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废剑-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湖北老家吧。北京这边你呆不下去,毕竟你跟老钟没名分。他老婆一闹大,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但我没钱,什么都没有了”

  “你以前管账,公司有多少资产清楚吧?钱的问题好解决!”

  接着两人开车去了西三旗公司里。韦学文把老钟老婆和两个妻弟叫到一起,当着小胡的面,让老钟老婆同意拿出300万现金把这事结了。这个数字不光是给小胡的,还有让小胡给湖北老家的老钟二姐带去的。但对方不同意,说没这个道理。韦学文冷冷的说“老钟一个人在北京把公司做到这么大,和你根本没关系。只让拿300万是便宜你,是考虑到毕竟孩子跟着你的”

  两个妻弟想动手。没想到韦学文一下掏出抢指着他们“下午三点之前把钱从银行取出来送到这里来!”

  最后对方没法,还是照办了。小胡又对韦学文说,那辆老雅阁以后别还给老钟老婆“这车是用我名字登记的,文哥,你留下做个纪念吧”

  把小胡送上飞机后,已经晚上七点。韦学文一个人蹲在首都机场的停车场上抽烟,默默流泪。他知道在老钟公司里掏枪出来很不适当,但当时他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他想杀人。

  老钟是93年初离开157的。当时情况实际上很复杂,所谓的生活错误无非是和旁边总后某单位的一个女军官发生了关系。而这个女军官是离过婚的人,前夫一直在纠缠不休。结果一次就在宿舍里和老钟打了起来,女军官上身只戴了个胸罩跑下楼喊救命。后来那边保卫处把老钟扣了,让157的领导过去领人。曾仲英感觉很伤脸。组织内又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把这事当成攻击157的一个口实。黄诚当时是第一任书记,管生活有领导责任,也被这事连累挨了警告处分,跟着就调走去了其他局。曾仲英权衡利弊后,只好忍痛让老钟离队。

  老钟老家在湖北随州,是孤儿,只有一个二姐(没有血缘关系,实际是奶妈的孩子)在随州市郊的小镇上开旅馆。他16岁参军,第二年上广西前线,作为侦察兵立过一等功。后来提干,转业,在武汉进了公安系统。他是曾仲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徒弟,也是157刚成立时的20多个“曾家军”中唯一的公安民警。

  说句客观点的话,老钟离开157真的很冤。而且当时的情况让他只能选择辞职后留在北京,连回湖北继续当公安都不可能。因为157是人员构成特殊的绝密单位,像老钟这种离队的人,当时组织根本不可能让你完全脱离视线(所以他被枪击后仅仅几小时郭铮就知道了)。这其实就完全断送了个人前途,只能选择下海经商。

  韦学文和老钟的关系一直非常好。两个人在最初的几年都是同住一间宿舍。第一次拆装手枪,也是老钟拿了支五四手把手教的。甚至沈晶初次和韦学文见面,都是老钟开车(那时候只有他才买的起私车)去接的人。韦学文根本没想到老钟最后竟然会被自己连累而丢了性命,这实在太让人伤心了,无法接受。

  晚上接邱志晖回劲松后,韦学文一个人在厨房煮面吃。邱志晖看他脸色一直很阴沉,就进厨房问“怎么了?”韦学文声音沙哑的说“老钟去世了,在医院没挺过来”

  邱志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也感到很内疚,毕竟老钟是因为收留了他们才被对方枪击的。

  沉默了好一会儿,邱志晖慢慢走到韦学文背后,把手放在他右肩上,轻轻说“那你更不能放弃了”。韦学文点头“一定会为老钟报仇的!”

第十三节
第二天中午,韦学文十一点就到了玉渊潭。在里面东逛西逛,确认没人跟踪后,快步走到湖边一把空椅旁,坐下,等待。

  快十二点时,曾仲英来了。韦学文把马俊波的日记本递给她“重要的页码都做了记号”

  曾仲英坐下后,掏出老花镜戴上,一言不发的看了大概二十分钟,然后抬头问“你下一步打算干什么?”

