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吗?不是!他是在后悔自己当初自杀未遂,才落得今天这个“耻辱”的下场!
  “呼”地一声,东条英机脚下的活门弹开,他倏地掉了下去,吊索刷地绷直了……
  身材壮实、足蹬马靴的美军上校面向监刑官,“咔”地立正报告:“罪犯业已毙命!”
  东条英机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战争狂人成了历史的陈迹,整个世界一片欢腾!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送土肥原贤二上路(1)
土肥原贤二:侵华间谍头目。1913年开始在中国从事特务活动。曾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傀儡政权,逼迫国民党政府签署《秦土协定》,策划以分裂中国为目标的“华北自治运动”。“七七事变”后,率日军第十四师团入侵中国。1948年11月12日,以“破坏和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反人道”等罪,被判处绞刑。
  ◆ 老牌间谍
  19世纪,日本确定以中国和朝鲜为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后,在中国建立了许多特务机关。其中,最著名的是一脉相承的日本陆军三大特务机关:清末时期的青木宣纯机关、北洋政府时期的坂西利八郎机关和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土肥原贤二机关。
  土肥原贤二个头不高,身体肥胖,脑袋很大,肩膀也很宽。他的头发总是剪得短短的,这就更突出了他宽大的前额和两只微微隆起的大耳朵。他的鼻子像蒜头,上窄下宽,他的脸部露出一种凶相。他的眼眉浓黑,眼窝深陷,一双小眼睛只要一瞪,就会射出两道阴险的目光。
  1883年8月8日,土肥原贤二出生于日本冈山县的一个军人之家。其父想子承父业,于是就把土肥原贤二送入培养出许多日本陆军精英的陆军士官学校。土肥原贤二不负父望,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步兵科,被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不久便参加了日俄战争。战后,土肥原贤二考取了专门培养日本高级军官的陆军大学。
  可以说,土肥原是个完全靠侵略中国起家的日本军人。他在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毕业后,做过日本参谋本部部员和第十三步兵联队长。1913年土肥原贤二晋升为步兵大尉后,就来到了中国,在日本特务机关“坂西公馆”给东北军阀的顾问坂西利八郎中将当了十多年的副官。土肥原就此开始了在中国长达30余年的间谍生涯。
  土肥原贤二很快地展现出他的间谍本领。他到北京不足一年,就能操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与中国人交谈。他的语言天赋是罕见的,他不仅会汉语,还会英语、德语、俄语甚至蒙古语,并且都能说会写。他成了日本公使馆里的语言专家。
  土肥原贤二意志顽强,寡廉鲜耻,具有情报工作的特殊才能。他不仅对中国政治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他还同中国军阀和政界要人建立了微妙的个人关系,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情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利用德国忙于欧战之机,出兵山东,取得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不久,日本政府又同袁世凯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从此,日本企图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野心更加膨胀。土肥原贤二的一切活动,都是从这个目的出发的。
  当时的中国混乱不堪,各派军阀连年混战,力量最强大的是直、皖、奉三大系。当时,美英扶持吴佩孚的直系,日本则支持段祺瑞的皖系。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结果皖系败北,使日本大失所望。但日本并没死心,又把目光投向奉系张作霖。土肥原贤二充分施展策动手段,与奉系军队首领拉上关系,将日本军火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奉军。
