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之间的权钱色交易:调查组(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二代之间的权钱色交易:调查组(全本)-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邓中康不喜欢豪言壮语,他自己本是个不善言辞之人,也就讨厌油腔滑调。
  “我不听你怎么讲,只看你今后如何干。”邓中康显然不想让他多讲。
  谈话结束,桂为民恨不得一步飞回南集。
  他要实现远大理想,这个远大理想就是当专员时就想实施的计划,即地改市,把南集地区建成中等城市,实现农业向工业第二次飞跃……
  这样他就是南集第一任市委书记,即“开国皇帝”。
  现在有这个条件,何愁办不到。
  办事在人,事在人为。他意识到人的重要性,也清楚南集班子是董作为留下来的班底,要成事必须先调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不用旧朝人。历史的经验别人用得,他当然也要用。
  不能大调整,稳定压倒一切。但有几个位置必须动手术,那就是地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常务副专员、纪委书记、检察长这五个人必须先动,让这些人到地区人大、政协联络组去当副组长。
  省委考虑到地区人大政协是派出机构,其班子是联络班子不是工作班子,不宜全部进人大政协。于是将方案做了一点小调整,原地委秘书长进地区人大联络组当副组长,原地区纪委书记进政协联络组当组长,原常务副专员任地委副书记,原组织部长、检察长交流到外地。
  省委基本是照他的靶子在打,但是有一个人完全没有按他的意见来,这就是常务副专员刘祠更,不但没让他到人大、政协,还升他任副书记。桂为民摸不清刘祠更有什么路子,到了这把年纪应该退居二线,却还升了一级。
  尽管刘祠更升了,桂为民还是比较满意的。不是常务副专员就不能分管财贸,让他去管农业。
  剩下来要调整的干部属地委管辖的干部,这个好办,他可以说了算。过去当专员虽然没有管干部,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他还是清楚的。有些人过去不买账可以理解,书记和专员闹矛盾都知道偏向书记一边,维护书记权威也应该。现在他当书记,总算明白了这个道理。
  该原谅的一定要原谅,不该原谅的坚决不原谅。有一个人不能原谅,那就是熊世昆。 
  当上书记后熊世昆来贴过他,请求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他问熊世昆错在哪里,熊世昆说:“不该太听董作为的话……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
  恶心!桂为民觉得熊世昆这种人恶心。
  “现在要你检举揭发董作为你干不干?”桂为民问。
  “我愿意,我一定把我所知道的情况全部倒出来。”熊世昆只想立功赎罪。
  “好吧,我要看你的态度。”桂为民顺水推舟。
  熊世昆以为争取到机会,屁颠屁颠地离开。殊不知桂为民是在利用他,即使他表现得再好再出色,桂为民也不会用他。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家欢乐一家愁(8)
还有一个人桂为民也不会原谅,那就是董作为。
  当专员时他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说,不能原谅董作为。恨他是因为他把他当阿斗。
  找董作为的岔子很容易,桂为民从抽屉中拿出一摞信,全部是揭发董作为及董作为的老婆、儿子贪赃枉法的事。桂为民相信这都是事实,很快就会大白于天下。
  由谁来办?他想到华楚天,这小子几天不见他在干什么?
