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旧唐书- 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抚大使。时河朔人庶,多为突厥逼胁,贼退后惧诛,又多逃匿。仁杰上疏曰:

臣闻朝廷议者,以为契丹作梗,始明人之逆顺,或因迫胁,或有愿从,或受

伪官,或为招慰,或兼外贼,或是土人,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雄猛,

由来重气,一顾之势,至死不回。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

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典侵渔,因事而起,取其髓

脑,曾无心愧。修筑池城,缮造兵甲,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之

必取,枷杖之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循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有利

则归,且图赊死,此乃君子之愧辱,小人之常行。人犹水也,壅之则为泉,疏之

则为川,通塞随流,岂有常性。昔董卓之乱,神器播迁,及卓被诛,部曲无赦,

事穷变起,毒害生人,京室丘墟,化为禾黍。此由恩不普洽,失在机先。臣一读

此书,未尝不废卷叹息。今以负罪之伍,必不在家,露宿草行,潜窜山泽。赦之

则出,不赦则狂,山东群盗,缘兹聚结。臣以边尘暂起,不足为忧,中土不安,

以此为事。臣闻持大国者不可以小道,理事广者不可以细分。人主恢弘,不拘常

法,罪之则众情恐惧,恕之则反侧自安。伏愿曲赦河北诸州,一无所问。自然人

神道畅,率土欢心,诸军凯旋,得无侵扰。

制从之。军还,授内史。

圣历三年,则天幸三阳宫,王公百僚咸经侍从,唯仁杰特赐宅一区,当时恩

宠无比。是岁六月,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讨契丹余众,

擒之,献俘于含枢殿。则天大悦,特赐楷固姓武氏。楷固、务整,并契丹李尽忠

之别帅也。初,尽忠之作乱,楷固等屡率兵以陷官军,后兵败来降,有司断以极

法。仁杰议以为楷固等并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必能感恩效节。又奏请授其官

爵,委以专征。制并从之。及楷固等凯旋,则天召仁杰预宴,因举觞亲劝,归赏

于仁杰。授楷固左玉钤卫大将军,赐爵燕国公。

则天又将造大像,用功数百万,令天下僧尼每日人出一钱,以助成之。仁杰

上疏谏曰:

臣闻为政之本,必先人事。陛下矜群生迷谬,溺丧无归,欲令像教兼行,睹

相生善。非为塔庙必欲崇奢,岂令僧尼皆须檀施?得栰尚舍,而况其余。今之

伽蓝,制过宫阙,穷奢极壮,画缋尽工,宝珠殚于缀饰,环材竭于轮奂。工不使

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生之有时,用之无

度,编户所奉,常若不充,痛切肌肤,不辞箠楚。游僧一说,矫陈祸福,翦发解

衣,仍惭其少。亦有离间骨肉,事均路人,身自纳妻,谓无彼我。皆托佛法,诖

误生人。里陌动有经坊,闤阓亦立精舍。化诱倍急,切于官征;法事所须,严于

制敕。膏腴美业,倍取其多;水碾庄园,数亦非少。逃丁避罪,并集法门,无名

之僧,凡有几万,都下检括,已得数千。且一夫不耕,犹受其弊,浮食者众,又

劫人财。臣每思惟,实所悲痛。

往在江表,像法盛兴,梁武、简文,舍施无限。及其三淮沸浪,五岭腾烟。

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比年已来,风尘屡扰,水

旱不节,征役稍繁。家业先空,疮痍未复,此时兴役,力所未堪,伏惟圣朝,功

德无量,何必要营大像,而以劳费为名。虽敛僧钱,百未支一。尊容既广,不可

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自余廓庑,不得全无。又云不损国财,不伤百姓,

以此事主,可谓尽忠?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

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当今有事,边境未宁,宜宽征镇之徭,

省不急之费。设令雇作,皆以利趋,既失田时,自然弃本。今不树稼,来岁必饥,

役在其中,难以取给。况无官助,义无得成,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

将何救之!

则天乃罢其役。是岁九月,病卒,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

谥曰文惠。

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至公卿者数

十人。初,则天尝问仁杰曰:“朕要一好汉任使,有乎?”仁杰曰:“陛下作何

任使?”则天曰:“朕欲待以将相。”对曰:“臣料陛下若求文章资历,则今之

宰臣李峤、苏味道亦足为文吏矣。岂非文士龌龊,思得奇才用之,以成天下之务

者乎?”则天悦曰:“此朕心也。”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真

宰相才也。且久不遇,若用之,必尽节于国家矣。”则天乃召拜洛州司马。他日,

又求贤。仁杰曰:“臣前言张柬之,犹未用也。”则天曰:“已迁之矣。”对曰:

