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医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医生- 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宫女们在殿那边探头探脑的,见李治突然来,又突然走了,她们这才敢跑过来,拉住武媚娘道:“武姐姐,殿下很看重你啊,有点啥事儿,都跑来跟你说。”
    武媚娘的心头砰砰狂跳,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啐道:“不许胡说,太子殿下他,他怎么可能把我一个小小的奴婢放在心上呢!”
    小宫女们你瞧瞧我,我看看你,都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史爱国气喘吁吁地跟了过来,见李治跑进去,又跑了出来,他叫道:“您这是干什么呀?”
    李治笑道:“什么也不干,就是开心,你不开心吗?”又是一路小跑,赶去承天门。
    史爱国在后面叫道:“殿下,您可别跑了,老奴上了年纪,腿脚使不上劲儿,跟不上您了,叫步辇吧”
    李治叫了步辇,抬着他去了承天门。一到承天门,好么,下面已然是人山人海了,长安城岂有秘密,本来朝中的官员就已经知道消息了,再加上马周派回来的人一宣传,消息象长了翅膀似的,眨眼功夫,长安城的百姓就全都知道了!
    大唐帝国的对外战争,有段时间没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了,老百姓早就憋得够呛了,现如今听到唐军在关外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那有不欢喜之理,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到了承天门!
    李治登上了城楼,眼望着下面成千上万的臣民,激动之下,向下面挥了挥手!
    顿时,下面的欢呼声,顷刻间便响了起来!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李治的光辉
    接受百姓的欢呼。李治已经很有经验了,自从他认识王平安后,便总能得到欢呼,以至于他都养成了习惯,如果一段时间得不到欢呼,他就浑身不自在,难受之极!
    王平安离京这些日子,他便再也没得到过欢呼,甚至于连夸奖都没怎么得到过,心理落差巨大。可现在他又站在了承天门上,而百姓们又在冲他欢呼,心里的那份舒坦就甭提了!
    还是无病好啊,只有他才能让我得到欢呼,别人都只会训我嗯,那个武媚娘也挺好,只是照着无病差得远了些,李治心中这么想着,手挥得更起劲儿了!
    史爱国跑了上来,站到了李治后面,看着下面激动的百姓,他道:“殿下。现在似乎不必这样吧,献俘仪式还没开始呢,您可不能抢了呃,不能这么直接跟百姓们见面啊!”
    他有心想说,您可别抢了皇帝的风头,就算是父子,这么做也失了先后之别,会惹得皇帝不高兴的!
    李治自然知道,他笑道:“孤一时兴起,失态了!”他转身离开城楼,不敢再接受百姓的欢呼。
    此时的城楼里,大小官员来了一群,他们得知折柳大胜的消息后,自动自觉地就跑到了承天门,估计着皇帝可能要召开大朝会,他们等不及便提前来了。见到李治登楼,纷纷上前,马屁乱飞,奉承太子!
    有大臣上前,冲李治行礼,道:“太子殿下,听说王平安是在得到您的授意之后,运用计谋,打败的突厥人,殿下可否将计谋和臣等说说,让臣等也学习一下兵法韬略?”
    李治心头得意,那些资料真没白看啊。不等父皇相询,现在就能用上了。他摆了摆手,道:“雕虫小计,何足道哉。”
    大臣们都乐了,呀喝,太子也“意气风发”起来了,打出这么大的一场胜仗,竟然还说所用的计谋何足道哉,那要是能值得一道,得多大的胜仗啊!
    大臣们立时满脸焦急,急于知道真相,齐声叫道:“殿下,是何小计,还请您说来听听啊!”
    有的武将干脆叫道:“殿下,您就说说吧,最好是能写成兵书,让臣等观看,以后再打仗时,也好依计行事!”
    李治哈哈一笑,道:“要说打赢了这场对突厥人的战争嘛,要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说起”
    大臣们心中都想:“太能扯了吧。还赤壁之战呢!”他们非常配合地一起点头,齐声道:“怪不得折柳战役我大唐赢得如此轻松,原来起因竟是赤壁之战,那可是经典之战啊!”
    李治更加得意,道:“那孙权的妻子,名叫小乔”
    大臣们咝地抽了口凉气,集体抽气,声音奇大。不会吧,连小乔是谁的老婆都能记错,还打什么赤壁之战啊!