  华楚天来了。现在他跟桂为民很随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随便得就像哥们。
  “桂书记,我不敢打搅您,咱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华楚天说。
  虽说是笑话,却是弦外有音。
  “你小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桂为民故作指责。他知道华楚天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
  华楚天的公安处处长还没有到位,他不能白干一场。
  桂为民没有忘记这件事,只是计划跟不上变化,眼前急于要办的事就是找董作为违法犯罪的证据。由谁去找?其他人他不敢信任,唯有华楚天是最佳人选。他想让华楚天到检察院任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括号正县级。
  “不行,桂书记,我交警支队是个肥缺,让我到检察院去当个副职说不过去。”华楚天不加考虑地予以拒绝。
  桂为民知道华楚天嫌职务小了。
  “楚天,”他开始隐去其姓直呼其名,以示他们之间关系不一般,“检察长是副地级干部,等你干几年正县级副检再提拔不迟……反贪局这个位置太重要了,现在需要你到这个位置上建功立业。”
  华楚天只想当公安处处长,也舍不得离开交警支队这个肥缺。见桂为民决心已定,他也不好推脱,但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交警支队队长人选必须由他推荐。
  桂为民满口答应。 
  华楚天很快到检察院报到。
  检察长是外地交流干部,对南集情况不熟。华楚天是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加之还有地委书记是他背后靠山,他成了检察院的实权派人物。
  二十二
  “小孙,通知纪委黄文洁书记到我办公室。”桂为民让秘书小孙打电话。
  小孙刚上岗不久,人很老实,不多言不多语。
  纪委办公楼与地委办公楼只有几步之隔。
  黄文洁很快就到桂为民办公室。
  黄文洁是桂为民在南集唯一的同学。桂为民到南集后,黄文洁为了孩子工作的事找过桂为民。在攀谈中,他们才知道彼此是大学同学。黄文洁当时在南集师专当教授。桂为民当上书记后,地委班子需要配一名女干部,最好是高级知识分子,于是黄文洁便被选进了班子。
  黄文洁没有从政经历及经验,教了三十年书,突然要她改当纪委书记,她有些为难。省委组织部及省纪委的领导鼓励她,说纪委书记的首要条件是正直和廉洁,而不是从政经历及经验;这两点她都具备。
  “什么事?桂书记。”黄文洁人进门话出口。当教授时她见到桂为民叫他老同学,现在人在官场,以职务相称更恰当。
  桂为民递给她一摞信,说:“你们纪委把这个事给我查清楚……里面还有省委邓中康书记转来的批件,我们还要向省委作专题汇报。”
  黄文洁粗略地翻了一下,见全部都是告董作为的信,马上感到为难,因为董作为是正地级干部,地区纪委没有这个权限。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正地级干部应由省纪委负责立案查处。
  桂为民说她太呆板,喇叭不响调头吹——从他儿子、老婆入手。
  黄文洁还是脑子转不过弯,说他儿子是个体户,又不是党员,不是纪委查处的对象……他们只能查田淑琴。
  桂为民在心里说她幼稚,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点小事还不好通融?转念一想,她刚入政界,不知道什么叫灵活机动也能理解。
  桂为民帮她分析,说这个案是连案、窝案,是一家人的事,查董作为和董家也是为了查田淑琴,不是越权。
  听他这么一解释,黄文洁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信心十足地离开。
  桂为民却因她没了信心,如此呆板之人怎么能委以重任?他又想起华楚天。
  见到华楚天,桂为民把熊世昆的举报信给他:“想尽一切办法,从财政局这个工程寻找突破口,把董家的问题公布天下。”
  华楚天欣然领命。既然桂为民要他当打狗棍,他不能不干出一点成绩来。
  布置完毕后,桂为民还是觉得不踏实……不能说黄文洁的话没有道理,董作为是正厅级干部,要查他必须由省纪委出面才行。他打通邓中康的电话,把自己想法告诉了邓中康。
  上次省委调查组在南集调查个把月没有搞出名堂,现在又要派调查组,这样做行不行?邓中康怕调查组多了影响了南集的稳定。
  桂为民认为此时非彼时,因为南集换了书记,告状的人也就没有了畏惧。
  的确如此,自从董作为下台后,告他的信如雪片般纷至沓来……
  必须给南集人民有个交代,邓中康决定再派调查组。
  这次省委不是单独成立调查组,而是组成省、地两级联合调查组,人员以省纪委为主,地区纪委抽调骨干配合。组长是省纪委常委兼审理室主任江丽娟,副组长是黄文洁;两个都是女人。
  调查组进驻南集当天,董作为就知道桂为民要动真格的了。这年头的干部没有多少人过得硬,只要认真调查,多多少少都有问题。
  董作为自信自己没有大问题,就怕老婆有问题。
  高天泽也替董作为捏了一把汗。
  

过堂(1)
查案不在乎时间长短,只需与当事人唇枪舌剑两个回合,就知道当事人有没有问题,问题有多大。
  二十三
  熊世昆的举报信充当了检察院的引路人。
  华楚天在财政局办公大楼的工地上找到福建老板马良。
  马良问清对方来意后想给董家打个电话,号只拨了一半,手机便被华楚天收缴。马良意识到来者不善……自从董作为下台后他就没有平静过,总有大难临头的预感。
  这一天终于来了。
  马良来不及收拾行李便被华楚天带到反贪局。
  华楚天亲自过堂,问他在南集经手了多少工程,赚了多少钱,结识了哪些朋友……
  看似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但字字千钧。
  马良同董家的关系有目共睹,华楚天也知道,也就不隐瞒。
  华楚天问他是什么时候认识董家的。他说是四年前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华楚天问他结识董家有什么目的。他说想在南集找一个后台,因为董的父亲是地委书记。
  华楚天站了起来:“你们认识后干了一些什么事?”
