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奴因为是苏利耶的儿子,又是阎摩神的兄弟,甚至可能还见过真正的神明,顿时,他的家里门庭若市,无数的人来祈求他,询问他如何才能得到神的赐福以免于痛苦与疾病。而摩奴,只好把他从那位年轻婆罗门口中听到的东西一遍遍的复述……一遍又一遍。
“那罗延,”湿婆带着婆苏吉走到毗湿奴的面前,“他们传得越来越糟。”
“因为听这些话的人是个婆罗门,他就要在里面加入必须尊敬婆罗门;因为听这些话的人是个男人,他就在里面加入要尊敬男人——摩诃提婆,这是人的通病。”毗湿奴伸出手去,将坐下的石块变大,让摩诃提婆也能坐到他身边,“一旦过了界线,你就可以引发洪水,淹没整个世界。我会让摩奴带着知识,将这世间的所有生灵都保存起来,以便于他能繁衍生息。”
湿婆点了点头,同意了那罗延的提议。
本来,他也打算毁掉这里,毁掉这些不该存在的不公与贪念。
那罗延转头,对他微笑起来,他不知道这微笑里隐藏着多少对未来的担忧,湿婆,他作为神中之王,只能小心地把那些疑惑收起。
第12章 十二
十二
因由摩奴将伟大的婆罗门圣者的话语传递给世人,他得到了人们的赞颂,自然也就拥有了名誉与地位,而真正理解那位婆罗门意图的人也只有他一个,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口耳亲传的人,与之后传播的人完全不同,他不能也不敢用自己的意图强加在圣人的语言之中,可他的学生,随便路过听他讲课的人却不同,他们总要把自己的地位抬高起来,尤其是脚力好的男人,他们更是到处传播这些。
“礼赞那罗延天!”那罗陀听闻了摩奴的这些讲述,不由得站起身来高声赞美那罗延天起来,他拍打着手背,用近乎飘渺的声音说道:“这位婆罗门必然就是那罗延天了,他容貌美丽,身材高大,丰盈俊秀,说起话来让人仿若置身春风之中不想离开。
“他的眼如莲花,居住在宇宙深处的乳海之上,他悲悯的莲花眼可以看到一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他为这个世界的守护者,维系一切的运作旋转,这宇宙之中的灵魂也都藏身于他,而他在人降生的时候,将灵魂送入人的体内,这样人才能懂得知识,明白道理。
“礼赞那罗延天!摩奴贤者,您见过那罗延天,那您就该知道人能生于世界上的可贵。之前因为没有轮回路径,人即便老态龙钟不堪重负也不会死去,而现在,老者会死,病者会死,甚至连年轻力壮的男人也会死……这并不是好事,摩奴贤者,人们会因为死亡而痛恨那罗延天,然而,人们却不知道死亡并非终点,只有作恶多端才是终点啊。”那罗陀深谙毗湿奴的教诲,他虽然聆听梵天的吩咐,并不去寻觅大神毗湿奴,但是毗湿奴的痕迹却无所不在。
他询问一棵树,他询问一朵花,他询问一片云,从乳海飘出的真理也是他询问的对象,这些都会告诉他那罗延天的伟大,甚至,他也知道了那罗延天身边的那位大自在天大神。
大自在天,湿婆,摩诃提婆。
那罗陀不是个苦修者,但他敬畏苦修。
正如他的上主并非是出世的苦修之神,但却总与一位苦修之神形影不离一样。
而摩奴听闻那罗陀的话,脑海中的一切就好像彻底明朗了一样,他双手合十,祈求那罗陀给他讲述更多。
可那罗陀却也不能够明白那些道理,他只是知道一部分,而真能讲述的,却是将这些道理描绘给那些自然之物的那罗延天。
“那么,仙人,请告诉我那罗延天在何处。”摩奴双手举过头顶,祈求着。
“他处处都在,摩奴贤者,他处处都在,又身在处处,每一滴水,每一阵风,每一点甘甜的蜂蜜,每一朵摇曳的花朵,每一片清香的绿叶,每一阵悦耳的铃音,这里面都有那罗延天,所以他是遍入天,他遍入所有,又无处不在。”那罗陀礼赞着,拍打他的手背,离开了摩奴的家。
摩奴遵从那罗陀的教诲,在自己家中赞颂了那罗延天,又回到屋子里,希望能依照自己的回忆雕塑出那罗延天的雕像来供奉,但是每当他雕塑出来一个轮廓,那组成雕像的泥土就会自己散掉,而之前则毫无征兆。
