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同治皇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天,张乐行正闲着无事到练兵场看士兵操练,陈大喜匆匆忙忙跑来报告说:“张大哥,太平军有信使来报,说有要事面见大哥。”“什么事?”张乐行十分镇定地问道。

“来人只说有要事,其余一字未提,并说只同大哥一人直说。”

张乐行随陈大喜来到议事厅,那位信使早已等待多时了。信使拜见了张乐行,并呈上密信。张乐行见信封加盖“十万火急”。并有“张乐行将军亲启”等字样,也不敢怠慢,立即郑重地拆起信封认真地阅读起来,只见上面写道:张兄乐行将军台驾:

小弟已将为兄扯旗义举之事上奏天王,天王甚悦,愿意接受为兄“听封而不听调”的条件,今封为兄为征北大将军,其他将领封号见后,希望为兄以扫荡满清鞑子大局为重,配合我军北伐。你我兄弟挚手并肩,挥师北上,直捣京津,痛饮黄龙指日可待也。不日,我大军将过征你辖地段,为顺利北伐,请将军挥师南下,与小弟联手攻克寿州、霍丘、六安。你我两支大军一北一南、一左一右,何城不克也!

请将军速速行动。

弟玉成顿首顿首

年月日

张乐行看完信,心中思量,陈玉成身为太平天国的英王,对我如此客气,称兄道弟,洪天王也很讲义气,我没有为他们出举手投足之力就封我为征北大将军,并且接受我“听封不听调”的要求。陈玉成与李秀成此次北伐势不可挡,清兵望风披靡,即使我不合作太平军同样可以攻克这些城市,何不与他们联手行动呢?将来攻克京津也有我的一番功劳。如果我捻军形势发展缓慢,凭着北伐的功劳可以封王封爵,泽被子孙。万一捻军有迅猛之势发展,打下京津扫荡蒙满之后再与太平天国平分江山也不迟。

想到这里,张乐行微微一笑,对站在身边的陈大喜说道:“大喜,洪天王接受了我们的要求,‘听封不听调’,对你我兄弟都有所加封。不过,陈将军要求我们配合他们北伐,希望咱捻军南下攻克寿州、霍丘等地。”

“张大哥,你的意思呢?”

“这是第一次同太平军的兄弟合作,怎能拒绝陈将军的要求呢?何况,我们拉起队伍后虽然同地方小股清兵交过手胜了几仗,但大规模的仗还没有打过,也该让弟兄们锻炼一下,将来才可能成大事。”

“张大哥,那我们什么时候行动呢?”

张乐行沉思片刻说道:“宜早不宜迟,让弟兄们稍稍准备一下,后天出发,力争正月十五前打下寿州。”

张乐行好好款待了陈玉成的信使,又写了一封回信着来人带回。接下来便升帐集合,召集属下各路将领集会商讨军务。

掌灯时分,各路旗主及属下将领聚齐,张乐行开始升帐讨论这次南下与太平军会师的事。他先把英王陈玉成送来的信向众人宣读一遍,接下来宣布洪天王给几路旗主的封号:东白旗旗主龚得树为征北左翼大将军,西黄旗旗主任化邦为征北右翼大将军,南蓝旗旗主郭松林为征北震天大将军,北黑旗旗主邱远才为征北威地大将军。其余各将待立功之后再作进一步封赏,各路征北大将军如果在今后的征战合作中立下功劳,将进一步加封王爵封号。

宣读封号完毕,张乐行直接说道:“各位将军对陈玉成将军要求我们南下会师铲除征北障碍一事有什么想法?是去还是不去?”

“去!”众人齐声说道。

张乐行点点头,“看样子我们是想到一块了,这叫英雄所见略同。既然大家都同意去,我就不再多说,下面就商讨一下如何南下会师陈将军的事吧。”

待众人商讨一阵子之后,张乐行又接着说道:

“据探马报知,陈玉成将军已经攻克安庆,准备从安庆北上攻打桐城、庐江、舒城等地和我们会师六安。太平军的另一位将领李秀成将军将从芜湖北上,攻打巢湖等地,最后我们三路大军汇合一处攻克庐州,再继续北上。目前,我们捻军的任务是渡过淮河,南下攻打寿州、霍丘等地,到六安与陈玉成将军会师,大家就行军方案商讨一下。”

震天将军郭松林站出来说道:“寿州一带都是我属下兄弟们活动范围,地熟人熟,由我率领蓝旗的兄弟们作开路先锋,抢渡淮河,直捣寿州,保证大获全胜。”

张乐行一听,沉思片刻,认为郭松林讲得有理,便点头说道:“好,就由你率领旗下兄弟前面开路,我带领红旗人马随后与你配合。”

“还有我们西黄旗的兄弟们呢?”

