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年来,二阶堂黎人尝试新领域,但未成系列,尚有待观察。
【推荐文】
弓满弦张,恍然大悟的趣味 蓝霄
二阶堂黎人的代表作《恐怖的人狼城》,读完第四册“完结篇”后,我愿意向台湾推理小说爱好者诚挚地推荐这部了不起的本格推理作品。
二阶堂黎人历时三年创作了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幅小说,号称“世界最长的本格推理”,小知堂出版社花了十个月时间把这部小说中文翻译出版,而我这个推理小说迷,在二〇〇七年的第一个月仅有的推理小说阅读时间,也几乎全给了这部小说。
既然中文版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分册陆续问世,我为何迟至现在才开始阅读这部小说?答案其实与台湾一般的推理小说迷想法相去不会太远,因为,我们都在等待“完结篇”的正式出版。
这种阅读推理小说的心态,其实是很容易推敲的。
推理小说既然是“自我完结”的创作型式,特别是解谜型小说,起承转合的一气呵成,可是阅读趣味的基本所在,在“完结篇”无法唾手可得的情况之下,以现今台湾的推理小说出版猛暴风潮,阅读的顺位自然是后退的。
如果你厌恶了轻薄短小、似是而非的推理小说,希望读读扎实纯正的厚实解谜小说,那么《恐怖的人狼城》绝对符合这个苛刻的要求。
只是,以我个人这个月的“紧绷”阅读的经验来说,这套小说也实在太“厚实”了。
毕竟,以“世界最长”为号召的写作篇幅来处理本格推理,对于推理小说创作者来说是有其困难度的,然而对于阅读“世界最长的本格推理小说”读者而言,也何尝不是种考验?
虽然对于推理小说的阅读方式因人而异,要求的满足感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读者就算仅仅是观看故事情节的推演,相对其他类型娱乐小说来说,读者脑部的运转相对来说是较为耗费能量的,亦即阅读推理小说的专注力要求是自然较高的,因为推理小说情节的推展,逻辑的连贯,作者解说与设计的“环节”,在在要求读者必须注意前后呼应的暗示,或许读者不是挺愿意,然而在阅读本格推理的制约行为中,是下意识会自然遵循的。
可是阅读专注力其实有其生理上限制,那么四百多万字的本格推理对于个人专注力与理解力,阅读起来的感觉又会是什么呢?
这是我今年之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举例而言,可能是时间与空间阅读安排的破碎而导致极度不专心的读者,或许,小说登场人物在阅读的马车发缰而去后,究竟谁是谁?谁杀了谁?谁怀疑谁?逐渐搞得一头雾水场面也所在多有。所以讲究古典浪漫阅读趣味的本格推理,往往在前言扉页会有作者或是编辑提示的人物表安排,其实只是反映这种本格推理阅读要求的苛刻,只是读者往往不会太过在意这类的安排存在的背后意义罢了。
《恐怖的人狼城》每册之前皆附有人物表,因为登场人物众多,加上有不少人物的安排是不在其内的,所以既然要阅读这类篇幅的小说,自我摘要笔记的读法是我自己的要求。
有人说“德国篇”、“法国篇”甚至“侦探篇”可以随意当作阅读的独立开始,据了解,一般人似乎不会这么做。若是四册均可购得,从出版与作者创作頋序第一册开始下来的阅读,似乎是大部分推理小说迷会遵循的做法。
那么把“德国篇”与“法国篇”充满卡尔风格与二阶堂黎人特有“推理小说炫学”的这两部作品当作《恐怖的人狼城》谜团铺陈的前半部,亦即以近二百万字篇幅来建构整部本格推理小说的基石,那么不得不承认以字数来说,在“德国篇”落笔的开始即是逐渐拉起考验读者耐性与专注力钢索。
所以,若你翻到这册所谓“恐怖的人狼城之完结篇”,你发现前面的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忘得有点懵懵懂懂了。那有两个建议作法,一个是从头再阅读一次,另外就是把前面三本拿到身边当作阅读“完结篇”时可以随时翻阅查询的参考书。
我花了这么多篇幅来分析本格推理与《恐怖的人狼城》阅读的心态与计划,其实仅仅意味着,讲究纯正解谜乐趣的二阶堂黎人的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的企图——在于创新与提供本格推理读者一种独特阅读的体验。
这种阅读体验是过去他所师事的推理作家未曾完成的创举,亦即以篇幅来奠定创意,以创意来奠定自我的经典。亦即《恐怖的人狼城》之后,若是有号称巨幅的解谜小说,是很难不把它当作比较的对象。
但是篇幅果真就是经典取舍的唯一条件?那么日后只要灌水抄书,再把写作篇幅拉大岂不是轻易即可达到?