  “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计划,可能要等崔西那边看有没有新情况”

  曾仲英沉吟了一下后说“有两件事。第一,去找刘健,他很早就对马俊波怀疑,手里边也有一些现成的东西。他去公安部之前向我汇报过,但证据不太硬。我当时已经不能再主持工作,所以只好放下了。去让他帮帮你。第二,要把邱志晖保护好,不光因为她现在有危险;更重要的,这女孩子能够通天,关键时候可能会有特别大的作用”

  韦学文点头“嗯”

  “还有什么要说的?”

  “今天急着见面,其实是想告诉你件事……队长,老钟昨天早上在北医大走了”

  曾仲英眼睛里什么东西闪了一下,接着深深叹口气,望着湖面一言不发。

  韦学文感觉很难受,点烟抽。抽完起身“我先走了,您注意身体”

  
  东长安街上一栋高级写字楼,刘健的公司就在最顶上三层。从玉渊潭出来后,韦学文打电话给丁晓婷问到这个地址,立即就开车过来了。

  刘健在办公室里见到秘书带进来的韦学文,稍稍有点惊讶,但还是马上起身招呼“学文,你怎么来了?现在情况怎么样?”韦学文等秘书出去后,不动声色的关上门,坐下,和刘健谈了一下午。

  马俊波确实伪装的太好了,在死之前,几乎瞒过了157所有人。唯独刘健因为早就发现他一些反常行为,所以从90年代末就开始暗中调查。大致情况基本上摸清了:熊哥口中的“何先生”就是马俊波当兵时的侦查连长,广东人,80年代末转业回广州,然后去香港继承亲属遗产,就直接移民到了香港。后来在香港经商失败,开始搞武器走私,用卖军火的钱来炒楼。又被高人指点,成功躲过97年亚洲金融危机,生意越做越大。现在不光成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军火商,和菲律宾、印尼、缅甸这些地方的反政府组织关系密切,同时在境外和**有大量武器交易;而且在国内经营商业地产也做得很大,在北上广有好几个非常有知名度的商业中心。

  马俊波从97年回归后就开始常驻香港。他是一个自视很高、非常骄傲的人。因为以前在部队就是尖子中的尖子,所以来了157也要处处和人拼。但曾仲英最器重的并不是他,而是韦学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曾仲英是把韦学文当接班人来培养的,在这点上连刘健都很服气。

  但偏偏马俊波根本不这样想,他一直认为比他们小好几岁的韦学文只是个小弟弟,被曾仲英带到北京来不过是因为重庆老乡关系。

  而且中途林菱又搅和了一下。刘健和马俊波都或明或暗的追求过林菱,但林菱对他们根本没兴趣,反而对韦学文还有那么点意思。这个可能和“曾家军”三剑客的出身有关。刘健和马俊波一个是辽宁人,一个是内蒙人,家都在农村,所以他们对“呆在北京建功立业”是有非常大决心的。按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典型的凤凰男。林菱很反感他们两人功利心太重,甚至可能还怀疑过他们追求自己的真实目的。但韦学文不同。他家庭条件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毕竟是大城市来的,而且妈在法院上班。所以他没什么自我压力,也不是特别想一辈子都呆在北京。就算被157淘汰了也没所谓,大不了回重庆接老妈的班当法警。

  林菱只是对韦学文有一点点意思,“借过几次书”而已。不过刘健看出了端倪,他和韦学文是好友,所以立即就自动从林菱面前消失。但马俊波想不通,怎么又让韦学文比下去了?后来曾仲英觉察出了问题,当面问过韦学文意向如何。韦学文完全没准备,他根本不知道林菱对自己有点意思。曾仲英立即快刀斩乱麻,把女儿的朋友沈晶介绍给了韦学文,然后让老林的某大姐在那边部委里给林菱介绍了后来的老公。

  这事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马俊波又把帐记到了韦学文头上。对一个心理已经倾斜的人来说,他看什么都是不平衡的。

  韦学文抽着烟,听刘健慢慢讲着,禁不住轻轻摇头叹息。刘健很奇怪的笑了一下“后来就出现了那个谣言,说你跟郭铮不清不楚。这他妈完全是胡扯,郭铮孩子当时都真能打酱油了!……你知道是谁扯的吗?”

  韦学文苦笑一下“马俊波?”

