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世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浊世人间-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世昌先生在他的大文中,曾提出三点意见,希望化“妒”为“善”曰“知份”,曰“知足”,曰“知耻”。有此三者,即令燃起妒火,也会被自己的良心扑灭,即令扑不灭,那股妒火劲也小得多啦。

化恨为爱容易,化爱为恨更容易,唯只化妒为善,恐怕说说容易,真实践的话,就太难了矣。连创造天地万物,无所不能的上帝老爷都没法度,眼睁睁看着一位美丽的天使,被胸中的妒火,烧得七荤八素,活活变成魔鬼,我们普通小民,更不要提啦。刘世昌先生的提倡“三知”(“知份”、“知足”、“知耻”)当然是上等良方,不过问题也跟着出来,好良方有时候也难治彻骨之疾。我们都知道猫儿和一群老鼠的故事,鼠先生召开大会,研究防猫之策,最后决定弄一个银铃挂到猫脖子上,猫走到哪里,铜铃响到哪里,大家就好开溜矣。可是请谁去挂那铜铃乎哉?——谁也不敢去,去了也会被吃掉。良方再好,发挥不了威力。

摆在眼前的是,如何教妒大王“知”份?如何教抽搐的心脏“知”足?如何教三角眼“知”耻?这跟往猫脖子上挂银铃一样,能办到这一点,就没有问题矣。一个知份、知足、知耻的人,只会羡慕气一元论,提出“权者,反常者”、“性必有习”、“人非利不,只会向往,只会为成功的人高兴,绝不会毒汁内灌,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我们姑且研究怎么样致此“三知”的方法——有人一定说啦,柏老柏老,你刚才还嚷嚷连上帝都束手无策,你这个凡夫俗于,却想逆天行事,可真是聪明呀。呜呼,人和神是同工的,等于相对基金,上帝的原意大概要我们小民留下自己奋斗的园地,否则的话,人一生下来就有柏杨先生这么大的道德学问,世界就没意思啦。我们不能说生下来无知无识,就不去求学。盖求学的结果,往往可以得到上帝当初没有赐给我们的东西。所以如果努力研究研究挂铜铃之法,岂不也多少可以消灭一点妒劲也欤?

我们的补充药方是:

第一、忙。

这里说的“忙”,不是闲忙——如:打麻将牌忙,上北投洗鸳鸯澡忙,灌黄汤忙,表演嘴脸忙纬之书大都已失传。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保留有,串门子翻闲话忙,心脏抽筋忙,翻三角眼忙——而是为工作忙,为进修忙。圣人不云乎:“小人闲居则为不善。”不善固是多方面的,但至少包括嫉妒在内。盖嫉妒是一个游荡的精灵,专门喜欢往闲人闲嘴里跑,这种闲人闲嘴包打听,天生贼骨,别瞧他整天团团转,却是专门为刺探别人的闲事,杜撰和宣传别人的隐私而忙,乃心狠手辣之忙也。

柏杨先生这一辈子,除了怕三作牌,就是怕包打听。有一天,一个包打听莅临舍下,屁股还没坐定,那个收电视机分期付款的霉气脸家伙,恰好前来讨账,因为柏府这架电视机一年前都该付清的,所以他的态度自然很是可敬。老妻仍然认为他是人类中最大的混蛋,就又哭又闹,要一头撞到他怀里,教他吃逼人命的官司,结果那家伙骂了一阵大街,踉跄而去。

该讨账鬼被轰走之后,包打听立刻露出开心人有的面孔,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妻正要开口诉苦,被柏杨先生瞪了一眼,也就瞪回,结果包打听失望而去。非我守口如瓶也,而是包打听闲人闲嘴,表面上是安慰你,实际上是批发了消息之后,到别的地方去,加油加酱,零售去啦。所以社会上多一个只忙自己工作的人,便少一个抽筋的心脏。

若干机构的办公室,往往是散布是非的大本营,大小角色,上得班来,先看报位”(《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73页)。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再喝茶,再吃烧饼油条,然后燃上一支纸烟(女职员是打上毛线),然后就交换起所见所闻来矣。如果每个人都低头苦干自己的事,八小时下来,忙得头昏脑涨,心有所用,力有所疲,即令要妒,劲头也小得多啦。