  其实,土肥原贤二同张作霖很早就建立了联系,而且两人的关系特别深。20年代初,日本参谋部曾内定土肥原贤二中佐接替菊池任张作霖的顾问。只是张作霖听到左右了解土肥原贤二的人说,此人作风十分跋扈,才向日本当局提出异议。后此职由本庄繁接任。本庄繁到任后不久,便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4月)。奉军作战计划,多半出自本庄之手,但土肥原贤二也参与了这次战争的许多幕后活动。这次战争以奉军败北而告终。
  事隔不久,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土肥原作为关东军的实力人物,积极活动。在他的策动下,关东军尽全力援助奉军。直系头子吴佩孚在京根基不稳,加上冯玉样倒戈,只好退出北京。奉系旋即入京掌政。土肥原贤二因在拉拢引诱奉军上功绩显著而受到上司表彰。
  土肥原贤二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时和阎锡山曾经是同学,他便利用这层关系,极力拉拢阎锡山为日本在华政策服务。1919~1920年间,日本在天津的驻屯军司令铃木高桥,受阎锡山的邀请曾两度到山西同阎会晤,以建立“日阎亲善友好关系”。阎锡山并在山西大力推行日本军国主义统治方法以取悦日本。
  土肥原贤二在学校时,就以善于测图而闻名全校,这一点作为同学的阎锡山是再清楚不过了。但当土肥原向阎锡山提出要在山西各地旅行时,阎竟慨然应允。趁此良机,土肥原贤二非常有计划地把山西的兵要地理作了一番详细侦测,尤其把雁门关一带作为侦测重点,对桑乾河一带亦极为注意,并详记了重武器可通过的险要地点。
  土肥原贤二在山西窃取军事机密的罪行,在“七七事变”后马上就暴露出来。当日寇军队侵犯山西境内时,国民党高级军官均认为雁门关是天险,尤其茹越口附近的铁甲岭更是险地,很难使用重武器,绝非日军攻击之目标。因此事先既没构筑工事,也缺乏适当的兵力配备,及至日寇从这个空隙中突然钻进来,他们才大吃一惊。
  不久,土肥原贤二即因功晋级大佐,担任了沈阳特务机关长的职务。
  ◆ 策划“皇姑屯”事件
  1926年以后,北伐军力量向中国北方发展,国民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土肥原贤二受日本军方的指使,由策动北方军阀互相混战,转变为促进他们的联合共同“防赤”。他斡旋于张作霖、吴佩孚之间,积极策划在北京举行的直奉会议。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送土肥原贤二上路(2)
张作霖最初是以投靠日本起家的,早年在日俄战争中曾为日军效劳,后来当上奉军首领,所以他一直把日本帝国主义当作靠山。但张作霖非常有头脑,随着自身势力的不断壮大,他越来越不想完全受制于日本,甚至落个汉奸的骂名。因此他让英美帝国主义在东北也享有种种特权,平时同他们也保持着来往,其用意很明显:他想逐渐摆脱日本人的控制。对此日本人早已不满。在张作霖打算从北京撤兵回东北之前,日本人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抛弃张作霖,进而直接控制东北的阴谋。他们首先劝他“隐退”,但遭到张作霖的拒绝。日军接着威胁说,要解除他的武装。与此同时,日本人开始四处调兵遣将,抓紧控制东北各战略要地,等待下手时机。
  1928年5月的一个晚上,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会见张作霖,提出签订中日合资修筑吉会铁路(吉林…朝鲜会宁)合同的无理要求,张作霖以日本设法阻止北伐军过黄河为条件,严词拒绝。芳泽见张作霖不上圈套,进一步威胁说:“张宗昌的兵在济南杀死几十名日本侨民。”张作霖答本人未接到报告。芳泽竟用恫吓的口吻说:“张宗昌的军队是你的部下,你对此事应负一切责任。”张作霖听罢此言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冲芳泽喊:“此事一无报告,二未调查,叫我负责,他妈拉巴子的,岂有此理!”说完之后,扔下芳泽,怒气冲冲地离开客厅。此事发生后,张作霖与日方关系更为紧张了。此刻的土肥原贤二虽然一直躲在幕后,没有与张作霖发生正面冲突,但他意识到张作霖对日本已经不再那么俯首帖耳了。
  日本始终认为帮助张作霖消灭了对手,张作霖就应该对日本俯首贴耳、应该满足日本在东北的任何权益,不料却事与愿违。日本人越来越觉得张作霖是其侵占东北,实现“满蒙独立运动”的最大障碍,于是决定用暗杀手段除掉他。
