝了两杯。大家劝我说,你的优点是工作努力,办事认真,争胜心强,不想挨领导批评;你的缺点也正是工作努力,办事认真,争胜心强,不想挨领导批评。这句话把我绕得脑袋有些晕,就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总结,大家一仰脖儿把酒灌进肚里,都看着我哈哈大笑。正在这时,接到通知说,知府紧急召集专案组成员开会。我一听放下酒杯就要赶去,一个好友对传令兵说:你回去告诉知府,就说何观察已经酩酊大醉,人事不省,不能前去开会了。传令兵看着我没吱声,我对好友说:你都胡咧咧些什么,紧急会议怎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