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同治皇帝-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御前太监一声吆喝,准备齐全的大臣们按次序走进西暖阁,毕恭毕敬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静静地等候着皇上和皇太后的到来。又随着太监的一声唱喊,皇上、皇太后这才姗姗走来,坐到龙椅上。奕䜣带领大臣们三叩九拜之后。又重新站好。这时,听到慈禧太后一声不紧不慢地询问,

“谁有本奏,无本退朝?”

御前太监又高声重复一遍:“谁有本奏,无本退朝——”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本奏。慈禧正要说退朝,猛听最外边有人高声说道,

“臣有本奏!”

众人侧过头一看,嗬!是一位小得可怜的官员蔡寿祺要奏本,他这么一个日讲起居注小官能有什么大事相奏,众人正在疑虑之际,御前太监已把他的折子递到慈祺手中。慈祺看后又递给慈安,慈安看了一遍,莫名其妙地问道;

“妹妹以为这事怎么办?”

慈禧冲慈安点点头,“姐姐放心好了,我来处理。”

慈禧看看文武大臣,大声说道:

“恭亲王和内阁大臣留下来,其余人退朝。”

这话一出,内阁大臣一愣,更让几位军机大臣搞糊涂了,今天太后怎么搞的,不留下军机大臣议事而让内阁大臣留下来,既然留下内阁大臣,为何又让军机处的首揆奕䜣留下呢?但是,既然是太后这样安排,一定有她的理由。

几位军机大臣磨蹭一下,偷眼看看奕䜣,见奕䜣没有反应,都默默地走了。

殿内只剩下皇上和两宫皇太后,以及奕䜣和几位内阁大臣,他们是大学士周祖培、瑞常,吏部尚书朱凤标,吏部侍郎吴廷栋、刑部侍郎王发柱,内阁学士桑春荣。

慈禧这才把蔡寿祺的折子递给奕䜣。

奕䜣接过一看,气得面色铁青,只见上面写道:

承启皇上皇太后:恭亲王奕䜣身为议政王,又是军机首辅,兼管总理衙门与内务府和宗人府,权倾朝野,皇恩浩荡。但奕䜣举止高傲,行为不检,骄奢跋扈、专横独断,甚至凌驾皇上与皇太后之上,究其罪责犯四大罪状:纳贿。骄盈、揽权、徇私,理应严惩,以警廷臣……

奕䜣看到这里再也看不下去,他把折子又递给其他人。

奕䜣十分恼火,蔡寿祺一个小小的日起居注官也敢上疏参劾他。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活得不耐烦了?他敢与我作对应有他好看的。

奕䜣转念一想不对,蔡寿祺哪有这个胆量参劾自己,一定是受了慈禧太后的支持,他不过是充当一个马前卒罢了。因为慈禧早就有惩治自己的心,只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如今是借蔡寿祺向自己发动攻击,不能不小心啊。胜保之死不就是蔡寿祺首先上一个折子吗?慈禧然后抓住不放,才一步一步将胜保逼入死地。

奕䜣相信慈禧还没有将自己置于死地的能耐,但也要小心,少不得会罢官降职。事到如今只好随机应变,先摸摸两宫太后到底是何心思再说。

等到众人传看一遍,几位内阁大臣才明白太后为什么让他们留下而不让军机大臣留下的原因。这是参劾奕䜣的折子,奕䜣为军机处之首脑,众人谁不听从他的呢,对于这参劾的折子讨论起来自然也就拘束多了,是偏向变沂呢?还是偏向太后呢?众人对折子背后的矛盾十分清楚,稍一不慎自己罢官是小事,小命都有可能搭进去,因为太后和恭亲王都不好惹。

慈禧放走军机大臣留下内阁大臣,这可给内阁大臣带来了烦恼。

在大清王朝,内阁大臣与军机大臣都是一品大员。自雍正帝改设军机处以后,国家的机要奏章、颁发诏旨等事都由军机大臣拟定,相对而言,内阁大臣的权限有所减弱,但必定是国家的“宰辅”。清朝的内阁大臣一般都是大学士加殿。阁头衔,有三殿三阁,即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为大学士的副职,官居从一品,今天留下的官员是内阁大臣,有大学士也有不是大学士。

众人把折子看完,又重新递到慈禧太后手中,她拍拍折子,这才问道:

“恭亲王,你对这参劾的折于有什么看法?”

