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郭汜是否流窜荆州已经不再重要,吕布当即勒转兵锋,同样马不停蹄救援长安而去。
但等待他的却是早已经布下的凉州大军。
长安根本就不是贾诩首要解决的目标,真正让吕布疲于奔走的计划,正是要首先除去这个以武勇闻名的家伙,失去了他,长安就等于失去了一个心安理得的支柱,再破长安,几乎就没有了多少阻力。
李樊稠自北面度过黄河而来,而西面有张济两万兵马蓦然杀出咸阳,南面郭汜同样调转马头向北杀来。
十万对两万,求生的意志使得凉州军在董卓身死之后的低迷重新焕发出了无以伦比的战斗力。
饶是吕布麾下的并州虎狼如何悍勇,在相差不多的战斗力下,绝对性的军力差距,加上并州军来回疾走奔驰所带来的疲惫,三面夹击,使得吕布一败涂地。
这里比的不是大将对决,一个人武力即便再强悍,也发挥不了多少。
在吕布败退长安之时,手下两万出征的并州儿郎,却只余下三千逃生。
昔日北并州,杀得匈奴人,鲜卑人望风而逃,杀的黑山张燕不敢犯境的不败战神,自从征战中原开始,便屡屡受挫。
吕布不甘心,但却无奈。
长安被破,几乎在吕布退入城中不久。
近十万的凉州大军好似昔日面对洛阳的残杀一般,将多日来犹如过街老鼠般的怒火全数发泄了出来。
王允跳楼而死,吕布整合了战败的三千并州军与城中留守的五千人马,冒死杀出包围,向山东流亡。
第二百五十四章
在现在的情况下,贺兰斥身体霎时冰冷一片。即便再蠢的脑袋看到那漫山遍野杀奔出来的伏兵,也知道,他两日追击得出的结论不过是狡猾的汉人们故意留给他的诱饵。
便是这汉人突然杀出的伏兵,以他目力所至,也可以清晰的知道,这支兵马何止万人!
情况斗转直下,本身对于汉人们的那两万方阵,贺兰斥已经大方的投入了两万多人的骑兵冲锋,意图用最少的代价,最少的时间解决掉这汉人最后的抵抗。
留在他身边的军队,不过数千人马。
而本身,战场之中,两万骑兵对于两万步兵的冲锋,即便伤亡再大,也必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这一场战斗。可惜,汉军确是早已经养精蓄锐,等候这以场战斗多时了。
而本身出于猎食者的身份,以及对于复仇的欲望,使得汉军的战斗意志远远高于平常。虽然两军初一交锋,便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同时,鲜卑人的疲惫,马力的衰弱,也渐渐暴露出了战斗力的急速下降。
中央战场,两万人对两万人的战斗,并不是贺兰斥原本所料的一面倒。却是渐渐形成了胶着之势……
可如今,即便贺兰斥有心抽调麾下那缠斗的部分人马,却终究有心无力,将后背暴露在敌军面前,而失去了马匹加速冲锋带来的效果,无疑是自取灭亡。
但相对的,倘若汉军的步兵伏兵一拥而上,形成了包围圈,那么中央战场的那批骑兵也再没有了逃脱的可能,等待他们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屈辱的成为汉军的俘虏。
如今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再多想了,突然从侧翼杀出地那数千骑兵,正直取中军而来。而中央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开始岌岌可危。
贺兰斥缓缓闭上眼睛。蓦然到现在才突然发现自己的轻取冒进才是造成如此险恶局势的整整原因。
但……草原上的民族从来不会轻易服从命运,轻易低下自己的头颅。
当贺兰斥再增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壮烈的决绝。
“乌苏踏克!我给你三千族人,迎击汉军骑兵,宁战死,不留一兵一卒,也务必不让汉军冲破防线!”贺兰斥突然大声对着身旁一名鲜卑军官高声喝道。
后者握紧马刀高高一举,沉默而带着无比的坚定。
那沙哑的喉咙中有着些许地苦涩,乌苏塔克,似乎也知道自己的三千族人当然已经是疲惫之身。战士们已经不能再持久战斗,而马儿也难以再保持足够的体力,面对汉军的同等数量地养精蓄锐之兵,到底能否裆下。还是未知。
“嗷……长生天的子民,大鲜卑的勇士们!让我们将最后的武力,保佑所有族人战无不胜,击败卑鄙地汉人吧!”乌苏塔克猛然一勒马缰。带领着本就属于他的部曲,向着那支汉人骑兵杀奔而去。
贺兰斥眼中闪过一丝悲哀,乌苏塔克。他最为重要的心腹同样是他亲近地妻弟。或许,这将是他人生中地最后一步。
“或许乌苏塔克,还不会败,只要能够挡下这支汉人骑兵,能够让我争取住够的时间,彻底击溃中央战场的那支汉军步兵,趁着那群双脚走路的汉军还没有包围我军的时候。杀出前军。直接将汉人主帅擒下!只要擒下了汉人的主帅,以他们懦弱的性格。这一场战争,赢得终究是我们大鲜卑地勇士,长生天地子民!”
