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想在人生的旅途里有所发挥的人,在不能改造大环境的前提下,必须先去适应这个社会的趋势,但他们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都做不到,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取得成就呢?”
少年说完后,又拿起烤肉吃了起来,只是这次吃得很是小心,生怕被噎住了。
第六十七章
和尚听完后,略带赞意的盯着少年,似乎是为他小小年纪就有这种看问题的深度而感到欣慰,但和尚随后说道:
“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很接近西方,所以一切都可以用数据化以及动机表面,这很让人安心,比如西方世界所形成的繁荣就是个证明,但若长久,不见得有多好。”
“怎么讲?”
少年放下烤肉,疑惑地问道。
“你只需要告诉我,陶渊明是谁呢?”
和尚不答反问。
“我国学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是东晋的著名词人,也是田园派的代表。”
少年想了一会儿,说道。
“那好,我再问问你是谁。”
和尚追问道。
“我是忌,曾经是一名学生,但现在不是了。”
少年听到此处,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一下就白了,但他依旧老实说道。
“那就行了,既然如此,还有说的必要吗?”
和尚简短的答了一句就再也不说了,只是低头喝着自己的酒。
少年之觉得和尚的话里透着莫名其妙,他不禁追问道:
“云大师,我不懂你话里的意思,怎么说到一半就不继续讲了?”
和尚听后放下酒杯,抬起头凝望着少年,说道:
“你虽然从刚才的话语中能证明出你的聪慧,但连事物都没能看透就妄加评论,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既然如此,那我请大师略谈一二。”
少年听后很不甘,铁青着脸,倔强的说道,似乎被和尚奚落很让他没有面子。
和尚看到少年此时的神情笑了笑,说道:
“那好,我就来略谈一二吧。”
此时少年也坐直了身体,以作聆听之态,和尚看到此处又笑了,随后娓娓道来:
“你刚才会那样评论,只因缺乏一种对文化的敬畏,人生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其实谁都没有给出答案。”
“把陶渊明作为一个文人来看,当我们翻阅着书本里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的东西又有哪一个是在朝为官的人能够写出的呢?”
“顶多是个弃官归隐的穷酸学究在饱尝生活的辛酸后才写出的,并传扬于后世了。”
“陶渊明最终选择退隐田园,并一直在清贫的生活中坚持下去,所以我们才有幸拜读他的作品。”
“不然的话,我们今天认识的陶渊明就很可能出现在《史书》中的贪官名册里了。”
“其实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本能。所以,我想他是得到了幸福,这便是安乐,只要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旁人又何来指三道四的必要呢?”
“所以我刚才问你陶渊明是谁,再问你是谁,你也回答我了,陶渊明是东晋人,你是现代的一个学生。”
“那说明你们本就不是一个人,那陶渊明的喜好你又怎么有资格去批评呢?”
“读美文,沐美风,这是艺术的境界,但却不是能拿名利与追求去衡量的。”
“如果仅用世俗的观点来衡量一个文学的好坏,那就显得太无知和太狭隘了,一种文化与一个心态我们并不能去单纯的利用它,只因在寂静之时,仔细倾听她来自远方的呼喊。”
和尚说完后,又饮了一口酒,再次补充道:
“清贫的生活苦吗?自然是苦的,常人无法忍受。”
“陶渊明也觉得苦,所以他为了生活就去做官了,但在官场中她看到了比清贫生活更加困苦的场面。”
“那就是结党营私,勾心斗角,栽赃嫁祸,贪赃枉法,阿谀奉承,中饱私囊!”
“所以他弃官归隐了,回到家乡后,生活依旧那样清贫,但比起官场中的做派,他突然感到这样的生活要幸福得多。”
“所以后来就有了这篇《归去来兮辞》。”
“清贫的生活苦吗?从这里分析,自然不苦,因为至少透露着一分做人的欣慰。”
“就跟我们喝的这杯酒一样,比起更苦的东西,它又算什么呢?酒苦吗?”
“酒不苦。”
“我刚才与你说,烤肉要慢慢吃,不然你怎么能体会到滋味的醇厚呢?”
“这就好比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我现在也可以告诉你,酒药慢慢喝,不然你怎么能体会到那一丝庆幸呢?”
“这也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心态。”
“那我再问你,你说这酒苦吗?”
和尚将话讲完后,这才微笑地望着少年。。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十八章
“……”
少年听后一时感到语塞,只是愣在了那里。
但他想了半天都悟不出其中的道道,只得疑惑地问道:
“那个你所认为的东西有多苦?比人面对死亡都还要艰难吗?”
和尚听到这里浑身一阵,然后惊讶的望向少年,疑惑地说道:
“你这么小就已经能从人生死的角度来切入问题了?”
少年听后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脸色变得苍白,他先是惨然一笑,但还是说道:
“云大师既然如此喜欢讲缘,我就与你说一段事。”
随后他抬了抬手指,示意和尚在自己话讲完前不要打断他,和尚点了点头,少年这才不紧不慢的说起来:
“我就先来谈谈自己对‘缘’这个字如何理解吧。”
“缘到底是什么呢?以我之见,缘分就是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能主动伸出援手,无偿帮助你的人,但又觉得这句话表述得还不够精确。”
“如果非要用文字概括的话,我认为缘分就是大家曾经一起走过。”
“我想人是应该需要那么几个朋友的,大家走在一起就有了缘。”
“当你在解决问题遇到挫折时,总会有一个人微笑着鼓励你,叫你别灰心,大不了从头再来。”
“当你成功时,总会有一个人大笑着拍起你的肩膀,并善意提醒到别骄傲,在努力!”
