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她哭得很安静,不像前阵子因为安锦的事那样声泪俱下。他几乎听不到声响,只能看到她不停地抬手擦眼泪。
谢昭仍是由着她哭了一会儿,然后坐到她身边揽过她:“好了,这事过去了。朕会把他们叫进来问问当年是怎么回事,你若生气,日后你过你的、他们过他们的就是。至于别的……”
他语中一顿,揽着她的手更紧了一些:“朕不能不告诉你,这事你爹娘直接牵涉在里面,若依律例他们的罪责是免不了的……”
怀里的哭声骤然停了,雪梨抬头惊然望他,眼底的复杂让他看着都觉得心疼。
雪梨心里刚生出来的怨恨突然被这一句话击住,和油然而生的恐惧和担忧一起刺在心底,让她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求情,神思中的几分清明让她知道他是对的,律例的事她不能插手;可不求情,她又实在狠不下心……
不说当年家人待她好是真心实意还是出于愧悔亦或是另有所图吧,但那些照顾到底真真切切地存在过。让她现在挥手就说“陛下您看着办吧,我一点也不难过”好难。
她又抹了把眼泪,想了想,倚回他怀里去,手指在他手心里轻轻缓缓地划着,心中的无助溢于言表。
他原想问问她觉得怎么办好,现在看看还是算了,不能再多让她为难了。
这事到最后足足有十一个官员被革职,砍了四个人,霞安镇上流放、腰斩的人数加起来占了半个镇子。
便是这样,卫忱还多请了一道旨,请求以后不许霞安镇上的乡民外娶。
这奏章让谢昭一看就觉得明轩君也够阴的,难得地在这事上笑了出来。恰好雪梨在旁边,他当个笑话似的把卫忱请旨的事跟雪梨说了。
结果雪梨并不明白,还眨着眼问他:“不许外娶?那他们不是更娶不着媳妇了么?”
谢昭:“……”
这回他终于没忍住,心里戚戚然地执笔蘸墨,板着脸把她叫近了,提笔就在她脑门上写了个“呆”。
雪梨感觉得到但看不着,知道他在她脑门上动笔了也不知道写的什么。于是一时还是满脸茫然,很认真地望着他等解释。
谢昭把笔往案上一扔:“每年溺死的女婴那么多,还涉及买卖虐待之事,不赶紧严加整肃以证律例严格还管他们能不能娶到媳妇?这叫本末倒置!”
哎?对哦!
雪梨顿显恍悟,马上就觉得这么做是对的了!
谢昭这才忍着笑叫宫人端清水来给她洗脸,宫人当然会合他的意,让她洗脸之前先捧了铜镜给她一照。
雪梨:“啊!!!”
然后她捂着脸蹲在地上就不肯起来了,谢昭“哈哈哈哈”地笑得也起不来了。
九月初的时候,雪梨的家人被带进了洛安。她的几个兄弟姐妹那会儿也都还小,就没传进宫来,只召了她父母来问话。
——谢昭和卫忱在人进来的时候好悬没直接动手打人!
其实问过之后也确实是有点原因吧,那几年她爷爷病重,家里为给他治病能卖的都卖了,办丧事又花了一笔钱,这才没辙了,把雪梨许给了张东升。
这理由在旁人听来就觉得能原谅了,可谢昭还是气得不轻,尤其看她父亲不顺眼:你爹是亲的,女儿就不是亲的了?为了治亲爹的病家里能砸锅卖铁,然后过不下去了二话不说就把女儿换银子了?!
雪梨上面不是还俩哥吗?怎么不说把俩哥卖一个换银子啊?儿子是人女儿不是是吧?!
这么一想更来气啊,皇帝冷着脸大步过去一提衣领就把雪梨的爹拎起来按墙上了!
她爹吓得一个字都不敢说,陈冀江也慌神,赶紧在旁边劝:“陛下?陛下!这到底是雪梨的爹,您息怒啊……”
皇帝直切齿,狠瞪了半天才挤出一句:“他要不是雪梨的爹朕早剁了他了!”
满殿宫人连带几个来候命的朝臣当场就给吓跪下了!
——陛下他攒着气要剁人啊!