摩奴垂下了头。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对。
而在河边化作少年人的毗湿奴只能无奈地冲着摩诃提婆笑了笑。
湿婆却说:“本也就不像。”
毗湿奴的笑容扩大了:“当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然有其缺点,甚至于神、修行成为仙人的贤者,甚至于花草树木,缺点是不能剔除的,摩诃提婆,他们需要偶像来寄托信念,正如宇宙需要三相神来支撑运转。”
湿婆并不满意。他的脾气从来都是这般,只要不喜欢的,他从不会迁就;而厌恶的,他更是举起三叉戟,毫不留情。
而毗湿奴与他不同,不论好,不论坏,毗湿奴总会留到最后,留到忍无可忍才会让之消亡。
也许正因为这是他们本质的不同造成的。
毗湿奴孕育宇宙,他将所有灵魂包涵体内,任何生灵在未出世前都是他的孩子。
而湿婆则是宇宙力量的源泉,他推动宇宙运转,无论是灵魂还是生命,都是他剪灭的对象,因为不灭,不生。
而梵天则是将灵魂具现化的那个人。
从本质上来说,毗湿奴总是无法离开湿婆,而湿婆更是无法离开毗湿奴,这也是为何在上一次世界犹存的时候,毗湿奴一直以来无法突破的谜团。当他明白谜底之后,又不得不为自己,为湿婆,为这个世界再设下一个局。
前面,迷局已然形成,而之后,就是入局的时候了。
毗湿奴将手中的莲花放到鼻下轻嗅,花香的气息顺包围了他,他在莲花背后露出眼来看着摩诃提婆,眼睛弯弯的弧度透露出他此刻的喜乐。
是真的欢喜?
湿婆是个天真的神,他见那罗延笑着,便也跟着笑。
也许是因为本质不同但本源相同,毗湿奴虽然为摩诃提婆所吸引,却又与他完全不同。他并不如摩诃提婆这样天真,即使是他将幻力丢入业力之渊,他也并非一个天真的神,而摩诃提婆即便是个完整的原人,也还是天真烂漫。
当然不是说毗湿奴不是原人。
原人乃是人的本源体,正如梵天将自己劈开成了梵天与萨拉斯瓦蒂,毗湿奴并没有将自己的阴忄生部分丢弃,而摩诃提婆……他垂下眼,看着莲花花瓣上的纹路,也隐藏好自己眼中的不忍。
上次灭世之时正因为摩诃提婆太过急躁,暴怒让他失去了理智进而毁灭世界,而这一次……即使只是为了毗湿奴自己,他也必须让摩诃提婆将萨克蒂分离出去。
萨克蒂,她是摩诃提婆的阴忄生部分,也是蕴藏着摩诃提婆狂暴的那部分,然而她又是女人,女人天生柔软温柔,狂暴部分则会被包孕在女人的柔软与温柔之下……毗湿奴自知这样做对摩诃提婆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世界来说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他告诫自己:“须得这般做。”
然而愧疚却滋生蔓延。
由于愧疚,毗湿奴没有反驳摩诃提婆,也就默认了他捣毁摩奴所雕塑的塑像一事。
而人间的摩奴并不知道这个,他以为自己塑造的雕像一定是与那罗延天并不相似——尽管他见过那罗延天的样子,可是如果那并非他真正的模样呢?摩奴用凡人的思想去揣摩神的意思,他想了无数的理由,仍旧只能归结为神的模样与人的模样有着本质的差异为止。
哀叹了一声,摩奴只好暂时放弃他的工作。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见识到了死亡的可怕。
死亡,它从黑暗中来,它隐藏于阴影之中,它随时随刻准备收割生命,并不留有余地。
任何人,即便是国王,在死亡面前也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当阎摩的悲鸣响起,死亡就降临到了头上,哀伤与痛苦笼罩了人生。
“既然神让我们降生,为何还要拿走我们的生命!”
“既然生命如此短暂,为何不给我们最好的一切还需要我们去奋斗!”
