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驱逐楚军!”
“誓死驱逐楚军!”
天地间,回荡着魏国士卒们高亢而又满含怒火的声音,此去,生死两茫茫,魏国的荣辱全系于此。或许,从这一刻开始,魏国将会彻底的改变,百姓、士卒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未完待续。。)
正文 第十五章 许莫负去雒阳
而在河内郡,温县县令许望也已经准备充足,正欲出兵与其相邻的野王县,河内郡内,唯有温县、野王、河阳和轵县为故韩之地,其余均是魏地。△¢四△¢五△¢中△¢文△↗,许望知道自己主公不取魏地,所以并未打算攻取其他县城。
此刻雍齿握着佩剑,巡视了一番军营,回到大帐时,许望已经摊开了地图。抬头看了一眼雍齿,许望心知后者并不待见他,不过他还是开口讲道:“方才我已收到主公的信件,我军需即可送粮去雒阳。”
“此事刻不容缓。”闻言,雍齿眉头一簇,再道:“我看此事便交于汝去做最合适。”
许望瞪了一眼雍齿,喝道:“汝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这件事情我自由打算,不牢汝费心。另外,吾准备明日出兵野王。”
“甚好,甚好。”听到出兵,雍齿哈哈大笑起来,他虽然不给许望面子,但也知道此行的重要性,所以也没有私自出兵,“许县令放心,区区野王我必会一日取下。”
“汝对此地尚不熟悉,明日吾会令许忻随你出征。”许望沉声再道,这同样是他效忠杨林后的第一战,他亦不希望出现任何的意外。
雍齿哼哼一笑,“一个小娃娃去了有何用?”
“汝下去准备吧。”没有回答雍齿的话,许望挥手示意后者离去。待雍齿出了大帐,他即可找来自己的儿子,说道:“汝也去准备一下,明日随雍齿出征野王。野王县令赵平与我是好友,我这有书信一封,汝可送于他,此战能招降最好。”
“诺,孩儿明白了。”许忻立刻接过书信藏于怀内。“孩儿去准备了。”
叹了一口气,许望略有疲惫,他自然是不愿看到自己的好友死于沛军剑下,只希望赵平能够看清形势,令野王免于战火。随后他回到了县衙,命人找来许莫负。他看着后者,难得的露出一抹笑容,说道:“主公准备在雒阳与秦军一战,此刻估计已经在做各项准备。我也收到主公的信件,命我温县尽快运粮前往雒阳。此事关系重大,为父还需坐镇温县。莫负,吾望汝去雒阳送粮。”
许莫负闻言后并未表现出吃惊的表情,对于这个少女来说,内心的平静已经超出了她的实际年龄。“女儿知道了。”仅仅只是平淡的应下。
许望起身,不管是什么时候,自己女儿的镇定和淡若都令他心中佩服,现在雒阳危机,他让许莫负前往雒阳,运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协助杨林。不难看出,许望的用心良苦。
离开了大堂。许莫负回到自己的房间,似乎是一种习惯。她又卜了一卦,望着卦象,她喃喃自语道:“怪也,秦恐有变。”
次日,温县城外,雍齿穿戴盔甲。骑在马上,他朝许望拱手说道:“我这便出兵,运粮一事还望许县令多多督促。”
“此去野王,能招降便招降,毕竟那里的百姓亦是故韩之人。主公亦不愿看到百姓流连失所。”许望凝重的对雍齿说道,他唯恐这个脾气暴躁的副将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雍齿冷哼一声,道:“放心,我自有分寸。”随即他转身而去,命道:“出发!”三千人的军队沿着弯沿小道向野王出发。
看着大军渐渐消失在目光中,许望对身旁的女儿道,“你们也出发吧,路上注意安全。”
“父亲放心,女儿会照顾好自己。”许莫负坐进马车,放下了围帘,车夫则驱赶马车一路向西前进。马车后面,约莫五百人的运粮队快速的跟随了上去。
雒阳郡守府,杨林听到随从的汇报,而后便召集了众人,道:“郦食其让人从大梁传来的消息,汝等也知道了,既然楚国派出使臣,这其中恐有异常。”此时,杨林还不知道楚军已经入魏地的消息,毕竟这个年代的信息传递十分之慢。