张乐行话音未落,任化帮就抢先说道。张乐行抬头看看他十分急躁的样子,哈哈一笑,说道:“你作为大军的后继部队断后,同时负责前线大军的军需供给工作,你能保证完成吗?”

“保证不让张大哥失望!”任化邦十分自信地说。

“好吧,这事就交给你了。”张乐行边说边扫视一下其他几位旗主,“你们还有什么意见也一同说出来,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吗。自己兄弟不必客气。”

邱远才向众人一拱手,十分谦虚地说:“小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邱大哥,张大哥刚才不是讲了,都是自家弟兄不必客气,有话就讲,有屁就放,别文绉绉的憋死人!”

龚得树的几句粗话惹得大家哈哈直笑,邱远才只好微红着脸说道:“这次南下与太平军会师,也要行程上千里,攻克好几座城镇,虽然没有大规模清军防守,但地方团练却不少。我大军向来作战经验缺少,初次与敌人大规模交锋,胜负一时难料,万一初战不利退而留守老家,也必须为自己留个后路,这淮河以北的地盘是万万不可失的,况且——”

不等邱远才说下去,龚得树就打断了他的话:“邱大哥,你怎么这样婆婆妈妈的,咱兄弟们还没有出兵呢,你就泼冷水,你能不能讲几句吉利话?”

“龚兄弟,你不能这样训斥邱大哥。”张乐行立即批评说,“邱大哥的话有道理,我们这次南下和太平军会合,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一遇到重大挫折怎么办?这一点必须考虑到,留一条后路是应该的。”

张乐行说到这里,看看邱远才和龚得树,然后说道:

“为了我们在前方能够安心征战,也为咱捻军留一条后路,就派你们黑白两位旗主留守后方大本营,闲暇时再扩充势力,招收弟兄,不知两位有何想法?”

“这——”龚得才看看张乐行,“小弟也想随大哥上南方凑凑热闹。”

张乐行哈哈一笑,“想打仗?将来有你打够的,积攒着劲吧,这次就和邱大哥一同留下吧。如果顺利,我们不久就会回来,那时再由你打头阵北上攻打徐州等地。”

龚得才挠挠头,“小弟听从大哥的吩咐。”

张乐行看看天色已晚,南征的事已讨论差不多,又着重吩咐几句,详细安排几句事,这才下令散会,准备明天出发南征。

白雪覆盖的原野上,走来一支农民武装的队伍,行军的队列不很整齐但却十分精神。大队人马的前面有一匹枣红战马,上面端坐着一位红脸大汉,这就征北大将军捻军五旗盟主张乐行将军,他正率领红旗捻军兄弟渡淮南征准备同太平军会师。

队伍正在行进着。

忽然,从前面跑来一匹探马,张德顺从马上跳下来,躲散地行一个见面礼说:“报告大哥,郭大哥的队伍已渡过淮河驻扎在寿州城西门,正在等待大哥的大部队赶到就开始攻城了。”

张乐行点点头问道:“我们大军距寿州城还有多远?”

“回大哥,还有一百来里。”张德顺答道。

张乐行想了想,又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陈大喜上前说道:“前面就是八公山了。”

“八公山?”张乐行又念叨一遍,“听说这山上有一位通阴阳知天数的和尚能够未卜先知?”

陈大喜笑了,“我也听说过,至于他能否未卜先知我看只是传闻罢了,世上哪有未卜先知的事?我从来不相信那些旁门左道,不过是一些术士骗几钱维生罢了。”

张乐行摇摇头,“文王八卦古已有之,诸葛亮的奇门遁甲,刘伯温的推背图都是易算的真经,这些阴阳易理不是一般人轻易能够理解的,偶尔有几位大师潜心钻研,参透易理,知阴阳懂天命也属正常,不能不信有这样的世外高人,我们不妨前去拜访一下。”

张乐行说着,抬头看看天已近午,便对陈大喜说:“下令就地休息,埋灶做饭,我们悄悄去山上寻找一下,打听打听有没有这样一位世外高人,不妨请他给我们卜上一卦。”

“难道大哥——”

张乐行摆手阻止了陈大喜说下去,“你去传令吧,速去速回,我们还要上山呢?”