    史爱国大急,忙拉了拉李治的衣袖,小声道:“殿下,得意不快心,失意不快口。您现在有些”他想说失态,李治现在有些得意忘形了,可说太子失态,终究不妥,他只好道:“献俘仪式的诸般事宜太多,不如殿下现在就着手布置吧,免得误了皇上的大事!”
    一提皇上,李治头脑猛地清醒过来。对啊,他有事要做,和这帮大臣们胡吹个什么劲儿呀,言多必失,还是少说为妙。
    他终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一时失态而已,随即便控制住了,脸上笑容顿收,正容道:“诸君。无忌公已带人去接俘虏了,很快便要进京,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各位还是帮下孤的忙,我们早些把献俘事宜准备妥了,等俘虏一进京,这才好让皇上主持庆典啊!”
    说实话,大臣们也不敢再怎么问了,谁知道李治再记错什么,万一失言弄出了笑话,他们这帮当大臣的,非得吃不了兜着走不可,谁让你们乱问了,吃饱了撑的不是,马屁拍得过火,非得挨踹不可!
    大臣们忙道:“对对,还是先安排献俘事宜吧,别的慢慢再说不迟。”
    上面的大臣们不敢再议论了,可下面的百姓却还兴奋着呢,他们只知道俘虏了二十万突厥兵,可怎么个俘虏法的,却没有人知道详情,议论纷纷。胡乱猜测,有的好事之徒甚至骑马跑出长安,去迎接长孙无忌他们,耐不住性子,想提前知道点具体过程!
    要说献俘的具体事宜,其实李治也不明白啥的,他并没有安排这种事的经验,自然无从下手,幸好有底下的人帮忙,也用不着他操什么心。
    李治在承天门忙乎,百姓欢呼。甘露殿里的李世民竟然听到了。
    李世民身子日渐虚弱,兴奋片刻之后,便感劳累,躺在龙床上休养精神。忽然,他听到宫外隐隐传来欢呼声,睁开眼睛问道:“外面何事喧哗,是不是百姓们也知道折柳大胜的事了?”
    史忠臣这时已经回到甘露殿了,听皇帝发问,忙道:“回皇上的话,那信使进京时,曾在街上大喊捷报,百姓们已然知晓,所以估计他们是到了承天门,在欢庆胜利。”
    李世民嘿嘿笑了笑,道:“如是百姓自发,那怎会有如此巨大的呼声,定是有人去了承天门,这才引起了百姓的欢呼吧!”
    史忠臣陪起小心,道:“要不老奴派人去看看?”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道:“有什么好去看的,定是治儿去了那里。嗯,这孩子懂事了,竟然提前去安排献俘的事,甚好。这样吧,你去陪陪他,再和他说一声,替朕出城迎接得胜还朝的勇士,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再有,他早点有些经验,将事情处理得好些,以后也好替朕分忧。”
    史忠臣忙答应一声,倒退出殿。他心里稍有酸楚,迎接得胜还朝的勇士,这种事情应该是皇帝亲去才成,可现在却派了太子去,难不成皇帝的病情又重了,以致于开始加重力气培养太子?
    史忠臣出了甘露殿。忽然间下了个决心,这次无论如何,也得把王平安弄回来,他不在长安,无法就近照顾皇帝,而皇帝现在的身子又这般虚弱,着实令人放心不下,所以必须得把王平安弄回来,想尽一切办法,也一定要办成这事。
    他来到了承天门,见到了李治,把皇帝要他出迎的事说了。
    李治大喜,可只欢喜得片刻,便发现有点不对头,他问道:“忠臣,父皇怎么了,出这种大事,不是应该父皇亲自去办的么,怎地要孤代他去?”
    史忠臣心中微微一宽,还好,太子总算是看出蹊跷了,他道:“皇上是期望殿下,能早早熟悉朝政,为他分忧啊!”
    李治啊了声,沉默半晌,道:“孤也想为父皇分忧,只可惜无病不在身边,要是他在京里就好了。”
    史忠臣目不转睛地看着李治,想从他的脸上看出点什么,看得李治直发毛。
    李治皱眉道:“忠臣,你怎么啦,怎么这种表情?”
    史忠臣压低声音,凑到李治的耳边,小声说道:“如果殿下想让王平安能够回京,再不出什么意外,那您就不能再说他的好话,要说他办事不利,说他无能,这样他才能回到京里来。”
    李治大吃一惊,道:“为什么,无病没有犯错,为何要说他办事不利,无能二字,更是从何谈起?”
