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时代-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言中“Hai P’a”是“我不明白”的意思。
到达之后斯诺才发现苏维埃中国的领土和英格兰差不多大小。身材笔挺蓄着胡须的红军将领周恩来热情地接待了他。周恩来向斯诺积极建议并安排了一个92天的旅行日程,还承诺给他绝对的写作自由。斯诺对红军队伍如此年轻(军官平均年龄24岁,士兵19岁)表示吃惊,更让斯诺吃惊的还是红军军官的身世背景。比如红军的一个主要将领朱德,现已年过50,曾经是军阀割据时代的风云人物,但在1922年投奔红军后成为革命者。还有29岁的林彪,现任红军大学校长,20岁时曾在蒋介石的部队里任排长。
给斯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44岁的毛泽东,中华苏维埃政府的灵魂人物。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受中国传统式教育,正是他组建了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出25万美金悬赏毛泽东的人头。在中国,毛泽东成了和蒋介石同样知名的人物。斯诺每晚在毛泽东的小石屋里坐在板凳上,一点一点记录下毛泽东耐心口述的自传,这段文字即使不被编入《红星照耀中国》,本身也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资料。1927年蒋介石宣布国共合作破裂,毛泽东便在湖南省组织了苏维埃政权。尽管割据纷争的局势十分恶劣,仅40万人的湖南苏维埃政权还是从1930年维持到1934年,抵挡住了蒋介石部队的4次进攻。毛泽东对这样的胜利做了简单的概括说明:中国的农民不幸达到了极点(他们甚至被提前征收60年的税),所以红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1933年10月—1934年10月)中,蒋介石动用100万人,以建立碉堡步步封锁的方式控制了南部苏区。这场战役的失败使共产党不得不决定进行一次战略转移。1934年10月16日晚,红军在前线留下战事设施,乘着蒋介石还未得知他们撤退时,向西部和南部转移。这次大转移有上千农民跟随,专门配有一支骡队运送设备,其中包括一架纺织机和一套印刷设备。转移的队伍带着这些东西穿越12个省,翻越雪山,穿越沼泽草地,强渡敌人严密封锁的河流。1935年10月20日,历经368天的撤退,红军到达陕西的苏维埃领地。
斯诺离开中国苏区时正是蒋介石遭绑架的前两个月,他走后的第三个月,国共开始了精心策划不计前嫌的抗日联合。对此,斯诺只是简单做出预言:“国共合作将开辟抗战史上的新纪元。”受日本报纸影响的读者也许会认为,新纪元指的是日本的统治,但斯诺可不这样想。他引用毛泽东的话说,尽管日本占领了半个中国,封锁了海岸线,但“离打败我们还远得很呢”。在和蒋介石的斗争中,共产党一再撤退,引诱日本军队深入内地,在那里,游击队将狠狠打击日本军队的气焰。 
                  
 混乱的战争废墟
 《芝加哥日报》详尽报道了中国政府对上海记者在日本占领南京时的报道进行了删节的部分。下面是一些被删节的例子:
“虽然日本军队仍在城东100里的地方,但南京已经被抢劫一空。它最大的悲哀不是中国的军队洗劫,也不是毁灭于日本军舰的铁蹄下……在中国战场上,极度的疑惑在蔓延……中国军队自从8月起已经没有补给……前线的食物供应极度短缺……混乱在对痛苦的忽视中滋生……于是,这加剧了中国前线士兵对现实的怨恨:他们不断地在承受日军的空袭,而白天却看不到中国的战机。即使每一个中国士兵都知道,蒋介石的空军能对日军造成很大的威胁。……而现在如何呢?日军使中国陷入混乱,这种状况将持续几年,也许是几十年。当中国陷于崩溃边缘的时候,俄国或其他国家都不曾想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
