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野史三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代野史三百年-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后李卫便为彭维新设宴接风,酒至中巡,李卫叹道:“凡是共事,从来就没有不争执的。我性子急,喜欢和人争辩,屡次被皇上批评。这次和大人共事,我倒是希望不要有争执,但就不知道怎样才能没有争执呢?”彭维新说:“这样吧,我们分县清查,如何?”李卫说:“好。”

  李卫当下便让随从把浙江各州县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把纸捏成团,放在盘子里,李卫和彭维新各拿一半。彭维新没有料到的是,这些纸团其实都让李卫作了手脚,那些亏与不亏的,都暗中做了不同的标记,李卫把那些亏欠的州县,大部分都自己拿了,那些问题不大的,全分给了彭维新。

  后来彭维新虽然认真清查,但因为李卫早就做了手脚,最后是一无所获。李卫清查的时候,则让那些亏欠的州县尽快设法弥补,把事情尽快摆平。清查完后,李卫和彭维新碰头,问:“怎么样,各地可有亏欠的吗?” 彭维新说:“没有。”李卫装作意外,但又开心的说:“恭喜恭喜,我这里也没有呢。”

  于是两人皆大欢喜,一起奏明朝廷说浙江没有亏欠。雍正接报后大喜,说:“别人都说清查麻烦事多,唯独李卫那里什么事情也没有,看来这小子的确有一手。”随后,雍正便给李卫加封为太子太保,大加赏赐,浙江的其他各级官员也各升一级。由此,手下的那些人对李卫也彻底服了。

  李卫这个人脾气倔,但有一次他碰到个比他还倔的手下。某日,李卫让一个叫田芳的幕僚给皇上写奏折,请皇上封他家五代。田芳不肯写,说:“人家请求封典的最多三代,从来就没有听说封五代的,这个折子我不能写。”李卫说:“你别管,照写就是”。田芳还是不肯写,惹得李卫大怒,骂道:“你这狗娘养的,我要你写你就写,没有先例,我来创先例,干你何事?”

  田芳被骂,霎的站了起来,怒道:“我看是大人你自己昏了头,你仗着皇上对你一时的宠爱,把朝廷都不放在眼里了。我好心好意的劝导你,你不感谢我,居然还辱骂我?大人为人子孙,封三代还嫌不够,我也为人子孙,一代也未尝封过,你却骂我狗娘养的,这还有天理吗?我就是不服!不服!”

  李卫从来就没有碰到手下这么给他说话的,一时间面子下不来,只好再做怒色,说:“就算是我错了,你不服,又能怎么样?”田芳说:“你是大人,我是小吏,不要说大人骂我,我不能怎么样,就算是你把我打死,我也不能怎样!只可惜的是,大人之威,能强加到小人的身上,但小吏之理,还是直于大人!”

  田芳说完,扭头便走了。李卫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半晌都没有声音。当天晚上,李卫又派人把田芳召来。田芳下午回去想想后,觉得自己当时太冲动了,听到李卫召他,以为要杀他,进去的时候双脚发抖,脸色如土,不想李卫走上前握着他的手,笑道:“你小子有点胆识,做个小吏有点可惜了,不如我借你一千二百两银子,你去买个县丞当当,以后做上了官,也要像今天那样,正直当官,好好做事。”田芳没想到李卫如此对他,不免千恩万谢,后来田芳做了富平县丞和凤翔县令,为官期间名声也很不错。     

  李卫与田文镜、鄂尔泰是雍正朝最受宠的三个官,雍正常说他们是“模范督抚”。但是,田文镜这个人比较小人一点,他看到李卫受宠,很是妒忌,便暗地里在雍正面前说李卫的坏话,但雍正不为所动。田文镜一计不成,便转而去巴解李卫。有一次恰逢李卫的母亲去世,田文镜故作高姿态,特意派人前去吊唁,并向李卫赠以厚礼。李卫得知后,大骂道:“我老母虽死,但我也不饮小人一勺水也。”随后,李卫命手下将田文镜的使者挡于大门之外,并将田文镜送来的东西丢进了猪圈,以示不齿与此人结交。

  话说回来,李卫这样非科举出身的人为什么会得到重用,主要还是取决于雍正的选材标准。康熙晚年选官,最重官员的操守,才干倒是其次,结果弄得各地官员只顾清廉的虚名,遍地“清官”,却不做实事。殊不知,世上这清官贪官本就难以分辨,一味的追求清官,反弄出很多弊政。雍正上台后,常跟李卫说,这清官如同“木偶”,中看不中用,对社稷民生毫无裨益。因此,雍正用人,首先在才干,至于什么资格或者科举出身之类,倒是其次。恰如李卫的谥号“敏达”,既反映了李卫的为官之道,也反映了雍正的选官标准,正因为如此,李卫才脱颖而出,成为雍正朝的能臣。