当乌苏塔克分去三千族人的同时,贺兰斥再也没有了半点犹豫,高高举起手中锋利地马刀,厉声大喝道,“我!鲜卑族的勇士们,扯开你们的马缰,让我们用鲜卑人最强大的战力,冲溃汉人那弱不禁风的战阵吧!”
“……嗷剩余所有鲜卑人纷纷高举着马刀,发出狼一般凄厉的长号。
似乎察觉到主人沸腾的战意,胯下与他们一同征战多年,犹如亲人般的战马,终于也开始发出了震天的嘶吠。
马蹄高高飞扬,五千人马,在贺兰斥大声的呼啸下,终于开始踏起了沉重的步伐。
奔腾的战马洪流,形成了一道汹涌的狂潮。
中央战场上,那纠缠着的鲜卑骑兵,好似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音,贺兰斥的大声呼喊,终于让陷入僵局的所有鲜卑人,鼓足了身体里所剩不多的余力,摇摇欲垂的马刀也在那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气力下,紧紧握在手中。
“杀所有人同时发出撕裂嗓子般的呐喊,用尽了全身的气力,举起了所有的武器,挥舞向着对方招呼而来。
卫宁与郭嘉,站在后方的小丘上,足够看着战场中靡战的军队,远处贺兰斥恢复冷静的当机立断,还是让两人浮起了些许的赞赏。
贺兰斥的目的在两人的眼中自然是清晰不已,无非便是用最快的速度击溃中央靡战,再直取卫宁所在而已。这是孤注一掷的做法,倘若无法再赵云三千大军击溃那股鲜卑骑兵的之前,包围网收缩的时候,将卫宁的中央旗帜砍倒,那么必然接受的大军全灭的悲哀。
但贺兰斥拥有足够的底气,中央战场,汉军的溃败只是时间问题。而贺兰斥还又足够的野心,和不得不进的理由,人的天性终究始终还有一种赌博的欲望。
贺兰斥用三万鲜卑人性命,赌的便是汉军四万人的败亡,以及汉军撤离雁门所带走的粮秣。
这是后续鲜卑大军赖以为战的根本。
但,既然郭嘉早就已经布下了战场,又岂会让他们得偿所愿?
卫宁缓缓回过头来,身后某个犹如魔兽般的强横身躯,缓缓点了点头,上前一步。
“老典!去吧!”卫宁眼睛炯炯有神,盯着典韦半晌又道,“活下来!”
典韦那粗大的脑袋,同样充满了坚定,浑身黝黑的精甲浮起了浓厚的煞气。
天性木讷而不喜言语,对于卫宁发自内心的担忧,只能用最为沉稳的步伐略表安慰。
同样,身后两百宿卫,人人面色坚毅,跨上了早已经备好的马匹。
典韦那魁梧的身体猛然跨上马背,高高举起铁戟,一声呐喊激发出了宿卫们最强烈战斗意志。
从雁门残存下来的一千多匈奴人,早没有苟且偷生的想法,很简单,他们的头领,在失去了原本的作用时,现在不过是卫宁可以随意利用的棋子。
不过卫宁答应复辟河套一带作为他们放牧的地方,甚至为他在汉人的土地谋取足够他一生以及后代繁衍下去的荣华富贵,这还是他们宁肯继续相信下去的理由。
事实上,到底又是如何呢?
近两千的骑兵,猛然从后军主帅阵地冲锋而出。同样是声威赫赫,同样的彪悍绝伦。
两千人,比起贺兰斥来说,不落下风,他们有着最为有利的条件,养精蓄锐和疲惫不堪比较,数量的差距历时缩短许多。
匈奴人的马背王国,比起他们鲜卑人来说,不遑多让!
