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魂的归来-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月7日,作短篇《摩伽的试探》。

10月,译作《蒙地加罗》(〔波兰〕显克微支)由光华书局出版,短篇小说集《鸠绿媚》由光华书局出版,译作《新俄短篇小说集》由光华书局出版。

11月2日,作短篇《国仇》。译作《白利与露西》由现代书局出版。

一九二九年

3月24日,作短篇《落雁》。长篇小说《穷愁的自传》初载于《现代小说》第三卷第二期。

5月,小说集《处女的梦》由现代书局出版。

一九三○年

作短篇《神迹》。

译作《世界短篇杰作选》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译作《木乃伊恋史》(戈活著)由现代书局出版,原题昙华译。

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叶灵凤加入。

长篇小说《红的天使》由现代书局出版,短篇《我的生活》由光华书局出版。

一九三一年

自传体小说《穷愁的自传》由光华书局出版。

4月28日,左联因他“完全放弃了联盟的工作等情况”,发出开除叶灵凤的通告。

6月1日,《灵凤小说集》。译作《九月的玫瑰》由现代书局出版。

一九三二年

短篇小说《紫丁香》发表于《现代》第二卷第一期(1932年11月1日出版)。

12月5日,于虹口公寓作《第七号女性》。

12月31日,作《时代姑娘》,连载于《时事新报》副刊《青光》。

一九三三年

4月1日,散文集《灵风小品集》由现代书局出版。

7月,短篇小说《流行性感冒》载于《现代》1933年第三卷第五期。

12月24日夜,作小说《丽丽斯》。

一九三四年

1月,作短篇《忧郁解剖学》,载于《现代》1934年第四卷第四期。

10月,与穆时英合编《文艺画报》,合任主编。在10月10日出版的《文艺画报》创刊号上发表小说《山茶花》,在第一卷第三期上发表创作小说《长门怨》。

冬,作《未完的忏悔录》,连载于《时事新报》副刊《青光》。

一九三五年

叶灵凤加入邵洵美主持的时代图书公司任编辑,并大力支持新兴木刻运动。

秋,应《小晨报》之约,作《永久的女性》。

一九三六年

《叶灵凤创作选》由上海仿古书店出版。

一九三七年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出版了机关报《救亡日报》,叶灵风在该报任编辑,编新闻版。

11月21日,上海沦陷,叶灵凤随报社南迁广州。短篇小说《第十二号病床》发表于《中国文艺》创刊号上。

一九三九年

广州沦陷,叶灵凤恰回香港看望家人,遂居港。在港多年,主要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在《新晚报》上辟《霜红室随笔》专栏,还编过《立报·言林》、《国民日报》副刊、《百人周刊》和《新东西》、《大同》等杂志。

一九四○年

译作《红翼东飞》(巴夫连柯著,原译拍夫朗河,PavlenkoP。〔苏联〕),由重庆时代书局出版。

中华文协香港分会成立,被选为理事。

一九四二年

8月,在《新东西》月刊上发表《吞族随笔》,“吞旃”明志,以苏武自况。

11月,某天由一位日本朋友的协助,与戴望舒前往浅水湾(当时还是禁区)拜谒萧红墓。

在《华侨日报》副刊《侨乐村》上发表《煤山悲剧三百年纪念——民族盛衰历史教训之再接受》,以含蓄的笔调提出团结抗战的主张。

一九四六年

《读书随笔》由上海杂志出版公司出版。

一九五一年

任《星岛周报》十二名编辑委员之一。

常为《星岛周报》提供珍贵囹片,作文时稿子多署名“叶林丰”,图片说明则只一个“丰”字。

一九五二年

1月3日,发表文章《我的文章防线》。内有:“翻开日记簿,检讨一下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也读了不少的书,买了不少的书,写了不少的文章,但可以称得上成就的,觉得仍只有一件,那就是自己的文章防线还不曾突破。”用“文章防线”反对商业化的写作。

一九五七年

回上海,去四马路和北四川路底忆旧。

7月22日,与陈君葆一同为萧红迁墓。

一九六三年

3月1日,《快报》创刊,叶灵风为刘以鬯编的副刊撰写《炎荒艳乘》,署名“秋生”。

10月,《文艺随笔》由香港南苑书屋印行。

一九七○年

11月,《晚晴杂记》由香港上海书局出版。

一九七五年

11月23日,病逝于香港善和医院

 编者后记

《叶灵凤文集》共四卷,收入叶灵凤小说、散文、小品等一百余万字。叶氏作品未能全录。

第一卷小说,选入了他的一些体现其个人特色,也较有影响的作品,兼顾了短篇和中、长篇。这一部分,约相当于他的小说总量的一半多。

第二卷散文、小品,依例收入他早年较有影响的篇什,《灵凤小品集》中大半部俱在此了。叶氏后来颇热衷于写风物小品,《能不忆江南》与《香港方物志》有很强代表性,本卷特多量收入。其它如《花木虫鱼丛说》等因类同就不收了。

第三卷香港掌故,文体上亦为散文、小品。叶氏在这方面既做了极有价值的收集、发掘资料的工作,又做了大量考辨和研究,出过多种书,如《香港浮沉录》、《香港的失落》、《香港沧桑录》、《香江旧事》等,本卷在稍事整理的基础上,尽量保存,如《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是叶氏从事香港文史研究的一“得意之笔”,尤应公诸同好。

第四卷读书随笔。罗年先生曾为三联书店编选过叶氏《读书随笔》共三集,本卷在其基础上重加汰选与归纳,其内容涉及中、外文学与古籍、版本学以及作者的读书生活,相当丰富,一些重复的内容这一次就略去了。

叶氏尚有大量译作,如《世界短篇杰作选》、《新俄短篇小说集》等,本文集暂付阙如。

另外,《穷愁自传》与《我的生活》两书遍寻不见,一说当时有广告而并未正式出版,待考。

本文集在编选过程中,曾得到姜德明、杨义、吴福辉、陈子善诸位帮助。曹培红作为助手,尽力工作,配合极好,谨此一并致谢。

编者

一九九七年九月
在线阅读就在。。;数万完本书籍下载请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