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武装鏖战。
第一节争取战略主动权(3)
我军由于着重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思想明确,所以在作战中能多次整团整营地歼灭美式装备的机械化部队。
近3个月中,仗打得有声有色,共歼敌22万人,解放了望都、王京、完县、定县、新乐等许多据点或地方,受到毛泽东赞扬。
毛泽东在1月29日致聂荣臻等的电报中说:“连续攻克望都、新乐、定县,歼灭侯如墉等部甚慰,望对指战员予以嘉奖。
你们已在平汉线取得主动,望在今年上半年用围城打援,各个歼灭之方法,将平汉线上蒋系各军基本解决……”一连串的胜利和毛泽东的嘉奖,使晋察冀指战员深受鼓舞,士气大振。
聂荣臻很高兴。
1947年3月,为贯彻中共中央2月发出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由聂荣臻主持,晋察冀中央局在安国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上的议题,除了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之外,中心是军事斗争问题。
聂荣臻在会上说:我们决心实行大踏步的进退,主动向敌人兵力薄弱的点线出击,求得调动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
按照这个精神,经过充分研究,安国会议决定,军事上下一步的行动就是打正太路。
聂荣臻认为,这个决策,可以避开敌人30个师麇集的平津保三角地区,正太路敌人兵力薄弱,有利于我们各个击破,歼灭敌人。
而且石家庄周围属孙连仲管辖,正太路沿线属阎锡山管辖,由于国民党军阀的痼疾,他们不会相互救援,有利于我军攻打比较薄弱的敌人阎锡山部。
据此,聂荣臻确定的战役部署是:第一步围点打援,先消灭石家庄周围几个县的敌人,争取在运动中歼灭由北面赶来救援的敌人。
第二步,如北敌不敢南援,则在孤立石家庄后,沿正太路一直向西进击阎锡山部。
为郑重起见,在部队行动之前,聂荣臻亲临前线,组织团以上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到预定战场进行侦察。
在确信情况已明之后,他下令4月3日起,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向石家庄以北进攻,第四纵队向石家庄以南进攻。
4月10日,第四纵队在冀中军区部队配合下攻克栾城,4月12日,第二、三纵队攻克正定。
初战获胜,毛泽东4月15日致电聂荣臻等说:“第一期作战胜利,歼敌万余,攻克数城甚慰,全军将士应予传令嘉奖”。
4月14日起,国民党第九十四军、十六军、九十二军以4个师兵力,进攻大清河以北解放区,意图迫使我野战军停止在石家庄的进攻行动,回师北援。
聂荣臻听了情况报告后认真作了分析,认为敌人在“围魏救赵”,可以不予置理。
于是他命令冀中军区部队,在民兵密切配合下,用各种办法抗击大清河北敌人的进攻,野战军主力则不为所动,按原定计划,坚决西进打正太路。
正太路战役进展顺利。
第三纵队于4月16日经14个小时激战,攻克井陉城和井陉煤矿区,25日又攻克正太路天险娘子关,尔后直逼阳泉。
与此同时,第二纵队攻占获鹿、盂县,进逼寿阳。
见正太路危急,阎锡山调兵遣将,在阳泉增兵至11万人,在寿阳集结12万人,企图与我军决战,以解救危机。
5月2日、3日,我军3个纵队紧密配合,英勇作战,把阳泉、寿阳之敌大部歼灭,攻占这两座城市。
至此,正太路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35万人,控制了正太路一百八十多公里,解放了沿线7座城镇,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又孤立了石家庄,完全实现了预期的战役目的。
毛泽东对正太路战役的打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在4月22日给聂荣臻等的电报中说:“你们现在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战役,使敌完全陷入被动,这是很正确的方针……这既是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的作战政策。”
第一节争取战略主动权(4)
