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往来,皆自赍粮食。浟纤介知人间事。有隰沃县主簿张达尝诣州,夜投人舍,
食鸡羹,浟察知之。守令毕集,浟对众曰:“食鸡羹何不还价直也?”达即
伏罪。合境号为神明。又有一人从幽州来,驴驮鹿脯。至沧州界,脚痛行迟,偶
会一人为伴,遂盗驴及脯去。明旦,告州。浟乃令左右及府僚吏分市鹿脯,不
限其价。其主见脯识之,推获盗者。转都督、定州刺史。时有人被盗黑牛,背上
有白毛。长史韦道建谓中从事魏道胜曰:“使君在沧州日,擒奸如神,若捉得此
贼,定神矣。”浟乃诈为上府市牛皮,倍酬价直,使牛主认之,因获其盗。建
等叹服。又有老母姓王,孤独,种菜三亩,数被偷。浟乃令人密往书菜叶为字,
明日市中看菜叶有字,获贼。尔后境内无盗,政化为当时第一。天保初,封彭城
王。四年,征为侍中,人吏送别悲号。有老公数百人相率具馔曰:“自殿下至来
五载,人不识吏,吏不欺人,百姓有识已来,始逢今化。殿下唯饮此乡水,未食
此乡食,聊献疏薄。”浟重其意,为食一口。七年,转司州牧,选从事皆取文
才士明剖断者,当时称为美选。州旧案五百余,浟未期悉断尽。别驾羊修等恐
犯权戚,乃诣阁谘陈。浟使告曰:“吾直道而行,何惮权戚,卿等当成人之美,
反以权戚为言。”修等惭悚而退。后加特进,兼司空、太尉,州牧如故。太妃薨,
解任,寻诏复本官。俄拜司空,兼尚书令。济南嗣位,除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
领大宗正卿。皇建初,拜大司马,兼尚书令,转太保。武成入承大业,迁太师、
录尚书事。浟明练世务,果于断决,事无大小,咸悉以情。赵郡李公统预高归
彦之逆,其母崔氏即御史中丞崔昂从父子,兼右仆射魏收之内妹也。依令,年出
六十,例免入官。崔增年陈诉,所司以昂、收故,崔遂获免。浟摘发其事,昂
等以罪除名。
自车驾巡幸,浟常留邺。河清三年三月,群盗田子礼等数十人谋劫浟为
主,诈称使者,径向浟第,至内室,称敕牵浟上马,临以白刃,欲引向南殿。
浟大呼不从,遂遇害,时年三十二,朝野痛惜焉。初浟未被劫前,其妃郑氏
梦人斩浟头持去,恶之,数日而浟见杀。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录尚书事,
给辒辌车。子宝德嗣,位开府,兼尚书左仆射。
上党刚肃王涣,字敬寿,神武第七子也。天姿雄杰,俶傥不群,虽在童幼,
恒以将略自许。神武壮而爱之,曰:“此儿似我。”及长,力能扛鼎,材武绝伦。
每谓左右曰:“人不可无学,但要不为博士耳。”故读书颇知梗概,而不甚耽习。
元象中,封平原郡公。文襄之遇贼,涣年尚幼,在西学,闻宫中哗,惊曰:“大
兄必遭难矣!”弯弓而出。武定末,除冀州刺史,在州有美政。天保初,封上党
王,历中书令、尚书左仆射。与常山王演等筑伐恶诸城。遂聚邺下轻薄,凌犯郡
县,为法司所纠。文宣戮其左右数人,涣亦被谴。六年,率众送梁王萧明还江南,
仍破东关,斩梁特进裴之横等,威名甚盛。八年,录尚书事。
初,术士言亡高者黑衣,由是自神武后,每出行,不欲见沙门,为黑衣故也。
是时文宣幸晋阳,以所忌问左右曰:“何物最黑?”对曰:“莫过漆。”帝以涣
第七子为当之,乃使库真都督破六韩伯升之邺征涣。涣至紫陌桥,杀伯升以逃,
凭河而度,土人执以送帝。铁笼盛之,与永安王浚同置地牢下。岁余,与浚同见
杀,时年二十六。以其妃李氏配冯文洛,是帝家旧奴,积劳位至刺史,帝令文洛
等杀涣,故以其妻妻焉。
至乾明元年,收二王余骨葬之,赠司空,谥曰刚肃。有敕李氏还第。而文洛
尚以故意,修饰诣李,李盛列左右,引文洛立于阶下,数之曰:“遭难流离,以
至大辱,志操寡薄,不能自尽,幸蒙恩诏,得反藩闱。汝是谁家孰奴,犹欲见侮!”
