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桓侯再生-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这样也好!我夺取寿春计划的第二步也已经轻松完成。 

  下面,就该是计划的第三步——诈城! 

  ……………………………… 

  寿春西城门。值城守夜的士兵正在城楼上来回巡逻。已经是四更时分,冬夜的刺骨寒风让这些士兵不住地打寒噤,又冷又累的境况让他们愈发地想念温暖的床铺。冬夜是难熬的! 

  “真他娘的冻死人,这么冷的天竟然还要巡夜。连个鬼影子也看不到!”一名巡逻的士兵忍不住轻声抱怨起来。 

  “娘的,谁会在这样冷的天出来搞鬼啊!当官的个个都躲在家里抱婆娘,却让我们受这种罪!真他娘的!” 

  “是啊……”满腹怨言的其他士兵纷纷搭起腔来。 

  ……… 

  忽然间,一名士兵仿佛注意到了什么,揉了揉困涩的眼皮,定睛朝城下望去。 

  “下……下面好象有人!”这名士兵惊叫出声。 

  什么?有人!!!!所有人立刻就警觉起来。一名士兵从城楼上探出头去,朝下面的大喊了一声:“下面是谁?” 

  “是我们!快开城门!快快!”下面一个非常焦急的声音回答道 

  城楼上的巡逻士兵个个面面相觑,根本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听对方的口气似乎的自己人。原先喊话的士兵又喊一句:“你们到底是谁,奉太守李将军军令,晚上不得开启城门!” 


桓侯再生(109)
“混蛋!将军大人就在下面,我们出征战败了,大人受了重伤,快开城门,给将军找大夫!要是大人有什么三长两短,你们担待的起吗?”下面的人口气已经变的非常愤怒了。 

  开?还是不开?城楼上的士兵也拿不定主意。此时城下的人好象变的越来越焦急,口气越来越重。 

  “快去请副将大人过来,让他决定!”一名比较老成的士兵说道。 

  不多时,睡眼惺忪的副将来到城楼,定睛往城下一看,只模模糊糊地看见下面有百十个人,看服饰的确是自己军中的士兵。但他一点也不敢疏忽,朝下面朗声喊道:“将军在下面吗?怎么就你们这些人了?其他出征的兄弟呢?” 

  下面的人似乎也听出了是副将的声音,语气虽然仍然很焦急,但却恭敬了很多:“副将大人,今天来求援的那人是个奸细,我们在去颖上的路上被敌人埋伏,将军大人身受重伤,2000弟兄就只逃出我们这些人了。还有敌人在后面追赶我们呢,大人请你快开城门吧!” 

  这时,副将果然看见从远处有一队火光在不断接近过来,隐隐地可以听见喊杀之声。 

  副将也颇有些举棋不定,略一思索。回身拿了一个火把扔到城下,大声喊道:“你们让我看看将军,如果真是将军,我就让你们进来!“ 

  “是,大人!”,一个人被抬了起来,在火光的照映下。副将将这人的脸庞和身形看得清清楚楚。 

  果然是太守李通!但此时他双目紧闭,身上衣甲上沾满了血迹,看来的确是受了重伤。 

  “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在后面敌军追到之前,把将军接进来!快!” 

  “扑通!”吊桥落下! 

  “嘎吱!”城门被推开,副将亲自将城外众人迎入城内,然后大声喊道:“快,拉起吊桥,关闭城门,千万不能让后面的敌军……”话语未落,副将只觉得胸口一凉,低头一看,只见自己已经被一柄长剑贯胸而入。怎么会这样………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吊桥不用收,城门也不用关!我乃是张飞将军麾下——固始解世是也。我大军已至,尔等还不归降,更待何时!”