“遵命!”

陈大喜行了一个礼,骑马跑了出去。

巍巍大山丛中,积雪斑斑。一座古老的庙宇隐在大雪覆盖的松林中。

张乐行在陈大喜和张德顺的陪同下来到古庙旁边。这时,刚好有一位小和尚外出挑水走来,张乐行急忙上前施礼说道:“请问这位师傅,空云大师在吗?我们有要事拜见大师。”

“这——”小和尚欲言又止,稍稍迟疑一下又说道,“家师年事已高,早已闭门思过,一心只向佛门,对俗事不再过问,你们还是请回吧,阿弥托佛,施主,多有得罪了。”

张乐行十分失望,他看看幽深而古!日的寺庙又看看灰沉沉的天空,微微叹息一声说:“敢问大师,这话是空云大师他老人家让你说的,还是你自己说的。”

小和尚微微一怔,忙说道。“这是家师让弟子说的,他老人家已有三年没有见客了,谢绝一切来访客人。”

张乐行点点头,十分平和地说:“空云大师果然守信言,他也的确应该闭门思过,他终于做到这一点,成为一位得道的高僧,这是佛门大幸啊!”

张乐行的这几句话让小和尚、陈大喜与张德顺都是一愣,张德顺禁不住问道:“大哥,你和空云大师认识?”

张乐行微微叹口气,“岂止认识,可以说渊缘颇深,这话说来很长。”张乐行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一下,他侧眼膘瞟那小和尚又十分深长地说:“说实在的,今天来访空云大师还是他老人家主动邀请我来呢?”

陈大喜和张德顺十分惊奇,那位小和尚也莫名其妙,他见张乐行这么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稍稍迟疑片刻才说道:“既然是家师相约,待我回报家师寻问一下,问他见不见你们,请问施主尊姓大名?”

张乐行点点头,“这样也好?你就告诉大师,说淮北张乐行来访就可以了,空云大师一定会记起在下的。”

小和尚走向寺内,张德顺忙问道:“大哥,你真的和这位空云大师有约会吗?”张乐行微微一笑,“不这样说,那位师傅会去给我们通报吗?我们岂不是白跑一趟?”

陈大喜忙问道:“张大哥能诈住那位小和尚却诈不住那位空云大师,我们还是白跑一趟呀!”

“只好碰碰运气了。”

张乐行话音刚落,那位小和尚就跑了出来,十分有礼貌地说:“三位施主,请吧!”

三人大喜,随小和尚走进寺庙。

三人走进室内,佛像前盘坐一位鹤发童颜的大师,从他的容颜上很难看出他的年龄。不用问,这就是空云大师了。

尽管三人走进室内,空云大师依然垂眉闭眼,嘴唇轻轻翕动着,似乎身外无物。张乐行见状,急忙上前施礼说:“俗家弟子张乐行拜见大师。”

说完,恭身一拜。

空云大师这才停住诵经,道一声阿弥托佛,然后说道:“施主缘何打班语,有何指教请讲吧?”

张乐行重新上前施礼说道:“在下张乐行因有事路过贵寺,想肯求大师指点迷津,但那位小师傅不给通报,在下故意撒谎,多有冒犯大师,请大师海涵!”

“施主,老衲确实早已闭门思过,心向佛法,如此打坐已经三年没有见客了。今日有幸见到施主这是施主的造化,也是天数吧,施主刚才说与老衲有缘,如果从天数而论,施主的话没有错,你我确实有缘,也正是这个缘字,老衲今天才破例接见了你们。”

张乐行本来估计空云大师会责备他,没想到空云大师却说出这番令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急忙躬身说道:“大师,在下愚钝,请指教。”

空云大师这才微叹一声,睁开微闭的双眼,慢慢说道:“三年前,老衲闭门打坐心向佛法之时,曾留下谶语,老衲闭门思过满一个大周天的天数那一日,若有客人前来讨问,不论讨问什么老衲都悉心相告,如果早来或迟来老衲坚决辞退一切来访施主。施主刚才到时,恰恰赶上老衲所预算的天数,所以老衲称施主是有缘人。”

说到这里,空云大师又叹口气说:“也许是老衲的尘心一直没有尽去,六根未净吧。今天施主到此,老衲又将泄露天机了,罪过,罪过,但愿这是最后一次,施主请问吧。”

张乐行一听,真是又惊又喜,慌忙上前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