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情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情缘-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纤细的毫笔又接着画了一下下面的数字。写下两个字:“朝廷。”

    月儿看了一下数字,眉头皱起来,这些年,三部的利润涨多少,朝廷的腰包也跟着涨多少。这个人真是不知柴米油盐贵,一点都不懂得藏私,每年都要把一大部分银子白白捐给朝廷。

    又画下一个圈,“赏银。”

    这就是给弟兄们发的赏银了,其中一部分是奖励两年前就在的弟兄们的。

    月儿忍不住提醒道:“其实弟兄们的月钱在行业已经算很高的了。”

    言下之意就是不必再涨了。

    她笑了笑,没说话。

    月儿干脆接着说道:“就因为三部的月钱很多。如今想进三部的人都挤得头破血流了,负责招募的人也很累。”

    这话多少带了点夸张的成分,桌前的人却没有做声,她皱着眉想了想:“那我说的私塾怎么样呢?”

    月儿一呆,答道:“已经按照你的说法。有许多人报名了。”

    她这才点了点头,“是按照我的说法筛选人的么?”

    “是的。”

    这个私塾专门为穷人家的孩子所设,招的都是一些十岁以下的小孩,包吃包住,每月还有零花钱,教习一些诗书礼仪,还有经商的手法,孩子长大以后会留在三部。这举措一来给了贫苦人家的孩子一条生路,二来为三部培养了知根知底的人才,是个一举两得的举措。

    她这么说。言下之意就是尽可能把机会留给穷苦的孩子们,月儿明白了。

    她点点头,又画下一个数字,“校舍。”

    校舍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至少比她自己在后山的那座小屋不知好多少倍,月儿在心里偷偷地说。

    纤细的毛笔在纸上画下最后一个圈。月儿伸长脖子去看她写的什么。

    执笔的手却停住了,她的视线落在窗外院落里的某个角落里不动了。

    月儿跟着看出去。什么都没有,她忽然转过头来看她。“听说最近有很多人进军茶业?”

    月儿愣了一下,答道:“是的,不过都是一些很小的作坊,看到茶业的暴利,想从中分一杯羹,你放心吧,发酵工艺不是所有人都会的,这些厂家并不能成大气候,必然造不成什么威胁。”

    寒玉点点头,没有说话,纤细的手腕轻轻转动,画下最后一个圈。“扶持。”

    月儿看着这两个漂亮的字,不明白了。

    她抬起头向她解释,“这些钱用于起步茶行的扶持。”

    月儿愣了两秒,反问,“为什么?”

    是商人都不想自己的竞争对手过于强大,恨不得将之毁灭于摇篮之中,可这个举动,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寒玉将毫笔放在笔架上,轻轻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月儿呆住,情不自禁的在口齿间咀嚼这几个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所以不想太招摇,有钱大家一起赚,有钱大家一起花,不想一家独大?

    她的经营理念跟她这个人一样,崇尚低调,相反设法掩盖自己的耀眼光泽。

    这是她和少爷最大的不同之处,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三部这些年在商界路越走越宽,广交商友,从不树敌。

    月儿想了一会儿,点头答道:“知道了。”

    桌前的人点点头,眼睛重新望回院子里的某一点。

    “今年最繁忙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是吧?”

    “是的,”月儿答道:“秋茶已购,库存稳定,食盐也一直顺风顺水,要等到明年春茶成熟的时候才会任务繁重了。”

    “恩,”她伸出拳头,抵着额头揉了揉,竟然露出一丝疲惫之色,“我不在的话,你和宋凯能搞定吗?”

    月儿一愣,“你不在?”

    她放下手,舒了一口气,疲惫之色愈加明显,不答反问,“宋凯去南诏,怎样了?”

    月儿答道:“此去南诏不远,应该要回来了吧。”

    桌前的人似乎有些烦躁,她将手边的茶杯握在手中,转了两圈。

    “我要去南诏。”

    “南诏?”月儿一愣,“不过是一个蛮夷之地,经济很落后,你要去那里做什么?”

    她仍然转动着手里的茶杯。呓语般说了一句话,“听说那里的星星很亮。”

    月儿愣在当场,这是什么意思?是她听错了吗?还是这个整日只会埋头工作的人,竟然想去南诏……看星星?

    她刚想问个究竟,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二人侧耳一听。是宋凯回来了。

    宋凯大跨步走进来,面色沉重,一身的风尘仆仆,显是刚刚回来。

    宋凯见两人都在,也顾不得问什么,冲寒玉拱手道:“属下刚刚从南诏回来。特来禀告,今年雨水太多,南诏地形险要,多处山洪暴发,金沙江水决堤。淹没了南诏许多村庄和田地,洪水久久不退,南诏民众如今被困在山间,没有粮食,已经死了许多人。”

    宋凯一口气将这话说完,再看时,桌边的人难得惊讶地看着他。

    “你说南诏洪灾了?”

    “是。”

    “洪灾……山洪暴发……”

    她喃喃自语,忽的就想起某个冰天雪地里的雪崩来。

    她的目光有些呆滞。呆了许久,又说了一句毫不相干的话。

    “南诏的天上有星星吗?”

    宋凯一愣,疑惑的看向月儿。月儿摇摇头表示不明白,于是他只好点头如实道:“刚去那天有,后来天气不好,看不到。”

    “是么?”她的目光落在远方,仿佛透过千山万水看到了南诏的天空,“你看到了?”

    “是的。”宋凯答道。

    “多么?”她的语气变得很温柔。

    “多。”宋凯忍不住又补充道,“满天都是。”

    “真的?”她转过头来询问他。

    他重重的点头。肯定道:“又多又亮。”

    她的眼睛一瞬间亮起来,满眼光华却又在下一秒寂灭。

    “要等天晴了才能看到了吧?”

