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烛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窗烛话-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浙江十省,报道中也用很焦虑的语气强调指出:“未来几个月手足口病发病将会处于上升阶段,防控工作也将变得愈发严峻……”这真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可惜知道的人太少。那个评论家在广播里说,甲型流感不可怕,手足口病也不可怕,端正态度、分清轻重缓急才是最重要的,可惜连他自己都承认现在没人愿意去报道,也不会有人会拨乱反正,原因他没说,也不敢妄加猜测。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了一篇《家丑不可外扬》的杂文,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秉性,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惯例。把别人的、他家发生的一些事情说的危言耸听、沸沸扬扬,把别人的、他家开始而且波及到自己周围的一些事情说的比天大、恨不得让全世界都听见自己的声音,不为别的,就是一种平衡、一种表现而已。而对于自己的一些为难处、伤心处、痛苦处、委屈处、苦闷处就总是藏在自己的心里不向外人表露,就是被别人察觉,也不过说得轻描淡写,似乎完全不值一提,宁肯自己回到家里关起门痛哭流涕也决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有一个故事我的印象很深,说的是一个旧社会的文人,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已经到了家无隔夜粮的境地,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能当的都进了当铺,可就是一件长衫不能当,每天他还得穿得整整齐齐的出门去,遇见了熟人,作个揖,摇摇手中的茶壶,声称自己是到茶馆喝茶去的,心情好着呢,其实那茶壶里装的是刚刚买到的一点米而已,可是面子还是要的。

这是一个旧社会的中国文人的穷酸样,现在的媒体人可都会做这种愿为几斗米折腰的事情,例子比比皆是,一座煤矿的封口费就吸引了几十家媒体的近百位记者这是事实,再说现在的舆论导向不是莺歌燕舞就是欣欣向荣,除了保险,有时候也有些揣摩上意的成分在里面,自然就人云皆云了。记得去年的北京奥运会,刘翔在鸟巢那么卑劣的表演,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异口同声地表示理解,连人家香港的一个主持人提出一点异议还群起而攻之,我当时就表示过不满,而且尖锐地指出刘翔的行为就是丢脸,就是叛变,就是汉奸,就是在全世界人面前丢了全中国人民的脸!既然有病,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宣布退出?那么一点陈年旧伤就能使他无法完成110米栏的跨越吗?后来,美国医生的一番话才使得大家醒悟,把前因后果联想一遍就一切都明白了。于是乎,全国都愤怒了,光是中国人的唾沫就可以把那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小伙子给淹死。我倒为刘翔感到委屈了,他不过就是一个运动员,一个和朱建华一样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上海小伙子,不过依然还是那个我心飞翔的那个年轻人。

甲型流感与手足口病的重视程度相差太大、受关注的程度反差如此严重,的确令人深思,恐怕不是一个中国人家丑不可外扬就能说的过去的,也不会和所谓的保持一致而联系在一起的,更不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卫生防疫部门而有意不说的,其原因何在,目前不得而知,日后会有定论,只是但愿国务院在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在召开每周一次的例会的时候,也顺便谈谈手足口病,那就善莫大焉了。(2009/6/3)

灯下漫笔 更名

前些时候路过东山村,那个狭窄、破烂、落后和杂乱的东山之巅已经变成了巨大的建筑工地,到处都是高高的塔吊和占地为王的围墙,破损的路上到处都是厚厚的灰尘和泥土,有车经过,空气中都弥漫着呛人的水泥粉尘。这个地方是我在峡州三部曲之二的《紫气东来》里反复出现过的一个场景,如今真的被房产商给瞧上了,沿着山脊修了一些很洋气的多层建筑,取了个很洋气的名字:英伦皇都。我就有些为那又高又陡又窄的东山村的道路发愁了。不过人家开发商想得周全,从楼盘处修一条大路经过市教育局通向体育场路,一劳永逸,也叫远见卓识,也叫独具慧眼。

