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窒拭鳎峋稣驹诙右槐摺K踔僚扇私夤逍∑档穆肿优∷桑钜饽鄙蔽狻N夤逡慌蹲呙拦诿拦闯觥渡献芡呈椤罚愠鼋细缸拥拿纸信馈=峁槭映袅艘桓鼍⒌小�
不久,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因反对蒋经国在部队设立政工制度,孙蒋矛盾激化。在冲突中,蒋介石再次偏袒儿子,于1954年6月,先撤掉孙立人陆军总司令之职,再借其部下“兵谏”之事,提出“孙立人兵变案”,将孙立人软禁,这样,为蒋经国扫除了又一个强硬的政敌,为蒋经国的顺利升迁扫清了道路。蒋经国的势力一天天膨胀,逐渐控制了岛上各个部门的实际权力。但蒋介石并不急于马上委以重任。行政院长和副总统仍然是陈诚,给外人造成陈诚是蒋介石的接班人的误会。实际上,蒋介石内心自有考虑,他知道陈诚对他是忠心的,不会轻易有非份之想,另外,陈诚的身体不好,肯定只能扮演过场人物的角色,蒋介石看重的,就是陈诚这一身病,他的生命不会有很长时间,因此不会成为蒋经国的障碍。表面上,陈诚是台湾岛上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实际上,“上焉者,处处要请示蒋先生,下焉者,要向经国低头”。
枭雄蒋介石(3)
陈诚也颇“识时务”,他多次向蒋坚辞“行政院长”之职,但蒋介石认为经国当“行政院长”的时机没有成熟,总是以“国难未纾,仔肩益重”为由,不让陈诚辞职。到了1963年,陈诚又一次辞“行政院长”职,而且态度十分坚决,蒋介石考虑良久,才予批准。但蒋仍然认为经国上台的时机不成熟,因此推出财政部长严家淦,让他出任“行政院长”。
蒋介石选择严家淦,是因为严为人谦和,没有野心,到时,陈诚身体不好,可以“一死让贤”,而严家淦则能“自觉让贤”,这是蒋介石为儿子选的一个新的陪衬人物。
在蒋介石的悉心栽培下,蒋经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只等老蒋一死,权力交替便是瓜熟蒂落的事了,对此,蒋介石已十分放心,但经国掌权后,能否稳固呢?这又是他所放心不下的。1968年4月15日,是蒋经国59岁的生日,蒋介石先一天从日月潭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来,信中云:“近日在潭上研究陆象山(九渊)与朱晦庵(熹)二先生学术同异之点,尤其对其‘无极而太极’之说不同之意见……”蒋介石在信中还讲了他研究程朱与陆王两派哲学的体会和发现,最后,蒋介石教导儿子说:他一生最重视王阳明的学说,认为只要掌握这种学说,“此心存立,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之变也”,“自不致有今日人类之悲运,而大陆同胞,更无此空前浩劫之遭遇矣,吾人自当以补先哲之缺憾,则几矣,特此以为尔寿也。父示。”
蒋介石写此信的目的,就是希望儿子继承他的哲学思想,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使蒋家王朝永远保持下去。“可怜天下父母心”,蒋介石真可谓用心良苦也。
蒋介石在一心栽培儿子经国的同时,为了巩固国民党残余政权的统治,搞所谓的“反攻复国”,在台湾发展经济方面也下了些功夫。从1953年开始,连续实行了为期四年的“四年经济建设计划”。1960年1月,又指示陈诚制定了《加速经济发展十九点计划》、《1961年至1964年的第三期四年计划及长期经济建设纲领》等。在经营台岛的建设计划中,搞了一些令人瞩目的重要工程,如石门水库、台中港、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南北高速公路、高雄大钢厂等。为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蒋介石指示修改有关经济法令和规章制度,调整赋税、鼓励投资、开拓岛外市场、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等,这些都为台湾经济的起飞起到了一定作用。台湾是个海岛,也是一个多灾的地区,对于岛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蒋介石都十分关注,并亲自主持一些重大的救灾工作。1959年8月,台湾中南部发生了六十多年来未有的大水灾,受灾面积达12万多亩,灾民达30多万人。3月31日,蒋介石以总统名义,颁布《紧急处分令》,提出抢救灾害,加速重建步伐的一系列措施。