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大黄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明大黄袍-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队行至驿站,便停下来。祖大寿道:“得,也不说了。借兵一事,你就当没发生过。这事算是大哥我求你的。此人一定大有所为,不可交恶。”



  随后,和吴襄带着几个手下,往顺天府中赶去。城门外,早就有官员在两边夹道欢迎。两人下马,拱手回谢,不断寒暄。百姓夹道欢迎,几位将军抱拳致意,随后便急忙入城交接军令。
第五十章 筒子楼,是怎样建成的【三更】
  (求收藏,求推荐!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票,都代表着你们对于寒虾的支持,谢谢你们!)



  平顶山下,几个呼呼运作的高炉,每天都会有水泥烧制出来。杨帆也琢磨着深秋之后也没有什么农活要干,干脆先将第一批房子建起来。



  他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是将那水泥筒子楼的基本草图给完成了。传来传去,听说杨头儿要造房子,几十个瓦匠出身的弟兄纷纷毛遂自荐。说自己怎么怎么厉害,村里的土坯房子都是自己盖的。还有人说哪哪的地主大院,是他亲手设计的。可拿到杨帆给的图纸,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说,这活我接了。



  “杨头儿,你这房子能行吗?叠的一层又一层的,更个宝塔似的。这样的活儿,没个几十年下不来。”



  “去去去,没瞧见咱们杨头儿那个凌河城外边的那个城墙是怎么造起来的吗?有了那个玩意儿,就省的再去搬石头了。”



  一边那个当初监工的老张,年纪算是有些大了,在逃亡中被砍了一刀,命大活了下来,听说杨帆要替他们建房子,整个人就来劲了。架着那挂了彩的手,就赶来了。看着这张杨帆设计的图纸一语不发。



  “张叔,你说说。这房子能建起来不?”



  对于这张从没见过的图纸,老张眼睛都是一眨不眨的。他明白,这样的图纸都是手艺人秘而不传的玩意儿。杨帆这么大方地给他们看,也就是相信他们。这一点,老张打心眼里敬佩。



  “杨头儿,您那水泥我们也见识了。没话说,够坚实的。不过就是脆了点,韧性不够,这样用来建房可是危险。尤其是要造这么多层。这承重就不行。”



  “哈哈,果然不愧有眼力。一下子就看穿了水泥的缺点。你看看,我这样的方案如何?”杨帆将钢筋混凝土的想法说了出来,立马就惊呆了在场所有的人。这……这是咋想出来的。



  其实杨帆的想法很简单,跟搭积木一样,先把地基用钢筋水泥打牢固了,柱子再用水泥钢筋灌注,再用木板跟夯土一样做个模子出来。然后一层层地往上摞。第一期工程也不多,就只有四层。按照八十年代筒子楼的格局,分成一件件的,足够住上十几户的,如果按照每户三人,这一栋楼就可以安置几百人的,远远比那一件件的木房子要节省材料和时间。



  如今那些废弃的鸟铳、火铳,统统被回炉重新锻炼,那生石灰恰好派上用场,加上空气鼓吹,一个简单的炼钢厂就这么诞生了。按照杨帆给的要求,这铁水被浇筑成拇指一般粗细的钢筋。有经验的,在铁匠铺干过活的只有十几个人,顺利成章地当上了这个小型作坊的厂长、技术顾问、总监……



  本来杨帆打算先早几杆枪试试,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枪械毕竟要求做工起码要精确,这简陋的设施,实在没法子把组装枪的配件造出来,只好作罢。等招募一些会造火铳的工匠再说吧。



  这房子的选址也很重要。老张建议是找个风水先生。被杨帆一口回绝了。他的意思是环境好,又隐蔽一点的地方,这里毕竟只跟皇太极的老巢隔了一条江,万一打过来,那红夷大炮一架,把楼轰个稀巴烂就不好了。



  造在平顶山吧,这里注定成为杨帆心目中的工业区,思来想去,杨帆准备还是落户在天罗井山下,一来取水方便,而来环境宜人。这地方选好了,几百个人就开始挖地沟,这水泥房要盖到四层高,地基不挖深了,住在这里边,万一往下沉了就不好玩了。好久好在山里的石质较密,这地基也不用多深,毕竟都是石头,承重效果自然杠杠的。



  祖润泽如今是躲在粮洞里乐开了花,连这些粮食怎么来的,都抛在脑后,忘得一干二净。见到杨帆走进来,祖润泽从黍米堆了爬起来,跟个二愣子一样笑着:“杨子,我就想不明白。这代善、皇太极是傻了,还是痴了。乖乖交上四万石粮草不说,还屁颠屁颠的又多送上一万石。你说有毛病不?”