贺兰斥看着汉军主帅处,再奔袭出来两千骑兵。而其中竟然还有分明的一千匈奴人。终于让他有了绝望的念头。
战斗还在持续,赵云那寒冰点点的钢枪,麾下三千骑士与乌苏塔克的交锋,重现出了昔日汉武皇帝不败汉军的荣耀和刚强。
鲜卑人的马刀,不再强大,鲜卑人的骑射并不可怕。
尤其,那犹如灵蛇吐信般的冰寒铁枪,舞出雪亮枪花,必定带来鲜血的飚洒。
体力的不同,可以弥补数量的差距。在数量上的相等上,出于伏击的大军,终于显现出了他们的强大。
乌苏塔克,眼睛充满了不可置信,不知道为什么汉人中,竟让也会有这么强悍的人物,一会合,他的喉咙上便多了一个无法愈合的血洞。、
三千鲜卑人,终于崩溃了。
而中央战场上,有了典韦两千骑兵的冲锋,打散了贺兰斥的企图。两万步兵,终于围拢了所有鲜卑人。
这一战,三万鲜卑骑兵,战死两万,俘虏一万。
汉军死伤同样也有骇人的一万之数,这还是鲜卑人体力不济,马力不济的情况下取得的战果。
“都督!一万鲜卑俘虏当如何处置!”
“尽诛斩首!垒颅为山!”卫宁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挥了挥衣袖,没带半点犹豫。
第二百五十八章
董卓的死,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不仅曾经不可一世的凉州军团从此走向了分崩离析,也让生活在他强大实力下战战兢兢的诸侯们心头放下一块大石。同时,他的死,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落幕,和新的时代的到来。
凉州军团,大致已经分散成了四块势力。
首先西凉这块土地,以韩遂,马腾为首的新凉州系军阀终于趁着这个天赐良机,迅速的吞并因为董卓被诛而留下的巨大权利空白。同样,获得了董卓一部分实力的马,韩二人,几乎已经有了向东扩展的本钱。
然后便是李,郭汜,樊稠,张济四人的十万兵马,拥有雍州,司隶,手上掌控文武百官以及皇帝在手,实力比起来算是最为强大。
再最后,剩下的另外一股势力,却颇为尴尬。
这便是率军五万攻略河东的,徐荣军团。
徐荣作为董卓手中最为善战的将才,在凉州军团中自然是颇有名望。这五万强军为徐荣一手练出,战斗力自然不用多言,事实上,在此前,徐晃三万大军名义上挡住了徐荣东进的道路,但却是兵疲而乏,徐荣更好似猫捉老鼠般戏弄于他。
但现在,董卓的灭亡,却将这个统帅放在了异常尴尬的地位。王允昭告天下,李,郭汜等人自然是难逃恶名,而徐荣这个头号大将更是难逃。
退,后方已经没有一个稳固的大本营,而李郭汜虽然成功夺取长安以及皇帝在手,小人物随波逐流,当权威爬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本身气量的不足致使他们很容易便沉迷进这高高在上的地位。
徐荣这个凉州宿将,自然便是李郭汜最需要提防的人物。
徐荣当然相信,若他退兵长安。等待他的,必然是李郭汜等四人的联合绞杀。
但若进,不说他手中控制的兵将,现在已经陷入了缺粮之虞,而对方,让徐荣颇为感兴趣地徐晃,也应该知道了董卓死亡的消息,必然谨守防备,而士气大振。
就算能够击溃徐晃,冲进河东。那么。并州晋阳还有另外一支战斗力不输给他的军队。
徐荣并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正因为如此,董卓才能大胆放心交给他如此数量众多的军队,任凭他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徐荣同样是一个生长在边疆悍勇之地的大将。天生后养的才华使他对匹夫之勇早失去了兴趣,但不曾丢弃的却是好战的本质,却用另外一种手段,满足他地欲望。
但不论如何。他也并不是一个愚钝之人。现在手上握有五万强军,却不能再退入关中,只能让他自寻去处。
或许。杨奉在面对他昔日的臂膀威胁的时候。迫切需要他这样一个人呢?
徐荣,已经起了投靠杨奉的心思,但却又担忧,自己手上地大军会让杨奉对他保持深深的警惕,以至于日后,恐怕再难统军为战了。
就在徐荣为未来道路踌躇徘徊之间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来者正是如今杨奉手下地首席谋士。陈宫。
陈宫的才智就算在三国来说,也算颇为有名。当董卓身死的那一刹那。陈宫固然是欣喜万分,但思虑却已经转到了现在河东面临地局势。
他固然有智迟地缺点,但几日来,却已经有了一个足够完善的想法。
徐荣的尴尬困境并瞒不住他的眼睛,也能知道徐荣到现在偃旗息鼓按兵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