“主公,楚国这个时候出使魏国,其中必有隐情,良以为乃楚国意欲出兵三川。”张良上前一步,恭敬的分析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唯独杨林平静的点着头,似乎他心中早有了答案一般,他冷静的说道:“吾也是这般认为。当初我沛军趁机离开项家军,令项梁颜面丢尽。如今楚军精壮强盛,以项梁和范增的老谋深算,必然不会甘心看到我沛军掌控韩地。”
张良点头附言道:“主公所言即是,如此看来,我军形势不容乐观啊。”
“吾只希望郦食其能够说服魏王豹,魏军能够拖延楚军一些时日。”杨林心下略有担忧的再道。
“主公放心,我沛军同样兵精将广,又有雒阳城可依,不惧任何强敌。”曹岑适时的开口。
“吾担心的是秦楚夹击我雒阳城。”杨林叹口气。
张良闻言,也是蹙着眉头,道:“主公多虑了,如今天下皆反秦,项梁即便有心灭我沛军,也绝不会和秦军共同夹击。毕竟到那时,天下的眼睛都会关注这里,项梁不会愚蠢到这种地步。”
杨林想了想,也宽慰了许多,秦国正是制衡其余几国的关键,而韩地正是进攻秦国的要地,说来说去,还是沛军占得了日后攻秦的先机。既然项梁意欲染指韩地,杨林便会让他知道,如今的沛军非当年任他欺压的沛军了。
正商谈间,亲卫来报,听闻大梁再次有消息传来,杨林立刻命人传随从入大堂。这随从便是郦食其第二次派遣之人,进入大堂,随从来不及喝水,经过日夜加急的疾驰,他的嘴唇已经干裂,此刻身子疲惫虚弱,他喘着气,道:“主……,主公……,魏王同……同意……了您的请求,且已经驱逐了出国使臣。”
“好,甚好!”闻言,大堂内的众人精神一振,郦食其果然没让杨林失望,他当即命人:“来人,将其带下去好生调养,且赏金五锭。”
“诺!”亲卫得令,立刻将随从扶走。
“既然魏王同意与我沛军真正结盟,吾想他应该会出兵阻拦楚军。”张良也是松口气,笑道。
“万事不可全部寄托于他人,即便是阻拦楚军,也不过是拖延几日时间,魏王豹生性怯懦,让其攻伐楚军,吾想并不现实。”杨林依旧严肃的讲道,不过,能够拖延楚军几日,这便给了他沛军一些喘息的时间。(未完待续。。)
正文 第十六章 连弩车
雒阳城战云密布,这里很快就会成为天下的焦点,秦、楚和沛军,三方究竟谁能入主三川,掌控这片要塞之地,将会决定未来天下的大势。此非危言耸听,若不然秦楚两方又怎么会如此担心杨林掌控三川呢?
雒阳城内的气氛也因这股越来越近的大战而变得越加紧张起来,如今沛军的斥候从原先的一天三次,变成了一天五次巡查,查探的范围也增加了十里,可见杨林对于此战的重视。城内百姓似乎也感受到了沛军的变化,在三老的协助下,这些百姓自主的加入到运送滚石巨木的队伍中。
就在沛军严阵以待的时候,赵猛面带喜色的急匆匆赶到大堂,他行礼之后,急切的说道:“主公,李老不负所望,终于研制出了连弩车。”
“当真?”杨林闻言,急忙站起身子,惊喜的问道。
赵猛点着头,连忙回答道:“此时连弩车正在工吏,还请主公前往查看。”
“好,甚好!”杨林大笑一声,李老不愧是墨家传人,墨子的连弩车也被其研制了出来,杨林再道:“速速前往工吏。”
“诺!”赵猛拱手应道,而后带领杨林匆匆前往工吏。
李老的院子此刻十分之热闹,见到连弩车,被赵猛选来的忠诚工匠们都在议论纷纷,这一次他们总算是开了眼界,传说中的守城利器竟在他们眼皮底下被研制出来。许多工匠看向李老的眼神已经不是恭敬了。而是一种盲目的崇拜,甚至这些工匠里面一些威望颇高的老者也都对李老言听计从了。
“我算是服了,李老的技艺非我能比。”
“能在有生之年见到连弩车。吾虽死无憾了。”
“李老,我愿拜您为师。”这些工匠异常激动,对于他们来说,墨子便是祖师爷一般的地位,然而随着墨家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墨子的技艺也渐渐失传,如今李老能够研制出连弩车。这些工匠心中明了,李老必是墨家之人。