前些时候路过云集隧道,自然而然地看见了原来的财校的那块地,也看见了火车站上坡处的那座左邻右舍的售楼部,不大、灰扑扑的,才想起当年很佩服这家开发商对这个项目的理解颇深,而且还有些寓意深远:左邻右舍,与宜昌的乡土文化和城市格局息息相关,就有些喜欢。这次路过,发现工地围墙上却换成了鲜亮的维多利亚的名字,就有些摸不清头脑,如陷五里雾谷似的。从工地的大门处望进去,挖掘机仍在挖着地下部分,阳光下显得热气腾腾的。不是说2008年底就完工吗?谣传又停了一段时间的工,反正是改名换姓了,也许是因为左邻右舍的名字太小家子气,也许是维多利亚洋气得多,也许是换了老板,也许是将商住楼换成了宾馆酒店吧?

《门板挡不住》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飞跃,更是我写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而且对那个极富宜昌特色的名字很满意。可是有不少的看官在各大网站给我留言,提出了一些很中肯的意见,都是对小说中的结构、情节和人物有感而发,加上在一年多的连载上传的过程中,自己对网络小说也有不少的领悟,就花了些时间对《门板挡不住》进行了逐字逐句的修改,对整个结构也进行了外科手术似的调整,就有了现在正在各大网站连载上传的《红杏枝头》。

也就是在开始修改《门板挡不住》的时候,我就停止了《紧紧的握你的手》的连载上传,主要原因还是我不会按照预定的大纲写作,有些天马行空,洋洋洒洒,有些灵感出现又不忍割舍,就只好推翻重来,或者是发现原来的大纲漏洞百出,十分幼稚,就只好进行大的修改了,就只有等写完以后才能定稿。《红杏枝头》里的刘心怡和韩巧巧全是在最后时候增加的;《紫气东来》里的王大为的出现完全是三部曲的需要,而增加的许可可也是为了王大为而设计的,更重要的是王大年在《紫气东来》的最后跪倒在天官牌坊前的设想更是在开始写作的时候不可想象的。

对于还在写第一稿的《直插云帆》更是从一开始就改得面目全非,原来的那个憨厚的、沉默寡言、戴一副眼镜的王大年已经变成一个长得帅气、阳光活泼、疾恶如仇、朋友遍天下,知己满全国的罗汉了。因为他,就把王大为、王大力串联起来;因为他,就把南正街、天官牌坊、二十四号楼串联起来;因为他,就把玉林大师和杨神仙串联起来;因为他,就把《红杏枝头》、《紫气东来》、《直插云帆》串联起来,自然就是扛鼎之作,自然就是巅峰之作,自然就值得期待。

从《门板挡不住》、《紧紧的握你的手》走过来,就有了《红杏枝头》、《紫气东来》和《直插云帆》这峡州三部曲,后来,搜狐原创把《红杏枝头》加了一个《惊魂斗艳24小时》的副标题,感觉不错,就欣然接受,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红杏枝头》在****和搜狐原创被封杀,打了一个月的混战,只好搞了个三合一的结集《山路十八弯》,一则因为名字土得掉渣,二则因为简介不好,三则因为不合乎国情,自己就不满意了,就又来了一次转身,一次大范围的更名。

如此一来,在一些网站上,《红杏枝头》就加上了《惊魂斗艳24小时》的副标题,仅仅开始几天,效果就不错,也就相信自己的选择了。如此下去,《紫气东来》的副标题就是《惊心动魄12小时》,而《直插云帆》的副标题则可能是《风生水起6小时》,或者是《龙飞凤舞6小时》,再或者是《扣人心弦6小时》。反正现在时间还早,主要的《红杏枝头》的副标题不错,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反正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写小说、干事业、过生活都应该如此。(2009/6/15)

灯下漫笔 独一无二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独一无二的。陈钢、何占豪这两个青年学生为了建国十周年写出的这部作品闻名遐迩,用越剧的曲调、典型的中国元素和极具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风格在西洋乐器的琴弦上奏响了“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恩来语),缠绵的爱情、宁静的氛围、委婉的细腻、如丝般柔滑的音符、跌宕起伏的情绪渲染,就不得不叫人为之心动,情感也随着那小提琴的声音在翩翩起舞、在千回百转,在欲罢不能的想象中飞旋。以至于即使到了现在音乐都可以商业化生产的今天,到了喜新厌旧、以旧换新已经成为儿戏的今天,走在大街上、挤在公交车里、信步在商场中,时不时的还会听见一曲动人心弦的《梁祝》在某个时尚女生的手机上响起。