    “是的。”

    她张了张嘴似乎要说什么。忽的又停住了。

    “你们去休息吧。”

    两人摸不着头脑,疑惑地对视一眼,只好依言道:“是。”

    “有南诏的情况再告诉我。”她补充道。

    “是。”宋凯道。

    二人并肩出来,月儿先忍不住了,说道:“她让你去南诏可说了什么?”

    “据说南诏有一种茶很出名,她在书上看到的,想让我去看看,谁想到……”宋凯答道。

    月儿疑惑的说道:“奇怪,她竟然想去南诏。”

    宋凯稍一思忖,答道:“这也不奇怪,或许她想亲自去看看。”

    月儿又道:“可是她竟然提到了两次星星。”

    “两次?”

    “是的,”月儿答道:“你还没进来那会儿,她说想去南诏,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那里的星星很亮……”

    宋凯思索了一会儿,答道:“你这么说是有一点奇怪,原本我以为这次南诏水患,又要捐款,没想到这次竟然什么也没说。”

    月儿点点头,“那几次其他地方闹饥荒,都会捐款。”

    宋凯点头,略一思索,又道:“不过这次捐钱却没有用,当地缺的是粮食,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月儿焕然大悟,又想起什么来,不无抱怨的说道:“她可真不拿银子当回事。”

    “怎么说?”

    月儿将那张纸拿出来递给他,“你看看,这么多银子眨眼就不见了。”

    宋凯拿着纸张一项一项的看。

    月儿等了一会儿,没等到什么反应,于是说道:“你看看,这个季度十分之一的收入都给了朝廷……朝廷又不缺钱。”

    宋凯笑笑,将纸折起来递还她,“她有她的道理,朝廷这几年明里暗里对三部庇护有加,不然我们这几年也不会如此顺风顺水。这样的庇护或许是因为她的身份,或许是因为那位,无论如何,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明白的。她不想欠别人的好处,所以这样做。”

    月儿想了想,点头道:“这么说好像没错。”(未完待续)

    ps:嘿嘿,好久不见了,昨天刚刚国考完,调整了一下,今天复更,之前缺勤那么久,谢谢大家的体谅!
第二百六十一章 说媒
    农历八月,天气开始变冷。

    最繁忙的时间已经过去,部里的事情大多数可以由月儿和宋凯处理,最近已经不是很忙了。

    可闲下来心里就会越发的荒凉。

    南诏,南诏。

    星星。

    在南诏能够看到星星,那天上的星星是不是能够看到南诏的土地?看得到下面的人?

    南诏什么时候才会再看到星星?

    据宋凯说,南诏的灾情已经传达到朝廷,朝廷本该拨款拨粮,无奈这两年风调雨顺,朝廷并未做准备,粮库存量有限,而南诏洪水多日不退。

    朝廷开仓济灾一段时间以后,不得不考虑公款收购粮食,可此时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大多数地方的粮食并未成熟,上一年的余粮已经消耗殆尽,南诏的供粮时断时续,许多人死于饥荒。

    此时南诏并不率属于中原,而是一个依附于中原的小国家,两国多年来处于同盟的关系。

    中原出于道义对其出手相助,却也不会毫无保留的倾囊相助,因而对这次洪灾从刚开始的全力相助渐渐变到无奈观看。

    南诏一时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此时的南诏必定饿殍遍地。

    南诏的星星离她越来越远了。

    “宋凯。”她忽然开口唤道。

    “是。”宋凯答道。

    “我们是不是应该拿点银子出来?”

    “可是现在南诏缺的是粮食……”宋凯提醒道。

    “没错,所以我们应该直接送粮食过去。”

    宋凯抬头看她,“你的意思是?”

    “我猜民间还会有人有余粮,”她说道。“有些商人,喜欢屯粮,囤积到最贵的时候一起出手,好从中大赚一笔。”

    没错,以前少爷在的时候。经常采用这种方式。

    他点头道:“是会有,但是很贵。”

    “有多贵?”

    “如果要在这时候从这些人手中买到粮食,价格可能会加倍。”

    还好南诏只是个小国,好在再坚持月余,就会有大量粮食成熟了。

    她盘算了一会儿,说道:“先把粮源找到吧。”

    宋凯领命去了。

    这一找就是好几日。缺粮几日,灾区的惨况可想而知,奈何需要的粮食不是一个小数,普通的商贩却是难以供应的,是以粮源一直找不到。三部许多人都为这个任务忙得焦头烂额。第六天的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有这两年新崛起的一个粮商可以供粮,粮食是刚刚从塞外运回来的。

    “价格如何?”

    宋凯低头答道:“对方没说。”

    她皱眉,“怎么不问?”

    “那边的人说要你去谈。”

    “我去?”

    这几年她从未露过面,三部也未曾向外界承认过有她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众所周知,三部几乎所有的事情。宋凯和月儿都有权处置,怎么会叫她去呢?

    “在哪里?”

    “杭州。”

    杭州?

    她心里咯噔一声。

    如果是别的地方她还会去,可是杭州……这两个字让她感到恐惧。

    她想了想。说道:“你和月儿一起去,价格只要不超过正常价格的两倍都可以接受……但是要快……”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果对方不同意的话……可以,可以以他们的名义捐出去。”

    商人图的不过是一个“利”、一个“名”,两者兼具,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她伸手将手边的那一沓票据拿过来。又拿了一个大小合适的匣子装起来,“正好是在杭州。你们谈妥了之后就用这些钱。”

    “时间紧迫,买到粮食以后直接送到灾区。不必绕道回来……”

    说到这里发现宋凯的表情很奇怪,她诧异,“怎么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