“既然人都躲不开死亡,为何我的妻子不如他的漂亮可爱!”
这些疑问的声音越来越大,它们冲破束缚,直奔云霄。
湿婆站在河边,这条河,从天上落下,流经人世,在这世上传播知识,但同样的,河水高涨,也能淹没一切。
“摩诃提婆!”毗湿奴拉住了他的手,“再等等!”
“不能再等了!”湿婆愤怒地瞪着眼,他的眼睛已经喷出了火焰,而他身上也开始翻滚起了火红的色泽,与他此刻相同,岩浆在大地之下翻滚,河水也一同沸腾了起来。
“二十天,摩诃提婆,再等二十天!”毗湿奴借着自己现在是少年体型,灵巧轻便,轻易地抓住了摩诃提婆的手,“二十天之后,洪水会吞噬地面,当洪水退去,凡人将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将会进入真的由伽,凡人的生命有界限,他们会得到最好的一切,而与之交换的,是他们的奉献与德行。”
此时的毗湿奴着急万分。
于他来说,这世界的一切都是一样的,可又都是不一样的……而他的幻力尚且没有进入轮回,而二十天,二十天里,足够他先将幻力取回来……只是取回来用一次而已。
湿婆再次冷静了下来,他看着那罗延的焦急,也希望那罗延会因为焦急而取回他丢弃的东西。
“那罗延,我在这里冥想二十天,二十天后,我会让洪水淹没大陆。”湿婆如是说。
毗湿奴点了点头,消失在了原地。
第13章 十三
十三
毗湿奴取回了那朵被他深藏于业力之渊的金色莲花。
它仍旧含苞待放,金色华彩在它身上流转,雪白的莲瓣透出淡淡的馨香。毗湿奴将它托在手中,珍视着它,喜爱着它,在它尚未真正地盛开出一朵绚烂金莲的时候,他将它轻轻地触摸着这朵花苞上的每一滴露珠,感受着他原本的幻力带来的那一丝愉悦。
毗湿奴将幻力从自身移除本是因为幻力为他带来了虚妄的情绪,而当他平和了下来之后,幻力又是他必不可少的力量,这世间一切的幻力都是由他为根源的,他化身无数,遍入万物,没有幻力也就让这一切的根源消失了。
为此,他不得不把这朵金莲取出,拿在手中,感受着它的精巧细腻……它将作为一位女神降生,而降生之后,她会为这世界带来吉祥,光明、财富、荣耀,都是她本身。
于是,他在第二天的时候,带着这朵金莲到了凯亚蒂的身边,她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女子,在她父亲达刹的应允下,嫁给了婆力古仙人。
婆力古,他也是梵天的心生子,却因为一直以来只醉心于修行而比其他兄弟晚了一些时间去创造世间万物,于是,妻子凯亚蒂就成了他最重要的寄托,他并非对她的情感多么深沉,但却希望她能为他带来财富与荣耀,何况,她确实是经过大神祝福的女人,即便婆力古对她没有情爱,也会因为她自带的赐福而敬爱于她。
然而凯亚蒂漂亮可爱,她嫁给婆力古之后便身怀有孕,却迟迟不生产,婆力古已然祷告多时。
毗湿奴带着金莲而来,他在凯亚蒂因为生产而痛苦的时候将金莲投生到她肚腹之中,瞬间,婴孩落地——两个可爱的男孩子。
婆力古快步走到凯亚蒂身边,他抓住她的手,将两个婴孩交给乳母去清洗穿衣,而他并不知晓,就在此时此刻,凯亚蒂已然再次受孕,她肚腹之中的孩子,却是真正为她带来赐福的吉祥女神。
也正因为这位尚未出世的吉祥女神已经坐胎,毗湿奴方才放下心来,转而离开婆力古的家。
他的幻力已经回到这个世界上,那么,他自然也就能够让摩奴带着所学到的经典成为这一代人唯一留下的火种。
为此,他走到与摩诃提婆分别的那条河边,在摩诃提婆的注视下,一跃入水,化作一条金色的小鱼,潜入水中。
湿婆在岸边站着,旁边盘着略有些焦躁的婆苏吉,而他,则他看着那罗延变作了一条小鱼,不由得面露微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