油画《蒙娜丽莎》是独一无二的。天知道那个头发蓬乱、有些疯狂、衣服上满是油画颜料的意大利天才是怎样画出那个女人的画像的,又是怎样赋予了那个女人神秘的微笑?她就那么安详而又平静的与画家面对面,就那么非常自然的将那个无与伦比的微笑和那双出神入化的双眸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使全世界为之倾倒。时至今日,仍有人在喋喋不休的争辩那个女人是达芬奇的情妇还是他朋友的女人,还在连篇累牍的评价那匪夷所思的神秘的微笑和那双一万个人看了会有一万种感受的眼睛。其实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天才的巨匠通过这个女人的微笑和眼睛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巧夺天工、什么叫为之倾倒、什么叫美的享受、什么叫艺术的感召力。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独一无二的。那首写在香烟盒上、从监狱里辗转传递出来的歌词的本身就极具感染力,而那个即将远赴东洋之前,在那个阁楼里为其谱曲的年轻人怎么也不会想起他即兴创作的这首跳跃、递进、悲愤、激昂的歌曲日后会成为这个国家的国歌:一只小号在吹,几个军鼓在敲,一队人马在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唱:“把我们的血肉组成我们新的长城”,于是就有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慷慨激昂,就有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的脊梁,就有了决不后退、绝不屈服、决不妥协的大无畏气概,就有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就有了在大变革、大动荡、大分化的年代里,坚持国家的统一完整,就有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

北京奥运会是独一无二的。绝不是因为那花了大价钱才建起的鸟巢、水立方和其他的远动场馆,绝不是因为我国体育健儿在那里取得了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的那么多的金镶玉的奖牌,绝不是因为付出了被外界评为“最奢华”的巨大的财政投入,而是因为那个西北汉子张艺谋在全世界面前演绎的那么令人震撼、那么精彩绝伦、那么无可复制、那么令人倾倒的开幕式,而是因为全中国的人们用那么博大的胸怀、东方人特有的好客让全世界知道了什么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因为全中国的人们用那么热情的微笑、谦逊的表情让五湖四海的来宾领略了我们中华民族“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

曹禺的话剧《雷雨》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到了今天,中国的话剧舞台上还没有出现能望其项背的杰作,话剧演员更是以参演这部作品为殊荣。一个炎热的夏日,一个雷雨来临的前后,在舞台上把豪门望族道貌岸然、文质彬彬背后的丑陋和肮脏刻画的入木三分,把小人物的幸福憧憬、极度的无奈和幻想破灭后的绝望和痛苦描写得栩栩如生。我们不知道当时还是个年轻学子的他是怎么在那个午后时光将这部作品一挥而就的,只知道通过话剧这样的文学形式、利用舞台这样的载体、将空间和时间、言行与情感、过去与今天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让剧中的人物通过演员的表演发挥到了极致、让剧中人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命运精彩到了极致,就不得不叫人为之击节叫好,就不得不叫人为之叹为观止。

峡州三部曲《天官牌坊》也是独一无二的,当然这主要是指这部书的书名而言。在各大文学网站进行一番搜索,很得意,几乎异口同声的对我说对不起,看来就和我的网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宜昌石头,除了鄂西山区那满山遍野、层层叠叠的石头,谁会与我争锋!《天官牌坊》也是如此,除了我书中虚构的那些人物会和我理论,不会有山寨版的出现,想想也是,一座在峡州的小巷耸立了几百年,历经风雨和磨难的天官牌坊,就在城市化改造、大规模拆迁,即将被毁灭的最后关头,被一些远见卓识、目光敏锐的南正街的人給挽救和保留下来了,就成了二十四号楼的保护神。这样的故事当然也是独一无二的,而这部《天官牌坊》就是想通过王大力的故事,对这个风云变幻、纷纷扰扰的时代有一些浓墨淡抹的勾勒,对爱情、友情、亲情有一些自己的诠释,不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