奕䜣在心中哼了一声,蔡寿祺是什么东西,他也配参劾我,但他却没有这么说,只淡淡地说道:

“蔡寿祺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原为翰林院编修,见风使舵,投机钻营,到胜保帐下做个小官,胜保所犯的几大罪状后经查出也与他有牵涉,本应将他与胜保一同治罪,念他主动参劾胜保有功才免于治罪。他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出卖他人保全自己,并不是站在朝廷大局立场上弹劾胜保,这种卑鄙小人的话太后怎么也会相信呢?以臣之意应将蔡寿祺这样的无耻之徒治罪罢免出朝廷。”

奕䜣的意思是这等小人的话不可听,他自己一身缺点怎么有资格参劾别人呢?你慈禧竟任用这等小人,想借助无耻之人的手攻击我奕䜣,也不是什么光明磊落之举。他是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为个人寻求解脱的。

慈禧一听这话,拍案怒斥说:

“奕䜣,你未免太狂妄了吧,直到现在你仍然如此嚣张,本宫是问你蔡寿祺弹劾你纳贿、骄盈、揽权、徇私你服不服?并不是问你蔡寿祺这人怎么样?”

奕䜣一见慈禧发火,想起和慈禧发生过的几件不愉快事,不软不硬地说道:

“我奕䜣自认为一向为人坦诚,做事光明磊落,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尽心尽责,并没有做出什么辜负朝廷的事来,这是蔡寿祺受人指使对本王的诬蔑!”

慈禧冷冷一笑,“对你的诬蔑?就凭你刚才讲话的态度不是骄盈吗?体和殿醉酒蔑视王权就不说了,那是因为你醉了,但你在紫禁城内不顾亲王身份大打出手也是醉酒吗?这是不是骄盈?本宫再问你,你身为朝廷重臣,食双王俸禄,却不思节制,私下卖官封爵,随便将午门提督一职允给李振安,收取他的钱财,这是不是纳贿?”

慈禧说到这里,稍稍停一下,又淡淡地说道:

“我与慈安太后对你厚爱有加,可你太令我们姐妹失望,如果不早早给你敲个警钟,只怕你越发专横难以任用了。”

变沂知道慈禧在向自己发动进攻之前已经早早准备好材料,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所了解,如果真的要治自己的罪,辩解是没有用的。但他从内心里不服气,依然十分强硬地说:

“如果太后认为臣值得治罪,就照章办事治臣的罪吧?撤职降级查办都行。”

奕䜣看看一直沉默不语的慈安太后,心里道:你身为东宫太后主持内外大政,为何不能钳制她的为所欲为,事到如今,你应该主持公道为我奕䜣说句话。奕䜣见慈安太后依然没有反应,十分伤心,估计这是两宫太后事先串通好要将他革职的,也许自己权太重,位太高,已令两宫太后心存顾虑了。

想至此,奕䜣凄惨地狂笑一声说道:

“两宫太后若觉得臣不堪任用,可以革我的议政王之职,削去我的各项职权,但我是宣宗成皇帝六子,你们能革我职却不能革我皇子,我亲王头衔是成皇帝所赐!”

说完,也不辞谢,转身走了。

慈安急忙喊道:“六爷慢走,本宫有话问你——”

但奕䜣头也没回就走开了。

慈安微微叹口气,“尽管有人参劾,但奕䜣毕竟为我朝立下大功,我们也不能过分,否则,众臣不骂咱姐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吗?”

慈禧点点头,“妹妹明白,但奕䜣行为太过高傲,做事也越来越武断,不对他敲个警钟,恐怕将来更难驾驭啊!”

慈禧便对几位内阁大臣说道:“蔡寿祺参劾奕䜣的折子你们已经看了,奕䜣刚才对我们姐妹的态度你们也看得一清二楚,当着众大臣的面他尚且如此,在私下奏对之时那骄横的态度可想而知了。你等计议一下,给奕䜣定个罪,重重教训教训他!”

周祖培、瑞常、朱凤标、吴廷栋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先开口讲话。几位大臣没有想到今天让他们留下来是议定这个事的,有点突如其来,他们更觉得进退两难。

这事实在棘手。就个人关系说,太后与恭亲王是叔嫂关系,皇家一姓。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皇室内部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岂是外人说得清断得明的。也许他们今天吵明日就好,谁若是说了一句不适宜的话,这官还做不做?

从政治地位上说,奕䜣是议政王又是亲王,身居要职,位在皇上皇太后之下,而在群臣百姓之上,是满朝文武大臣的首脑,在大清国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太后要治奕䜣的罪,究竟是要怎么处置,是训导几句,还降级降职,或者其他什么处分。在不明真相的情况怎么能先开口亮出自己的立场呢?

