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特别声明的是:我所持的观点,我所引用的资料,并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有许多观点和资料,都是前人搜集、研究的成果。限于篇幅,就不一一指明出处了。
——2007年5月1日十稿,写于北京蠲兴楼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楔 子(1)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这八句诗,是故宋神宗①天子朝中一个名儒,姓邵,讳尧夫,道号康节②先生所作;为叹五代残唐,天下干戈不息。那时朝属梁,暮属晋,正所谓是: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③: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后来感得天道循环,在甲马营④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⑤来,这一朝圣人,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出世那日,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① 神宗——指北宋皇帝赵顼(xù旭),公元1068…1077年在位。
② 邵康节——字尧夫,宋代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三十七岁时移居洛阳。是中国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梅花易数》是他发明的占卜方法。先天易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③ 梁唐晋汉周——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即历史上的“后五代”。前一句“朱李石刘郭”,指后五代五个皇帝的姓,即:后梁太祖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勗(xù续)、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
④ 甲马营——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赵匡胤出生在洛阳的甲马营。甲马营也称为夹马营,是一个军队的后勤训练基地。他父亲赵宏殷,是一个普通军官。史载,赵匡胤降生后,“神光满室,异香不散,体被金色。三日而变。” 因此,他的乳名就叫“香孩儿”。
⑤ 武德皇帝——按:武德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618…612),这里说的“太祖”,分明是指宋太祖赵匡胤。但是赵匡胤的开国年号是建隆,然后改为乾德、开宝,从来没有用过“武德”的年号,后文牢营中打“杀威棒”,也提到是“武德爷爷传下来的祖制”。《水浒传》中为什么要把赵匡胤称为“武德皇帝”,查了许多类书,都没有这样的解释。这里只能存疑。
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①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②,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因此上,邵尧夫先生赞说:“一旦云开复见天!”正如叫百姓再见天日一般。
那时候,西岳华山有个陈抟③处士,是个道高有德的人,能辨风云气色。一天,骑驴下山,在那华阴道上正走,听见路上客人传说:“如今东京④柴世宗让位给赵检点⑤登基。”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颠下驴来。人问其故。那先生说:“天下从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这两段,分明是马屁文章。施耐庵应该知道:赵匡胤的帝位是怎么来的。〗
太祖皇帝自从庚申年间⑥受禅⑦,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传位给御弟太宗⑧。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给真宗⑨皇帝,真宗又传位给仁宗⑩。这仁宗皇帝是上界赤脚大仙下凡;降生之后,昼夜啼哭不止。朝廷出黄榜○11,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老叟前来揭了黄榜,自言能止太子啼哭。看榜官员引到殿下朝见真宗。天子圣旨,让他进内苑看视太子。那老叟直到宫中,抱着太子在他耳边低低说了八个字,太字就不啼哭了。那老叟不说自己姓名,化作一阵清风而去。他在太子耳边说了八个什么字?原来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果然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来辅佐这朝天子!文曲星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就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
① 传说赵匡胤曾自创三十六路棍法,并传给了少室山少林寺,是少林寺棒法的开山祖师。“四百座军州”,指宋朝所拥有的“府、州、军、监”四个行政区划的总数,意即“全国”。
② 汴梁——北宋的国都,今河南开封。
③ 陈抟(tuán团,?…989)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颇有诗名。五代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陈抟将五代十国的统一寄希望于赵匡胤。据说赵氏登极,他闻讯大笑坠驴曰:“天下这回定也!”入宋后,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第一次在太平兴国初年,太宗待之甚厚。第二次在太平兴国九年,据《太宗实录》等书记载:陈抟复至汴京,以羽服见于延英殿,太宗甚为礼重。
④ 东京——宋代建都汴梁(即开封),称为东京,相应地设三个陪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为南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为北京。陪都的地位高于其他府。
⑤ 赵检点——指赵匡胤。五代至宋初,设有“殿前都检点”,是禁军的首领。五代末年,赵匡胤就是在后周“都检点”的任上发动“陈桥兵变”,废后周建立宋朝的。
⑥ 庚申年间——古代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纪年,每六十年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因此一般前面都要加上是哪个皇帝的年号,不然,就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年。宋太祖的庚辛年,是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也就是赵匡胤登基做皇帝的那一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楔 子(2)
⑦ 受禅(shàn善)——“禅”指“禅让”,是皇帝让位。赵匡胤搞“陈桥兵变”,来一个“黄袍加身”,实际上是从后周世宗皇帝柴荣那里夺来的帝位,但要掩人耳目,仍称“受禅”。
⑧ 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公元976…997年在位。
