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旧唐书-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年,又置。登封元年十二月,改为登封县。神龙元年二月,改为嵩阳。二年十

一月,复为登封

陆浑隋县

伊阙隋县

伊阳先天元年十二月,割陆浑县置

寿安隋县。义宁元年,移治九曲城,属熊州。贞观七年,移今治,属洛州。

长安四年,立兴泰宫,分置兴泰县。神龙元年废,并入寿安

新安隋县。义宁二年,置新安郡。武德元年,改为谷州,领新安、渑池、

东垣三县。四年,省东垣入新安。贞观元年,移谷州治渑池,新安移入废州城,

改属洛州。显庆二年十二月,废谷州,以福昌、新安、渑池、永宁,并怀州之河

阳、济源、温、王屋,郑州氾水,并隶洛州

福昌隋宜阳县。义宁二年,置宜阳郡,领宜阳、渑池、永宁三县;又于新

安县置新安郡,领新安一县。武德元年,改宜阳郡为熊州,新安为谷州,割熊州

之渑池又置东垣县属之,仍改熊州之宜阳为福昌县。三年,割熊州永宁置函州。

四年,省东垣县。八年,废函州,复以永宁属熊州。贞观元年,省熊州,以永宁

属谷州,寿安属洛州。显庆二年,废谷州,福昌隶洛州也

渑池隋旧,治大坞城。贞观元年,移谷州治所于此,领福昌、渑池、永宁

三县。三年,县南移于双桥。其年,谷州又移治双桥。六年,又移理于福昌。显

庆二年十二月,废谷州,渑池隶洛州

长水隋长泽县。义宁元年,改为长水。武德元年,属虢州。贞观元年,属

谷州。显庆二年,隶洛州

永宁隋熊耳县所治。义宁二年,置永宁县,治永固城,属宜阳郡。武德元

年,改属熊州。三年,移治同轨城,改属函州。八年,复属熊州。贞观元年,改

属谷州。十四年,移于今所。十七年,移治鹿桥。显庆元年,谷州废,改隶洛州

密隋县。武德三年,置密州。四年废,县属郑州。龙朔二年,割属洛州

河清咸亨四年,分河南、洛阳、新安、王屋、济源、河阳置大基县。先天

元年,改为河清

颍阳载初元年,析河南、伊阙、嵩阳三县置武临县。开元十五年,改为颍

阳。

河阳氾水温河阴已上县会昌三年割属孟州,阳翟还许州,济源还怀州,

王屋还怀州。

孟州上本河南府之河阳县,本属怀州。显庆二年,割属河南府。以城临大

河,长桥架水,古称设险。乾元中,史思明再陷洛阳,太尉李光弼以重兵守河阳。

及雍王平贼,留观军容使鱼朝恩守河阳,乃以河南府之河阳、河清、济源、温四

县租税入河阳三城使。河南尹但总领其县额。寻又以氾水军赋隶之。会昌三年九

月,中书门下奏:“河阳五县,自艰难已来,割属河阳三城使。其租赋色役,尽

归河阳,河南尹但总管名额而已,使归一统,便为定制。既是雄镇,足壮三城,

其河阳望昇为孟州,仍为望,河阳等五县改为望县。”寻有敕,割河阴隶孟州,

河清还河南府。时河阳节度,以怀州为理所。会昌四年,又割泽州隶河阳节度使,

仍移治所于孟州,户口籍帐入河南府。

河阳隋县。武德四年,于隋河阳宫置盟州,领河阳、集城、温三县。八年,

废盟州,省集城入河阳县,以河阳、温属怀州。显庆二年,以河阳、温属洛州

氾水隋县。武德四年,分置成皋县。贞观元年,省入氾水,属郑州。显庆

二年,割属洛州,仍移治武牢城。垂拱四年,改为广武。神龙元年,复为氾水。

开元二十九年,移治所于武牢。成皋府在县北

河阴开元二十年,割氾水、荥泽二县置,管河阴仓

温旧属怀州。显庆二年,割属洛州

济源隋旧县。武德二年,置西济州,又分置飗阳、蒸川、邵原三县。四年,

废西济州及邵原、蒸川、頠阳三县入济源,改隶怀州。

郑州隋荥阳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郑州于武牢,领氾水、荥阳、荥

泽、成皋、密五县。其年,又于管城县置管州,领管城、须水、圃田、清池四县。

贞观元年,废管州及须水、清池二县,以废管州之阳武、新郑四县属郑州。七年,

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旧领县八,户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三,口九万三千九百