如规定,从9月1日起,各项税课分别附征水灾复兴建设捐,这些收入均由行政院统筹调拨,要求各地支援受灾地区灾民,同时下令动用大批军队深入灾区,抢修和重建各种工程450项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灾民和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使台湾政权度过了因受灾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危机。蒋介石统治的台湾,处于暂时的稳定之中,蒋介石的脸上也露出了少有的微笑,这是自1950年以来他少有的舒心的时刻,他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历史前进到70年代,台湾上空又开始聚集起重重乌云。刚刚舒口气的蒋介石又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1970年10月,加拿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断交;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
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导致了后来中美建交;1972年9月25日至29日,日本国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接着,在数月之中,20多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与台湾绝交。蒋介石的驻外使馆纷纷关闭,使馆官员一个个灰溜溜的,纷纷下旗返台,一派凄凄惨惨戚戚的景象。一个个打击接踵而至,一个个坏消息联袂而来,蒋介石比当年丢失大陆还要伤心。他困窘、惶惑、气愤、伤感,各种情感杂处胸中。他吃不安、寝不宁,不由惊呼:“这世道变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枭雄蒋介石(4)
面对这多事之秋,蒋介石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为了稳定人心,他只是阿Q似地发表一纸文告,硬着头皮说:“古人常言,天下之事,在乎人为……只要大家能够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慎谋能断,坚持国家及国民独立不挠之精神,那就没有经不起的考验。”空洞的说教,毫无内容的陈词,除了让人感到蒋介石内心的恐惧与空虚外,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好在,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的失败,还不足以致命,只要没有内溃,仍可在这孤岛上苟延残喘。这时,政权方面,蒋介石年事已高,经国势力已大,现在交接,已是顺利成章。
蒋经国此时已任行政院副院长,院长严家淦有职无权,但毕竟要像神像供着,有时也不宜喧宾夺主。如长此下去,老蒋一旦过世,麻烦就大了。蒋介石考虑到这些,就想乘自己在世时,让儿子名正言顺地当上行政院长,为将来接替总统职位打下基础。
严家淦也十分知趣,自觉让贤。1972年5月,第五届“国大”召开,蒋介石当选为“总统”。严家淦即递上辞职书,蒋介石当即批准,并给立法院送去一个咨文说:“行政院长严家淦恳请辞职,已勉循所请,予以照准,兹拟以蒋经国继任行政院长。”
老蒋之心,立法院早已洞悉。六天之后,立法院以381票的最高票,将蒋经国顺利
地推上了行政院长的宝座,蒋介石忧虑的心才有了一丝宁静。然而,蒋介石对台岛的未来并不乐观,想到将来总有一天要置于共产党的管辖之下,因此,整天忧心忡忡,处于极度苦闷之中。国际关系上所出现的一系列风云变幻,确实如当头一棒,一下子击倒了这个86岁的老人,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一天不如一天。
还在1972年3月,蒋介石就做了前列腺手术,并由此转为慢性前列腺炎。蒋经国就任行政院长的第二个月,即1972年7月,蒋介石先患感冒,而后引起肺炎,于是进入荣民总医院,在这里住了一年零四个月之久,从此,蒋介石的健康便一蹶不振。
1973年元旦,病中的蒋介石照例发表致同胞文告。10月10日,双十节,他又照例发表“国庆”文告。在这些文告中,仍然表示其###的态度决不改变,仍然是那些早已听厌的高调:“纵使我们的权利蒙上一层悲痛的面纱,我们的气氛暂时受到安抚逆流的毒化,我们决不会气馁,我们不会迷失方向与道路。”蒋介石发表这些文告的目的,除了表示他###的决心外,主要为了向外界表示,他没有病,他还是台湾的统治者。