  第十六章

  
  又是一个阳光和煦的清晨。寿春城里的杀伐之声已经渐渐平寂下来。城中的百姓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探看外面的情形。 

  此时的城中,一队队陌生的士兵正在街道上巡逻,看见百姓们露面,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仍然面色沉静地四处巡视。街道上隐隐有些血迹,似乎经历过一些不太激烈的争斗。而靠近城门的百姓则惊讶地发现,原先悬挂在城头的亮紫色的“曹”字大旗已经换成一面深墨色的“刘”字大旗。一些年长的人已经有些明了:恐怕在这一夜之间,寿春城已经更换了主人。个别胆子比较大的人强忍着心中的恐惧,语气恭敬地向巡逻的士兵询问他们到底是谁家的队伍。出乎意料的是被询问的士兵倒也没有凶神恶煞地呵斥他们,相反还算比较和气地告诉这些百姓——他们是汝南刘皇叔的军队。 


桓侯再生(110)
闻听是刘皇叔的军队占领了寿春,百姓们略感喜悦之余又不禁有些忧心。喜悦是因为这位刘皇叔的仁义之名早已遍传天下。寿春虽然从未归过刘备的治下,但是以往也曾经有不少平原和徐州的百姓为逃避战乱而南迁到寿春来。通过他们之口,很多寿春的百姓也知道天下间有这么一个爱民如子的刘皇叔,在他的治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隐隐地担忧,其中主要是一些年龄稍长的百姓,他们已经历过多次城头大王旗的变幻更替,对这种情形已经有些麻木。刘皇叔虽然对百姓很好,但是他到底能在寿春呆多久,万一曹丞相的大军又杀回来,刘皇叔到底能不能坚持的住,到时恐怕又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受苦的还是自己这些寿春的百姓。 

  至中午时分,城内的动荡已经彻底平息。郡守府派人在城中张贴了十几张告示。在每张告示旁还有一、两名士兵不时地大声诵读——告示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只是说刘皇叔的军队已经占领寿春全城,大军会对百姓们秋毫无犯,让寿春百姓不要恐惧惊慌,继续日常的生活劳作。 

  慢慢地,城中的百姓也就平静地接受了眼前的事实,街道上又开始有人来人往,各式店铺也相继开门营业。一切仿佛就跟昨日一般无二! 

  此时,我人已在寿春的郡守府内。在解世将寿春西城门诈开以后,我军没有费多大力气就进入了城内。那些守卫城门的士兵在解世报出我的名号后,竟然没有几人敢进行反抗,便纷纷弃械投降(我所不知道的是,能够如此顺利进城,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寿春城曹军士兵中流传的一些有关我的“神魔化”的谣言。)。大军进入寿春以后,立即在投降士兵的指引下突袭了城中的军营和另外几个城门,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就将寿春城中的守军迫降。但是这个郡守府却是费了不小的力气才攻下来,守卫郡守府的李通亲兵虽然只有四、五十人,但都是跟随李通征战多年的老兵,跟那些一战即降的新兵不同。他们对李通极为忠心,作战又悍不畏死,在据府死守的情况下,我军花费了近半个时辰,付出了70几人伤亡的代价才攻了下来。原本我还颇有些诧异为什么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这些亲兵还要这样拼死抵抗。等来到府邸的后堂,看到缩成一团,正在抱头痛哭的李通家眷之后,我才弄明白原因。 

  也难怪!在这个时代,城池被攻破之后,战败一方将领的家眷往往是任胜利者处置的,其中当然就不乏乘机杀人父母,占人妻女的事。(三国时期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曹操攻取邺城后,曹丕占娶袁绍次子袁熙之妻甄宓)李通的亲兵大概也是害怕我会做这样的事,才拼死抵抗的希望能够保全李通的家眷。但是!可惜的是,他们的死毫不必要,因为我根本不会做这样的事。然而他们的义举还是很令人钦佩的。在命人将这些忠勇的亲兵厚葬之后,我让陈到留下一“什”士兵专门负责看守护卫李通的家眷,并严令不得对他们有任何侵犯。 
 。 想看书来

桓侯再生(111)
回到郡守府前堂议事厅,我招集了各营校尉安排夺城后善后事宜。城内的治安问题暂时交给了林雪的“虎枪营”和金畴的“熊枪营”负责。而投降的曹军士兵的收编事宜交给了魏延和陈到等人。在这次攻略寿春的过程中,前后总共收降了6000余曹军士兵(颖上收降1000人,伏击李通的援军时收降1500余人,攻占寿春城时收降不到4000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战力比较低下的新兵,不过这样的士兵收编起来的难度就要小得多了,因为他们的归属感还不是很强。这些士兵大都来自本地,我相信只要能善待寿春百姓,他们一定会全心全意为我军效力的。 

