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简述
汉服即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汉民族服饰传统延续了超过3700年的时间。其间汉服随时代变迁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样式,但其最主要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
汉服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代表了这个古国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和古中国一样,汉服的基本形制为东方世界提供了标准,今天中国及东亚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装,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受到了汉服的影响;而韩国韩服和日本和服更是直接由汉服发展而来。汉服不仅是汉族的,中国的汉服,更是亚洲的,世界的汉服。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汉服却在三百多年前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绝大多数中国汉族人并不知道这种自己的传统民族服装。在种种展现“中华文明”的场合,也难以见到汉服的踪影。本书整理的目的是希望将这已经遗失数百年的文化珍宝以及古国随汉服而失去的一切重新带回。
漢服有9种款式,综观历史,只有出现的早晚,人们的偏爱与不偏爱,它绝对没有一种款式断代过,他只有继承,没有断代。9个款式,外表看起来也是差不多的,更多的差别在于搭配的不同,衣服长短的不同,剪裁的不同而已。就像衣裳分开(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制,他们只是剪裁的不同而已,根本就没有其他差别。所以,杂乱化,朝代分割化又从何而来呢?而综观历史,也不难发现,之前的款式比较少,款式出现最多的是在隋唐时,这固然与漢文化发展高峰是分不开的。而隋唐以降,人们更是完完全全的继承下来,到明朝,这9种款式已完全发展成熟完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在所谓漢服体系。
漢服9种款式为:
1 、上衣下裳(此衣为短衣,大概到膝,膝以下):交领,可衣外穿可衣内穿;
2 、上襦下裙(此衣到胸,腰,胯):交领(唐时为直领相系),襦内穿,同时配有披帛,裙腰,装饰物;
3 、上衣下裤(褶绔/水袜):交领,包括缚绔;
4 、衣裳连制(深衣):交领接衽,包括直裾和曲裾,直裾中又包含很多定制模式;
5 、长衣(直裰=直身):交领,到脚踝,有衣缘,两侧不缺胯(开叉),应该无圆领;
6 、长衣(袍,衫):交领或圆领,到脚踝,两侧缺胯(开叉),袍双层,衫单层;
7 、阑衫:圆领接衽,到脚踝,膝以下接裳;
8 、袄子——大袖衣——旋袄——褙子:直领相系垂带,两侧开叉到腋下, 有无袖和半袖,半披半穿;
9 、半臂:直领相系垂带,无袖和半袖襦;
先秦时期服饰发式
上古商周服饰 汉代头戴花形冠、上穿V领左衽窄袖长袖上衣,下着裳左右衣裾均绕至身后,裳后两侧垂有燕尾形尖角,衣襟上饰龙纹,裳上为回纹和异兽纹,小腿上戴有脚镯,耳上有孔原来可能带有耳环,束回纹额带后脑额下有二个斜方形孔,原来可能插有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晚商大型穿龙衣的青铜立人)。这尊像铸造精美,除面部、手部的造型比较夸张外其余各部细节都很真实,衣服上的花纹图案和系衣用的绳带、衣钮都刻画得十分清晰,是非常难得的服饰研究资料。
上古商周服饰 战国窄袖曲裾女服展示图(根据四川成都出土青铜壶纹饰复原绘制)。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女窄袖曲裾服,衣长略短,下配拖地长裙。
战国带钩 带钩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春秋墓葬中屡有实物发现,史料也有记载。由于带钩结扎起来比绅带更便利,逐渐被普遍使用,取代了丝绦的地位。至战国以后,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它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其它装饰物品。南北朝以后,一种新型的腰带“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蹀躞”不用带钩,而用带扣,带钩的作用便随之消失。本图从左至右依次为:金银错带钩、黄金嵌玉带钩、包金嵌玉银带钩、金银错铲形带钩、嵌宝螭龙纹带钩。
战国时期中山国妇女的服饰 插笄、穿短衣长裙的妇女(河北平山三汲出土中山国玉人)及窄袖短衣、方格纹长裙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中原地区的一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图中展示的玉人服饰,上穿紧身窄袖衣,下穿方格花纹裙,在当时具有代表性。人物头上的卷型发饰,形似牛角,可能是中原地区流行的笄饰。