  马良说:“合伙做了两笔生意。”
  “什么生意?”华楚天问。
  马良说:“这是商业秘密,无可奉告。”
  涉及到实质性问题,马良马上闭口不谈或兜圈子……
  上午的谈话不欢而散。
  到了吃中饭的时候,法警给马良端来了一碗米饭和一碗白菜,马良吃了两口便没了食欲。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吃不惯这种“牢饭”,他要请客,请办案检察官一起上餐馆。没有人理他。不吃就拉倒,铁门被重重地关上。进入了午睡时间,却没有床,只能坐在凳子上打盹。闭上眼睛就想起董家会来救他……董家说过,只要坚持十二个小时不说,检察院就得放人。
  下午没有人讯问,法警给了他几张材料纸和一支圆珠笔,让他写交代。
  他把上午交代的又写了一遍,没有新内容。
  晚饭后讯问再次开始。
  换了几名不认识的检察官,说话口气强硬,态度十分恶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多年的检察实践让他们摸索出了一套讯问嫌疑人的经验,那就是因人而异——对待政府官员一类的犯罪嫌疑人,检察官的态度一般都温和,并且重证据,明大义,因为这类人懂法;对待老板这类犯罪嫌疑人,他们态度强硬,不给喘息机会,因为老板钱多法律知识少。
  马良除了董家教的两招外,法律知识贫乏得可怜,检察官态度一变他就乱了方寸。
  检察官让他挺胸收腹立正贴在墙上。
  他不敢不做,怕挨打。进过检察院的朋友说过,那个地方不是人待的地方,稍不配合就挨打……好汉不吃眼前亏,听话的人不至于挨打。
  不是人人都挨打,有时是虚张声势。自从最高检察院出台七条硬性措施之后,检察官不敢打人,但是可以吓唬人。尽管吓唬人也是不对的,但是办案总得要有一点手段,脸色不好也是出于案情的需要。办案就是斗智斗勇,虚虚实实。
  检察官向马良出示熊世昆的举报信。
  马良没有想到熊世昆会举报他,稍后一想也许有诈,可能是检察官施展的诡计。
  检察官没有告诉他内容,但是信封上的字体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
  不知道内容也就想试探虚实,他从无关紧要的讲起。
  检察官看破他的伎俩,不等他把话说完就说他不老实。如此反复,还是泄露出一点实质性的东西——为揽建财政局办公大楼工程,他在董家的引荐下送给熊世昆五万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超过了十二小时,马良没有见到董家的增援“部队”,仍被检察院送进拘留所。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过堂(2)
华楚天立即把案情向桂为民作了汇报。
  桂为民精神为之一振,要华楚天到他家中详细汇报。
  消息同时传到了董家父子耳朵。
  怎么办?田淑琴乱了方寸,她怕检察院抄家。
  董作为狠狠地训了她一顿,说她成不了大气候。
  这一次她虚心接受。
  董作为打电话请司法局郑顾申副局长到他家,说要咨询法律知识。郑顾申虽有顾虑,但是不能不来。他是在董作为的过问下才被提拔当上副局长的。
  郑顾申把《刑法》第392条原文背出: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