三十七。天宝领县七,户七万六千六百九十四,口三十六万七千八百八十一。至

京师一千一百五里,至东都二百七十里。

管城郭下,隋旧

荥阳隋县。天授二年,分置武泰县,隶洛州,又改荥阳为武泰。万岁通天

元年,复为荥阳,寻又为武泰。神龙复

荥泽隋旧

新郑隋旧

中牟隋圃田县。武德元年,改为中牟,属汴州。龙朔二年,改属郑州

原武隋旧。

陕州大都督府隋河南郡之陕县。义宁元年,置弘农郡,领陕、崤、桃林、

长水四县。二年,省崤县。武德元年,改为陕州总管府,管陕、鼎、熊、函、谷

五州,仍割长水属虢州。其年,复立崤县。二年,复割崤县属函州。三年,又置

南韩州、嵩州,并属陕府。四年,东都平,割熊、谷、嵩三州属洛州总管府。其

年,罢洛州总官,复以熊、谷、嵩三州来属;仍省南韩州入洛州。八年,废函州,

以崤县来属。贞观元年,罢都督府,又以废芮州芮城、河北二县来属。十四年,

改崤县为峡石县。大足元年,割绛州之夏县来属,寻却还绛州。天宝元年,改为

陕郡,置军。至德二载十月,收两京。乾元元年,复为陕州,因割蒲州之解、安

邑,绛州之夏县来属;仍改安邑为虞邑。广德元年十月,吐蕃犯京师,车驾幸陕

州,仍以陕为大都督府。天祐初,昭宗迁都洛阳,驻跸陕州,改为兴德府,县次

畿赤。哀帝即位,省,复为大都督府。旧领县五,户二万一千一百七十一,口八

万一千九百一十九。天宝领县七,户三万九百五十,口十七万二百三十八。在京

师东四百九十里,东至东都三百三十里。

陕郭下。隋县

峡石隋崤县。义宁二年省。武德元年,复置。二年,割属函州。三年,自

石隖移治鸭桥。八年,改属陕州。十四年,移治峡石隖,因改为峡石县

灵宝隋桃林县。天宝元年,以掘得宝符,改为灵宝县

芮城隋县。武德二年,置芮州,领芮城、河北二县。贞观元年,罢芮州,

以芮城、河北属陕州

平陆隋河北县。义宁元年,置安邑郡,县属焉。天宝三载,太守李齐物开

三门,石下得戟,大刃,有“平陆”篆字,因改为平陆县

安邑隋为虞州,郭下置安邑县,领安邑、解、夏、桐乡四县。贞观十七年,

废虞州及桐乡县以安邑、解县属蒲川,夏县属绛州。乾元元年,割属陕州,改安

邑为虞邑。大历四年,复为安邑县

夏县旧属虞州。贞观十七年,改隶绛州。乾元元年,改属陕州。

安邑、夏县,天宝后,加管户一万八千五百。

虢州望汉弘农郡。隋废郡为弘农县,属陕州。隋末复置郡。义宁元年,改

为凤林郡,仍于卢氏置虢郡。武德元年,改为虢州,改凤林为鼎州。贞观八年,

废鼎州,移虢州于今治,属河南道。开元初,以巡按所便,属河东道。天宝元年,

改为弘农郡。乾元元年,复为虢州,以弘农为紧县,卢氏、朱阳、玉城为望县。

天宝领县六,户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九,口八万八千四十五。西至京师四百三十里,

