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等人的父母赶来后,急忙对**道歉,询问有没有伤到哪里。
同个镇子上的人都还是比较团结的,在听到自家儿子要打**时,纷纷放下了手上的农活赶了过来。
**只见他们有些还穿着沾满黑泥的水胶鞋,显然之前正在田里;有些则手上都是黄土,似乎在地里忙农活。
大多数人都穿着干活用的旧衣服就赶来了。
**本来也没吃亏,也就没有多纠缠这事,随后就变成了一群中年人夸奖**有出息,上了高中,不像自己儿子那样初中都没毕业,以后有大出息记得照顾照顾之类的话。
**一一笑着应付。
等这群中年人离去后,**又在原地等了一会儿,进县城的小巴士才终于到来,**旋即上了车。
……
当**从织县汽车站出来时,已经上午11点多,快要中午放学。
他一边慢慢朝姑妈家走,一边仍然浸沉在之前的三个问题中。
前两个问题暂时无解,金叶子的出现已经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没什么头绪。而最后一个问题,按理说,**只要给父亲打电话询问一下就好了。
但可惜,这么简单的事**却无法做到,因为他找不到父亲的联系方式。
对于父母,**只有小时候有些模糊印象,之后父母就外出了,这十几年来从没回来过,虽然每个月都有寄钱回来,并且时有打电话,但打过来的号码再反拨回去却总是空号,只有父母联系家里,家里却无法联系上他们。
**每次跟父亲通话,都是父亲叮嘱他记得每天睡前念那段发音。
以前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深想,况且那段发音没什么害处,而且有助睡眠,也就听之任之。
但现在,得到了这片金叶子后,**顿时觉得自己父亲透着古怪,脑海中的印象变得神秘起来。
不过再觉得神秘,联系不上也没办法。
“先从这段字上面查好了。”
**轻吐一口气,看着手中金叶子后面,那段变了内容的小字。
金叶子另一面的纹理无从下手,只能先找找这段小字属于什么文字了。
中午放学。
**像其他刚放学的学生一样回来。
家里,姑妈早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织县高中,因为学生大多数都是周围乡镇的子弟,所以很多学生都是自己租房住,中午放学需要回租的房做吃的,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寄宿在姑妈家,通常回来时姑妈就已经拿了准备好的饭菜回来。
姑妈一家三口,独生女儿李静读县一中高二,姑妈和姑父则在县三中学校附近开了一个小餐馆,因为家在县一中这边,为了女儿和**不大老远跑到县三中这边,每天中午都在餐馆里打包好了饭菜送回来,等**两人回来吃。
**跟李静一样,也就读县一中。
织县有四所高中,分别为一、二、三、四中。
一中和二中学风较好,虽然偶尔也有打架斗殴的事情,但相比这类事情经常发生的三中和四中,整体来说要好很多。
织县周围乡镇的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二中。
但学风较好,代表着入学分数也高,中考不能达到分数线的,也只能遗憾的退而求其次,去三中和四中。
**因为从小异于常人的冷静,学习有方,成绩在乡镇里名列前茅,在整个织县的学生中亦属于前列,因为中考前早就商议好寄宿在姑妈家,于是就考了县一中。
如今回想起来,**总觉得自己异于常人的冷静,恐怕跟那段每晚必念的发音有关。
跟表姐李静相视无言的吃过饭后,**便背着书包出了门。
此时大概中午12点40多分,距离下午2点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并没有直接去学校,而是去了县里最大的一家书店“求知堂”。
织县并不大,高中学校并没有图书馆,学生想去看书买书只能去书店,而数量稀少的几家书店中,求知堂算是规模最大的。
004、相框
……
步行街。
灰色的云浮动头顶上方,阴霾的天空,让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似乎没了说话的兴趣。街道两边的商铺,不时有喇叭传来提前录好的叫卖声。
一幢五层高的建筑楼前。
单肩背着书包的**站在一处楼梯前,抬头望了望上方印着“求知堂”三个字的广告牌,脸上有些唏嘘。
高中时期的他,经常光顾这家书店。
那时候年少,性格略有些张扬,却总是装作深沉的在书店里看书,想借此吸引来书店的女生的注意,可惜那些女生都太沉得住气,一直到**高中毕业都不好意思来找他搭讪,**实在替那些女生感到万分可惜。
如今再回首,**却没了那份心思。
慢慢上楼,来到处于楼层第二层的书店,**在询问店员后,来到了语言类书籍所在的书架面前。
先是大略扫视了一眼,**发现这个书架中,摆放着日常英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等,数量众多的小本书,只比成人巴掌大一些,显然是用来帮助人们学习一些简单用词的语言书。
**之前已经确定不是中文和英文,因此迅速排除了有中文字词和英文字母的相关书籍,这一排除就将书架上的大部分书排除了出去。
剩余的少部分书,**纷纷拿起翻看,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一本书的语言文字跟金叶子后面的小字类似。
“呼。”
轻呼一口气,**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倒也不失望。
如果那么容易找到,估计这个世界早就乱套了。
试想,这种文字就算只能提升人五感方面的感知,那这个世界上,那些考验反应速度的比赛通通都只会变成笑话。
抬头看了看书店里挂在墙上的时钟,此刻时间已经到下午1点20多分。
**放下手中的书,转身朝楼下走去。
忽然,**走动的身影一滞,随后,**后退几步,停在了一个书架前。
这个书架上都是相框,相框里随便放入了一些纸,目的是让人们看,以此预想相框以后放入照片大体是什么样。
而其中一个相框里放入的纸吸引了**的目光。
那是一张淡黄色的硬纸,上面有着一个鸡蛋形状的红色图案,而图案中的红色却并非整体一块,而是有着精致细微的纹路,就像是手指的指纹一样。
也许是受了金叶子上的纹理影响,**有些在意这幅图。
略微想了想后,**将这副相框从书架上拿了下来,来到柜台前:“这个多少钱?”