  生逢其世,恰逢贵人,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乾隆江南多趣事
乾隆江南多趣事   

  《退醒庐笔记》卷上中记载,乾隆南巡到镇江,住在金山寺,相传方丈僧某,有一日随同乾隆到江边散步,乾隆见江上舟楫来来往往,十分热闹,便戏问方丈:“你可知江上船有几艘?”方丈从容答到:“两艘而已。” 乾隆笑道:“这江上舟楫来往如织,帆樯林立,怎么可能只有两艘?” 方丈答道:“我只看见一艘为名,一艘为利,名利之外,并无它舟。”乾隆听后连声说好。

  乾隆又见江边有卖竹篮的,就问这个东西做什么用,方丈说装东西的,乾隆也想学方丈玩禅机,便刁难说:“东西可装,南北就不能装吗?”方丈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木类金类之物,篮中是可以装的。南方丙丁属火,北方壬癸属水,竹篮不能装水火,是以把物件称为东西而非南北。”乾隆点头称是,长了见识。

  众人走到寺门外,乾隆一时手痒痒,爱到处题词的老毛病又犯了,便提出到照壁上给和尚们题一匾额,词臣们随后拟了“江天一览”四字,乾隆一时眼花没看清楚,误以为是“江天一觉”,随即挥笔立就,群臣见后相顾愕然。这时,方丈出来打圆场,说:“红尘中人苦于罔觉,果能览此江天,心头一觉,即佛氏所谓‘悟’一之旨也。好匾!好匾!”随后便让工匠镌刻挂上,据说现在还在。

  乾隆犯这种错误还真不少。比如“四川”本为“西川”,“许墅关”本为“浒墅关”等,都是乾隆没仔细看,信口误呼所导致,而臣下又奉为圣旨,不敢更改,于是“西川”便成“四川”。 

  不过,《蛰存斋笔记》也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不过“江天一觉”变成了“江天一监”,里面还多了个对诗的故事。 故事还是说乾隆游镇江金山江天寺,乾隆和众臣游到山巅,突然诗性大发,乾隆先吟首句:“长江好似砚池波”,大臣刘石庵续道:“举起焦山当墨磨。”众人正在想第三句,和降亩苯怯懈鑫K滦蕉ィ艽似舴ⅲ阈溃骸氨λ卟憧白鞅省薄�

  续到这里,乾隆便指定皇子嘉庆来完成最后一句,嘉庆一时答不上来,纪晓岚当时正立于嘉庆左边,便偷偷的告诉嘉庆一句:“青天能写几行多。”这句续得浑然天成,又和前面提到的文房四宝雅合,词意贯串,信手拈来,如出一手。

  乾隆得此佳句,非常开心,便说要在山顶留题,纪晓岚即请用“江天一览”四字,不料乾隆一时笔误,写成了“江天一监”,刘石庵在旁看见,便和另一大臣张玉书高声说:“览者,看也。” 张玉书也高声答道:“正是。”乾隆一时醒悟,便又索纸写了个“览”字,后将“监”字裁下,和尚们便建石亭于山巅,将此御书四字勒石竖于亭内,只可惜后来太平军来的时候被毁。

和绅拿取皇宫宝物,如入无人之境
和绅被抓的时候,其中有一大罪状就是私取大内宝物,这倒也不完全是诬赖。

  《春冰室野乘》里说,广西巡抚孙士毅从越南回来,在宫外等待乾隆接见时,正好碰到和绅在值班。和绅见后便乐呵呵的问他:“大人手来捧的宝贝啊?”孙士毅说:“就一鼻烟壶。”和绅便问他拿过来看,见这鼻烟壶和雀卵一般大小,做工精美,细看乃是一颗明珠雕成。

  和绅看了爱不释手,便说:“这东西真不错,大人送给我怎么样?”孙士毅大窘,说:“昨天我已经上奏了,过会就要呈现给皇上,这可怎么办?”和绅见他受窘,便拍拍孙的肩膀说:“跟你开个玩笑了,那么紧张干吗?”