  在政务方面,暂时也只能先依靠寿春城中原来的那些官吏了。但若没有一个熟知政务、总领全局的人,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虚与委蛇?看来得让大哥把孙乾、简雍、陈震这三人中派一个过来总揽政务才行。 

  相关事宜安排妥当之后,我立即派遣快马前往汝南向大哥报捷。 

  ……………………………………… 

  寿春城一处客栈中。 

  一名20余岁文士打扮的青年人正透过客栈二楼自己房间的窗户,打量着在街道上巡逻的虎枪营士兵,脸上露出饶有兴致地笑容。这个青年人虽身着儒装,但脸上却透出一股英武之气,身侧悬挂着一柄配剑,看起来似乎武艺不俗的样子。 

  下面巡逻的几队士兵军容极为齐整,远远地就能感觉到一种肃杀之气!一看就可知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更难得的是巡逻时士兵基本不受外界的影响,街道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似乎对他们没有什么诱惑力,一个个神情冷肃地维持着城中的治安。刚刚这青年也曾外出看过张贴在客栈旁的安民告示,知道眼前的这支精兵是大汉皇叔刘备的军队。 

  不过更加令这青年感到惊奇的是,这支刘备军究竟是怎样在短短的一夜时间内,几乎是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将寿春这座坚城攻克的。看来,这领军的大将倒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 

  从入城之后刘备军对百姓几乎秋毫无犯的情形看来,刘备的仁德之名并非虚传。事实上的确没有几支军队在攻破城池之后能约束住军纪,不做烧杀抢掠之事的!这名青年心中暗暗地赞叹。 

  刘备!会是自己的明主吗?三年前青年离家外出,四处流浪,希望能寻找到一位值得自己辅佐的明主,但寻来寻去始终未能如愿。在天下群雄中,曹操极有雄才伟略,但为人却颇阴沉多疑,残忍嗜杀,并非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明主;江东孙策本来倒是个意气风发的英雄,但浮躁的性格却让他死于小人之手,继承兄位的孙权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其余的刘表、袁绍、刘璋就更加不值一提了。最后,值得考虑的投靠对象只有被曹操称为“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耳”的刘备了。近段时间这青年在徐州得到消息,听说刘备似乎到了汝南,便想去汝南去见识一下其人到底如何,是否值得自己投奔。却不曾想在路过寿春时竟然就碰到这样的事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桓侯再生(112)
有意思!今日所见的一切,让这青年对刘备更加好奇了。也许寻访已久的明主就在眼前了吧!呵呵!想到此处,这名青年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单先生,请下楼用饭!”门外客栈的小二喊道。 

  “好,来了!”青年应声答道。 

  ………………………………………… 

  许昌。丞相府。宏伟的议事大厅内,一片肃然,只听见曹操那沉稳洪亮的声音。 

  “诸公,河北袁绍近日起兵的动向越来越明显,我军与袁绍军再度交锋之日看来不远。文和,把你所探消息,告与诸公!” 

  “是,丞相!”贾诩立起身形,向曹操行了一礼后,语速和缓不紧不慢地说道: “三日前,袁绍已调集大军20余万,兵进黎阳。大量的粮草辎重也随军被运往黎阳。连日来在我方各地捕获不少袁绍军的细作。不出意外,袁绍起兵当在这几日内。” 

  “文和先生,不知哪几地捕获的细作较多?”郭嘉在贾诩刚一说完后,立即出声问道。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但面上神色不变,淡然说道:“平丘、陈留!” 

  曹操听了郭嘉和贾诩的一问一答后,立刻闭目沉思起来,他知道郭嘉是不会随便问一个无用的问题的,这样问了肯定有他的用意。片刻后,曹操猛然睁开眼睛,笑着对郭嘉说道:“奉孝,你以为袁绍此次进军不会走官渡,而是……” 

  “经平丘渡过黄河,袭取陈留,再由陈留攻取许都!”郭嘉眼中闪现睿智的光芒,笑道。“主公,如若袁绍驻军河北不出,休整几年,主公与他之间胜负倒也难知;不过既然他耐不住性子轻易出战,此一战他已经败了九分。这一战,便是河北归属更替的一战。” 

  郭嘉向来是言无不中,听到他如此肯定地说这一战曹军必胜,厅中众人包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