楚国妇女的曲裾深衣 穿袍服的楚国妇女(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这幅帛画是我国现存缣帛画中最早的一幅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画中绢绣妇女,两手合掌作祈祷状,似为墓中主人形象。图中妇女,脑后挽髻,身穿宽袖紧身长袍曳地,上绘卷曲纹样。这种服装一般都采用轻薄柔软的质料制成,另在领、袖等主要部位缘一道厚实的锦边,以便衬出服装的骨架。袖端的锦边较有特色,大多用深浅相间的条纹锦制成,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楚国妇女的曲裾深衣 穿深衣的楚国妇女(按照湖南长沙楚墓出土彩绘木俑摹绘)。楚墓出土的陶俑中多数穿直裾袍,只有此图中的陶俑穿曲裾袍。袍式长者曳地,短者及踝,袍裾沿边均镶锦缘。袍身纹饰为雷纹和重菱纹,重菱纹又称“杯纹”,因它形似双耳漆杯或称为“长命纹”,取长寿吉利的含意。
楚国妇女的曲裾深衣 穿袍服、挂佩饰的妇女。袍服的衣袖有垂胡,这种袖式后来也常用,主要是可以使肘腕行动方便。服装为上衣下裳,裳交叠相掩于后,腰间系带玉佩于前。此木俑是战国楚墓出土的组佩俑,当时诸侯礼聘及祭天祀神所穿礼服都佩玉,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漆绘木俑)。
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 绣罗单衣及刺绣纹样(湖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实物)。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服饰实物,有绢、罗、锦、纱、绦等各种衣着十余件,为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实物。从实物来看,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
商周贵族服饰 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
商代发式 商代笄饰男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图中人物似孩童形象,身上刻有清晰的纹样,可能是早期的文身,头上插的饰物,可能是一对发笄 ,由此可见商代发笄的安插方法。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秦汉服饰发式
秦汉男女服饰 左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妇女(陕西临潼近郊出土陶俑)。右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陕西临潼出土陶俑)。从这两件陶俑的服饰来看,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公元前13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然而在服装的样式上,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代妇女的襦裙 汉代妇女的襦裙图(参考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实物复原绘制)。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襦以浅蓝色绢为面,中纳丝棉,袖端接一段白色丝绢。裙子也纳有丝棉,质料用黄绢。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套服饰在出土时已经粉化。本图展示的襦裙样式,即根据该墓发掘时的形象记录复原绘制而成。采用的纹样,主要依据新疆民丰出土的“长乐明光锦”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豹首纹锦等。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汉代直裾女服 穿直裾袍服的妇女(汉代加彩陶俑)及汉代直裾女服展示图。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字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汉代舞女服饰 左图为头梳盛髻、身穿长袖袍服的舞女(广州汉墓出土陶俑)。中图为穿袍服的歌女与舞女(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画像砖拓片)。右图为梳分髾髻、穿长袖袍服的舞女(四川彭县出土东汉画像砖)。 秦汉时期,我国的舞乐表演艺术在前代基础上有较大进步,并出现了专职的歌舞艺人,以共封建贵族阶层的观赏。在汉代的壁画、石刻、砖刻等艺术图像中常可看到这样的情况。本图所列的陶塑舞女,服饰交代得比较清楚,头梳高大的发髻,髻上插满珠翠花饰,为典型的东汉装束。身穿曳地长袍,衣襟左掩,即史书所称的“左衽”。最有特点的是袖端接出一段,各装一只窄而细长的假袖,以增加舞姿的美观。后世戏曲服装上的“水袖”,可能是由此而来。
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为曲裾深衣,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本图为汉代窄袖绕襟深衣图(参考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出土木俑复原绘制)。
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 汉代妇女的绕襟深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这张帛画中的妇女在脑后挽髻,鬓间插有首饰,老妇发上还明显地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