    史忠臣心中叹气,真是个毛头小子啊,连这种小招术都不会用,以后可怎么当皇帝呀!他仍旧小声说道:“只有说王平安无能,才能把他调回京里啊。殿下请想,王平安去了封地,又打了胜仗,要是皇上留他在那里一年半载的,是在情理之中的啊,因为王平安有本事。可殿下请想,如果你说他无能,那么边关乃是要紧之地,怎么可以派一个无能的人去镇守呢?”
    李治这才恍然大悟,道:“这,这是先抑后扬,欲擒故纵之法啊!”他只恍然了一下,就又犯难的说道:“可无病没有过失啊!再说就算找过失,也只能找那些不伤筋动骨的小错,可既是小错,又怎么能证明他无能呢?”
    史忠臣嗨了声,官场上的事,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鸡蛋里挑骨头,就算没有挑到什么骨头,可在挑之前,不也得先将鸡蛋打碎么!这种事情好办之极,也需发愁?
    他道:“现成的过失啊!王平安这次出关,不是为了支援许敬宗的么,可许敬宗他别说支援了,连找都没找到啊,说不定许敬宗此时已然命丧草原了!”
    李治啊了一声,笑道:“对啊,这个理由既能证明无病是个没有用的人,又不会伤筋动骨,功过相抵,让他回京闲置,孤不就能再见到他了吗!”
    史忠臣一笑,道:“殿下,那就这么说定了?”
    李治嗯了声,道:“就这么说定了。只是为了孤的原故,又让无病不能封公,孤这心里头,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史忠臣道:“以后日子长着呢,殿下再找机会,加倍补偿王平安便是!”
    李治咧嘴道:“加倍补偿?难不成要封他为王?”
    史忠臣拉着他,离了承天门,从玄武门出城,去迎接长孙无忌他们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史那喜反咬一口
    长孙无忌他们押着俘虏。一路向长安进发,速度相当之快。走到半路时,便碰到了李治派出的禁卫。得知李治出城相迎,长孙无忌立即命令队伍停了下来。
    长孙无忌对马周和褚遂良道:“怎么会是太子前来迎接?这不合规矩啊!”
    马周脸色难看,他前些日子是吐过血的,身子同样没有好转,也虚着呢,道:“怕是皇上有意要栽培太子吧!”
    褚遂良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儿去,他道:“此次我军大胜,但领兵作战的将领却并未返京,要说按规矩,皇上自不能亲自出迎犒赏三军,所以派太子来,似乎是合规矩的!”他这是没道理,硬找道理来讲了!
    长孙无忌哼了声,心道:“马周说得还算有些道理,可你说得就全然错了,要说规矩,那么连太子都不需要来的!”
    他道:“皇上最近龙体欠安”只说了半句,就说不下去了,摆手道:“既然太子来了。那么我们也需做好准备才是。不要等到了地头再打制木笼囚车,就在这里打制吧,找些木匠来,把囚车做得结实些。”
    马周叹气道:“囚车是得打制得结实些,想必京里的百姓都知道消息了,不知会怎么朝阿史那喜扔东西呢!”
    褚遂良见他两人原本都挺高兴的,可在得知太子前来后,却一起笑容尽失,只好开玩笑道:“那要不要给阿史那喜穿上身铁甲,再戴上顶头盔?”
    他这本来是句玩笑话,是用来调节气氛的,可长孙无忌和马周听了,同时哦了声。马周道:“这次献俘规模不大,只是些达颜部的贵族,而太子又来亲迎,全城百姓又必定会都来看,如果就这么献上去,似乎不能昭示我煌煌大唐军威啊!”
    长孙无忌点头道:“两位仁兄言之有理,太子不来也就罢了,既然来了,这台戏的功夫咱们就得做足些!”
    褚遂良嘿嘿一笑,道:“那就把这些俘虏打扮得漂亮一些,让他们穿上女人的衣服?”
    长孙无忌和马周一起笑道:“那以后可就真的再没人敢投降了,受此奇耻大辱,还不如直接战死算了!”
    马周招手叫过将军,下令道:“去给这些俘虏找些盔甲来穿,把他们弄得威武一些。”
    将军大是不解。问道:“盔甲,要什么样的盔甲?他们是俘虏,要是打扮得威武了,岂不把咱们的儿郎比下去了!”
    马周哼了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