  “你还真以为他们安的是好心?”杨帆冷笑道,“这一万石草料拿了又如何,人能吃吗?老子原本打的算盘是打劫他皇太极四万石粮食,结果他老小子给老子偷梁换柱,给了三万石草料。我们有这么多马吗?而且你想想,我们围杀了莽古尔泰的三千人,这四千俘虏朝廷肯定是要来要的,既然换了粮食,必定要说出个子丑寅卯出来。”



  祖润泽原本还很欢喜的脸,立刻苦逼下来,道:“杨子,你就不能让我沉浸在欢乐中多一些时日吗?非要把实话说出来?”



  杨帆一把将祖润泽从粮食堆里拽起来,“烫手的山芋如今到了咱们手上,不是我们说不说的问题,而是八成朝廷的奸细此刻早已经得到皇太极放出的风声了。就等着圣上发怒,然后趁机那这一万石草料说事,到时候我们就里外都不是人了。”



  “什么个意思?”



  “你猪脑子啊。皇太极多给一万石,正常人都知道我们之间有猫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今俘虏放是放了,你小子要反悔也来不及了。他这老小子多给一万石,一万石啊!谁会不往通敌叛国上想?”



  “我说……我说不要换吧。你非要我去换,现在好了,拿了这五万石粮食,我……我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呜……大爷说的没错,你就是个害人精。”



  杨帆拍着额头,道:“你这怂包杀金兵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窝囊啊,怎么到我这地方已经哭了两回了?你是个娘们吧?”



  “我……我去你大爷的。每次都是上刀山下火海的,上次代善的马蹄子都要辇到老子屁股上了,还不让带武器。要不是……要不是……”



  “要不是代善突然转头离开是吧?”杨帆点了点祖润泽的脑子,“你们的一举一动老子都看着呢。他代善再敢动一步,老子就让他死在那辽河边上。”



  祖润泽咋呼地跳起来,道:“杨子,你是不是有什么法术?”犯中二病的祖润泽竖着中指和食指,朝杨帆比划着,“教,教哥们两招。只要两招就够用了。”



  “去去去,滚一边去。我问你,这里有几万石粮草?”



  “五万啊。”



  杨帆一个栗子敲在他头上,道:“我给你一次重新说的机会,到底有多少石?”



  祖润泽摸着头,苦逼道:“两万石黍米,三万石草料,不就是……”又一个栗子欲扣上来。祖润泽赶紧捂着头,道:“四万石,对了。四万石!”



  “确定了,是四万石是吧?”



  祖润泽坚信道:“没错,就是四万石!”



  “唉,这就对了!”杨帆眯着眼,搂着祖润泽的脖子,“记住了,打死了也要咬住了,四万石。明日,就把这事捅到凌河城,叫他们再去进京汇报。”



  “啊?”祖润泽吃惊道,“这还要自己捅上去啊?”



  “废话,这四千大活人都没了。你以为瞒得住啊,就让他报上去。记住了,十石粮草换一人,就这么说!”杨帆笑眯眯地看着祖润泽,“这次啊,就在顺天府逮几个小比崽子玩玩。”



  祖润泽脖子一缩,道:“杨子,这十三峰还有人要坐镇。你看,杨子你去顺天府,哥们就给你坐镇大后方,怎么样?”



  “好,够怂!哥就是喜欢你这样的怂蛋。”杨帆拍了拍祖润泽的肩。夸得祖润泽脸都红了,有些扭捏地不好意思道:“别这样夸我,我会害羞的……”



  “恩,不夸你了。到了京城练练你那怂胆!”



  喝!



  祖润泽佯装昏死在粮堆里……
第五十一章 皇极殿内的疯狂
  (求推荐,求收藏!)