在世界大战期间,没有一个记者可以梦想通过法国或德国的新闻检查,发表这样一篇爆炸性的文章。但是,相对平静的中国新闻检查制度使《芝加哥日报》得以发表这样的文字:“现在只有一件事能让中国军队连续三天的坚守”。局势到达这种地步是因为日军突袭了山东的重要城市青岛。
在那里,中国的抢掠者、纵火者、趁火打劫的士兵和强盗制造了新的混乱,耗费了日本1亿美元的财产。
长着一张圆脸的青岛市市长,中国海军上将沈鸿烈尽力让那些中国的抢掠者当场毙命,并横尸在日本商店门前。后来,这位市长的权威瓦解了。发狂的中国人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纵火、抢劫。沈将军采取了诸如将抢劫者直接划入“日本人”范畴的必要措施,希望能阻止他们。最后,沈将军与中国的警察们一起逃走了。
美国领事索科宾要求住在青岛的美国居民“不能加入德国人、英国人和俄国人的行列”,他忙着组织250人的白人警卫队,手握棍棒,尽最大可能保护彼此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当美国的公民们努力追求领事的“好邻居”政策时,拿着棍棒的白人警卫队五人一组,教训着他们认为可能抢劫的黄种人。这时的青岛从远处看像一个巨大的冒着浓烟的柴火堆。但被棍棒“鞭挞”了36小时之后,在日本侵略到来之前,这个城市还可以用“安静”来形容。
据估计,中国的大型客机带走了50万青岛人中的大部分,只剩下5万人了。上海南边的城市——杭州的人口则从50万降到15万。同时,中国当地官方的报纸突然对战争的报道转变了一个新的说法。它们摈弃了由来已久的愚弄中国大众的努力:告诉读者,中国军队正在奋勇作战,某某中国城市并没有投降。而现在,中国报纸的禁忌则变成了“当日本人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他们发现的只是废墟”。
中国南方的一大港口广州,也被日本空军野蛮地轰炸了。直到一列载着167名美国公民的火车从内地途经这里去香港,他们的暴行才停止。一些由美国红十字提供的绷带和药品刚刚到达广州港,就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毁,并付之一炬。
蒋委员长任命了他的连襟,刚从欧洲采购战略物资回来的孔祥熙博士做总理。他上任的第一个举动是大赦中国监狱的犯人。
在南京,日军的暴行已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三等秘书阿利森和南京大学的一名美国公民查理斯·里格斯,在陪同一个中国妇女试图指认出强奸她两三次的日本士兵。因为日军是从南京大学的农副产品店里把这位妇女劫持走的,所以理格斯先生求助于三等秘书阿利森。
在他的官方报告中,阿利森是在日军宪兵的护送下前来日军军营的。日军建议阿利森秘书和里格斯先生不要进入一幢楼房,但他俩事先已许诺带那位妇女进入那幢楼以便能指认出强奸犯。之后,日军粗暴地把这名妇女推进大门,阿利森先生和里格斯先生不禁要上前跟随。一位日军岗哨用英语喊道:“撤回去,撤回去。”
阿利森在报告里说:“我慢慢地后退,但就在我走出大门之前,那名岗哨打了我一耳光,然后又给了里格斯先生同样一个耳光。”
阿利森先生懂日语,在此景况下以外交官姿态克制自己,补充描述这名岗哨“气得脸色紫涨,以最为蛮横的口气冲我们叫嚷”,并揪着里格斯先生的衣领,他衬衫上的口子都给拽掉了。
因为在东方脸面极为重要。美国外交官挨打一事让总统罗斯福花了两个小时与国务院官员进行磋商。后来,日本副外相就此事向美国驻日本大使约瑟夫·克拉克·格鲁表示遗憾。对此华盛顿表示“满意”。而那名中国妇女是否指认出强奸犯,她或他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情况,美国国务院对此一无所知。
而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些都比不上下面这件事:日本获悉罗斯福总统宣布他的10亿美元的海军计划。一位日本著名人士不禁问道:“难道我们要认为美国不再保持中立立场了吗?”