正太路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晋察冀军区的作战行动,已由战略被动态势争取到了战略主动权。
从此,晋察冀野战军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有利的战场,主动向敌人进攻,而且频频获胜。
第二节甘当配角(1)
聂荣臻有坚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小局服从大局的全局观念。
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甘当配角,采取各种行动,支援东北军区的斗争,因为东北是中共中央确定要首先夺取的战略基地。
1945年8月,在苏联红军对日宣战时,他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从冀热辽军区抽调战斗力强的8个多团共13万兵力,还有二千多名地方干部,由司令员李运昌率领出关,同东北抗日联军一起,配合苏军作战,迅速占领了东北广大地区。
在兄弟军区部队到来之前,他们就协同苏军占领了辽宁、热河全省及吉林、黑龙江省的西部地区。
在当地广泛建立人民政权,部队迅猛发展到十多万人。
后来李运昌返回冀热辽时,遵照聂荣臻的指示,只带回五万人,把五万多人交给了东北军区。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部署的决定》,明确我军战略方针的重点是,先夺取东北,作为巩固的根据地和可靠的后方基地。
为贯彻这一方针,各战略区抽调部队向东北挺进。
晋察冀毗邻东北,聂荣臻更认为责无旁贷,调兵遣将,支援东北。
他先后抽调可以组成25个团的军队干部赶赴东北,为东北军区部队的大发展解了燃眉之急。
1945年9月进行绥远战役时,晋察冀有9个野战纵队,他只带3个纵队西进,把6个纵队留在热河地区,以保住我军华北与东北战略区的通道,同时钳制大量国民党军不使其出关,配合东北军区的斗争。
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国民党军重兵压迫下,退到南满、北满地区,沈阳、四平、长春、吉林等大城市和大片地区被敌人占领。
因此,他们在财源、兵源上都面临很大困难。
聂荣臻主动向中央建议,把晋察冀军区下属的冀热察、冀热辽军区划归了东北军区,缓解了东北军区财源、兵源方面的困境。
1947年夏,为支援东北我军发动的夏季攻势,聂荣臻命冀东军区组成了詹才芳纵队,开赴东北参战。
接着,他又向中央建议,把整个冀东划归东北军区,使东北军区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大为增强。
在作战行动方面,聂荣臻也组织了一系列战役、战斗,以支援东北军区的斗争。
正太路战役刚结束,聂荣臻于5月8日接到毛泽东草拟的中央军委来电:“东北我军由北满出动主力8个师入南满,向敌举行反攻……你们必须钳制关内敌人,不使东调,使东北取得胜利。”
接到电报时,聂荣臻正在平山上碑镇向刚到晋察冀的刘少奇、朱德汇报工作。
聂荣臻等在与刘少奇、朱德商量后,确定打津浦线,组织青(县)沧(县)战役。
18日向中央军委写了报告,获得批准。
为指挥好这次战役,聂荣臻陪同朱德亲临冀中前线。
青沧战役于6月12日打响,4天内歼敌13万人,解放了青县、沧县、永清3座县城,控制津浦线八十多公里。
引起天津、北平敌人一片惊恐,不敢妄动,达到了钳制平津之敌不使出关的战役目的。
紧接着于6月25日,晋察冀野战军又打响了保北战役,12天内歼敌八千二百多人,一度攻克徐水、固城,进一步震慑了平津国民党军。
就连拉开晋察冀我军战略反攻帷幕的清风店战役,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从支援东北军区作战行动引起的。
1947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
为支援东北战场,也为了寻机歼敌,聂荣臻命所部从9月初起,发动大清河北战役,我军攻势凌厉,到9月12日,10天内歼敌五千多人,使平津敌人不敢贸然出关。
9月24日,毛泽东在给聂荣臻等的电报中说:“此次大清河(北)战役,歼敌一部。
虽未获大胜,战斗精神极好……一切按自己条件独立部署作战或休整,不要顾虑东北或与别区配合问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甘当配角(2)
这一段话,也佐证了聂荣臻发动大清河(北)战役是为了配合东北军区作战的本意。