总之那些谢昭撸袖子拿出了“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气魄,最后为了雪梨把“伏尸百万”这事忍了,让人把她爹拖出去杖了四十,然后他还得派太医去给看伤。
是以暂且也没让雪梨见家人,她压根都不知道爹娘来宫里走了一趟这回事,接到娘写信说都挺好的没受什么牵连还挺高兴。谢昭有点心虚地偷眼瞧瞧她,心下暗忖这结果也就算不错了。
又过两天到了九月初四,谢昭略作掂量,该去柔嘉宫走一趟了。
中午时叫陈冀江亲自传了话去,傍晚他去时惠妃自已经准备妥当了。这回他着意叫了雪梨跟着,以前从来没有过。
惠妃不傻,见完礼抬头一看见雪梨就觉得不对头,微怔:“陛下?”
“先用膳吧。”皇帝没多言,径自落了座,惠妃也只好随之坐下。
他来后宫是犯不着带御前侍膳的宦官过来的,稍等了片刻等着惠妃的人过来,果然是安锦。
惠妃这是还没明白他的意思。
他淡一笑,知道惠妃这是在这件事上钻牛角尖了,所以半个月前他没多话只叫人送安锦回来她才会无所察觉。他也暂未说什么,由着安锦在旁边侍膳。安锦确是让惠妃教得挺好的,会看他眼色、反应也够快。
于是一顿饭吃得心平气和,用完膳他还随口吩咐赏了些东西给安锦。之后就该是“关键”的事了,他安静等着,等到尚寝女官进来了才看向惠妃。
惠妃笑意柔和地向他道:“臣妾这两天精神不太好,不如让安姑娘……”
“惠妃。”皇帝睇着她,面上的笑容一点点淡了下去,“朕有没有跟你说过,你管好眼下后宫的人就可以了,添人的事不用你操心。”
惠妃一怔,笑容全然僵住。
“你是觉得随便挑个年轻姑娘朕都会喜欢,还是觉得你在这上面费心了朕就非接受不可?”
惠妃听得心惊,滞了一滞,赶忙离席下拜:“陛下恕罪,臣妾只是觉得……”
“朕不用你‘觉得’什么。”谢昭蹙着眉看她。好言好语地解释他已经给她明明白白地说过很多次了,但她一定要按自己“觉得”的方式办,让他觉得很有点烦。
“不要再往朕身边推人了。”他说,“你再推一百个人来朕也是原样给你退回来。另外,朕不在意这件事但有人不舒服,你不要再添这个乱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惠妃身上一紧,遂即明白他说的这个“不舒服”的人是谁。
她目瞪口呆地望着他,但还没弄明白他的心思,他便已起身带着人走了。
御前随驾的宫人从柔嘉宫中鱼贯而出,最后,尚寝女官也随了出去。
惠妃跪坐在地愣了好一会儿,直至安锦犹犹豫豫地上前扶她,她狠一攥安锦的手:“到底是怎么回事?”
“奴婢不知道……”安锦也很为难。陛下的心思惠妃夫人都不懂她怎么可能会懂?只是回想着那天的事,她觉得屈辱极了,她本是等着进去叩见的,却不知阮氏说了什么,陛下竟直接把她打发走了。
她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是被阮氏骗了,她定是告了自己一状,否则这些事都解释不清。
走在回紫宸殿的路上,一众宫人都会意地跟得远些。夜色下,谢昭伸手去探雪梨的手,察觉出她在躲,轻一哂:“不高兴?”
雪梨摇摇头:“说不上。”
也不是不高兴,她只是觉得别扭。他此行带她过来显然是故意的,可她不明白他让她看这些是什么意思。是让她明白他待她比待惠妃更好,还是觉得这样是替她出了一口恶气?
哪一样都让她觉得怪怪的。
“雪梨。”皇帝略一笑停住脚步,他轻扶住她的胳膊,“朕是想让你看到,对你的这份心,朕会让六宫都知道的,不会有什么藏着掖着的地方。日后若是朕待你不好了,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是这样啊……
雪梨当即又觉得是自己不好了。
于是他便看到她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奴婢不乱想了!”