蒋介石住院期间,对外高度保密。他本应辞职,以副总统代理其职,但他一直没有这样做,为的是让蒋经国接班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1973年7月,他第四个孙子蒋孝勇结婚时,他还与他们合照,让报纸公开刊载,以向公众证明他的健康状况和并没有暗中引退。
1974年夏天,蒋介石的病情一度好转,他每天可以在花园散步,并与家人讨论政治及国际形势,似乎十分轻松与愉快。但到年底,台湾发生流行性感冒,蒋介石偶感风寒,再度患感冒而转为肺炎,这次病得十分厉害,身体虚弱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由于蒋介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而长期服用抗生素,所以此次肺炎很难治愈。
1975年1月9日,蒋介石在睡眠中发生心肌缺氧症,虽经抢救转危为安,但由于肺
炎未愈,不时发烧。3月29日,蒋介石病情转危,他高烧不退,已不能起床,他自知年事已高,多病并发,不可能治愈了。于是,他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秦孝仪拿来笔和纸。
他口授遗嘱,让秦孝仪记录,后由宋美龄、严家淦、蒋经国、倪文亚、田锦、杨亮功、朱俊贤等签字。遗嘱如下:
余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艰苦奋斗。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展开政治作战。###复国大业,方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从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光复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惟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
。。
枭雄蒋介石(5)
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勿忽。
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蒋中正
蒋介石口授完遗嘱,喘了一会气,又说:“我死后,将灵柩暂厝慈湖,那儿风景好,很像我们奉化老家。”说到这里,蒋介石闭上眼睛,再也不说话了。大家知道,此时此刻,蒋介石是在强烈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奉化溪口,那古木参天,危崖耸立的武岭,那流水旋洄、游鱼可数的剡溪,如一幅幅立体画面,在蒋介石眼前出现,老人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4月5日下午,蒋介石病情恶化,他腹部感觉不适,泌尿系统失灵,医疗小组认为心脏功能不佳,可能腹内积尿,便给蒋服用少量利尿剂,不久便排出500cc。下午4时,小睡片刻。晚8时1刻,蒋介石病情进一步恶化,脉搏突然转慢,医生当即施行心脏按摩术和人工呼吸,并注射药物急救,约一二分钟后,心脏呼吸恢复正常,但四五分钟后,心脏又停止跳动,便再施行上述方法,然而效果已不佳。此时,呼吸不能恢复,血压也不能测出,只能使用电击,促使心跳。
这天夜晚,台北上空,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如此恶劣的天气,更增加人们的焦虑。草山别墅中的蒋介石在狂风暴雨声中已是人命危浅,奄奄待毙。延至晚11时50分,蒋介石瞳孔已放大,医生仍在抢救,注射心脏刺激剂,将电极直接刺入心肌,但已毫无作用了。蒋介石在宋美龄与蒋经国的哭泣声中溘然长逝,终年89岁。
蒋介石死后两小时,台湾政府新闻局发布死亡公报,明令从4月6日起历时1月为“国丧”期。
4月9日,蒋介石遗体停在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仰遗容。数日内,约有250万人进
行了瞻吊。
16日8时5分,进行追悼和安厝仪式,蒋介石遗体身着长袍马褂,上面覆盖着青天白日旗。随其遗体入殓者,有蒋介石所得三枚最高勋章:采玉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国光勋章,还有他经常阅读的四本书:《三民主义》、《唐诗三百首》、《圣经》、《荒漠甘泉》。仪式后,依照蒋生前的嘱咐,其灵柩移厝距离台北市60公里处的大溪镇福安里村“慈湖”。
正如蒋介石所说,慈湖山明水秀,与他老家奉化的溪口实有相似之处。但这里毕竟不是溪口,蒋介石一生喜爱他的家乡,他前后三次下野,都跑到家乡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