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此一言-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初接到命令时他就嘀咕过。

    又撤消了……理由还是一间酒楼而已……

    难道起初公子不相信他们只是一间无关紧要的南方馆子?

    这个命令尤如伏雨,来得突然去得更突然。

    听风摇摇头。丢下不再去想。

    ……

    书房内婴子栗拈起一颗红彤彤的樱桃,扔进了嘴里,堵气似的又抓了几颗,嗯,果然甜美多汁!

    卫锦言,永安侯夫人,关自己什么事!

    他什么时候会对别人的东西好奇?还是个有主的女人?

    婴子栗有些负气地想着,觉得自己太闲太好笑。

    一不小心,嘴里的樱桃连核带肉整个一并吞咽了……

    +++++++++++++++++++++++分隔线++++++++++++++++++

    永安侯接到三福的飞信,知道荞麦事件的进展。

    这时。锦言的回信还在路上。

    他倒没往故意拿乔这方面想。算不上指望她。就是提那么一句。

    卫四懂些稼穑之事,与她在道观中放养着长大有关系,但若说又懂工艺通匠器,能造实用的物器等。任昆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顶多是通医理的原故?

    永安侯想起当初锦言告诉他荞麦全株可入药的事,大周就没有不能看病制药的道观与寺庙!

    凡香火鼎盛的寺观,要么是僧道通杏林,要么就号称有秘而不传的灵丹妙药,包治百病。

    塘子观乃东南顶级道场,观中自有修医术的道人,锦言自小在那里长大,耳濡目染,以她的聪明劲儿懂些皮毛实属正常。

    永安侯微一沉吟后提笔疾书。

    “拿去。八百里加急呈陛下。”

    把写好的奏折递给大福。

    既然农事司没办法求到他这里,这又是救命的要紧事,那就群策群力,择令器物处一起拿出解决办法。

    领圣旨,与农事司同样担了责任。器物处那帮人绝不敢敷衍了事,谷子粟子都能去壳食用,荞麦怎么不行?

    他们手里有那么多匠人,总能想出办法来。

    “给三福回个音儿,此事另有安排,不必再扰夫人。”

    大福即将走出屋门,永安侯又加句吩咐。

    “是。属下告退。”

    大福回身行礼,退了出去。

    农事司主事得知后,大笑三声!

    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只顾着贪功吃独食了,自己做不了的事愣往身上揽!

    农事司是做什么的?

    作物种出来了就是大功一件,这头功谁也抢不走!

    那脱皮去壳的事,是器物处的责任,与农事司有什么关系?

    噢……我们找出能活命的粮食作物,你器物处却造不出大规模去皮使之能够食用的设备?

    那是你器物处失职!

    与我农事司无有何干系!

    +++++++++++++++++++分隔线+++++++++++++++++++

    京城里打什么官司,永安侯无暇关注。

    他极忙。虽然身边的人很得用,各地方官员也没人敢阴奉阳违。

    谁敢呀!

    叶城府官欺上瞒下,以霉变粮食掺沙土偷换赈粮,借以谋私财,被告发后,经查罪证确凿。

    永安侯眼都没眨,无论主犯从犯,所有涉案人员,一律就地处斩——

    全都砍了头!

    有人为从犯求情,言罪不至死。

    永安侯冷笑:

    “本侯领了赈灾的差事,自当不负皇命,救命的钱粮,敢伸手,就要拿头来抵!本侯没诛他全族已是法外施恩!”

    众禁声。

    平时再贪的官儿也不敢有二心,永安侯安排什么就乖乖的领命,劳心劳力不敢说辛苦。

    只盼着尽快把手头的事做好,早点把这位大神送走!

    求老天爷快点下场大雨,既然是旱灾。下了雨,灾情没了,这赈灾的事也结了。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西北道有这种想法的官吏超过三分之一。

    ……

    任昆嚣张霸道惯了,压根没心思去管下面的人怎么想。

    谁把事情办好了,谁的脑袋自然长得牢,屁股坐得稳。

    至于送钱财之类的,他还缺这个?

    发财的机会遍地都是,跑到西北这种穷乡僻壤来抢食?

    吃相太难看了吧?

    一概拒之!

    禹州知府是个脑袋活泛的。

    风险与机遇并存,虽说永安侯在。大家都不敢捞。不过。若有他一句话,升个一两级还不是寻常?

    有官位在,还怕以后没发财机会嘛。

    投其所好。

    禹州知府给永安侯送了两个一模一样伶俐俊秀的小儿郎:

    “侯爷,这两孩子是双胞兄弟。家里原先是开茶亭的,这次遭灾,家里的大人都没熬过去了,眼下只余这两孩子,为活命要自卖为奴,下官看他们手脚倒是麻利,侯爷这趟出来,身边也没带个端茶倒水的小厮,您看……”

    两孩子不过七八岁的样子。眉眼看上去的确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穿了一样的衣服,分不出谁是哥谁是弟。

    见永安侯看过来,忙跪下行礼。

    ……

    这头猪,竟还有这种心思!

    任昆心底暗骂,禹州知府姓朱。他送这小哥俩来的目的。任昆一清二楚。

    一旁侍候的大福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真够猪的!

    “朱大人的美意本侯领了,大福,让他们先学学规矩。”

    侯爷竟然收下了!

    大福心中诧然,面上不显,领着两人出去安排。

    朱知府见人送出去了,美滋滋地告退。

    “大人,人,收下了?”

    师爷忙凑上前问。这主意,是师爷提点,一手操办的。

    之前人没送出去,不知拍的是马屁还是拍马腿,少不得心中忐忑。

    “收下了!”