忙,对于太太小姐,尤其对于住在大杂院或住在眷属宿舍的太太小姐,更有绝妙功效。普通情形下,臭男人回家,饭桌上一坐,你瞧黄脸婆开黄腔吧——事实上,白脸婆也照样开黄腔。张太太今天在菜场上买了半只鸡,哼,哪来的钱?还不她男人贪污来的。李太太新做了一件亮晶晶的旗袍,既不登台亮相,还不是怕人不知道她有个哥哥在巴西?王先生又奉派出国啦,看你这个模样,整天蹲在家里像块木头,也不知道走走门路。赵家那孩子考上大学堂啦,我们家孩子三年都没考上,那是为啥?还不是他爹会钻?姓刘的升了科长啦,你的学问比他哪一点差,你就没能耐?——不把臭男人的妒火激出来,誓不罢休。

如果太太小姐能忙起来,情形就不一样。当一个职业妇女更好,否则的话,写写小文,画画图画,再不然参加参加教会,或参加进修性的聚会,被正经事羁绊着,即令仍跑野马,其折腾程度,也小多矣。

第二、读书、思考。

一个人要想化妒为善,除了读书外,没有第二个办法。书读的多啦。兽性自然会逐渐减少,灵性自然会逐渐增加。圣保罗先生一直到当了十二使徒之后,在给他的教友写信时,仍责备自己心里充满了恶念。但圣保罗所以成为圣保罗,就在于他知道心里想的,啥是恶念,以及如何消灭这恶念。他也有妒火,但他知道那是邪恶的也。

读书可以启发自己的灵性:当心脏抽筋时他知道那是心脏抽筋,而不是盲肠炎;当他三角眼鼓起来时,他知道那是三角眼,而不是眼皮跳。

人生以做官为目的

中国知识分子走的路,两千年来,都是固定了的,咬定一个主子,吃人一碗赏下来的饭,不但没有第二路可走,而且除了这一条路外,想活下去都有点困难。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人生以做官为目的”的地下哲学,一切为主子服务矣。

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一位,应推叔孙通先生,研究他一生的奇遇,可看出中国文化所缺少的灵性到底哪里去啦。他阁下原来是秦王朝的“待诏博士”,陈胜先生揭竿叛变后,消息传到咸阳,二世皇帝赢胡亥先生表示民主,特向大家征求意见,诸生三十余人说老实话曰:“人臣无将,将则反,罪死无赦,愿陛下发兵击之。”赢胡亥先生一听,勃然大怒,叔孙通先生瞧在眼里,一脸忠贞学出笼,急忙奏曰:“诸生解皆非,夫天下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视天下弗复用,且明主在上(柏杨先生按,这一巴掌拍得结实),法具于下,吏人奏职,四方幅辏,安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何足置齿牙哉。郡守尉令捕诛,何足忧。”

赢胡亥先生是一个短命鬼,当皇帝不到三年,就被子孙留中坚分子赵高先生一刀,戳穿尊肚。满朝文武似乎只有叔孙通先生摸了个准,盖昏庸骄愎的家伙,最大的特征是喜欢听顺耳的话。诸生们老老实实说真话,赢胡亥先生当然大怒(这种地头蛇头目,中国多的很,荦荦大者,又有二人焉,杨广先生和朱由检先生是也),叔孙通先生信口雌黄了一顿,就立刻浑身舒服。史书上说,赢先生马上就赏了他二十匹西服料、一件大衣,另外,升他为正式“博士”。

叔孙通先生回到家里,那些大败的人心里不服,找他理论,问曰:“陈胜明明是叛变,你为啥说了一大堆基本矛盾既区别又联系。参见“基本矛盾”。,不嫌诌媚得过火呀?”请看他阁下如何应对,答曰:“你们不知我也,我不把他弄得晕晕忽忽,而像你们一样,也说真话,咱们今天还能平平安安回家哉?”这是一个千古不灭的镜头,上下交相骗,而国砸矣。嗟夫,我们能责备叔孙通先生骗乎?地头蛇一头拿着皮鞭,一手拿着“帛二十匹”、“拜为博士”,威迫利诱,逼你非骗不可。换了柏杨先生,左一思,右一想,恐怕说出来的话,比叔孙通先生还要使他阁下过瘾。

但叔孙通先生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升官发财之后,并没有鬼迷心窍,沾沾自喜,看准了秦王朝马上就要打烊,乃卷起行李,逃之夭夭,投奔别的主子去啦。大概他的霉气未退,所投奔的对象,一个个也跟着打烊。先投奔薛,薛已降楚。再投奔楚,楚又灭亡。辗转了若干年,没有立脚之地,最后归汉,刘邦先生瞧他穿着儒生衣服,又宽又大,晃来晃去,简直从心眼里讨厌。叔孙通先生何等聪明,就立刻改装,短衣短裤。

叔孙通先生跑来跑去,并不是孤零零地跑,而是有一群学生——以他为首的子孙圈——在他的屁股后,跟着他跑,希望有朝一日,刘邦先生给老师一个官做,以便吃菜的吃菜,喝汤的喝汤。可是想不到叔孙通先生不但不向刘邦先生推荐他们,反而把些三竿子打不着的强盗匪徒之类,硬往里拉,于是学生全体哗然,且看史书上如何写吧,《汉书》云:

“通(叔孙通)之降汉,从弟子百余人,然无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曰,事先生数年,幸得从降汉,今不进臣等,专言大猾,何也?”