本格推理讲究结构与设计,这中间谜团设计又扮演极其关键的角色,谜团与结构对于本格推理的要求,往往在趣味性的考量之下,比小说附加的人性描写或是社会意识可能重要许多。
既然《恐怖的人狼城》以近半的篇幅在铺陈整部小说的谜团,那么可想而知这部“完结篇”之前,已经把推理小说阅读的焦躁感与探究谜底急迫性堆积到极限,若没有相对等的解决篇来撑起阅读的余味,那往往会前功尽弃。
《恐怖的人狼城》让我折服的地方,也是我推荐的理由,在于小说的谜团真相设计精彩,把整部小说庞杂的布局作最大的能量爆发,把本格推理阅读的翻转趣味,利用篇幅的累积达到最大的趣味。
本格推理抽离情节枝节,都可浓缩成谜题,甚至是短篇,亦即去掉血肉,往往所剩不多,但是你会发现《恐怖的人狼城》成功越过这个障碍,亦即“完结篇”提供了“作者为何写这么长”的理由。
推理小说迷常常喜欢提及所谓的“孤岛书单”,也就是说,若是有一天不幸流落荒岛,最想带在身边的推理小说书单。其实,若真是要选取所谓的孤岛书单,若真要在以荒岛孤独生活一段时间当作书单选择准则来思考的话,《恐怖的人狼城》绝对是首选代表作。
也就是说《恐怖的人狼城》是一本可以细细读,一读再读,一翻再翻的本格推理,可以更换各种阅读方式来阅读的推理小说。
二〇〇七年的这个月我在荒岛。
《恐怖的人狼城》提供给我的这种阅读体验真的是很不错。
☆目录☆
【总导读】二阶堂黎人之怪奇解谜推理世界
【推荐文】弓满弦张,恍然大悟的乐趣
★推理★
第一章 光临青狼城
第二章 地下室的调查
第三章 从城塔之窗望去
第四章 鬼魂的密室
第五章 盘踞拷问室
第六章 从幻影到幻象
第七章 光临银狼城
第八章 穿着铠甲的亡灵
第九章 人狼城的秘密
第十章 恶魔的面具
第十一章 来自地狱的……
第十二章 逃出魔域
第十三章 诡异的就寝处
第十四章 哈梅林的恶魔
第十五章 崩坏的人狼城
★旅途★
无结局的故事的结束
无结局的故事的开始
★后序——好事者而写★
★后序★
【人物介绍】
〈城内的人〉
法兰兹·里宾多普伯爵 ?岁 人狼城的城主
伊丽莎白·里宾多普伯爵夫人 25 岁城主夫人
法兰兹·亚曼 61岁 里宾多普伯身的顾问律师
阿尔贝德·赫鲁兹 25岁 亚曼律师的秘书
〈其他〉
约翰·李凯 85岁 生物学博士
赫鲁曼·费拉古德 70岁 前哥廷根大学历史学教授
提欧多尔·雷瑟 26岁 钢琴教师
约翰·杰因哈姆 50岁 银行经理人
罗兰德·凯尔肯 28岁 亚尔萨斯独立沙龙的律师
安东瓦奴·夏利斯 35岁 寡妇
葛罗德·兰斯曼 50岁 餐厅老板
萝丝·巴尔德 24岁 罗兰德律师的未婚妻
蕾蒙特·德赛尔 29岁 安杰姆助理检察官的妻子
莱因哈特·施莱谢尔 8岁 施莱谢尔伯爵的儿子
帕尔·雷姆 ?岁 ?