于是杖之一百,流血洒地。涣无嫡子,庶长子宝严以河清二年袭爵,位金紫光禄
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襄城景王淯,神武第八子也。容貌甚美,弱年有器望。元象中,封章武郡
公。天保初,封襄城郡王。二年春,薨。齐氏诸王选国臣府佐,多取富商群小、
鹰犬少年,唯襄城、广宁、兰陵王等颇引文艺清识之士,当时以此称之。乾明元
年二月,赠假黄铖、太师、太尉、录尚书事。无子,诏以常山王演第二子亮嗣。
亮字彦道,性恭孝,美风仪,好文学。为徐州刺史,坐夺商人财物免官。后
主败奔邺,亮从焉,迁兼太尉、太傅。周师入邺,亮于启夏门拒守。诸军皆不战
而败,周军于诸城门皆入,亮军方退走。亮入太庙行马内,恸哭拜辞,然后为周
军所执。入关,依例授仪同,分配远边,卒于龙州。
任城王湝,神武第十子也,少明慧。天保初封。自孝昭、武成时,车驾还
邺,常令湝镇晋阳,总并省事,历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事。天统三年,拜
太保、并州刺史,别封正平郡公。时有妇人临汾水浣衣,有乘马人换其新靴驰而
去者,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湝召城外诸妪,以靴示之,绐曰:“有乘马人
在路被贼劫害,遗此靴焉,得无亲属乎?”一妪抚膺哭曰:“儿昨著此靴向妻家。”
如其语,捕获之。时称明察。武平初,迁太师、司州牧,出为冀州刺史,加太宰,
迁右丞相、都督、青州刺史。湝频牧大藩,虽不洁己,然宽恕为吏人所怀。五
年,青州崔蔚波等夜袭州城,湝部分仓卒之际,咸得齐整,击贼,大破之。拜
左丞相,转瀛州刺史。及后主奔邺,加湝大丞相。
及安德王称尊号于晋阳,使刘子昂修启于湝:“至尊出奔,宗庙既重,群
公劝迫,权主号令,事宁终归叔父。”湝曰:“我人臣,何容受此启。”执子
昂送邺。帝至济州,禅位于湝,启竟不达。湝与广宁王孝珩于冀州召募得四
万余人,拒周军。周齐王宪来伐,先遣送书并赦诏,湝并沉诸井。战败,湝、
孝珩俱被擒。宪曰:“任城王何苦至此?”湝曰:“下官神武帝子,兄弟十五
人,幸而独存,逢宗社颠覆,今日得死,无愧坟陵。”宪壮之,归其妻子。将至
邺城,湝马上大哭,自投于地,流血满面。至长安,寻与后主同死。
妃卢氏,赐斛斯征,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征放之,乃为尼。隋开皇三年,
表请文帝葬湝及五子于长安北原。
高阳康穆王湜,神武第十一子也。天保元年封。十年,稍迁尚书令。以滑稽
便辟,有宠于文宣,常在左右,行杖以挞诸王。太后深衔之。其妃父护军长史张
晏之尝要道拜湜,湜不礼焉。帝问其故,对曰:“无官职汉,何须礼。”帝于是
擢拜晏之为徐州刺史。文宣崩,兼司徒,导引梓宫,吹笛,云“至尊颇知臣不”,
又击胡鼓为乐。太后杖湜百余,未几薨。太后哭之哀,曰:“我恐其不成就,与
杖,何期带创死也!”乾明初,赠假黄钺、太师、司徒、录尚书事。子士义袭爵。
博陵文简王济,神武第十二子也。天保元年封。济尝从文宣巡幸,在路忽忆
太后,遂逃归。帝怒,临以白刃,因此惊恍。历位太尉。河清初,出为定州刺史。
天统五年,在州语人云:“计次第亦应到我。”后主闻之,阴使人杀之。赠假黄
钺、太尉、录尚书事。子智袭爵。
华山王凝,神武第十三子也。天保元年,封新平郡王;九年,改封安定;十
年,封华山。历位中书令、齐州刺史,就加太傅。薨于州,赠左丞相、太师、录
尚书。凝诸王中最为孱弱,妃王氏,太子洗马王洽女也,与仓头奸,凝知而不能
限禁。后事发,王氏赐死,诏杖凝一百。其愚如此。
冯翊王润,字子泽,神武第十四子也。幼时,神武称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天保初封。历位东北道大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润美姿仪,年十四五,
母郑妃与之同寝,有秽杂之声。及长,廉慎方雅,习于吏职,至摘发隐伪,奸吏
无所匿其情。开府王回洛与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侵窃官田,受纳贿赂,润按举其事。
二人表言,王出送台使,登魏文旧坛,南望叹息,不测其意。武成使元文遥就州
宣敕曰:“冯翊王少小谨慎,在州不为非法,朕信之熟矣。登高远望,人之常情,
鼠辈欲横相间构,曲生眉目。”于是回洛决鞭二百,独孤枝决杖一百。寻为尚书