不过与此同时,另一条有关韩复渠将军的谣言得到证实。这位能干的很有抱负的前山东大军阀,在汉口被枪毙,罪行是抵抗不利导致山东失守。 
                  
 战争一周年
 一年前,当日本士兵在深夜突袭北京西南16公里外的卢沟桥时,来福枪的子弹在他们头顶尖啸。日本人坚称,驻扎在附近的中国士兵已经朝他们开了火。不久,双方的激战开始。这个日军等待已久的“意外”是他们扩展势力范围的借口。自从日军1933年占领了热河省西南后,他们又逐渐推进到其他华北各省:察哈尔、河北、绥远、山西和山东。日军的司令官并不理会中国要求调查冲突的建议,将枪口直接对准北平——侵华战争在延续。
一年以后,日本已经占领了一块自己领土两倍的地域,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面积。它占领了8个省的省会,并将战火延续到中国北部和中部的12个省。中国的各大港口,除了汕头、福州和广州被严重炸毁外,其他均已落入日本人手中。中国的商业中心上海,在北平沦陷4个月后被占领;中国的首都南京也在一个月后陷落。中国政府已撤离南京,迁往中西部的重庆,并将汉口作为“实际上”的首都。而此时,日本的军舰离这座城市仅有216公里。
但是,在被占领的各个省市中,一个事实是日本人控制的区域只局限在铁路和公路沿线。日本战线是这次世界大战中西方战线长度的三倍。而如此长的战线需要有更长的、安全的通讯线支援。在大后方,活跃着中国的游击队。在被日军“占领”了4个月的山西,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近百个战斗团在本周发动农民成立了一个共产党的省份。在北平,中国军队袭击了城外的一座日军占领的发电站。在上海,当中国的一群人袭击郊外日军的时候,还能够听见零星的枪声。在这个时候,在这块土地上,自认为天下无敌的日本军队在现代战争史上遭遇了他们第一次重大的失败。一群装备不足的中国士兵将侵略者挡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台儿庄以外。
在日本国内,日本人发现每天大概400万美元的战争费用已经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国家不得不用法律来武装自己,《国家动员法案》的主要部分规定,将全民生活的所有内容置于政府的支配之下。
虽然中国已经损失了50万主力部队,并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但并没有屈服。虽然日本人控制着中国的港口和2/3的铁路线,但是中国军队的补给还是能从广州到汉口沿线、从俄国到西安的空运航线和法属印度###和缅甸的公路输入。迄今为止,由于预料到了日本的侵略,中国的货币储备只下降了一点点。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最大影响是使全民团结起来了。曾经与蒋介石互为仇敌的中国共产党现在也与之并肩作战了。
中日都总结了它们在过去12个月中的得与失。谁也没有提到结束战争,没有提到要妥协。
日本 首相近卫文磨声称:“我们并没有跟中国人民作战……。我们是与那些在过去十年热心煽动(中国)人民仇恨日本的政府和军队官员们有分歧。我们坚决相信:除非我们铲除这个错误的根源,否则远东就永远没有和平……日本一旦决定用铁的手腕来解决问题,就不会吝惜时间。”
中国 蒋介石委员长:“中国不会被征服……我们为我们的生存而斗争……为了国家的生存,为了保证人民的和平,为了中国的子孙后代,我们要战斗,继续战斗下去……中国人将战斗到底,即使最后只剩下一寸土地、一个中国人。”
东京在正午时分以默哀一分钟的方式纪念(战争)一周年。成千上万哭干了眼睛的母亲再也流不出愤恨战争的眼泪了。她们在神社进香,为自己死去的儿子祈祷。全日本的国民都在节衣缩食,吃着价值3分钱的食物。
在汉口,成千上万装满了结婚戒指、珠宝和钞票的捐款箱被聚集起来,以备应战。蒋委员长自己捐了18000美元,其中一部分是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稿费。在已被日军占领了8个月的上海,英勇的中国爱国志士在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向日本兵和汉奸投掷自制的炸弹。两名日本人被暗杀,12名中国人在交火中负伤。
而在远东苏日6公里长的战线上,一场激烈的战争即诺门罕战争一直进行,直到在莫斯科休战条款达成的那一刻为止。
休战协议只是简单的规定双方军队应该“在当地时间8月11日中午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根据前线苏联红军发出的公报,这个规定使得日本军队延伸了650英尺直到苏联认为是自己的土地里,而苏军则在另一点上延伸了980英尺至日本认为属于满洲的领土上。
当苏联和日本已经签订休战协议的消息传来,汉口的中国军官们始终被阴郁的情绪所困扰着。当两个星期前日军与苏联红军热战时,日本的飞行员只是三心二意地轰炸着中国的城市。现在他们重新加强了对武汉三镇(汉阳、武昌、汉口)的轰炸,炸死了至少1000人,毁掉了五个美国使团的财产。随着汉口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