“嗯……还有。”他笑眼微眯。
而后她似乎听到他小声咕哝了一句什么,但实在听不清具体。好奇之下她便自然而然地凑近了一点,问说:“什么?”
他稍倾身凑到她耳边:“朕是说……你不是想霸着朕不给别人么?让你明明白白地看到朕撂狠话,可放心了?”
什么啊!!!
她双颊一热伸手就推他,谢昭低笑着抬臂一圈,只用了一只胳膊就把她死死箍住了。
“那么多人看着呢!”她在他怀里挣得很努力。
“那天缩在朕怀里哭成那样,还不是当着众人的面?”他一句话就把她呛住了,料她一时想不起来那天也是她主动抱她的这回事!
雪梨就难为情到挣都不敢挣了,脸埋在他怀里使劲蹭蹭,紧紧蹙眉:“那天是哭蒙了!”
“嗯。”
他噙笑“嗯”了一声,然后就再不给她别的反应。他低头目不转睛地等着,过了会儿,果然见她撑不住,犹犹豫豫地抬头欲打量他的神色……
还未与他目光对上,雪梨便觉额上一热!
“陛下?!”她惊慌失措。黑暗中,谢昭吻在她额上的唇半点不做退缩,反正她人也被他圈在怀里,还能由得她乱躲?
啊啊啊啊……
雪梨心里惊叫着,思绪又乱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松开她的时候她已做不出任何反应,用不着再被他箍着,她自己都成了个石像了。
“阮氏。”他手指在她额上一点,冷着声说出的话还是怎么听怎么亲昵,“自己要霸着我不让别人见,亲你一下你又不高兴?等着,我这就把安氏叫回来。”
他说着就作势扭头往柔嘉宫去,雪梨一听心里就不干了,紧追两步赶过去,挡住了就往怀里扑,话说得扭扭捏捏:“没不高兴……别找安氏……”
谢昭强忍着不笑,过了会儿,还是无声地笑得一脸得意。
远处的宫人们早也停了脚,隐约听到雪梨刚说的那明显带醋味的八个字都还心惊来着,再瞧瞧陛下的反应,又想给她跪下了:得,服气!真服气!
不服气还能怎么着?人家连嫉妒都是好听!旁人啊,放聪明点别跟着学就得,真不是一个命数!
那边,正各人有各人的腹诽呢,这边皇帝又俯身再度吻了下去。
真好。
她哪里知道,再料理霞安镇事的这些日子里,他总止不住地在想她若真的遭遇了那些折磨该怎么办。
那是无可抑制的恐惧感,让他就算清楚她就在身边还是会担心她下一刻就要不见了,没由来地担心自己挡不住她的厄运。
好在,事情到底让他收拾妥当了,她现在还安安稳稳地伏在他怀里打醋坛子。
真是……
二人还没一张榻上睡过呢,她倒已霸着他不想让旁人见了,那天那个泪流满面啊……让他都好生吃惊了一阵子!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依赖他的?
谢昭吻着她失笑。好一颗霸道的梨子!
 ;。。。 ; ;
第98章 教习
事情摆平之后,谢昭自然轻松,雪梨也跟着松了口气。
十月上旬,易氏平安诞下一子,七王高兴之余没忘了给她请个封,想把她抬到和楚氏一样的良媛位上。
弟弟自家的事皇帝也犯不着多嘴,亲封的奏章一递上来就准了。
紧接着,惠妃来紫宸殿提了个事,说该给易氏指个教习嬷嬷过去,多教教规矩礼数、让她知道怎么应付事。
这确实是必要的。如果不是易氏有孕的太是时候、要让她安心养胎,七王现在已经赐府出宫了。大齐朝亲王身边,正妻是王妃,底下的良媛就相当于侧妃,如若亲王未大婚,那宫宴就得带个良媛进来,王府中待客也需要良媛出面。这些都不是天生就会,得有人教,一般都是教习嬷嬷来。
惠妃估摸着,等易氏出了月子,这赐府的事也就差不多了。如果七王没把易氏抬到良媛的位子上,这会儿她就得替楚良媛请旨来,但既然有子的易氏抬上来了,还是以她为重的好。
皇帝一听就点头了,嘱咐惠妃挑个合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