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阿瞒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阿瞒出道-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8)

  从领导干部年轻化这点来说,东汉王朝做的绝对出色。

  一百多来年,变戏法似的前仆后继了十位皇帝,最大的是十五岁的桓帝,最小的殇帝才一百天,不知哪位调侃大师给缢了这么个分明挖苦的帝号:殇!是啊,还没学会说话就驾崩了,两岁就加冕了“先帝”的头衔,堪称“国殇”。

  话又说回来,不这么频繁地更换皇帝,又哪来得前后六位太后临朝的机会?问题是大汉时期还有一项优良传统,就是大面上极讲究礼法,身为女人的太后,尽管能在后宫发布绝对能得到有效执行的命令,但是不能亲自参加御前会议。

  一个女人在一群大老爷们堆里抛头露面,成何体统?这就是东汉年代包括太后本人都认可的精神文明。

  这样必然需要一个传话筒,这个传话筒就非宦官莫属了。这个话题咱们以后细述,还是接着说以“孝廉”的身份推举为郎官,接着“屈就”洛阳北部尉的曹操。

  成了“孝廉”就意味着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当官就意味着权利,权利就意味着荣华富贵,事情就这么明白,就这么简单,就这么顺理成章。

  可你如果真的认为升官发财就这么简单,那就只能说明你自己的头脑简单。

  就算你拿到了“孝廉”的文凭,那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官的。

  首先你要上边有人,其次你还要准备好成堆的铜钱,没钱购物卡也行,反正空手套不来白狼。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两点曹操都具备,所以二十岁的年轻副县级干部横空出世也就合情合理了。

  前面说过,二十岁时曹操的远大理想是当一个人民的好市长,现在万里长征开始了第一步,而今迈步从头越,任重道远!

  估计那时的曹操是不服气任何人的,至于后来他遇到了皇叔刘备,一时兴起,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那也就是往刘备嘴里塞一颗蜜枣,说说而已,已经把当时的汉献帝攥在了手里,并且兵多将广的曹丞相,难道还当真瞧得起这织席贩夫不成?

  曹操没打算指望老爸的提携,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相当的自信,你想,连高人许劭都认定自己是治世的能臣,退一步到了乱世,还混个“奸雄”的角色。即使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有了这些话的支撑也会牛气冲天的,更何况是曹操这样从小就在“太子圈”里混的人。他要是安心指着老爸的提携来升官,他也就不是其曹操了。

  遥遥仕途,曹操要靠自己的才智打拼前进,漫漫风雨,曹操要凭个人身手一洗晴空。

  就算是后台硬气,升官也要有让上边看得到的政绩,做面子工程是所有官员必然的通病。曹操也未能免俗,决心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从市政衙门形象着手,然后来个综合治理,先在天子脚下露露脸再说。

  让别人听自己训话的感觉永远是良好的。曹操对自己的下属马步差役首次训话:

  “有谁愿意随我取富贵吗?”

  一语惊人,差役们第一次见识这么个当官的,立时百众一心,群情激昂:

  “愿意!”

  “钱从哪里来?就在诸位的手中,自现在起,我负责动口,你们负责动手,咱们干出个样子让百姓们瞧瞧,我曹某愿与尔等同甘苦,共富贵!”

  掌声如雷。

  “看看你们以前过的啥日子?破墙烂院,锈刀裂棍,就不怕百姓笑话?怪不得那些衙内、地痞敢骑在百姓头上拉屎,就是因为你们的威风没了,猫懈了老鼠还不欢?”

  差役们无语,心里说:“哪个孙子不愿意抖抖威风!可得有个人给发话呀,真惹了事得有个人给撑腰啊。”

  “张三。”

  “在!”

  “带你那班弟兄弄些红白涂料,三日内我要看到署衙里外一新。”

  “得令!”

  “李四。”

  “有!”

  “你这班负责整修席塌台案,先从本尉处支取银钱。”

  “好嘞!”一听银钱,大伙全兴奋了。

  “王五。”

  “小的侍候!”

  “给本尉准备七尺木棍百根,漆成五色,署衙两旁各列五十根侍候。”

  “是!”

  “贴出告示,自今日始,子时宵禁,有胆敢犯禁者,不论何人,重责五十大棍!”

  “遵命!”