东至东都五百五十三里。

弘农汉县,隋废。大业三年,于今湖城县西一里置,寻随郡移于弘农川。

神龙元年,改“弘”为“恒”。开元十六年,复为弘农,州所治也。

阌乡隋县

湖城汉湖县,后加“城”字。乾元元年,改为天平县。大历四年,复为湖

城。

朱阳隋县

玉城隋县,分卢氏置。

卢氏隋县。

汝州望隋襄城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伊州,领承休、梁、郏城三

县。贞观元年,以废鲁州鲁山县来属。其年,省梁县,仍改承休为梁县。八年,

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证圣元年,置武兴县。先天元年,置临

汝县。开元二十六年,以仙州之叶县来属。天宝元年,以许州之襄城来属,仍改

为临汝郡。乾元元年,复为汝州也。旧领县三,户三千八百八十四,口一万七千

五百三十四。天宝领县七,户六万九千三百七十四,口二十七万三千七百五十六。

在京师东九百八十二里,至东都一百八十里。

梁隋承休县。贞观元年,改为梁县

郏城隋旧县

鲁山隋旧。武德四年,于县置鲁州,领鲁山、滍阳二县。贞观元年,州

废,仍置滍阳县,以鲁山县属伊州。八年,改伊州为汝州

叶隋县。武德四年,置叶州。五年废,县属许州。开元四年,置仙州,领

叶、襄城、方城、西平、舞阳五县。二十六年,废仙州,以叶属汝州,襄城、舞

阳属许州,方城还唐州,西平属豫州

襄城隋旧县。武德元年,于此置汝州,领襄城、汝坟、期城三县。贞观元

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以襄城属许州。开元四年,属仙州。二十六年,

还属许州。其年,改属汝州也

龙兴证圣元年,分郏城、鲁山置武兴县。神龙元年,改为中兴县。其年,又

改为龙兴

临汝先天元年置。贞元八年,以梁县西界二乡益之,兼移县于石壕驿。

许州望隋颍川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许州,领长社、长葛、许昌、

繁昌、黄台、氵隐强、临颍七县。贞观元年,废黄台、繁昌、氵隐强三县,以洧

州之扶沟、鄢陵,汝州之襄城,嵩州之阳翟,北沣之叶县来属。十三年,改置都

督府,管许、唐、陈、颍四州,而许州领长社、长葛、许昌、鄢陵、扶沟、临颍、

襄城、阳翟、叶九县。十六年,罢都督府。显庆二年,割阳翟属洛州。开元四年,

割叶、襄城置仙州。二十六年,仙州废,以叶、襄城、阳翟来属。其年,又以叶、

襄城属汝州。二十八年,又以襄城来属。是岁,又以叶属汝州。天宝元年,改为

颍川郡。乾元元年,复为许州。长庆三年,废溵州为郾城县,属许州。旧领县

九,户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五,口七万二千二百二十九。天宝领县七,户七万三千

二百四十七,口四十八万七千八百六十四。在京师东一千二百里,至东都四百里。

长社郭下。隋颍川县。武德四年,改为长社,取旧名

长葛隋分许昌县置,取旧名

许昌旧县

鄢陵隋置洧州,后废为县,属许州

扶沟隋县。武德四年,置北陈州。其年,州废,县属洧州。九年,洧州废,

来属

临颍隋旧县。建中二年,隶溵州。贞元元年,州废来属

舞阳汉县,治所在古城内,属仙州。开元二十六年,隶许州。元和十三年,

移治于吴城镇

郾城本属豫州。长庆元年来属。

汴州上隋荥阳郡之浚仪县也。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汴州总管府,管汴、

洧、杞、陈四州,领浚仪、新里、小黄、开封、封丘等五县。七年,改为都督府。

废开封、小黄、新里三县入浚仪,复以废杞州之雍丘、陈留,管州之中牟,洧州

之尉氏来属。龙朔二年,以中牟隶郑州。延和元年,复置开封县。天宝元年,改

汴州为陈留郡。乾元元年,复为汴州。建中二年,筑其罗城。旧领县五:浚仪、

雍丘、陈留、中牟、尉氏,户五万七千七百一,口八万二千八百七十九。天宝领

县六,户十万九千八百七十六,口五十七万七千五百七。在京师东一千三百五十

里,东都四百一里。

浚仪古县,隋置,在今县北三十里,为李密所陷。县人王要汉率豪族置县

于汴州之内,要汉自为县令。义宁元年,于县复置汴州,以要汉为刺史。武德四

年,移县于州北罗城内。贞观元年,移于州西一里,延和元年六月,割浚仪十四

乡分置开封县

开封汉县,在今县南五十里。贞观元年省,并入浚仪。延和元年六年,析

浚仪复置,并在郭下

尉氏隋县,属颍川郡。武德四年,于县置洧州,领尉氏、扶沟、康阴、新

汲、鄢陵、宛陵、归化七县。贞观元年,废洧州及康阴、宛陵、新汲、归化四县,

以扶沟、鄢陵属许州,尉氏属汴州

陈留隋县,属汴州。武德四年,属杞州。贞观元年,废杞州,陈留属汴州

封丘隋县

雍丘隋县。武德四年,于县置杞州,领雍丘、陈留、圉城、襄邑、外黄、

济阳六县,权于州内以仓院置。贞观元年,废杞州及济阳、围城、外黄三县,以

襄邑属宋州,陈留、雍丘属汴州,而移县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