大猾者,知识分子瞧不起粗线条,口头上占便宜的话也。叔孙通先生解释曰:“刘邦现在拼命打天下,你们能斗一下乎?当然先推荐泼皮亡命之辈。各位同志且稍安毋躁,我忘不了你们。”果然,刘邦先生拳打脚踢,搞出了一个王朝,当了皇帝。而皇帝也好,大臣也好,将军也好,当初大家都是大哥二哥麻子哥,不分彼此,咬耳朵摸屁股的朋友,天下是大家打下的,要高兴当然一齐高兴,“群臣饮宴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把刘邦先生搞得焦头烂额。叔孙通先生遂抓住机会,建议“共起朝义”,共起朝义的结果是刘邦先生大悦,曰:“俺今天才知道当皇帝之妙也。”于是,叔孙通先生趁着主子大悦之际,缘竿而上,把他的学生荐了上去,刘邦先生乃—一发表他们为“郎”(类似现在次长、司长、科长之类的官),叔孙通先生也真会做人,刘邦先生不是赏了他五百斤黄金乎,他也转送给学生,学生欢呼雷动,赞曰:“叔孙先生真是圣人,知当知务。”

我想读者先生现在可以了解“圣人”的定义矣,圣人者,“知当世务”,能弄到官做,也能给人官做之人也。社会上很多奇异的事情,便由此发生,在洋大人之国,不学一定无术,而在我们中国,不学硬是有术,谁使他有术乎,官使他有术也。那也就是说,官就是圣人,官人啦,道德学问也跟着大。有很多场合,大官崽端着嘴脸,猛训小官崽曰:“你看的只是局部现象,而我看的是全局,我必须考虑到全局。”直把小官崽训得张口结舌。其实他懂得啥叫全局?他如果有眼光看全局,早买麻绳上吊矣。他的哲学根据就是官大学问大,盖远在两千年之前,叔孙通先生起,圣人就和官崽结合,化而为一,弄得既官且圣,既圣又官。一旦柏杨先生的洋女婿(按:柏杨先生令媛于前年和美国一位擦皮鞋的在纽约隆重结婚,好不可羡。读者先生不必送礼啦,原地肃立致敬即可啦),向当朝一品提一提他岳父如何如何,依目前风气,凡洋大人一提的,无不身价十倍,则我当个地震局局长,准不成问题。走马上任之后,用不了三天,我就是地震专家矣。盖只要手中有权,便是圣人,说啥都懂,训起人来,头头是道。

李宗吾之学

天下有很多奇缘的事,使人无法解释,柏杨先生之得来《厚黑教主传》和《厚黑学》合订本,便属其中之一。此仍绝版之书,曾托许多朋友代觅一读,以便豁然贯通,结果全归失望。不料前天接寒爵先生电话,曰:“你下午在家等我,我有一本好书借你。”届时驾至,原来他以五百元巨金代价,在书摊购得之也。大喜过度,留吃晚饭,以示谢意。这本书之好,在于告诉中国人,一位盖世奇才,对日非的世局,其内心的悲愤和痛苦,是如何的沉重。李宗吾先生一生为人做事,比柏杨先生不知道高级多少,真可惊天地而泣鬼神。而他鼓吹“厚黑”,硬揭大人先生和鱼鳖虾蚧的疮疤,其被围剿,自在意中。在全部《厚黑学》和传记之中,有两点值得大书特书,读者先生不可不知。

其一,他曰:“大凡行使厚黑之时,表面上一定要糊一层仁义道德,不能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凡是我的学生,一定要懂得这个法子,假如有人问你:‘认识李宗吾否?’你就要板出最庄严的面孔,说道:‘这个人坏极了,他是讲厚黑学的,我不认识他。’……”

其二,有一个道貌岸然之官,闻李宗吾先生提倡厚黑学而义愤填膺,写了本《薄白学》,在成都报上发表,痛斥李宗吾先生狼心狗肺,贻害苍生。结果,该官因贪污渎职,奸淫扰民,被处死刑,其尊头悬挂少城公园,以观其薄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