“当你悲伤时,总会有一个人搂着你,大家一起放声痛哭,再诉说着伤心的往事。”
“当你高兴时,总会有一个人搭着你的肩,和你走在一起,相互分享着彼此的喜悦。”
“当你生病时,总会有一个人在床前彻夜守候,抚摸着你冰凉的小手,再递来一碗温热的粥。”
“当你寂寞时,总会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相互依偎,彼此叨扰。”
“但倘若他们离你而去之时,可能出于背叛,也可能属于生命的消逝,那么缘就算尽了。”
少年说道这里顿了顿,继续道:
“我想,只有人在面临自己或者他人死亡的时候,这应该就是最为困苦的东西吧。”
说完后,少年也为自己倒上了一杯酒,然后一饮而尽!
随即他用手背擦了擦嘴角,说道:
“我算是明白过来了,酒是好酒,但好喝得令人为难。”
“每个人总有自己的故事,这是常态。”
和尚听完后,笑道。
“是。”
少年回答道。
“那你说,此酒滋味如何?”
和尚再问道。
“依我之见,世味如纱。”
少年想了一会儿,答道。
啪!啪!啪!
和尚拍起了手掌,赞叹道:
“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见识,老衲的这顿酒,没有白请!”
少年听后笑了笑,只是神情显得那样落寞,随后又为自己倒了一杯,再次一饮而尽!
几杯酒下肚,少年的脸红了起来,趁着酒意,他说道:
“我生长在一个比较贫困的家庭里,父亲很小就离我而去,是母亲讲我拉扯大的。”
“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有些阴影,我不曾体会过父爱,有时想来为此有些扭曲,我认为这样的东西可有可无,这应该是他人口中的病态,但我却从不这么想。”
“很小的时候我极其相信所谓‘大人们’的理论,但在经历一些荒唐之事后,我只会相信我自己。”
“从小学毕业后,我离开了小镇上的朋友们,去城市里读初中。”
“我的家境不好,才来到城市就被人说乡巴佬,更别提有什么朋友了。”
“生活在城市森林里,贫者是没有尊严的!资本食物链像一条无形的手,撅住我们的灵魂!却没有拯救我们的乌托邦!”
讲到这里,少年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起来。
“异议。”
和尚冷冷地打断了少年的话。
第六十九章
“既然云大师有不同的意见,那就请指正。”
少年颓然地低下了头,有气无力的说道,似乎是连争辩的兴趣都没了。
“你说城市的森林里,贫者没有尊严,那我问你,所谓贫者应该有的‘尊严’是什么呢?”
和尚拿起肉串咬了一口,不答反问道。
“说通俗点,就是有钱的那种优越感。”
少年想了一会儿,才答道。
和尚听后,笑道:
“那好,我们就先从优越感来谈”
“说句不那么好听的,所谓‘有钱人的优越感’无非是攀比的一种阶级心态。”
“资本社会,无非就是用剥削与压榨来创造财富,但对于压榨和剥削,就是一种‘缺什么,再比什么’的心态,你说呢?”
和尚说道这里又喝了一口酒。
“我同意你的观点。”
少年答道。
和尚听后继续说道:
“你有刚才的想法,只会因为你认为钱才是最大的,但事实不是那样。”
“人为财死,你却说钱不是最大的,莫非你有高见?”
少年疑惑地打断了和尚的话。
“的确是人为财死,不过是一种特有制度所组成起的国家。”
和尚这样答道。
但少年却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说道:
“最大的是国家?怎么理解?”
和尚听后笑了笑,说道:
“社会就像一个猪圈,我们都是里面的猪,只不过有钱人身上的肉比我们厚实点而已。”
“但这样的后果是什么?你想过没有?这却更容易遭到主人,也就是国家的屠戮之刀。”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其实均贫富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这是现代词汇,这在几十年前叫‘正反’和‘对私改造’,说得好听点叫‘公私合营’,懂了吧?”
“在西方,老外管这方式叫‘杀富济贫’,尽管这样的‘贫’究竟是不是‘济’在我们头上就不清楚了,不过人家的确是这么叫的。”
“从私欲来讲,正因为你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所以谁不去想挖点来呢?更何况是国家。”
“但你再多的钱却也比不过国家,所以国家可以用大量的资金把控股权牢牢抓在手里,这也就是百分之四十九与百分之五十一的关系。”
“然后他们可以加大对股权的资金投入,最终将你从百分之四十九挤到百分之零点一,可能还会更少。”
“这样的结果就是大批量的饲料供应使你长得越来越肥,但也只限于你。”
“至于子孙后代,完全可以随便找个帽子将你头上这么一扣,再发表下慷慨激昂之词联合下群众,你就成了穷光蛋。”
“这不是骇人听闻的推想,因为事实证明就是如此,并且由于经常干所以变得更加熟练起来了。”
“这样的话,饭碗都被国家抢去了,哪儿来多余的猪饲料供你催膘呢?”
“其实长得肥的猪容易先死,他们死了,下一个肥的就有可能是我们,然后我们被杀。”
“所以本质大家都一样,只是你肥的早,我们肥的晚,但你却没有高兴得地方,因为你也死得早。”
“不过也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我们永远不肥,尽管吃不饱,但杀谁,这刀子也落不到我们头上。”
“谁又愿意去杀面黄肌瘦的猪呢?因为那属于吃饱了没事儿干。”
“为此,你不正应该感到庆幸而偷着乐吗?”
“有些话我不能说太细,你只能自己去想。”
和尚说完后,微笑着看向少年。
第七十章
“云大师,这…”
少年听完后犹如一盆凉水浇在头上,连说话都吞吞吐吐的。
“刚才不该打搅你的,请继续讲。”
和尚抬了抬手,说道。
“嗯,那我继续讲了。”
少年应了一声,随后又说道:
“上了初中之后我与寝室里的人成了朋友,本以为会愉快地度过每一天,但我却错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