对于工匠们的言辞。李老犹如未听到一般,他仍在低头摸着连弩车,检查每一个木件安装的是否准确,很明显他在做最后的检查。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赵猛带领杨林赶到了院内,众工匠见到杨林,急忙行礼,整个院子立刻变得安静起来,唯有李老敲打检查的声音。杨林走了过去,望着宽有两丈多,高约一丈的巨大连弩车,他也是感慨万千,即便是后世。连弩车也是被人畏惧的一种利器。除去移动不方便外,连弩车具有准确度高、杀伤力大、打击范围广的诸多优点,在战场上对于冲锋陷阵的敌军将领有着极大的威胁。
“主公您来了。”李老抬头看到杨林。急忙说道。
杨林神情同样激动,他对李老笑道:“李老,辛苦汝了。”
“呵呵,主公说笑了,研制出连弩车是我毕生所愿,今日能够完成。也完全是因为工吏的存在,若不然我可能还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李老忽然老泪纵横。微微摇头苦涩的说道。
杨林自然知道李老心中的伤感,毕竟看到连弩车便会让他想到墨家的众人,如今天下纷乱,不知道还有多少墨家子弟能够存活下来。他沉声对李老说道:“吾原为天下墨家子弟提供庇护。凡墨家之人,皆可来雒阳,吾保证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
“主公……”李老闻言,怔怔的看着杨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的主公会有这般的胸襟,他转而想到墨家子弟以后不用再东躲西藏,甚至墨家可以重新凝聚,李老便难以掩饰内心的复杂和激动情绪。“吾替墨家子弟拜谢主公!”
受过李老恭敬的拜礼,杨林挥手而道:“只要守住雒阳,吾便兑现诺言,请李老放心。”
“主公之言吾自然安心。”李老平复了一下心情,别看他整日呆在院中,其实他心中同样明白沛军如今的形势,想到这里,李老眼中一抹寒光,道:“主公请看,这是连弩车的发射槽,弩箭便是安放在此处。这是桑木做的弓身,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这根巨大的弓弦是用上百根兽筋盘结而成,韧性自不必多说,且拥有强大的反弹力,需要至少十名粗壮的士卒方可拉开此弦。”
听到李老的讲解,杨林点了点头,十名粗壮的士卒才可拉开弓弦,足见这连弩车拥有巨大的反弹力了,而反弹力最直接的表现便是打击的距离和杀伤力。
“不过……”李老顿了一下,再道:“我墨家首代巨子所创连弩车可发射大弩箭五十支,吾愚钝,此连弩车只可发射二十支大弩箭,与巨子所创相比,差距甚大。”
“李老不用妄自菲薄,连弩车的技艺恐怕已经失传,是您重新使它回到战场,回到人们视野中。”杨林安慰道,五十支弩箭确实吸引人,但有总比无强,人心不能太贪婪,他又说道:“待日后李老改善之,吾相信,此连弩车必会重回墨子那时的辉煌。”
“主公,既然连弩车已成,是否去城楼试射一番?”赵猛建议道。
闻言,杨林低吟了一声,道:“若是试射,吾恐秦军眼线知晓。”
李老则说道:“主公若是担心泄露,可无需试射,吾愿用项上人头保证此车可正常发射。”对于自己的技艺,李老十分的自信,即便是第一次研制出连弩车,他也敢如此保证。
赵猛听此言,明显惊讶异常,他说道:“李老,非猛不信任您,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我等不可不谨慎啊。”
正如赵猛所言,连弩车是可以改变战场的兵器,若是关键时刻无法发射,那么将会给沛军的防守布置带来极大的漏洞和威胁。
“我也知此事的重要,不过,我同样相信自己的技艺以及巨子遗留的残篇。”李老十分倔强的再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