〈援助者〉
阿尔福雷多·卡尔·修培亚 69岁 德裔犹太人
生岛贤吾 52岁 日本驻法大使馆副参事
克雷格·鲁登多夫 58岁 波昂警局凶杀课主任警官
〈名侦探〉
二阶堂兰子 21岁 主角
〈叙述者〉
二阶堂黎人 21岁 我
【德法边境图】
★推理★
“史上最大的完全犯罪即将被解开。”
——笠井洁《夏天apocalypse》
第一章 光临青狼城
1
被犹如牢狱般坚固的石壁围绕的大房间里,正闪着微弱烛光的众多蜡烛,像是争相竞演似地照着古色古香的室内。
从低矮天花板垂下的豪华吊灯也是其中一个光源。烛光变化成有金属质感的不规则光束,反射穿梭众多房间。另一处光源则是暖炉上的三叉型豪华烛台,不知是否因风从隙缝吹进的关系,烛台上的烛火摇晃得厉害。大桌子上也摆着用鲜花装饰,只插着一根蜡烛的烛台。虽然都是柔和贫弱的光芒,却强烈照射着我还无法适应四周昏暗的眼睛。
我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我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个非常宽敞的长方形房间。每一面墙壁的上方都做成圆形拱门样式,有三扇整齐排列且坚固的木门,以及有一扇以钉子和铁板打造、较为低矮的小门。城堡内的每扇门——其中也有铁门——均为同样形状、大小;进出时,得稍微低头才能穿过。
两扇门之间的墙壁不是装饰着图案美丽的古壁毯,就是镶着华丽画框的复古肖像画。很明显,房里的壁纸和地板都改装得十分华丽,但因有具有历史感的装饰品,总觉得看起来年代久远。
北边的墙壁有座大理石制、气派的暖炉。深幽寂静的室内只听得见柴薪的燃烧声。暖炉两旁的墙上镶着两扇彩绘玻璃,但随着时光荏苒,逐渐褪色,失去鲜艳色彩。
房间一角与天花板各角落牢牢地黏着宛如魑魅魍魉,发着臭霉味且衰弱的黑暗。那些家伙憎恨将自己赶到如此偏僻处的烛光,正一味焦急地等待烛光燃尽,它的再度降临。
西侧的门旁立着高度接近天花板、豪华的箱型古老大钟。下方的玻璃箱中,黄铜钟摆缓缓地摇晃着。就在此时,大钟响起低沉浑厚的钟声。
下午六点。。
四月二十日星期……
一九七一年。
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
神秘时间……
大时钟的乳白色时刻盘周围镶着手工精细的回转式金属框。长针与短针像双胞胎般,一点一点地走动,刻画着寂静的时间。这里是叫“人狼城”的地方……在如此闷滞的空气中……历史仿佛停滞似的奇妙场景中……
……神秘的时间……被施了魔法的古堡……
是的,这里是……充满非比寻常秘密的“人狼城”。
这个古堡是传说中变身成狼的魔怪城主的隐居处。隐藏于深山里的黑郁森林中的奇怪城堡,是无数不佳传言的舞台。大约在一年前,恶魔于此徘徊,将此变成遍地鲜血的地狱。我们待在欧洲的这几个月里,一直积极搜寻这传说有魔怪现身的问题古堡。
叙述得更精确一点,这里是“人狼城”这座双子城内,一处称为“青狼城”的地方。我确定自己现在正在二楼的宴会厅。
……四点钟……五点钟……
神秘时间……
六点钟……
钟声一结束,室内再次仿如冻结似地寂静。即使如此,大时钟内部的弹簧正慢慢松缓、刻画着线形的时间。每一瞬间都是我们抵达此城的历史印证。
回想起来,从兰子初次在报纸一角看到前往德国旅游的某观光团集体失踪的报道后,转眼已经过了八个月。从日本到法国、法国到德国、再从德国回到法国,然后又再次来到德国,辗转辛苦搜集与这起事件相关的情报。虽然只是重复时间性地移动,但无论对精神、肉体还是距离,我们着实历经了一趟好长的旅程。那份辛苦与祈愿,现在终于快要有所回报。
不过我们心中还没有那种达成目标的感觉,只知道大时钟已经不再报时。
“要不要再来杯咖啡?”一回神,我发现一位身穿女佣服的胖胖中年妇女站在身旁,她操着一口带点波兰腔,不甚标准的德语问我。
“好,谢谢。”我想都不想地点头。瞄了一眼手上的杯子,发现早已空了。
一直觉得头脑很迟钝、沉重,身体也很疲倦,视线有时还会模糊,应该是暖炉冒出的熏黑空气让身体感到不适吧!
我晓得这股包覆全身的异常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