  就这样,没出三日,署衙内外,一片肃然,辖区上下,气象蔚新。

  尤其是那一百根五色棍,森森然犹如寻食的饿狼,令人一见便毛骨悚然、心胆俱裂!

  制定规矩就是用来被人违反的。

  一日,子时早过,曹操勤政爱民,亲带差役街头巡夜。一帮人手执五色棍精神抖擞地在洛阳的大街上晃荡,这些人心里真盼望着能出来个不怕死的,好让他们施展一下手脚,展显一下威风。正当大家心里这样盼望,好事就真的来了。只见迎面撞来几骑烈马,深夜中的醉吟狂喊分外刺耳。

  “站住!”曹操大怒。

  “是谁吃了豹子胆,敢拦老夫的马头?”声音慢条斯理,可绝对透着傲慢与威严。

  差役们顿时傻了,犯禁的是谁?了不得!宫里现今最红的宦官、灵帝最爱幸的小黄门蹇硕的叔父!那谁能惹得起?哥们儿,瞧好戏吧,这位前天还铁口钢牙的公安局长北部尉大人今儿个要吃瘪。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打小曹阿瞒怕过谁?正想杀鸡给猴看呢!

  差役们心说:这只鸡可非同小可啊,弄不好能把咱这帮小警察全给啄了!

  “给我拖下马来!”

  “好!”差役们兴奋异常,巴不得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两只狗咬架都能引得大群人看得直流哈喇子,何况是大司农的公子北部尉要PK当红太监的亲叔!

  闯夜的老爷子酗酒狎妓澜兴而归,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洛阳地面上竟有人敢捋虎须,被扯下马来还虎威不倒。

  “何人大胆?敢欺老夫?”

  曹操气急反笑:咱这是谁审谁呀?

  “违禁者何人?”

  有个老差役一听,坏了,咱这位爷是一个刚出道的嫩雏!问他是谁干啥?要是装着不认识还兴许能稀里糊涂地拾掇他两下,你这一问,麻烦了,得反过来和他磕头见礼。

  “我是何人?”对方一听就知道遇上了个没当过官的毛头小子:“天子驾前蹇硕公公是老夫嫡亲子侄,老夫的名讳也是尔等能问得的,说出来你不怕被吓煞?”

  “知道宵禁令吗?”

  “当然知道。”

  “这么说你是明知故犯?”

  “那又如何?”

  “违禁者须身受五十刑棍!汝可晓得?”

  “哈哈!老夫晓得,只怕能杖责老夫之人还未出世!”

  “你错了,此人已虚待你二十载矣,给我架起来,重责五十大棍!以儆后效!”

  “尔等大胆!啊……啊谁敢打我?啊?真打呀……哎哟!疼煞我也……”

  差役们早就手痒了,大棍抡起来更是拼上了十二分蛮力,便宜大家沾,五棍一换人,劈里啪啦,劈柴一般,三十棍不到,棍底人已没了气息,打一只死老虎更显英雄胆量,不一时五十棍执行完毕。

  “啊?死挺了?”差役们有点慌乱。

  曹操倒是毫不在乎:“给我拖在告示旁边,号令三日!”

  就这样,整个京师无不凛然,只苦了曹操的老爸曹嵩,只吓得心惊肉跳,忙不迭上下打点,铜钱流水似的泼将出去。

  那蹇硕却怎肯甘休?只是一个小小的北部尉与自己的地位相差太过悬殊,反而无法下口。

  再说还有曹嵩这个硬茬挡在那儿,那可是九卿之一,硬扳谈何容易?

  最主要的是叔父犯法在先,曹操执法有据,明拾掇这小子还真有点费难。

  不要紧,明的不行咱就玩阴的,宦官报仇,十年不晚。

  有这么个愤青在洛阳城中像被窝里塞了一只活刺猬,难以睡得舒服,不定哪天有个不长眼的再撞在那五色棍头上,岂不冤哉?——这是朝廷所有权贵们难得的统一认识。

  怎么办?先把他从眼皮子底下赶走再说,对,升他的官,给他个穷县的县令,培养接班人么,先下去锻炼锻炼吧,曹司农那里还送了个空头情,朝廷明诏嘉奖,提拔重用,你老还能有啥话说?心里不满意也得打掉牙咽到肚里吧?

