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刘询先生和霍成君女士的感情却很燕好。一对年轻夫妻,如漆投胶。老娘霍显女士,看到眼里,喜在心头。只要等女儿生下儿子,就是正式的皇太子。一旦女婿刘询先生死掉,外孙登极,女儿就是皇太后,而她就是皇太后的娘。皇天在上,这就好啦,荣华富贵,有得享啦。这个如意算盘可以说太过于如意,李耳先生《道德经》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小福小锅,无关痛痒;而大祸大福,往往只一纸之隔。在不可测的专制政府下去搞政治,尤其如此。霍成君女士当皇后的第三年,公元前六八年,霍光先生去世。在国家讲,是巨星殒落;在霍氏家族讲,是冰山倒塌。始终在霍光先生火热般的权威笼罩下的刘询先生,开始喘口气,挣扎而起。前已言之,他最初预备封许平君女士老爹许广汉先生侯爵的,霍光先生认为他是“刑余之人”,不配此高位。霍光先生死后第二年(前六七),刘询先生即下令封许广汉先生平思侯。这已使霍家大吃一惊,表示皇帝有一种待机而动、隐藏在内心的反抗意识。接着,刘询先生再立许平君女士生的儿子刘姡壬被侍印;粝耘康玫较⒑螅肥樯闲稳菟骸绊E皇常谎!蹦蔷褪撬邓笙屡鸪逄欤么罂谕卵⒕芫苑埂巢⒉皇蔷鲂亩鏊溃钦故舅葱牡某潭龋哉〖胰硕运耐楹驮傧露臼值闹С帧�
霍家权势·如日中天
霍显女士所以“呕血”,甚至“不食”的原因,是她考虑到将来皇位继承问题。她咬牙曰:“刘姡切∽樱俏⒓錾淼男砥骄模猩蹲矢竦被侍樱课遗瓷硕樱训婪炊坏鼻淄酰鼍油夥踉眨俊钡鼻淄踝匀徊蝗绲被实邸M馑锸腔实郏庾婺父吒咴谏希涂煽刂迫M馑锶绻鲋灰桓銮淄酰实塾质潜换艏叶舅赖男砥骄亩樱蔷痛笫撇缓谩R桓銮淄跻坏┓⑾炙啄锸潜欢舅赖模赡芎廖薨旆āR桓龌实垡坏┓⑾炙啄锸潜欢舅赖模犯康祝蠡鼍鸵⒆鳌O肫鹄凑庵挚赡苄裕粝耘坎挥傻妹倾と唬餍砸徊蛔觥⒍恍荩苏陡锍僖ザ舅懒鯅'。刘姡∽颖涣⑽侍幽且荒辏腔艄庀壬篮蟮牡诙辏垂傲吣辏虐怂辍6舅酪桓霭怂甑耐尥蓿纠匆兹缣侥胰∥铩?墒牵郊虑槭拐饧鄙卑覆荒艹晒Γ阂皇牵舫删磕且荒瓴挪还辏共皇且桓龅H紊笔值某墒炷炅洹R皇牵鯅'小子的保姆忠心耿耿,保护她所养的娃儿无微不至——一方面警告刘姡∽硬豢沙匀魏稳说亩鳎环矫妫诜浅圆豢傻氖焙颍帽然屎蠡舫删可痛偷氖澄铮筒荒懿怀裕敲矗D肪拖瘸韵露牵匝槭匝槭欠裼卸尽=峁舫删霞复蜗率郑脊槭О堋5跄币痪⒍戳钍乔嵛⒌姆⒍不嵝孤┏鋈ァW詈笾沼诖嚼系跹壬亩洌跹壬煅怨凵部闯龌舫删慷粤鯅'小子,完全一副晚娘嘴脸(这是霍成君女士太年轻、太嫩之故,她如果老奸巨猾,忍下心头怒火,表面上做得热络一点,就不露痕迹矣)。刘询先生开始起疑,于是他回想前妻许平君女士的暴毙,又不断听到宫廷内外的传语流言,他几乎可以确定其中必有可怕的内幕。虽然还不敢公开地跟霍家作对,但他已决心采取行动。现在,我们报告一个公元前一世纪三○年代,霍光先生死后,霍氏家族在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的权力位置:
霍成君女士霍光先生的小女儿,皇后。
上官女士霍光先生的外孙女,太皇太后。
霍禹先生霍光先生的长子,封博陵侯,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右将军)。
霍山先生霍光先生的侄孙,封乐平侯,皇宫机要秘书长(守奉车都尉领尚书事)。
霍云先生霍光先生的侄孙,封冠阳候,首都卫戍部队副司令官(中郎将)。
邓光汉先生霍光先生的长、女婿,长乐宫防卫司令官(长乐卫尉)
任胜先生霍光先生的次女婿,首都卫戍部队司令官(诸吏中郎将羽林监)。
赵平先生霍光先生的三女婿,武装部队训练司令(散骑常侍将屯兵)。
范明友先生霍光先生的四女婿,封平陵候,北方军区司令官兼未央宫防卫司令官(度辽将军未央卫尉)。