“十块。”
柜台前的店员看了一眼,说道。
**掏出十块钱放在柜台上,然后将相框放进书包里,随后下了楼。
出了书店,**朝着学校走去,距离下午14点的上课时间还剩30多分钟,走路去学校刚好。
县一中虽然是织县较好的中学,但因为织县本身便不大,所以县一中学校也不像市级城市那样大。
今年新招的高一新生进校还没一个月,大家都在互相熟悉的阶段,彼此都还不太熟。
**走进自己就读的高一(1)班时,并没有因为逃了一早上课而受到什么特别的关注,或许他座位周围的同学知道他逃课了,但大家还不熟的情况下,也没有多说什么。
“你今天早上怎么没来?”
在**走到自己座位坐下后,同桌的男同学问道。
“有事。”
**敷衍回了一句。
然而,那名男同学似乎感觉不到他话中的敷衍,嘿嘿笑道:“今天早上陈老师特地问了你为什么没来,你要是没请假就死定了!”
有些人性格天生就自来熟,显然**的这位同桌就是这种性格。
**记得这位同桌叫唐兵,人比较幼稚,高中了还看一些低龄的动画片,比如猪猪侠之类的,向来说话有一种“童言无忌”的肆意,什么都敢说。
重生之前的高中生活里,**原本高冷的形象,有时候硬生生被他搭话搭得一副废话很多的样子。
这次重生,**并不怎么想搭理他,反正高中毕业以后,他跟班上的同学都没怎么联系。现在又有那杀人狂魔的压力在,**更不想费心思管其他的事,只想一门心思阻止八年后的那场悲剧。
因此,对于唐兵的话,**并没有搭理,而是拿出了课本,准备上课。
**从书店出来时就已经快下午1点半,走到学校,走到班级,又用去不少时间,在他将课本拿出来不久,上课铃声便响了起来。
下午第一节课是物理。
高中的物理涉及很多定律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隔七八年再回到学堂,按理说应该早就忘的差不多了。
然而,当物理老师走进来,开始讲课后,**一开始听得很认真,毕竟他要重经历一次高考,时隔七八年不用,他知识早就忘差不多了,需要重新学习。可是,当**听着听着,心中却涌现出了一股熟悉感。
随后,这股熟悉感越来越强烈,最终,他记忆复苏,回想起了老师讲解的内容,并且有了非常透彻的理解。
而这时,物理老师才讲课三分钟不到。
于是,接下来物理老师讲的内容,对于**来说就变得有些无聊了。
就像在听自己早就知道的事一样,只会感觉没意思。
无聊了片刻,**开始翻物理课本看。
一开始,他翻的速度很慢,神情也有些漫不经心,但随着时间流逝,他翻课本的速度越来越快,脸上的神情也渐渐专注起来。
当十多分钟过去。
**翻完了物理课本,然后,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的坐直了身体,眉头微皱。
课本翻完了,而这册课本上的内容,他也全部回想起来,理解透彻了!
也就是说,他时隔七八年后,只花了十多分钟,便重学完了高一的物理课本。
而且,这些重新学的物理知识,就仿佛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一样,清晰得想忘都忘不掉。
“这……也是金叶子提升感官的功效?”
**只能将这个怪异的现象归功于神秘的金叶子。
因为普通人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学习能力,即便是以前学过,再次重学也不可能这么快。
为了验证,**又相继将带的书拿了出来,一一翻看。
这次神情专注下,比翻看物理书的速度还快,当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时,**已经翻完了化学、数学、语文三本课本,正在翻历史课本。
一节课45分钟,在耗去了十五六分钟的情况下,半个小时内,**翻看重学了三本课本的内容!
而且,这些不同的课本内容,并没有让他有丝毫的逻辑混乱和疲惫,翻历史书时仍然精神奕奕。
“那金叶子究竟是什么,竟然这么神奇……”
一边翻着历史书,**仍能分心来思索这个问题,可惜却没有答案。
忽然,一声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
“**,跟我来办公室一趟!”
这个声音吸引了班上所有同学们的注意力,大家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在班级门口,站着一位抱着教材,年龄在二十五六岁左右的女生。
女生面容精致如玉,身材纤细,大约有165cm高,其头发披散到肩,烫成了波浪卷,戴着黑框眼镜;身上穿着一套黑色的职业西装,上身西装里配了一件干净清爽的白色衬衣,凸显出了胸前傲然的曼妙曲线,下身西装裤紧包着浑圆笔直的双腿,将修长体现得淋漓尽致,双腿脚下,则是一双黑亮色的红底高跟鞋,显得非常专业。
漂亮!完美!
这两个词汇,瞬间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出现。
**并没有觉得意外,将手上的历史书放下,起身朝教室外走。
门口这名女生是他们班的班主任,叫做陈雅。
陈雅是一名非常热心的老师,漂亮时尚的形象与织县这座小县城格格不入,在**的记忆里,陈雅似乎是来自中部浙州省的发达城市,来这里教书的原因,则是因为看了电视上黔州山区极度贫困,起了同情心来支教罢了。
以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