  还有更漂亮的词:“令郎才高九斗,年少英侠,后生可畏呀。圣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你还能挑肥拣瘦?最好能超越孟圣人要求的:苦晕心志,劳断筋骨,掏空其身,一命呜呼!

  公元177年,在朝野众多官员的推荐与赞扬声中,曹操被任命为顿丘县令,当即走马上任。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9)
咱们中国人的确了不起,伟大的汉字着实出神入化。例如“仕途”这个词,不就是升官的过程——也可以称“升官之路”的意思吗?可咱们偏不明说,两个字,“仕途”!文雅多了吧?

  历史车轮滚到现在,人们更是妙词生花,连“仕途”这二字也嫌俗了,曰:“进步”!服气了吧?“仕途”一词再文雅,也只能与“艰难”呀“顺利”呀连在一起,没有办法施展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进步”二字多漂亮?那是可以主动要求的,要求“进步”,理直气壮,顺理成章,大家可曾听说过,有哪一人因为自己积极要求“进步”而脸红过?

  且说曹操,三年不到,副县转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由副转正的一大步完全是凭自己的血气拼上来的,而且附带着名声大振,官声远播。仕途顺利,旗开得胜!

  百里小县,对大才来说,根本就谈不上用心治理之说。这一点可以从以后的凤雏庞统就任耒阳县令后的表现及语言中得到证实。以后老孙自会细述。

  曹操的天分及才学又岂是庞统所能够比及的?当然也不会拿这个正县级干部当回事。所以上任后权当进入了做官学校的初中部学习了,小时候缺的文化课也好趁机补一补。

  这段时间曹操主要以修文为己任,习武当然也是必修课程,不过这时的曹操在武学方面早已不屑于“哼哼!哈哈!”的小儿科阶段了,他要研究的比楚霸王还要厉害百倍——完善自己的孙子十三篇注释。

  后来文学方面曹操的成就是非凡的,不但一扫前人辞赋中的脂粉气息,而且以磅礴之势横开建安文坛一代先河!所留诗赋至今读来仍觉豪情如在,荡气回肠!

  至于武学领域的成就俺会细细地描述给诸位,唯求大家拿出在“仕途”求进步的耐心来,陪着俺慢慢地聊下去。

  时光如梭,转眼秋去冬来。

  曹操在顿丘任上晃悠几个月了,这次他没再启动什么面子工程,也没有遇到什么不长眼的豪强前来送死,所以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政绩。反而倒是有关曹操武功深湛、力敌万人的传说越播越远,越传越邪乎。

  据说人一旦倒了运,喝口凉水也会塞牙;走了大运呢,出门绊倒也会拾个金元宝。曹操眼下就是如此,至少从表面看来是像走了红花运。

  忽一日,曹操接到朝廷明发公文:因曹公孟德勤政爱民,政绩卓著,特予表彰,并同时因公能明古学,征拜议郎。升官了!而且这官升得稀里糊涂,莫名其妙。能明古学?这是哪儿跟哪儿的事啊?

  这次升迁绝对与老爸曹嵩没有任何关联,如是他老人家使的暗劲,家书早该到了,不管怎样,升官总是好事吧?反正比降职强得多。先上任再说吧。

  这笔功劳应该记在曹操大大得罪过的小黄门蹇硕身上。

  汉灵帝一日忽然心血来潮,想加强一下精神文明建设,以便与当前的物资文明相适应,亲自下诏,让在朝官员们推荐几名精通古文的人,给予议郎的高官待遇,帮皇帝教化天下子民。(《后汉书》:诏公卿举能通《古文尚书》、《毛诗》、《左氏》、《谷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议郎。)

  这蹇硕一看,机会来了。这议郎是个什么官呢?郎有四种:议郎、中郎、侍郎、郎中。郎官负责给皇宫掌守门户,出充车骑。议郎却是文职,在郎官中级别最高,属于朝廷的言官,掌顾问应对,能参与朝政议事,由于接近朝廷中枢,虽品级与县令相当,但对将来的仕途发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进步”却是大大有利,前途远非一个地方县令所能比拟。

  那小黄门蹇硕难道如此大量,对棒杀自己亲叔父的曹操竟然仇将恩报?这里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