张朔先生霍光先生的侄女婿,皇宫机要秘书(给事中光禄大夫)。
王汉先生霍光先生的孙女婿,首都卫戍部队副司令官(中郎将)。
以上这些人,都是史书上列名的人物,其他没有列名的大小喽罗,更千千万万。但仅就这些列名的人物,就可看出霍家的力量,已深入政府每一个重要角落。尤其是:第一,他们掌握了军权,从野战军到卫戍部队,根深柢固。第二,他们掌握了“领尚书事”。这是一个关键角色,凡是呈送给皇帝的奏章,必须有一个副本先行送到“领尚书事”,如果认为它可以,才把正本拿给皇帝看,如果认为它不可以,就把正本退回或扣留。皇帝好像瞎于一样,“领尚书事”教他看啥,他才能看啥,教他知道啥,他才能知道啥。霍氏家族掌握了军权和机要,天下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动摇他们。二十年之久的长期富贵和权势,使霍氏家族彻底腐化。首先是老太婆霍显女士,她不久就姘上她的家奴冯子都先生,冯子都先生的权威也立刻大震。老娘跟她的那些荷花大少儿子们,更大肆建筑家宅——在市区是电梯大厦,在郊区是花园别墅。唯一遗憾的是,那时候还没有直升飞机和汽车供他们奔驰炫耀,但他们的马车却连英国女王的御辇都自叹命薄。霍家所用的马车,都用黄金作为装饰,轮子用丝棉包裹,坐在上面,毫不颠簸。
刘询的架空战术
我们说霍家的车是马车,事实上,它们不是用马拉的,而是美丽的侍女用五采丝带拉的。车身既很庞大,内外又全是绸缎,霍显女士和冯子都先生,就在车里颠鸾倒凤。呜呼,霍光先生死而有知,对这顶绿帽子,一定大不满意。
仅只生活豪华,还不是致命伤,致命的是他们的自信——前已言之,霍显女士自信她的法力无边,而霍的子女和女婿,也自信他们的权势是钢铁铸成的,小民固不值一理,连皇帝也不过一屁。他们对皇宫,好像对戏院一样,随时随地出出进进。而霍云先生尤其自负,好几次轮他到皇宫值班(朝请)守卫时,他都假装有病——肚子痛之类——悄悄溜掉;这在当时是一种严重的罪行,可是他不在乎。而霍家的奴仆,也狗仗人势,一个比一个凶猛。他们眼珠生到额角上,除了主子,其他任何人都瞧不起。有一次,霍家的奴仆跟监察部部长(御史大夫)魏相先生的奴仆,为了在路上争道,起了冲突,霍家的奴仆火冒三丈,认为简直是奇耻大辱,乃大发神威,一直打到监察部(御史府),要拆掉大门,谁劝都不行。那些可怜的监察部委员(御史)们,只好跪在地下,向他们叩头求饶,才算罢休。权力跟许平君女士服下的“附子”一样,茎叶都是有毒的,中附子的毒是口渴头痛,中权力的毒是疯狂——疯狂得自信自己万能,疯狂得腐烂堕落。霍氏家族的权势正无畏无惧,气吞山河。六十年前,公元前二世纪七○年代,皇后卫子夫女士的家族自律很严,待人忠厚,对权力小心翼翼,但仍埋伏下覆灭的炸药。霍氏家族则是一个魔鬼集团,对权力能滥用就滥用,它屁股底下的炸药,就更越积越多。霍氏家族显然已跟所有非霍氏系统的人为敌,最主要的是皇帝刘询先生,其次是许平君女士的许氏家族,再其次是刘询先生祖母史良娣女士的史氏家族,和稍后兴起的、刘询先生亲娘王女士的王氏家族。
刘询先生的手段是,擢升被霍家侮辱过的魏相先生当宰相,跟他密谋,开始采取架空战术。第一件事就是剥夺霍山先生皇宫机要秘书长(领尚书事)的权力,规定所有奏章,不必再用副本,可以直接呈送到皇帝那里。第二件事是,剥夺霍氏家族们的军权。先调北方军区司令官兼未央宫防卫司令官范明友先生当宫廷供应部部长(光禄勋),再调首都卫戍部队司令官任胜先生当安定郡(甘肃省安定县)郡长(太守),再调皇宫机要秘书张朔先生当蜀郡(四川省成都市)郡长,再调首都卫戍部队副司令官王汉先生当武威郡(甘肃省武威县)郡长。——把他们调到距首都长安遥远的边陲。