“臣荐之为相,今为洛州司马,非用之也。”又迁为秋官侍郎,后竟召为相。柬

之果能兴复中宗,盖仁杰之推荐也。

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

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长子光嗣,圣历初为司府丞,则天令宰相各举

尚书郎一人,仁杰乃荐光嗣。拜地官员外郎,莅事称职,则天喜而言曰:“祁奚

内举,果得其人。”开元七年,自汴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坐赃贬歙州别

驾卒。

初,中宗在房陵,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

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贰。初,

中宗自房陵还宫,则天匿之帐中,召仁杰以庐陵为言。仁杰慷慨敷奏,言发涕流,

遽出中宗谓仁杰曰:“还卿储君。”仁杰降阶泣贺,既已,奏曰:“太子还宫,

人无知者,物议安审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

感悦。仁杰前后匡复奏对,凡数万言,开元中,北海太守李邕撰为《梁公别传》,

备载其辞。中宗返正,追赠司空;睿宗追封梁国公。仁杰族曾孙兼谟。

兼谟,登进士第。祖郊、父迈,仕官皆微。兼谟元和末解褐襄阳推官,试校

书郎,言行刚正,使府知名。宪宗召为左拾遗,累上书言事,历尚书郎。长庆、

太和中,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开成初,度支左藏库妄破渍污缣

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曰:“嘉卿举职,

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宜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迁御史中丞。

谢日,文宗顾谓之曰:“御史台朝廷纲纪,台纲正则朝廷理,朝廷正则天下理。

凡执法者,大抵以畏忌顾望为心,职业由兹不举。卿梁公之后,自有家法,岂复

为常常之心哉!”兼谟谢曰:“朝法或未得中,臣固悉心弹奏。”会江西观察使

吴士矩违额加给军士,破官钱数十万计。兼谟奏曰:“观察使守陛下土地,宣陛

下诏条,临戎赏军,州有定数。而士矩与夺由己,盈缩自专,不唯贻弊一方,必

致诸军援例。请下法司,正行朝典。”士矩坐贬蔡州别驾。兼谟寻转兵部侍郎。

明年,检校工部尚书、太原尹,充河东节度使。会昌中,累历方镇,卒。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居

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祖軿,隋卫尉丞。伯父弘让,

有美名,贞观中为中书舍人。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

其略曰:“夫宗子维城之托者,所以固邦家之业也。大王功无任城战克之效,行

无河间乐善之誉,爵高五等,邑富千室,当思答极施之洪慈,保无疆之永祚。其

为计者,在乎修德,冠屦《诗》《礼》,畋猎史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

存亡之异迹,覆前戒后,居安虑危。奈何列骑齐驱,交横垄亩,野有游客,巷无

居人。贻众庶之忧,逞一情之乐,从禽不息,实用寒心。”元昌览书而遽止。渐

见疏斥,转荆王友。龙朔中卒。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

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

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

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

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

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

右。有制褒之曰:“朕以卿历职著称,故授此官,既美化远闻,实副朝寄。令赐

卿杂采六十段,并瑞锦等物,以彰善政也。”

证圣元年,召拜洛州长史,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封石泉县男。万岁登封元年,

转并州长史,封琅邪县男。未行,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凤阁侍

郎,依旧知政事。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

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

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

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

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迳危悬,欲御腰舆

而上。方庆谏曰:“昔汉元帝尝祭庙,出便门,御楼船,光禄勋张猛奏曰:‘乘

船危,就桥安。’元帝乃从桥,即前代旧事。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

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陛下蒸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

则天纳其言而止。是岁,改封石泉子。

时有制,每月一日于明堂行告朔之礼。司礼博士辟闾仁谞奏议,其略曰:

“经史正文,无天子每月告朔之事,唯《礼记玉藻》云:‘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

其每月告朔者,诸侯之礼也。臣谨按《礼论》及《三礼义宗》、《江都集礼》、

《贞观礼》、《显庆礼》及《祠令》,无天子每月告朔之事。若以为无明堂故无

告朔之礼,有明堂即合告朔,则周、秦有明堂而无天子每月告朔之事。臣等参求,

既无其礼,不可习非,以天子之尊而用诸侯之礼。”方庆又奏议,其略曰:“明

堂,天子布政之宫也。谨按《谷梁传》云:‘闰者,附月之余日,天子不以告朔。’

‘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人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

弃时政也。’臣据此文,则天子闰月亦告朔矣。宁有他月而废其礼乎?先儒旧说,

天子行事,一年十八度入明堂矣。大享不问卜,一入也;每月告朔,十二入也;

四时迎气,四入也;巡狩之年,一入也。今礼官议唯岁首一入耳,与先儒既异,

在臣不敢同。宋朝何承天纂集其文,以为《礼论》,虽加编次,事则阙如。梁代

崔灵恩撰《三礼义宗》,但捃摭前儒,因循故事而已。隋炀帝命学士撰《江都集

礼》,只抄撮旧礼,更无异文。《贞观》、《显庆礼》及《祠令》不言告朔者,

盖为历代不传,所以其文乃阙。各有缘由,不足依据。今礼官引为明证,在臣诚

实有疑。”则天又令春官广集众儒,取方庆、仁谞所奏议,以定得失。时成均博

士吴扬善、太学博士郭山惲等奏:“按《周礼》及《三传》,皆有天子告朔之礼,

秦灭《诗》、《书》,由是告朔礼废。望依方庆议。”有制从之。

则天以方庆家多书籍,尝访求右军遗迹。方庆奏曰:“臣十代从伯祖羲之书,

先有四十余纸,贞观十二年,太宗购求,先臣并已进之。唯有一卷见今在。又进

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

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

十卷。”则天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

赐方庆,当时甚以为荣。

方庆又举:“令杖‘期丧、大功未葬,不预朝贺;未终丧,不预宴会。’比

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