    朱知府一脸笑褶子:“这次多亏师爷。”

    “哪里哪里,都是大人英明。”

    师爷连连自谦。

    事前,他们探得,自永安侯收了水无痕,将其接进府后,这两三年就没再去过小|倌|馆之类的地方,只守着他一个。

    大婚迎娶正室夫人后,那姓水的小相公还是安安稳稳住在府里头,可见受宠程度。

    这若是送人进去,弄巧反成拙,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

    损失了一两个下人倒没什么,怕就怕风声走露,被那姓水的小相公知道,枕边风吹吹,升官不成,反遭贬。

    所以,这双胞胎找来后,两人商量来商量去,拿不定主意,最后师爷说了:

    “大人,哪个男人会一辈子只宠一个美人?永安侯好这一口儿,不就跟正常男人爱美人一回事?那姓水的以色事人,与青楼女子有甚区别?任他再美若天人,这山珍海味,天天只吃一种,也会腻歪的!换点新鲜的,侯爷未必就没兴趣。”

    师爷捻着几缕山羊小胡须:

    “再说,退一步讲,咱这可都还是孩子,正经良户,只是家里遭灾才卖身的,又不是风月场调教出来的,大人只是送个端茶倒水的下人,就算他不收,也不会就此记恨吧?”

    着啊!

    朱知府一拍大腿:

    “还是师爷看得明白!”

    不就是看侯爷没下人服侍,买了两个伶俐的送去。不要就算,想多了是你们一脑子齬龊有问题,把光明正大的事想歪了。

    说我送小相公?

    你们哪只眼睛看到的?

    一不出自风月场,二是正经良户卖身,三年岁还小,怎么就成了孪童了?

    而且侯爷向来不喜欢孪童,年岁小的,一概不上手。

    嘿!

    居然就收下了!

    凭这两孩子的姿色,再过个三四年,长开了,定也是尤物!

    况且又是侯爷自己一手调教的,受宠,是跑不了的!

    关上门,享受两个一模一样的小郎君的服侍,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朱知府想得猥琐——

    虽然不好此道,想来与男|女之事也无甚区别吧?

    ……

    “侯爷,那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安排在杂务上,先跟着跑跑腿……”

    这厢书房内,大福欲言又止。

    事虽反常,却不是他做下属能问的。

    “嗯?”

    永安侯眼风一扫,哼道:

    “想什么呢!那是留给均哥儿的!”

    ps:

    昨日入v,谢谢亲们的支持!今日早更,午间外出~~呵呵,昨天刚说固定更新时间,今天就食言了……晚间加更,谢谢!
第六十五章 均哥儿的礼物(上)
    啊!

    大福闻听此言目瞪口呆,

    “给,给均少爷留……留着?”

    均少爷才几岁!

    侯爷现在就给他留人?

    这,这!就算是桑世子没意见,百里夫人也能来砸公主府!

    那可不是个省心的主儿!

    况且这事,走到哪儿,就算说到皇上那里,侯爷这边也不占理啊……

    那可是定国公府世子嫡长子!

    大福他们打小跟着任昆,服侍多年,情份不一般,侯爷做什么都是对的,可,这,总得考虑子嗣不是?

    “打住!”

    永安侯喝道。脸上黑云翻滚,杀气腾腾。

    大福一噎脖,没敢再言语。

    “你这狗脑子都装了些什么!”

    他恨恨地揣了大福一脚——

    居然将他想成那样,这狗奴才真是皮紧了!平素看着懂事,实际却是这般的没脑子!

    “人给我养好喽,规矩学不好,唯你示问!”

    ++++++++++++++++分隔线++++++++++++++++++

    到六月中旬,西北连接下了几场小雨,人畜饮水有了保障。

    从京里运来了荞麦种子,圣旨着令降雨量多的各府进行播种。永安侯严令各府按章程行事,虽然器物处暂时还没有制出脱皮的设备,但先播种上,在等待收成的这两三个月内可能就会有进展。

    田地不等人。

    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先种上总没错。

    地不能荒着,这是农人溶到骨子里的认识。

    这一次不用逼,分到种子的人家干劲十足,不管之前见没见过荞麦,也不管这东西到底能不能吃,总好过放任着长草好吧?

    好吧,就算这也是草,那总好过长杂草吧?

    好歹还能烧火喂牲口呢。

    忙完这一切,永安侯的差事完满结束。终于能返京交差了。

    起程,七月初回到京城。

    长公主连着几月后没见到儿子。想得紧。

    自任昆入了城就连着派人打探消息,听说永安侯先去了宫里,忍不住就要换了大衣裳进宫。

    何嬷嬷安抚她:

    “殿下,侯爷进宫定是见皇上交差事的,再来是给太后请安……太后知道您心里急,不会多留。用不了多久,就回府了。不若踏踏实实在府里等着,别是万一路上再错过了……”

    正要梳洗换衣裳的长公主听这话有道理,不由暂歇了心思:

    “……你去厨房看看,昆哥儿爱吃爱喝的可都吩咐了?都用心备上没有……”

    何嬷嬷应声告退。

    锦言一旁暗自腹诽:

    这还用看。一准儿早就弄好了!这么大个的主子回来了。谁不卯着劲儿好好表现?差事不用心?是不想干了还是不想活了?

    这时她才不会劝阻长公主所做的任何事情。万一她老人家以为自己怠慢了她的宝贝儿子,那还了得?

    所以从得知永安侯要回府,锦言就表现得象长公主一样高兴,只不过没那么夸张。怎么着也得有点小媳妇的羞涩不是?

    那种想又不好意思承认,思念又不说的欲语还休什么的,谁不会呀?

    永安侯果然如何嬷嬷所说,并未在宫中耽搁太久——

    皇上与太后均知长公主思子心切,未曾多留,见了面请过安就打发他回府了。

    甚至连差事也只三言两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