令,领太子少师,历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太保、河南道行台、领录尚
书,别封文成郡公、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薨,赠假黄钺、左丞相。子茂
德嗣。
汉阳敬怀王洽,字敬延,神武第十五子也。天保元年封。五年,薨,年十三。
乾明元年,赠太保、司空。无子,以任城王第二子建德为后。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
○河南康舒王孝瑜广宁王孝珩河间王孝琬兰陵武王孝瓘安德王延宗
渔阳王绍信
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
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河南康舒王孝瑜,字正德,文襄长子也。初封河南郡公,齐受禅,进爵为王。
历位中书令、司州牧。初,孝瑜养于神武宫中,与武成同年相爱。将诛杨愔等,
孝瑜预其谋。及武成即位,礼遇特隆。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
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谦慎宽厚,兼爱文
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初,文襄于邺东起山池游观,时俗眩
之。孝瑜遂于第作水堂、龙舟,植幡槊于舟上,数集诸弟宴射为乐。武成幸其第,
见而悦之,故盛兴后园之玩,于是贵贱慕斅,处处营造。
武成常使和土开与胡后对坐握槊,孝瑜谏曰:“皇后天下之母,不可与臣下
接手。”帝深纳之。后又言赵郡王父死非命,不可亲。由是睿及士开皆侧目。士
开密告其奢僣,睿又言山东唯闻河南王,不闻有陛下。帝由是忌之。尔朱御女名
摩女,本事太后,孝瑜先与之通,后因太子婚夜,孝瑜窃与之言。武成大怒,顿
饮其酒三十七杯。体至肥大,腰带十围。使娄子彦载以出,鸩之于车。至西华门,
烦热躁闷,投水而绝。赠太尉、录尚书事。子弘节嗣。
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
孝瑜还第,为太妃。孝瑜妃,卢正山女,武成胡后之内姊也。孝瑜薨后,宋太妃
为卢妃所谮诉,武成杀之。
广宁王孝珩,文襄第二子也。历位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
大将军、大司马。孝珩爱赏人物,学涉经史,好缀文,有伎艺。尝于厅事壁自画
一苍鹰,见者皆以为真,又作朝士图,亦当时之妙绝。
后主自晋州败奔邺,诏王公议于含光殿。孝珩以大敌既深,事藉机变,宜任
城王领幽州道兵入土门,扬声趣并州;独孤永业领洛州兵趣潼关,扬声趣长安;
臣请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战。敌闻南北有兵,自然溃散。又请出宫人珍宝赐
将士,帝不能用。承光即位,以孝珩为太宰。与呼延族、莫多娄敬显、尉相愿同
谋,期正月五日,孝珩于千秋门斩高阿那肱,相愿在内以禁兵应之,族与敬显自
游豫园勒兵出。既而阿那肱从别宅取便路入宫,事不果。乃求出拒西军,谓阿那
肱、韩长鸾、陈德信等云:“朝廷不赐遣击贼,岂不畏孝珩反耶?孝珩破宇文邕,
遂至长安,反时何与国家事。以今日之急,犹作如此猜疑。”高、韩恐其变,出
孝珩为沧州刺史。至州,以五千人会任城王于信都,共为匡复计。周齐王宪来伐,
兵弱不能敌。怒曰:“由高阿那肱小人,吾道穷矣!”齐叛臣乞扶令和以槊剌孝
珩坠马,奴白泽以身扞之,孝珩犹伤数处,遂见虏。齐王宪问孝珩齐亡所由,孝
珩自陈国难,辞泪俱下,俯仰有节。宪为之改容,亲为洗创傅药,礼遇甚厚。孝
珩独叹曰:“李穆叔言齐氏二十八年,今果然矣。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
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嗣君无独见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恨不得握兵符,
受庙算,展我心力耳。”至长安,依例授开府、县侯。后周武帝在云阳,宴齐君
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