  1928年6月初,张作霖决定动身回老家东北沈阳。张作霖临走前,日本又对他提出了最后通牒,胁迫他同意日本的要求。张作霖仗着自己手里还有几十万军队,始终不肯松口。于是,日本关东军决定在张作霖回东北的路上除掉这个眼中钉。1928年6月4日清晨,张作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车站以东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时,轰然一声巨响,专车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桥下的炸药炸得粉碎。张作霖身受重伤,倒在血泊之中,四小时后身亡。这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皇姑屯炸车案”。
  爆炸内行都知道,这是一起计划周密的炸弹谋杀行动。日本军部和关东军一手策划了皇姑屯炸车案。直接出面策划这次行动的是关东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而幕后的策划者之一就是土肥原贤二。
  那天晚上,土肥原贤二送走张作霖后,立即把张作霖所乘车厢的号码用电报密告了日本特务机关,致使爆炸一举成功。
  数日后,张作霖遗体隆重下葬。他的棺材放在炮车上,几匹战马拉动着,缓缓通过了挤满观望人群的奉天大街。同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将军一同送葬的就有土肥原贤二。他一身素服,脸色显得沉痛。不知内幕的人不禁为之动容。
  1928年,张作霖死的时候,土肥原贤二还是个大佐,是个副官,但到了1941年,他的双肩却带上了大将军阶的带穗肩章,他的胸前挂上了许多金光闪闪的勋章,其中有在日本帝国最受尊敬的“磺宝”勋章和“旭日双辉”勋章。土肥原贤二的晋升速度,在日军中是罕见的。
  土肥原贤二的飞黄腾达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性命换来的。
  ◆ 东方的劳伦斯
  1928年以后,土肥原贤二一直以天津为中心,进行阴谋间谍活动。他在天津建立了特务机关处,自任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在中国的活动,被人认为愈来愈代表日本真正的掌权者军方。土肥原贤二在日本军政界的地位也愈来愈高。凡有关中国问题的决策,几乎无不有其参与。
  1931年8月,土肥原贤二从天津日本特务机关长调到奉天任特别机关长。三年前谋杀张作霖时,土肥原贤二只是北京公使馆武官的副手。现在到了张作霖的老家了,土肥原贤二立志要以自己的行动,使东三省独立,成为日本的附属国。
  土肥原贤二是地地道道的间谍,可他表面上并不像人们想像中的特务那样凶恶,而是处处表现得“敦厚诚实”,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印象,以此迷惑人心。作为中国通,他结交了许多中国人,其中多是上层人物。他的家中常常宾客云集,客厅里时而摆上中国的山珍海味,时而又设日本茶道,只见宾客频频举杯,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就在这种人声鼎沸的时候,土肥原贤二却静静地举杯不饮。他竖起耳朵,仔仔细细地听着每一个人的讲话,从中滤出有用的东西。就这样,各种情报好像是自动地跑到了他的手里。就连土肥原贤二的同伙也都对此钦佩不已。
  1931年9月,由关东军和土肥原贤二特务组织策划的东北事变的阴谋准备就绪。1931年9月18日,随着南满铁路柳条沟的一声巨响,早已上膛的日军大炮,对准东北军大营猛轰。东北军来不及抵挡,被打得晕头转向,尔后又奉命撤退,拱手将东三省让给了日本。
  土肥原贤二阴谋得逞,被日本当局扶上了奉天市市长的宝座。
   。 想看书来

2.送土肥原贤二上路(3)
1931年9月23日,土肥原贤二出席了关东军首脑小型会议。当时,日本关东军首脑对“九一八事变”后满洲的前途看法并不一致,侵略者们为如何蹂躏中国人民争吵不休。土肥原贤二此时并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多年的特务生涯使他清楚,此刻只有冷静的人的意见才能占上风。他慢慢地品着浓茶,若有所思地摇晃着脑袋。等其他人的争吵弱下去之后,土肥原贤二才开口:“我看不能再用旧瓶装旧药了,不能指望本地人,张作霖就是最好的教训;而我们自己来管理,国际上的麻烦又会很多,我们的视野放宽一些,用满蒙王族怎么样?”
  土肥原贤二这一大胆又阴险的想法获得关东军首领的赞同。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自被废黜以后,长住天津“###”,坐待复位登基。日本觉得用清帝统治“满洲”,更加名正言顺,而且溥仪手里无兵也好控制。日本统治者于是决心要把溥仪网罗到手。会议最后定出如下方针:“在我国(指日本)的支持下,以东北三省及蒙古为领域,以宣统皇帝为首建立中国政权,并使其成为满蒙各民族之乐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