  “呵呵”

  97年回归前夕,组织在香港的点作了些调整,马俊波被派过去常驻。这件事让他心理彻底改变了。因为在157,虽然没有明确说,但有个惯例:如果是第一次派出去常驻的话,一般都是走的越远,表明组织对你的评价越高。香港是境外最近的点,马俊波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派这么近的地方常驻。这不是明着说我能力不行吗?而韦学文当时直接被派去了芝加哥。曾仲英这么安排当然是原因的,很简单:马俊波是行伍出身,文化素质尤其是英语水平比韦学文差的太远。

  马俊波所有的怨气都在到香港后爆发了。他到的第一天就和当时香港点的负责人大吵一架。又不服从工作安排,第二个月就挨处分,然后被召回北京停职学习。等他再回到香港时,已经完全心灰意冷。

  恰恰在这时,何先生找到了他。

  两个人在部队就很熟,这下子在国境线以外,有种解脱的感觉,立即就打得火热。马俊波知道何先生干的是什么营生,他不敢直接参与,毕竟组织的威慑力很可怕。但何先生慢慢还是把他拖下了水,采用的“曲线”办法:马俊波帮他清除对手,他给好处。

  和公安系统的很多涉黑*案一样,这种方式很隐蔽,而且只要没人举报就很难觉察出问题。马俊波的特殊身份可以让他轻而易举的拿到很多常人难以接触的绝密信息,甚至还可以动用组织的资源,打着其他旗号消灭一些何先生的对手。到了90年代末,何先生在东南亚的军火黑市上已经可以说一不二了。

  不过让刘健真正开始对马俊波起疑心的,还是98年那次温哥华重要任务时发生的泄密事件。而马俊波在香港搞的“逃生通道”,其实也缘于这事。那次任务的其中一个目标恰巧是何先生在香港某同乡联谊会上认识的生意朋友,这人嗅觉比较灵敏,在旧金山就发现自己可能陷入了麻烦,后来通过何先生和马俊波结识,他开了很诱人的价码,马俊波就把组织内的绝密情报给他透了一部分,两周后这人就靠这些情报摆脱了麻烦。

  经过这次泄密后,马俊波发现了为外逃人员开“逃生通道”是一个极其来钱的业务。何先生也看到了这点,于是提出可以由他在内地“揽客”(何当时已经弄到了某特区城市的政协委员头衔)。两个人一拍即合,还商定由马俊波在国内向客户收钱,这样既可方便客户也可防止跳票。事情做完后由马将赃款带到香港处理。

  05年曾仲英退二线,马俊波早已死灰的心突然又热了。他甚至有半年都没和何先生见面,也没接任何逃生业务。骄傲的人始终都会骄傲,这种人对于经过努力而没得到的东西会一直耿耿于怀。马俊波又想再搏一把了,他甚至都设想过在香港秘密干掉何先生以把自己完全洗白。

  但天算不如人算,上面派来接管157的新领导竟然也是早年跟随过曾仲英的秘书(郭铮的前任),所以根本不打算重用马俊波。曾仲英因为威望和资历,在157几乎是一言九鼎,就算在整个组织内部说话都极有分量。这种人一旦离开后,下面的这些骨干分子就很难压得住,对新任领导根本不可能真正服气。马俊波本来就心怀怨恨,当然更不会对新任客气……这么一来二去,就发生了严重对立。

  刘健看着韦学文,慢慢说“你后来检查过那支温哥华带回来的枪吗?”

  韦学文一惊,内心急速下沉“真有人动过这把枪?……马俊波?”

  刘健点点头“他当时已经丧心病狂了”

  马俊波偷了韦学文宿舍里枪包内的一个弹夹,竟然想趁某次机会在上海杀掉新任领导,然后嫁祸给韦学文!

  人人都知道韦学文是曾仲英培养的接班人。现在曾仲英突然被弄下去,他就不可能再有多大前途了。所以从理论上讲,韦学文存在报复的可能性。马俊波借子弹杀人这招算不上太高明,但很毒!幸好当时在其他局当局长的黄诚偶然从一个国内特情(线人)那里得到消息,说有人准备在上海“做大事”。黄诚发现端倪后立即制止了157的新任领导去上海,躲过一劫。

  马俊波借刀杀人没成功,又把目标瞄向了另一个“绊脚石”刘健,给纪委写了封实名举报信。再加上刘健当时风头太劲,本来就有点招人忌恨,所以没过多久就主动申请调离,去了公安部。

  韦学文问刘健“你走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