  过了几天,孙士毅又在直庐与和绅碰见了,和绅招手把孙士毅叫过去,说他昨天也得了个鼻烟壶,不知道和你前几天送给皇上的相比如何?说完,和绅便从自己的袖里拿出一个鼻烟壶给孙士毅看。孙士毅看后大吃一惊,和绅拿的这个和自己送给皇上的几乎没有两样!孙士毅心想,这大概是皇上赏赐给和绅的罢,但后来查过皇上的赏赐纪录,并无这事。

  孙士毅后来才知道,和绅出入宫廷,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往往是直接拿了就走,从不奏明,足见其权势之恣横。

  还有一次,七阿哥和弟弟成亲王在宫中玩耍,不小心把一个碧玉盘打碎,这个碧玉盘有一尺见长,是乾隆最喜欢的摆设之一。七阿哥闯下大祸,吓得直哭,弟弟成亲王还算镇定,说:“不如我们取问问和大人吧,也许他有办法。”

  于是两人便走去求和绅,和绅开始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说:“此物岂是人间常有?我有什么办法呢?”七阿哥更加害怕,吓得失声痛哭。成亲王比较聪明,他见和绅在旁边乐,知道他有办法,便把和绅叫到旁边僻静处,说了老半天,和绅才答应帮忙,回身跟七阿哥说:“你先回去,我回头想想办法,成于不成我还不知道,不如我们明天在原来放盘的地方见后再说吧。”

  第二天,两兄弟赶到那里,见和绅已经在那里等了,见后便拿出另一玉盘,比原来那个色泽还要好,而且尺寸要大一点。两兄弟感谢和绅之余,心中却想,和绅这老小子,原来四方进贡之物,上等品都你拿自己家里去了,稍差的才送进宫!(贪污进贡之物也是和绅的一大罪状)

  和朴诖Р馇〉男囊猓枪Ψ蚴窍嗟绷说谩!肚宄笆反蠊邸分兴担∫矣夏晁程旄缡裕∫皇毙似穑狄鬃猿鎏猓婧蟊闳萌讼瘸式氖橐徊浚夂蟀咽跃矸夂梅⑾隆:蜕鹛岛螅阄侍嗟笔鼻〕鎏馐窃趺锤銮樽矗嗨担骸盎噬夏米拧堵塾铩返谝槐荆煲赐炅耍阈廊晃⑿μ岜手笔椤!�

  和绅回去想了半天,便猜到是《乞醯》一章,大概“乞醯”二字中嵌有“乙酉”字在内(《论语》中有一章说,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醯,醋也,本句的意思孔子批评微生不诚实,别人问他借醋,他自己家没有,却非要到邻居家借了后再给人家)。于是和绅便偷偷的把这事告诉他的门生故旧,结果题目出来,果然猜对,一时受益者颇多。  

  《焦里堂忆书》里说,吴县有个叫石远梅的人,世代以贩卖珍珠为业,他卖的珍珠都用一个精美的小匣子装着,里面铺有锦囊蕴裹,珍珠外包有赤金箔,最上等的珍珠往往要买两万两银子,次等的卖一万两,最差的也要八千两银子。尽管价格奇高,但买的人仍旧络绎不绝,就怕买不到。

  有人问这些人买去干什么,都说买去献给和中堂。原来,和绅每天早上起来后,都要服用一颗珍珠,服后便觉得心窍通明,一日之内的事务,都了然于胸,不会忘记。如果珍珠陈旧或者已经穿孔,就失去了效果。正因为珍珠的价格高昂,所以海上采珠之人,冒着生命风险在惊涛骇浪中去采攫此物。

  《焦里堂忆书》的作者看过洋人所作的《金塔剖尸纪》后大发议论,说古埃及女王格鲁巴坚,在埃及国力强盛的时候,用酒化一珠而服之,当时人已惊为穷极奢侈,而如今和绅将此物作为常服的药饵,其奢侈程度远在埃及女王之上。

  和绅权势熏天,家财万贯,服用个珍珠,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纪晓岚奉旨纳妾及超爆笑趣闻数则
历史上的纪晓岚远没有电视剧上演的那般洒脱自如,当时他不但得了个“娼优大学士”的外号,其本人很多事也经常被人引为笑谈。

  乾隆时期,北京达官贵人们都嗜好淡巴菰(烟草),乾隆当时尤其如此,烟瘾很大,一天都离不开。后来乾隆突然无故咳嗽,太医诊治后说:“病源在肺,恐怕是吸食淡巴菰所导致的。”乾隆听后便命太监不准再拿这个东西进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咳嗽病倒好了,乾隆于是对淡巴菰极为厌恶,并劝告其臣僚也不要嗜好此物。

  烟草其实是轻微的毒品,一旦吸食也很难戒除。纪晓岚当时为翰林大学士,烟瘾最大,人称“纪大烟袋”。他并不理会乾隆的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