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个小组成员下乡做基层干部,居然有一小半的地方,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采取的手法各不相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多的挪用这笔钱。
出现这样的问题,是阿豆没有预料到的,之前他一直担心大学生干部会乱用这笔款子,甚至出现中饱私囊的现象,所以才会规定这笔款子必须通过当地的农业银行来使用。只是没想到,问题会出现在当地的政府部门,居然连这么点钱都要插手,难道说,这些部门的官员们,就不怕十七处的追究么?
阿豆依稀还记得,他在刘家村那边的时候,貌似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看来,还真是有点侥幸啊!阿豆忘记了,当时他去镇政府的时候,是带着一堆的高级轿车以及一堆的黑衣大汉们去的,要不是有那批轿车和保镖们撑腰,并且最后还被人给认了出来,恐怕他想在刘家村办事,也会遭遇这样的情况。
对于这件事,阿豆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出来了,就不能再通知金花他们了,索性的,这家伙决定冷眼旁观了,要是自己这边也出现这样的状况,说不得,他才会大开反腐“杀戒”了。至于其他地方的小组成员,要是管不住这笔钱的话,就是种无能的表现,对于这样的人,阿豆是不会要的,免得将来后悔。
事实上,这笔款子到来的时候,农行就已经通知了当地政府,这个并不违反规定,毕竟说到底,这批新到的大学生干部也是归当地政府管的,再加上钱到账的时候,阿豆他们还没来报到呢!对于神秘的十七处,怕肯定是怕的,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头插手的,都是这几个部门的边缘人物,要么是新来的,要么就是临近退休的,上边承诺,只要办好了这件事,不牵连到当地政府部门,那就一切都好说。
在这件事上,无论成败,新来的干部,都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临近退休的,等到自己下去后,子女就能顶替进来,可说是好处大大的。
近千个小组成员下乡做基层干部,居然有一小半的地方,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采取的手法各不相同。
诊所学校这边,尽管采取了免费入学的举措,学校里依旧没多少学生在上学,阿豆他们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和方丽等人商量了后,大家决定,对于那笔款子的去向,必须排除最低入学率的几个村寨。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当地比比皆是,各村落都有辍学的孩子,区别只在多少而已。不容易。
大城市还好点,至少有招商部门在监督着投资,下面的贫困乡镇,可就没这么多的顾虑了,招商部门到是有的,可那是摆设用的,这里啥投资都没有的,不是摆设的话,又是什么?
现在好了,好不容易来了点钱,不捞点过来的话,怎么对得起苦哈哈的自己?象前面那种要钱的手段,属于下乘手段,高明点的,会在吃、喝上下功夫,然后少吃点多报点,不知不觉间就能捞到钱了,再高明点的话,会在投资项目上下功夫,比如说虚假投资等等。
基本上,到了这样的境界之后,别说那些个刚出道的大学生干部了,就是再老练点的干部下来,也难免会上当的。
青龙乡这边还好点,至少在阿豆等人调研的时候,当地部门并没有找上门来,而是安安静静的配合着阿豆等人的行动。
当然,也不是没有出现状况,当地官员们或多或少的提供了几个发展项目,主要集中在养殖业和水果业上。阿豆他们在私下里商量的时候,觉得这里的官员比其他地方的要老实憨厚许多。毕竟,养殖业和水果业,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基础,想要发展的话,慢是慢了点,对于当地的经济,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水果需要果树,要是这笔款子用来种果树的话,姑且不去说能不能赚钱,想亏却是很难的了。
问题是,果树需要成长期,等到这些果树能结果的时候,肯定不止两年,所以阿豆他们直接否定了上这个项目。
同样的,养殖业也需要时间,也不好搞。
如果,这一行没有阿豆和李家姊妹的话,说不得,就会搞这两个项目了,女大学生方丽就很支持上这两个项目。但现在不行了,尤其是有了李家姊妹后,做梦都在想怎么样才能搞出些大名堂来,阿豆又是站在老婆这一边的,这两个项目的下马,可说是非常的正常。
不过,阿豆也提出,不是说这两个项目不可以上,而是不适合在他们手里上,只要有资金的投入,谁上都一样。
……
………【第十九卷势不可挡第四十四章项目上马】………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阿豆他们发现,青龙乡这边的竹编工艺非常的出色,并且加工厂也有现成的,就是生产的规模小了点,以至于大单接不了,小单不够吃,产品一直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在看过产品之后,阿豆忍不住赞叹了句,这些竹编的工艺美观程度,实是不在他的雕刻手艺之下。
这么好的东西,价格也便宜,居然会卖不出去?看来,还是广告做得不到家啊!