10月8日,正当东北军区秋季攻势战事正酣,国民党军处于危急时刻,蒋介石命华北抽调6个师出关增援。
恰在此时,聂荣臻又命野战军猛攻保定北的徐水、固城、容城等地,迫使敌人有3个师未能出关。
无疑,这对东北军区也是有利的。
这次保北攻势,由于国民党军采取5个师猬集一团的战法,使我军难以有大量歼敌的机会。
对此,造成了敌人错觉,以为我军主力被拖在保北,不能脱身,于是蒋介石下令,第三军主力由石家庄北上,企图在保定附近夹击我军而歼灭之。
聂荣臻得知第三军主力北上的情况,立即通报给野战军前线领导人杨得志、杨成武、耿飚,随后电令他们迅速率部南下歼灭第三军,电文说:“南下打敌如时间仓促,可先派一个团急进至望都以南阻击,主力亦须急进,勿失良机。”
由于我野战军一部神速南进,靠两条腿一昼夜强行军120公里,以后又英勇奋战,也由于留保北的野战军另一部坚决阻击,在地方军和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经3天多激战,全歼第三军主力13万人,俘第三军军长罗历戎等多名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清风店歼灭战之后,聂荣臻立即向中央军委建议,乘胜攻取石家庄,获得批准。
石家庄战役打了6天,11月12日攻克石家庄,全歼守敌24万人,首创解放战争中攻克坚固设防大城市的范例。
1947年12月27日,为了配合东北军区的冬季攻势,也为了打击新任“华北剿匪总司令”的傅作义的嚣张气焰,聂荣臻命晋察冀野战军发动了破击保定以北的平汉路北段战役。
同时,以部分兵力破击平绥路、津浦路,使敌分散兵力。
战役开始,第三纵队急攻涞水,在保定的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军中将军长鲁英率领近两个师星夜北援涞水,被我军包围于庄疃。
三纵队在兄弟部队配合下,经激战,歼敌八千多人,鲁英被迫自杀身亡,该军少将参谋长田世举,少将师长李鼎铭等多名高级军官被击毙。
整个平汉路北段战役,近1个月作战,共歼敌14万人,达到了预期的战役目的。
1948年1月,中央军委命晋察冀野战军大举破击平绥路。
2月22日,聂荣臻向中央军委报告,拟发动察南、绥东战役,战役部署是:以第二、三、四纵队向察南,第一、六纵队(石家庄战役后经中央军委批准,晋察冀军区新组建第一、六、七纵队)向绥东,打敌兵力薄弱的地区。
为了协同东北军区的作战行动,建议战役于3月中旬开始。
23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
察南、绥东战役3月20日开始,4月9日结束,共歼敌18万人,解放了13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控制平绥路四百余公里,使张家口、大同处于我军的威胁之下。
此役还使傅作义部主力来回奔命,增加了后顾之忧,无法抽调兵力出关,有力地支援了东北军区的作战行动。
5月9日,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奉命合并成华北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
下辖:第一军团,徐向前以军区副司令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第二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7月下旬成立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井泉。
当时,3个兵团下辖11个纵队总兵力共46万人。
此时华北战场的形势与全国各大解放区战场形势一样,每战皆捷。
3个兵团如能集中使用,是可以打大仗的。
但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全局棋盘上,毛泽东把战略决战的突破口选在了东北,华北处于战略配合位置,主要任务是控制关内华北地区敌军,不使出关。
聂荣臻仍自觉服从这个大局,甘当配角。
为配合东北军区作战,聂荣臻于五六月间命第二兵团挺进热西、冀东;命杨成武指挥4个纵队进攻保北地区敌人。
第二节甘当配角(3)
两个多月中,两处作战共歼敌28万人,再次有力地支援了东北我军的作战行动。
1948年7月20日、23日,林彪、罗荣桓致电中央军委,要求华北军区派部队攻打大同,分散傅作义部主力,以便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