此时此刻沉默是金。政治上就是这样,搞政治权术的人,许多时候沉默是成熟的标志。

慈禧一见这几人面面相觑,谁也不开口拿个主张,有点恼火了,十分不满地斥道:

“怎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等吃着国家皇粮,拿着国家俸禄,在需要你们为朝廷出力办事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成了哑巴?要你们这些大臣是干什么用的?嗬!你们怕了,怕奕䜣以权大治你们的罪,你们怕奕䜣难道就不怕太后也能治你们的罪吗?如此看来更要将奕䜣治罪!”

大学士周祖培知道再不开口就不行啦,急忙说道:

“请太后息怒,并不是我等害怕奕䜣,故意推脱责任不愿担当责任,老臣是想——要想将奕䜣治罪仅凭蔡寿祺折子上的那几句话不行,必须有确凿的实据,待臣等退下详细查实后再报与太后给奕䜣定罪,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周祖培是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河南商城人,道光朝时就官至刑部侍郎,咸丰朝时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如今是体仁阁大学士掌管户部。

周祖培不愧为三朝老臣,老于世故,深黯官场的利害关系,于是来个金蝉脱壳之计,暂且逃过太后的追问,了解两宫太后的真实态度后再作打算。

慈禧一听周祖培讲得也有道理,不好再说什么,便问慈安太后:

“姐姐以为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呢?”

“让倭仁会同周祖培等人与蔡寿祺当面对质,如果蔡寿祺能够举出真凭实证再讨论给奕䜣定罪之事。”慈安说道。

慈安的意思是你暗中指使,蔡寿祺参劾奕折,如果蔡寿祺能够说出证据来,说明奕䜣确实犯了这几大罪状,理应治罪。慈安觉得奕䜣的权势的确太大,能够分出部分权力出来也好,但她并没有想到要治奕䜣的罪,她希望奕䜣能够有自知之明,主动让出部分大权来。

慈禧回到储秀宫,立即命安德海把蔡寿祺找来,她要当面训导几句。

蔡寿祺来了,一见面,慈禧就夸赞说:

“蔡大人深明大义,能够不畏权势给朝廷着想,上奏参劾奕䜣,这是忠臣之举,本宫与慈安太后对蔡大人的这一做法都十分赞赏,本想立即提升你为御史,又怕在这个节骨眼引起朝臣猜度,因此决定,在这件事结束后再提拔蔡大人为御史。”

蔡寿禧一听太后已经答应给他提升,十分高兴,急忙跪谢说:

“多谢太后提契,卑职一定不辜负太后的厚望,愿为太后效大马之劳。”

慈禧这才说道:“蔡大人,折子虽然上了,但有一件事要提醒你,早早做好思想准备,不能被人打个措手不及。”

“何事?请太后明示!”

“周祖培说你虽然在折子说奕䜣有四大罪状:纳贿、骄盈、揽权、徇私,但缺少真凭实据,无法给奕䜣定罪,周祖培和倭仁将和你对质,你能够拿出那几大罪状的凭证吗?”

“这——”蔡寿祺挠挠头,“请太后指点?”

“你先回去仔细想,整理一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今晚我再派安德海给你送去具体的实例,只要你熟记于心,临场不忙,对答如流就足够了。”

“谢太后指点,卑职决不会让太后失望,无论他们问什么,卑职都会给他们从容的答复。”

慈禧点点头,赞赏地说:

“好,本宫就欣赏蔡大人这样的人,干大事就要有胆有识,有魄力有心计才行。只要蔡大人听话,今后会让蔡大人到达满意的位置。”

蔡寿祺会心一笑,又诌媚说:

“卑职能有今天全靠太后栽培,卑职所到达的位置越高,给太后出的力也会越大,这点请太后放心好了。”

慈禧见蔡寿祺官不大,对官场的套数却十分精通,又叮喔几句便放心地让蔡寿祺回府了。

体仁阁。

周祖培和倭仁等内阁大臣正在和蔡寿祺对质。

周祖培先说道:“蔡大人的胆子不小啊,身为七品小官参劾当朝三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议政王,勇气可敬,可敬!”

蔡寿祺有了慈禧给他撑腰,他私毫也不畏惧地说:

“蔡某官不大,但是朝廷所封,职位不高,拿的却是国家俸禄。有句格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