女孩们都很喜欢这些竹编制品,再加上价格确实也不贵,在调研的时候,各自掏腰包买了一大堆回来,言谈中表示,这些工艺品无论是送人还是自己留着欣赏,都挺不错的。最夸张的还是李家姊妹,在看到这些小玩意后,她们眼睛都是绿绿的,买了东西后,立刻就去了趟邮局,却是寄到盘古市那边了。
阿豆知道,这是老婆在给儿子、女儿买玩具呢!一时间的,到也觉得有趣。因着修炼的关系,阿豆和李家姊妹不觉得离开年幼的孩子是一种错误,毕竟孩子们还不懂事,家里的老人又盯得紧,既然是这样,还不如出来走走呢!
南海道观没有邮局,想要寄东西的话,只能通过盘古市转交,好在那边有刘市长(就是以前的刘秘书)和老书记在(就是老村长),倒也不怕东西寄不到。别人上不去南海道观,这两位还是能进去的。
这些小玩意,连心高气傲的李家姊妹都那么喜欢,看到这样的效果之后,阿豆认为发展竹编制品这条路,应该是可行的。在和姑娘们谈了之后,大家都觉得只要功夫做到家,这个项目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问题在于采取方式的选择。究竟是合资还是另起炉灶?
合资的话,人家答不答应?就算答应了,管理权地问题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看上去,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另起炉灶的话,也很麻烦,主要是这些竹编工艺,采用的都是手工制作,不但工人的熟练程度很重要,还大大限制了产品的产量。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一旦阿豆他们建厂之后,找不到合适的生产工人,那才是真正的麻烦呢!
从阿豆他们开始调研竹编项目起,一直冷眼旁观的青龙乡乡政府,开始坐不住了,别看这里地竹编厂是不大,却是当地重要的税收来源。前几年形势好的时候,竹编厂出来的产品,还能出口创汇呢!听说阿豆他们对竹编制品有了想法之后,乡政府觉得机会来了,要是能撺掇着阿豆他们投资则个的话,应该有做大竹编厂的可能。
以至于,乡政府的几次来人,都在暗示一件事,那就是出钱、分红可以,甚至功劳都可以归学生干部们所有。但要想参与管理决策的话,绝对是免谈了,乡政府可不想就此失去对竹编厂地控制。好歹也是块肉是不是?
倒不是说乡政府一定就是蔫坏了,实在是怕这些大学生干部啥都不懂的,胡乱管理之下,会搞不好厂子。说到底,还是不信下来的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干部。
了解到乡政府的想法后,阿豆和姑娘们商量了一下,认为没有管理决策权,哪怕做再多的事情,也是没用的,相反的。还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原因很简单,要是乡政府有能耐的话,早就搞出名堂了,还用得着阿豆他们地资金投入?银行贷款应该不难吧?关键就在于没有魄力,而不在资金的缺少。
再者就是,阿豆他们算是投资商了,投资了。居然还得不到管理权。要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自己另起炉灶呢?
又调研了一段时间后。阿豆他们终于决定,先开个综合性地竹子加工厂以及竹林特产加工厂,尽量不和当地的竹编厂起冲突,那样的话,乡政府应该不会横加干涉了吧?