再调长乐宫防卫司令邓光汉先生当太子宫供应处处长(少府),免掉霍禹先生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右将军)的职务,升他为架空的国防部长(大司马),再免掉武装部队训练司令赵平先生的兼差,专任五星上将(光禄大夫)。经过大调动之后,军权全部落到许氏家族和史氏家族之手,霍氏家族一个个成了地位崇高但没有实力的光棍。这是一记丧钟,如果霍氏家族够警觉的话,他们应该发现形势的严重,用壮士断腕的手段,加强收敛,还有苟延残喘的可能。可是教一个骄蛮任性的人自我检讨,那比拉痢疾都难。而且恰恰相反的,他们想到的唯一反应是报复,是重新获得权力。魏相先生当宰相时,老太婆霍显女士就召集她的子弟女婿,愤愤曰:“你们不知道继承老爹的雄功伟业,日夜花天酒地。而令魏相当了宰相,一旦有人进了谗言,怎么能够挽救?”霍禹先生一些纨绔子弟,还颟颟顸顸,不以为意。等到机要权和军权—一被夺,霍禹先生才发现果然不妙,就害起了政治病,说他病啦,不再参加早朝。又向一个前来探病的部下任宣先生发牢骚曰;“如果不是我家老爹,刘询怎么能当皇帝?而今我家老爹的坟土还没有干,就把俺家的人统统排斥,反而信任许家史家的子弟,天乎天乎,究竟我们霍家有什么过错?”
——霍显女士自己日夜花天酒地,却责备别人日夜花天酒地。霍禹先生自己横行霸道,却认为自己没有过错。他们的聪明都用来责备别人,没有用来反省自己,当然也就越想起生气。霍家的失去权势,人们都看得一清二楚。于是,一些弹劾的奏章和揭发霍家不法行为的报告,一天比一天增加。而“领尚书事”的霍山先生既没有副本,对于这些奏章和报告,拦也拦不住,阻也无法阻,霍氏家族遂大起恐慌。
第一次阴谋败露
当霍氏家族走下坡路的时候,霍云先生的舅父李竟先生,有一个朋友,名叫张赦。此公向李竟先生秘密建议曰:“现在宰相魏相先生,跟平恩侯许广汉先生,大权在握,恐怕终有一天会罩到霍家头上。但你们仍有一条生路,那就是,请霍显老奶出面,说服她外孙女上官太后,由上官太后下令,先把魏相、许广汉干掉,然后一做、二不休,再把刘询先生驱下宝座,另换上一个皇帝,才是釜底抽薪的上策。”问题是,当霍氏家族掌握兵权的时候,这主意是好主意,因为它有成功的可能性。如今,兵权既去,等于丢了刀子再去打老虎,这主意便是馊主意,而且是可怕的馊主意矣。尤其糟的是,这种可怕的馊主意,却不能保密,竟被霍家的马夫听了去。恰巧长安的一个小市民张章先生,跟马夫是朋友,前来投靠马夫,马夫好心肠,留他在宿舍住下。落魄的人心神不宁,一时难以入梦,马夫们却以为他睡啦,对这件事窃窃私语兼纷纷议论。张章先生—一听到耳朵里,暗喜日:“富贵荣华,在此一举。”第二天,他就写了一份检举函,向皇帝直接告密。前已言之,从前任何奏章,都要经过“领尚书事”(皇宫机要秘书长)一关,现在则不再经过啦,所以,这份检举函直接就送到刘询先生那里。司法部(廷尉)立即采取行动,把李竟先生捉住,并下令首都卫戍司令官(执金吾),逮捕闻风逃走的张赦先生。
可是,稍后不久,刘询先生吩咐不再追究,并且把李竟先生释放。罢黜皇帝,是一个非同小可,足以引起千万人头落地的阴谋,忽然稀松平常地消灭于无形,反而使霍氏家族更为恐慌。他们了解,是因为事情牵连到当太皇太后的上官女士,只不过暂时地按兵不动,暴风雨仍在酝酿。偏偏李竟先生在司法部(廷尉)留下不利于霍家的口供——这应该在意料之中。于是,刘询先生认为,机要秘书长霍山先生,首都卫戍部队副司令官霍云先生,已不适合继续担任高级官员,勒令他们退休,但仍保持他们的侯爵。至此,霍氏家族中,除了霍禹先生仍当一个架空了的国防部长(大司马)外,其他的全都被逐出权力中枢。而刘询先生对唯一尚留在政府中的霍禹先生,也不再维持昔日的礼遇,不时地露出使霍禹先生难堪的嘴脸。霍显女士的一些女儿们,都是上官太后的姨妈,不但辈份高,年龄也比较长,平常每次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