⑨ 真宗——指宋真宗赵恒。公元998…1022年在位。
⑩ 仁宗——指宋仁宗赵祯。公元1023…1064年在位。
○11 黄榜——指皇帝出的告示,用黄纸书写。因为只有皇帝能用黄色,所以也叫皇榜。
这两个贤臣出来辅佐这朝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从天圣元年癸亥登基,到天圣九年,那时候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这九年叫做“一登”;从明道元年,到皇祐三年,这九年也是丰富,叫做“二登”;从皇祐四年,到嘉祐二年,这九年田禾大熟,叫做“三登”。一连三九二十七年,称为“三登之世”。那时候百姓得到一些快乐,谁知道乐极生悲:嘉祐三年春间,天下瘟疫盛行。从江南直到两京①,无一处人民不染此病。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上来。
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②亲自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③中挑选有效的药方,自己拿出俸禄来配药,救治万民。可是哪里医治得过来?瘟疫反而越来越盛了。文武百官,都到待漏院④中聚会商议,伺候早朝,奏闻天子。
① 两京——因朝代不同,有不同的地点。北宋的两京,东京是汴梁开封府,南京是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此外,还有一个北京是大名府,西京是河南府,即唐朝的洛州,今天河南省的洛阳(辖黄河以南,伊水以北,巩县、登封以西,渑(miǎn免)池、洛宁以东地区)。
② 待制——宋代在文官正式官衔之外所加的一种虚衔。“待制”的名目起于唐代,本是轮流值日,以备皇帝咨询的意思。到宋代成为一种加衔。
③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据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和剂局,是当时官方的药局之一,成立于绍兴六年。绍兴十八年,又成立太平惠民局。局方,指这些药局中的验方。
④ 待漏院——大臣们等待上朝的院子,俗称“朝房”。“漏”指沙漏或铜壶滴漏,是当年的时钟。皇帝五更临朝,大臣五更之前,就要到朝房等待,所以叫“待漏院”。
那天是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之后,当即有殿头官喝叫:“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说:“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尽量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这一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知道以后,龙体不安,再次聚会百官计议。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一看,是参知政事范仲淹①。拜罢站起,启奏:“如今天灾盛行,生命涂炭,朝不保夕,民不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②星夜临朝,就在京禁院,修设三千六百份罗天大醮(jiào窖),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③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④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手把丹诏⑤交与洪太尉,即刻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几十个从人,上了铺马⑥,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路上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
①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宋太宗端拱二年( 989)生于江苏吴县。卒于皇祐四年(1052),谥文正。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记》成了传世的名篇。按:本回故事发生在嘉祐三年(1058),而范仲淹早在皇祐四年(1052)就已经去世,死了都已经六年了。
② 嗣汉天师——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自称是汉代张道陵的后代,所以叫嗣汉天师。
③太尉——官名。秦汉时代的太尉,是全国军政首脑,和宰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宋徽宗时代的太尉,是一种加衔,为武官的最高一级尊称,本身并不表示职务的大小,和近现代的“元帅”军衔近似。
④ 信州——今江西上饶。
⑤ 丹诏——诏指诏书,即皇帝发出的文书;丹指红色。由于皇帝书写、批改文件用硃砂,所以皇帝亲笔写的诏书,叫做“丹诏”。
⑥ 铺马——驿站马,即驿马。
第二天,众位官员同送太尉到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到上清宫前下马。上从住持真人,下到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到三清殿上,请下诏书,居中供着。洪太尉就问监宫真人:“天师今天在哪里?”住持真人上前回禀说:“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己在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太尉说:“如今天子宣诏,怎么能见到真人?”真人回答说:“太尉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作计议。”当即把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和一众官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说:“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派人请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回禀说:“这代祖师虽然住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高: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信口开河。〗贫道等平常也难得见到,怎么能请得下来?”太尉说:“怎么才能得见?如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奉御书丹诏,亲捧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份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要是见不到天师,这可怎么办?”真人回禀说:“天子要救万民,除非是太尉显一点志诚之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不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也许能够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