看到阿豆他们送上去的报告之后,乡政府也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了,不是说要做竹编工艺的项目吗?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竹子加工厂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竹子加工厂的产品跟竹编厂的工艺品,完全就是两码子事儿,尽管竹席也是属于编制的一种,却和工艺完全搭不上关系。
没错,阿豆他们就是想生产竹凉席之类的产品。
一时间地,乡政府的那帮官员们犯难了,不同意吧?人家完全可以采取硬上项目的办法;同意吧?搞不好拨款泡汤不说,还会直接连累到当地的经济。
没等乡政府商讨出个办法来,阿豆就已经购买了一系列的加工机器,厂址暂时选择在了诊所学校,反正现在也没多少人在上学,空的教室完全可以拿来利用一下,则个亦算是废物利用了。等到竹子加工厂赚钱后,再去考虑搬迁的问题,现在能节省一点就是一点。
和别地小组不同,阿豆他们最大地优点就是,只要产品质量好,就不愁东西卖不出去。李家姊妹说了,实在不行的话,就去网易、淘宝开个网络小店搞批发,只要价格够便宜,质量够好,简直就是想亏都难啊!要是这样也不行地话,不是还有个竹林特产加工的项目嘛,总归是不能,两个项目都亏吧?
看到阿豆他们不经乡政府的点头同意,就自己在诊所学校里单干的时候,当地官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工商部门到是上门去了一次,是姑娘们接待的,私下里的阿豆早就和她们说了,先别承认建厂的事情,只说是在搞试验产品,准备看看市场的反应,要是好的话,才会考虑建厂上项目的问题。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工商部们也就只好打道回府了,象前面的那个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事情,已经被神通广大的十七处给狠狠处理过了,不但相关责任人直接开除,连当地政府的一、二把手都被牵连了。只不过,十七处之人在离开的时候,隐晦的点出,地方政府想要钱可以,不过千万别再整出这种脑残般的手段来。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金花部长觉得,这些个事情的出现,能够从应对方式上,更好的发掘人才,十七处的人,这才有了这样的隐晦提点。
不管怎么说,如今正是风头里,所以青龙乡的工商部们觉得,怎么着都要小心点了,别钱没拿到,直接惹了一身的腥,反而不美了。
机器是部队派车押送过来的,这不是阿豆运作的结果,事实上,各地的小组都拥有这样的优惠政策,目的就是能节省创业的时间。不过很显然,金花已经知道阿豆在这里了,随车的物品中,有着为数不少的老樟木。金花的做法,也是在变相的提醒阿豆“我已经知道你的休息地点了”,要不然以金花精明程度,不可能明知阿豆有着空间手镯的情况下,还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这些樟木之后,阿豆只是微微笑了笑,心说知道就知道吧,免得家里的老人会惦记,有金花在居中策应,想必能够让老人们安心点吧?!
很快的,第一批麻将牌样式的凉席,就生产出来了,数量被控制在了数百张左右。
到是招收了一批工人,不到二十个,扣除各方面的支出成本,这批凉席的价格,被定位在了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当然了,那是出厂的价格,真正的销售价格,肯定是不止这个数的。在生产期间,李家姊妹已经带着姑娘们在网上推销凉席了,不是开网店的那种推销,而是直接发邮件去各大商场的那种推销。开网店,那是最后一步,抑或是厂子大了之后,才会实施的举措,现在嘛,还是先试试别的办法吧!
邮件发出之后,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耐心等待了。
让大家出人意料的是,回复的商场大概有二十几家,大多是在询问,如此低廉的价格,会不会有质量问题?有回复就行,就怕人家不闻不问的,很干脆的,姑娘们直接邮寄出了凉席的样品,好不好自己夸了不算,得商场看过之后,让人家自己去评价。
老实说,这些凉席在制作的时候,已经融合了当地的雕刻工艺,只不过不是工人们手工雕刻的,而是机器雕刻的,即便是这样,这些凉席看上去,依然显得与众不同。
价格低廉,产品出众,很快的,第一张三百张的订单,就下到了青龙乡这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