  天蒙蒙亮,秋寒料峭。内阁大学士、监察都御史、六部尚书侍郎、六科给事中等,便等候在宫门外。东街开来几匹马,今日祖大寿、吴襄一身武将官袍,上绣松狮,威风凛凛。此次大捷,两人皆战功显赫,进爵不敢说,这加官自然是板上钉钉了。



  一些熟识的官员,纷纷道喜恭贺:“祖总兵、吴总兵这次凯旋而归,打败金军,功不可没啊。”



  “是啊,这次大凌河之战,打出了我大明之威!圣上龙颜大悦啊。”几位兵部文官拱手道喜。唯有一些号称抹布、喷子的言官,一个个铁骨铮铮地站得笔直,和瘦猴子似的,颐指气使。他们从来不知道怎么吹捧人,这不是他们擅长的。



  祖大寿几个也不和他们一般见识。本就是那种喷子,和他们见识干什么。与周围同僚寒暄问候几句。



  “上朝!”声音从宫内传来。



  “唉,不说了。上朝,上朝!”



  百官纷纷整了整衣冠,入朝议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朱由检精神很好,虽然带了黑眼圈,但已经是这几个月以来,睡得最好得一天了。凌河城大捷,算是给他最好的安神药了。



  今日最大的话题,便是大凌河之战了。朱由检看到祖大寿、吴襄,便道:“祖将军、吴将军此次居功至伟,凌河城大捷,朕,深感欣慰!重重有赏!”



  “替圣上分担解忧,是末将等的荣幸,何来功绩之说?”大家伙都是老油条子了,溜须拍马,互相吹捧罢了。



  “对了,祖将军。此次大凌河之战,何人谋划?能够让孙尚书都赞不绝口,如此高人,朕定当重用。”大伙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都知道圣上想把杨帆这人重用。



  祖大寿出列一礼,道:“实不相瞒,此次大凌河之战,是当初末将所言之奇才,杨帆谋划。实在惭愧,末将,只是采纳其计谋罢了。”



  “祖将军何须惭愧,汝能够察纳雅言,这结果不是摆在这了吗?杨帆呢?赶紧宣其上殿,朕重重有赏!”朱由检龙颜大悦。



  吴襄出列道:“圣上,杨帆此行并未进京。”



  “哦?这是何意?如此功臣,两位卿家怎会不带至进京?”朱由检玩味地看了一眼孙承宗和周延儒。发现两个老头子咬牙切齿的样子,不由会心一笑。



  “他……他……”祖大寿不知如何回答,却又不敢欺君。



  吴襄看祖大寿支支吾吾,便道:“杨帆领着三千屯卫和四千民工,去北上追截莽古尔泰的七千金兵去了。”他自认为已经给足了自己的大舅面子,没把借兵的篓子捅出去。而这北上却是事实,到时候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自己可不想替别人擦屁股。



  “什……什么?”朱由检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他原本以为这杨帆自恃清高,最多就是呆在凌河城,让人来请他罢了,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胆儿肥成这样,敢北上追击。他以为他手上那是什么精锐吗?说白了就是七千个泥腿子,人家莽古尔泰再怎么不济,那也是正牌军队,能和这杂牌军比吗?



  祖大寿自知纸终究是保不住火,只能往好了说:“凌河城一战,是城中一万屯卫和两万大明百姓吸引了皇太极的最要军队,才能够让吴将军顺利拿下阿济格的两万金兵。可以说,他们才是主要的功臣。最后,这三万人,只剩下七千人。杨帆看不下去,便带着那七千人北上追敌去了。”



  “胡闹!”朱由检龙椅一拍,怒喝一声。



  群臣赶紧跪下喝道:“圣上息怒。”



  “此等意气用事之徒,实在不可委以重任啊!”有人摇头叹道。



  “圣上,此等刁民目无王法,擅作主张,和西北那些暴民有何区别?臣听闻几月前,那场示威游行别是此人所谓,更是煽动民乱,此子不诛,难正纲纪啊!”督查御史张至发出言道。



  “张大人,杨帆虽自尊要强一些,却也没有入大人所说这般。还请圣上明鉴!”祖大寿道,“请圣上息怒。”



  朱由检脸色难看,暗道杨帆真是混,这不是撩拨那些言官嘛,现在好了,新账旧账一起算。连他都畏惧这帮喷子,这杨帆还往人家怀里撞,这不坏事了。



  “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